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行健
14633400000014

第14章 凝聚的伟力(6)

他们的使命正是在这种陌生而凝重的生与死的大主题中展开,在这种悲壮而深沉的对人类生命与尊严的捍卫的大背景下进行——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中国依然受到美国核讹诈的威胁。此时人们不能不想到—个惨烈的事实: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那颗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弹,听起来多么天真烂漫,多么富有诗意啊!紧接着美国又在日本的长崎投下原子弹,名字仍叫小男孩。在此之前,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个战争频仍的世界将悄悄地进入核时代,天才的科学家们正在为原子核这个东西是否存在而争论不休。

原子,这个希腊文名同的意思是不可分割。人们当时搞不懂,这个不可分割的东西怎么还有—个核呢?

—些著名的科学家都说原子不存在,而有的坚持原子存在的科学家,如奥地利的波耳兹曼竟在—片唾骂讥讽中孤愤自杀。

富有诗意的小男孩令人难以想象地扑向了广岛和长崎,小小原子核裂变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从此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此之前,人们诅咒战争说,打吧,打吧,世界大战再打上—千次—万次,无非这地球被战火烧成煤球!

可是原子弹的出现,人类开始胆战心惊地意识到,很难说这个地球某—天在太阳系家庭里还能存在?!

至今世界上庞大的核武器库存,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其实,用不了几十次,—次就够了!

当然,原子能在人类良知的驾驭下可以忠实地为人类服务,提供强大的能源为人类造福……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核时代已经到来了。

核弹、核能这柄被科学砺炼铸造的双刃剑,时时刻刻高悬在全人类的头上,以灾难和希望的两种光芒让人们忽而恐惧、忽而惊喜,正是在这个大背景、大主题下,我们的教授肩负着祖国赋予的使命,全身心而又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在当时无可奉告的研究,并取得不公开奖项的成果。

1959年,生理学教研室王复周教授,在第—附属医院中医科姜德绪医生和麻醉科史誉吾主任的合作下,将针刺麻醉用于扁桃体摘除术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以客观指标研究了针剌镇痛作用的原理,发表了《针刺局麻作用实验研究》的论文。这是国内最甲开展针刺镇痛机理研究的新成果。当谈及这项研究成果时,王复周教授却淡而化之只忆当初。他说:那是1951年初,当学校领导得知我到西安的消息,李炳之副校长、晋希哲部长、朱联棣科长(兼生理学科负责人)等冒着风雪,多次到我的住所看望,动员我来学校工作。他们讲学校的前景,对我的期望,真诚坦率,尤其讲到我将和已在校的苏成芝、李继硕教授协力,建设我校基础医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种以诚相邀,以诚相待,以及他们办学的强烈事业心,令我激奋和钦佩。

他说:我到学校时,校领导亲自为我搬运行李,并把学校当时最好的砖瓦结构的房子让我住,而学校领导仍住在简陋的土坯房子里。为了欢迎我,学校在当时西安最有名的西安饭庄,宴请我和我的家属,并请西安医学院生理学老前辈侯宗濂教授作陪,以便我在西安开展工作……我父亲体胖,且因患脑血管疾病,行动不便,入厕不能下蹲,学校便让木工专门做了—个便椅。当然,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并非对我—人。比如相继延请来校的国内著名的妇产科专家王逸慧教授,著名的微生物学专家汪美先教授,等等。学校总是千方百计,为专家教授们提供最好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

他说:在这样—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关怀备至的氛围里,你不出成果,不加倍努力工作,就愧对学校,愧对领导,也愧对自己的良心啊!

先声夺人与后发制人——三防与免疫细胞

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中国是个多事之秋的年月。台湾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操纵下叫嚣反攻大陆,被中国称作老大哥的苏联拉起反华大合唱,西部边陲和东南沿海重兵集结、剑拔弩张,时有战火燃起,三年自然灾害造成国内大饥馑……

此时此刻,举目四望,波谲云诡,危如累卵,不能不令人深感中国正处于帝、修、反的合围之中!

此景此情,毛泽东怆然愤然凜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徼微暖气吹;

随着国防建设的需要,四医大组织从事二防研究的专家教授,对原子、化学、生物武器的医学防护科学进行全面的探索和研究,自行设计修建了钴60辐射实验室,作为外照射研究基地;此前建成的放射性问位素实验室作为内照射研究棊地;以医学防护教研室为基础开展化学武器医学防护研究;以微生物学教研室为基础,与流行病学教研室合作,组成防生物武器研究室,进行炭疽菌快速检验等研究;寄生虫学教研室开展了战略地区昆虫相的调查研究;而后成立代号为四零三研究所,统领内辐射、外辐射、防化和防生物武器等4个研究室。

不负众望,这些不计名利得失的专家教授们,在自行修建的实验室里,成功地分离出炭疽杆菌,并制备出炭疽菌快速检验试剂盒,很快装备全军,供部队基层推广使用……

啊,炭疽菌,这个令人惊惧的生化病毒名词,人们真正知道它是在21世纪伊始,美国9.11事件之后和美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寻找大规模杀伤武器为借口之际,尤其是西方国家被恐怖组织扬言释放的炭疽菌袭击惊扰得鸡犬不宁,以至于连白宫和五角大楼也被炭疽菌的警报搞得惶惶不可终日。

殊不知,中国的医学科学家们早在几十年前就把炭疽菌的防护成果研制出来了。用聂荣臻元帅的活说:这就叫先声夺人和后发制人,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三防战略!

1959年秋,在张步峰校长、魏文健副校长亲自率领下,兰州军冈空军和西安炮校协同组织了—次大规模的军事和军事医学野战合成演习。在演习战场进行了各类火炮的实弹射击,并试放了模拟原子弹。参加演习的学员进行战场救护,水源侦察、流行病学调査、及三打三防条件下伤员的防护和救治等科目。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演习中得到了有效的印证和检验。

1962年,四医大又在国内最先建立了免疫细胞化学实验室,研制出免疫荧光体,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辐射抗体引起肝细胞损伤。随后便建立了酶标法,研制出20种试剂和10种自身抗体检测方法,首次在肝癌细胞中发现了983八8,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这—成果为推动我国病理学和军事医学科学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3年,郭祖超教授的专著《医用数理统计方法》出版,成为我国医学统计的权威著作。

1964年,毕汝刚教授主编的《军队卫生学》,纪仲愚教授主编的《军队流行病学》相继出版,发至全军卫生单位,成为部队防疫工作的主要参考书。

现在,我们不妨回首浏览—番,这开创奇迹的四大手术,独领风骚的三大研究,还有先声夺人与后。发制人的二防成果和免疫细胞新发现……—系列领先于国内国际水平的临床医疗科研成果,使合校后的四医大在五六…年代步步登高,闻名遐迩!

这些成果在今天看起来似乎如此平常,但我们把它放在军事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天平上,就会掂量出它那海—样的丰富和山—样的重量!

这是四医大在20世纪中叶那个激情燃烧、奋发图强的年代,献给共和国的杰作。

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第四军医大学为全第—批重点高等院校,为全国四所重点高等医科院校中的—所,也是中央军委确定的全军三所重点高等院校之—。直到文革前的17年,四医大为部队培养出5086名医务技术人才。这是四医大在红十字下奋进的足音。历史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