书城亲子我成长,我快乐
14648300000006

第6章 成长之路,源于身边(4)

在行为习惯上,我觉得小时候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做事要有始有终,坚持就是胜利,那是妈妈时常在我耳边念叨的东西。勇争上游、做到最好,也是被强调的东西。喜欢学习的习惯,也是那时养成的。就像企业在宣传企业文化的时候,会用一些固有信条、语言、故事、仪式来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一样,小时候,父母也会用很多故事、名人名言、具体的示例来跟我讲这些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就是最早父母激励我的信条。那些刻苦练琴最后拿到国际大奖的孩子的故事就是来教育我好好练琴的事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就是来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真善美的故事。父母在工作中、生活中力争上游的事情也是激励我勇于竞争、勇于展示自己的实例。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想想,倒是数不清了。

还有一些兴趣导向的培养,这个最近父母也喜欢说,有些兴趣爱好的导向也没有给我灌输到,让我现在有些地方依旧很欠缺。最明显的就是对女孩子爱美还有运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不够。小时候,爸妈最喜欢带我去的就是书店,我自己最爱去的也是书店,直接影响到之后我的爱好。后来去商场,我永远是去书店的,从来不跟着爸妈逛。现在开始懂得打扮了,但是肯定要比同龄的女生差一截。这点也是挺遗憾的。导致现在的我在一些话题上和别的女生没有共同语言。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是,不爱运动可能是女孩的通病,这一点父母小时候没能及时培养,以至今天我对体育运动都不是很感冒。乒乓球、游泳会去参与,但是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参与。主动去锻炼身体的意识很弱,导致体质也不强。

(3)我所接受的学前教育

结合上面父母对我进行的早期教育,我自己也有些体会和感受。

一,关于这个坚持与放弃的问题。我自己也思考过很多次。很多女孩在小的时候,很娇气,父母让学一些特长的时候,中间肯定有消极反抗的情绪在,也会闹脾气不去学。这个时候,父母是强制着继续还是应该放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现在的我也不能确切说出来。

如果放在几年前,那个时候有个情景喜剧叫《家有儿女》,里面夏东海这个慈父的形象我想是全中国孩子都梦想的一个父亲形象吧,那个时候我也觉得他是个很好的父亲,孩子不喜欢学当然应该放手了,一直硬逼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现在,我也得考虑很多因素了。我妈老是跟我说一个例子,就是她同学的孩子,当时小时候就是学电子琴学唱歌的时候很反抗,她同学就没让她再学了,结果孩子大了之后也很怨家长当时没有强制她学下去,让她没有一个一技之长,出去不好说话。她的意思就是,如果当时她和我爸没有强制我继续学下去,我现在也会怨恨他们的。其实是这样的,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小的时候嫌父母管教严了,没有自由,长大了之后却发现正是父母的严格管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那些放任自由的家长有时也会被孩子怪罪。

所以究竟怎么处理这层关系,我也很费解。只能用一句等于没有的话来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孩子厌恶这个东西到了棍棒和其他压迫都挡不住的时候,而她又正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应该让她去追寻自己的爱好。如果孩子只是很正常的反感反抗,我觉得父母应该软硬兼施,劝说孩子继续下去,尽力让她发现这个东西的美好之处。至少在电子琴上,我最终发现了这个东西的美好,很感谢父母这些年来的支撑,无论是鼓励还是强制。

二,培养一定要全面。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一样,父母在一些事情上很重视培养,而另外一方面却又忽视了,导致我现在有些地方也是很吃亏的。作为家长应该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来教育孩子。

其实像上一章所讲的母亲的那种完美主义的人生态度的灌输,还有这一章前面所说的在兴趣导向、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缺失,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父母毕竟不是完人,自然会有自己的好恶,自然会有自己固有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要求父母改变自己的思想,不能要求父母广泛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只能要求父母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理念,尽量让孩子全面发展。

试想如果每个家长都可以在发现孩子不喜欢运动的时候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那么孩子将减少多少不必要的病痛,将减少多少患上肥胖症的几率。如果每个家长都能在内在和外在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会有多少知书达理的漂亮女孩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每个家长都可以在学习和其他能力上综合培养,那么将减少多少书呆子的存在。可惜世上永远不会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事情,只能靠家长们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共同改正。

三,也是最想说的一点,女孩子的骄娇二气不能惯。

女孩子比男孩子有一点让家长们不知所措,那就是天生的骄娇二气。

男孩子很多时候,打一顿,骂一顿就过去了。而女孩子,那种性格有的时候让父母也不敢重责,只能任着她们性子来。不是说打压女孩的骄娇二气,而是家长们不能再惯着,任由其发展。

我小时候的邻居毛毛,给我的感觉就是骄娇二气很重。当然,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一个现在社会上的普遍状态罢了。她和很多娇气的小女生一样。从她的出生一直到现在,我都看到了一个跟我完全不一样的女孩的形象。

我一直很羡慕她。在她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她爸爸妈妈不想给的时候,她的哭闹总能解决大多数情况,而我小时候,早就知道哭闹也撬不开父母的钱包,于是早就放弃了这个举动。在她走累了的时候,总是能用哭闹换来父母的怀抱或者是其他代步工具。在她不愿意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总能用各种方法逃避开。这是我所做不到的。

不过我也很庆幸我的父母从来不惯我这些毛病。

社会上哪里有那么多你想要就能拿到的东西,与其不计一切代价去拿最后还失败而归,不如一开始就不想那些。社会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迁就你的脾气,与其闹腾得让多数人都不高兴还不如踏踏实实做人。社会上怎么可能有你想逃避就能逃避掉的事情和责任,与其试图逃避让人说三道四没有责任感,倒不如一开始就勇敢面对。等等,我觉得小时候的教育,就是在给日后我的工作和生活打基础。所以我很感激我的父母,让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骄娇二气不能给我带来任何东西。

笨鸟先飞?不,聪明的鸟一样要先飞。学前教育,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把握好这段时间,为美好的童年开一个美好的头,为美好的人生开一个美好的头。

第三节 父爱如山,高大而稳重

本节精彩提示:

1、对我来说,父爱不曾缺失。见过我爸爸的同学都知道,他就是一个“老顽童”、“大龄青年”的形象。但他的确是个好父亲,很和善、很负责、对孩子很好的老实人,总是用行动表达他的爱。

2、爸爸在外地工作了一年多,我们也分别了一年多。但我们坚持一周写一封英文信,沟通情况,诉说想念。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爸爸一直都在我身边,也在分享着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我也能知道爸爸的情况,这些文字留到以后一定会很有纪念意义。结果,我等到了这一天,8年后的今天,这些东西还好好地保存在我的电脑里,从未消失,而且会一直保存下去。

3、迄今为止,在32个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里,我已经走过了25个。这点,很感谢我的父亲,他陪我“行万里路“,让我爱上了旅游。很感谢父亲每次都能尽量满足我的旅游要求。离开深圳到北京上学前,做过的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那天,我和他一起去了一趟香港,那天晚上在维港看到了盛大的庆祝烟火,为我8年的深圳生活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要知道那一天距离期末考试只有三天了。感谢他的开明。旅游是件好事,美好的回忆有一箩筐。希望能和父亲一起继续走遍大江南北。

4、其实父亲可以做的真的很多,就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随便一些小事就会对女儿产生很大的影响。永远不要小瞧父亲带给女儿的影响。做父亲的不求关注到女儿的一切,但是也应该自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自己好的东西慢慢传授给女儿。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女儿和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

正文

(1)对我来说,父爱不曾缺失

从小到大,无论是从电视上、从报纸上、从书上看到的,还是从身边的同学那里听到的,父亲在一些人眼里都是很恐怖很冷漠的存在。一般在家庭里,总是母亲在辅导孩子功课,给孩子讲故事,父亲只是在一旁忙活自己的事情,一脸冷漠的样子。母亲会倾听孩子的哭诉,而父亲永远都是漠不关心,或者打打骂骂的形象。这样的场景貌似在生活中很常见,对我来说却是非常陌生的。

见过我爸爸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个“老顽童”、“大龄青年”的形象。现在都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和同学在学校忙事情忙到晚上八九点,他来接我的时候看到我的同学,一口一声“小朋友”的喊,把我的同学弄得都乐乐呵呵的。高中时候,他来接我,被别的同学看到后,跟我说了一句你爸爸挺年轻挺帅的,他知道了之后乐得跟朵花儿似的,以至于后来每次我的同学见到他之后,他都要问我同学咋评价他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夸张了,父亲的形象向来都不是这样的。不,一点都没有夸张,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有点幼稚,却又很和善、很负责、对孩子很好的老实人。

他是个好父亲,绝对是。让我从小不会生活在前面所说的那样的家庭里,不会看到一个陌生冷漠的父亲形象。

在我们这个家庭,爱从来都不是说出来的,无论是父亲、母亲还是我,都是用行动表达出来的。

我不会忘了每次都是他带我去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商场买衣服;我不会忘了每次生病时候他带着我去医院看病的场景;我不会忘了嘴里抱怨着天天当车夫的他每次依旧无怨无悔开车送我去各种地方;我不会忘了高三阶段他主物质供给,妈妈主精神供给的那段患难与共的日子;我不会忘了每次遇到困难时候总能看到的他让我放心的身影……

当然我也不会忘了每次因为各种各样的误会而产生的我们的争吵;我不会忘了小时候不听话时他的巴掌;我不会忘了每次被他看不惯时惹来的训斥;我也不会忘了我在伤心之余对他的那些咒骂……

很明显,这么一列,父亲的好终究是要影响我一辈子的,而他的不好终究也随着他的好被我记住,只不过会被我逐渐转化成那是他对我的爱的表现。

对我来说,家庭里没有不重要的成员,父爱与母爱一样,对我影响深远。每次听到别的女孩对父亲的描述的时候,我都希望全天下的父亲都能像我的父亲这样,带给女儿她们所需要的东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明白了,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都和你的父亲是一样的。

在这里,只想说,我从来不缺父爱。而全天下的女孩子也应该明白,你也不缺少,只不过你还没有感受到而已。

底下想写写我和父亲之间的一些故事,希望能对家长有些启发。

(2)父爱的见证——我与父亲两地书

这个恐怕是我与爸爸的故事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情了。

03年到04年那一阵子,爸爸调去北京工作了一年。那时的我和妈妈还在深圳生活。年纪还小,于是那种对家人的思念便显得不那么明显。总有很多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冲淡了思念的心情。

不知怎么开始的,也挺偶然的。有一次爸爸就说:“反正你现在也没多少学习的压力。每周末写完作业练完琴就给我写信吧。你只要坚持写我也坚持给你回复。而且我们都用英文。”当时我正在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也想跟他秀一秀我的英语水平,自然是马上就答应了。我从来没觉得能坚持多久,就想着也是一件挺新奇的事情的。没想到一坚持就是好几个月。写这个的时候,我打开了一封当年写的信,字体还是精心挑选过的,写信格式还是老实按照国外的那种格式来的,里面还会有各种各样当时觉得很好看的插图。我写的每篇也就短短的200词不到,爸爸回复的也就200多词,但是这都是那时的见证。看到这个,眼泪都快出来了。

那样的时光,放到现在,实在是难以想象。

当时每周的固定时间,我都会用来写这个信。有的时候是满怀喜悦想说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有的时候是很不开心,有的时候也是很不耐烦,想着赶快凑够字数去玩别的。但不管怎样,我坚持下来了。爸爸也一样。每周他的信也许我都不会好好看,但是我会知道他守约了,他和我一样在坚持,我们两个都是好样的。

无论什么事情,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爸爸一直都在我身边,也在分享着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我也能知道爸爸的情况,这些文字留到以后一定会很有纪念意义。结果,我等到了这一天,8年后的今天,这些东西还好好地保存在我的电脑里,从未消失,而且会一直保存下去。

这一切,对于一个父亲来说,也许很难做到吧。当时他一个人在北京,周末要去上新东方学英语,同时还在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应该是很忙的。每周都会如约地给我写信,每次也会认真看我写的,即使我不是认真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