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做鞋匠”,何以价值10亿元?
这个世界,有谁不穿鞋?有谁不走路?
只要是人,就得穿鞋;只要穿了鞋,就得走路。
但有谁知道,人生在世,究竟该穿什么样的鞋,该走什么样的路?
有一个人肯定知道。
这个人,就是青岛双星集团现任总裁——汪海。
有人称,汪海是“中国鞋王”。
他却笑而答日:“什么王不王,我只不过是个做鞋匠。做鞋就做鞋,岂敢称王?”
然而,这位自称“做鞋匠”的汪海,却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鞋经”。他说:
“原始人从猴子群里走出来时,脚上哪里有鞋?”
后来要走路,要劳动,这才有了鞋。所以说,鞋是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之一,它使我们的先人摆脱了原始的愚昧。正如人类的历史在不断发展一样,人类走路所穿的鞋子也在不断变化,先是树皮鞋,以后又有了草鞋、木屐、布鞋、皮鞋、胶鞋……别看不起鞋,上至王公贵族,总统首相,下至黎民百姓,谁不穿鞋?
忍辱负重,舍己利人,是鞋的品格。那么我们呢,就记住一条,‘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我们就是要走遍天涯海角,把合适的鞋送到各种人的脚上……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汪海的办公室,便会真切地感受到汪海这番话的实在与份量。
汪海的办公室,与一般老板的办公室截然不同:
除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和一盏台灯外,其余地方均被上百种款式各异的工艺品鞋全部占满。这些工艺品鞋有单只的,有成双的;有玻璃的,有木头的;有草编的,有塑料的;有金属的,有石头的……大若茶壶,小若鸡蛋——各种鞋样组成一个怪异的鞋阵,暗藏着主人谜一般的鞋门鞋道。
汪海说:“这些鞋都是我费尽心思从世界近30个国家搞来的。我是个鞋匠,不研究‘鞋门鞋道’,哪行啊!”
的确,汪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做鞋匠”。而“做鞋匠”,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个最不值钱的主。
然而,在2000年的岁末,当这位“做鞋匠”的身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用严肃的会议形式郑重标定时,国人们惊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崩溃了——2000年9月,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准备在全国优秀企业中进行国内名牌评估,于是他们派去4个人到青岛双星集团考察。
9月的青岛,风光依然旎旖,可这4人却无心观光,他们一踏进双星集团的地盘,一下子就被一种说不清的东西给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在双星集团考察了半个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接触了大量的员工、专家和市场人员,看了双星在黄岛、工业园、沂蒙山等4个工厂的60多条生产线,而后得出的结论是:双星名不虚传,确实了得!
这4位来自北京的评估官员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了,在他们走过的全国所有企业中,双星3万多员工异口同声地为一个老板发自内心地叫好,这恐怕不能不堪称中国第一,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听到双星人那实在的话语:
“没有双星,就没有我们;没有汪海,就没有双星!”看来,汪海领导的双星是中国制鞋业的龙头老大,并非吹牛。
但这4个人临走时,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双星宣传处长说:“我们觉得‘双星’品牌评50个亿的话,恐怕没有太大的问题。要是能再给汪海这个企业家个人评个身价的话,就更好了。”
“那你们就评呀!”宣传处长说。
“可惜的是,在中国没有先例。”4位来宾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敏感的宣传处长马上说道:“正因为中国没有先例,你们评了,不就更有意义了吗?虽说汪海是我们双星的老总,但是,汪海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在全国是有目共睹的。他创造的双星市场理论,他对双星品牌的确立与贡献,轰动全国,惊动世界。我们青岛市的宣传部长王永生说汪海是中国企业家的拓荒者,为中国企业家树立了丰碑形象。这个评价是政治意义上的,如果能再加上你们对他个人身价的评估,岂不更加完美!”
4位来宾说:“我们回去后和中心领导再研究一下吧。”
这4人走后,宣传处长当即向汪海做了汇报,本以为鞋匠汪海会谦逊一番,却不料汪海话一出口,语惊四座:“歌星、球星都有身价,为社会创造了直接财富的企业家,为什么就不能有身价?问问他们,看他们怎么搞?”
一个月后,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的官员们再次来到青岛,向双星人报出了喜讯:经过各项技术论证,他们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制鞋企业双星集团的“双星”品牌的价值评估为50.5亿元。与此同时,评估中心还申报了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的个人身价——以汪海的人格魅力,以他的企业家形象,以他对双星的贡献,以他在全国企业家中的巨大影响,起码能评20个亿。但是,由于给企业家个人评定身价,国内从未有过,汪海是第一例,所以就只能申请10个亿了。
2000年12月23日上午10点,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召开了“双星”品牌暨汪海总裁企业家价值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
就在这个会上,会议主持人郑重宣布:“双星”集团价值50.5亿元!汪海个人价值10.2亿元!
无疑,这既是社会对中国国有企业家价值的最大肯定,也是社会对汪海这个企业家个人的最大肯定。
消息一经报道,国人一片惊叹:
一个“做鞋匠”,为何价值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