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弘戒法仪
14398500000009

第9章

比丘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已次日差闍黎師與說隨相法儀第十二

(佛在世時。有比丘白四羯磨已。捨眾而去。雖已白四羯磨得自心潔淨法體。然未識佛後所制犯戒之罪相。既不識犯。便造重罪。佛言。自今已去。作四羯磨已。當先說四波羅夷法。故知四羯磨謂之授戒。說戒相者。乃在授戒之後。令其識相護持耳。今人不識佛制。遂不白四羯磨。又無十師證明。便獨自登壇。單說戒相。令持受許多罪名。誠為杜撰。茲依古法。必具十師。嚴白羯磨。後說隨相四波羅夷。次日仍差教授。為彼細誦四分戒本。俾持其戒體。防其罪相。是則未受戒前。本無遮難。根身法器已自清淨。正受戒時。至誠實語。十師如法。壇儀如法。諸緣咸得清淨。受戒法後。不犯罪名。沒世身心俱得清淨。是為具足戒法。其或不然。師承安得無過。可不慎諸 引請舉戒讚)。

人清法具。體戒圓成。再明罪相。守心城。犯棄佛根刑。聖制當明。四重為君評。

香雲葢菩薩摩訶薩

諸大德聞罄聲。各禮三拜。胡跪合掌。稱自己名字。

昨登具足。十方諸佛證心宗。今說罪名。四重根遮防法障。不由開示。何以發明。我今為汝謹請(某)闍黎。為汝作說隨戒法相四波羅夷教授師。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代為唱舉。汝當志誠隨我啟請。

引請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求示四波羅夷隨相法。願大德為我作開示四波羅夷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明隨相法。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闍黎鳴尺云。

諸比丘等。汝既殷勤伸請。我當為汝作教誡隨相阿闍黎。所有言教。汝當諦聽。

伏以心宗無相。非空非假非中。戒相有差。或棄或殘或墮。向已選圓心而受體。今當明細相以防非。說戒制戒皆佛世因事。結戒之定規。分重分輕。依律文隨事定罪之成法。心非先簡。律當預知。譬如知賊設兵築隄障水。若不長操智刃。永斷滲機。戒於無戒之先。行彼絕行之地。何能令三羯之法。常在四白之心不污者哉。是以昨明戒體于壇上。茲示戒相于律中。至重惟四波羅夷。珍重。爾一心諦聽。

善男子聽。如來至真等正覺。說四波羅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門。非釋子。汝一切不得犯婬。作不淨行。受婬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門。非釋子。爾時世尊與說譬喻。猶如有人截其頭。終不能活。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已。不能還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

一切不得盜。下至草葉。若比丘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若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自燒教人燒。若埋若壞色者。彼非沙門。非釋子。譬如斷多羅樹心。終不復更生長。比丘犯波羅夷法。亦如是。終不更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

一切不得故斷眾生命。下至蟻子。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授與人教死。歎死。與人非藥。若墮胎。若厭禱殺。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沙門。非釋子。譬喻者說言。猶如針鼻缺。不堪復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不復成比丘。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

一切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非真實。非己有。自說言。我得上人法。得禪。得解脫。得定。得四空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龍來鬼神來供養我彼。非沙門。非釋子。譬喻者說。譬如大石破為二分。終不可還合。比丘亦如是。犯此波羅夷法。不可還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教云)是事如是持。

善男子。欲識戒相。先明戒體。既云戒者。即不落空。既云體者。即不成有。不可空。則犯戒不得。不可有則執戒不得執。不得犯不得即中道不得。故知犯四棄者。墮有之謂也。執四棄者。亦墮有之謂也。不執不犯者。墮空之謂也。離此執犯與不執犯。即墮中之謂也。一有所墮。便有過犯故。大妄語戒中。若自言得上人法得禪得解脫得定得四空得四果等者。以其墮有故不得言。若言無得上人法之理。無得禪之事。無得解脫空與四果之類者。是即墮無。亦即墮有。其罪更深一步。名為大謗。亦大妄語也。惟此大妄重於殺盜婬等。不可不知。尤嚴防護。善男子。四謗之法。汝當知之。即墮有墮無。墮非有非無。即有即無之四句法也。犯此四句。即名破前潔白戒體。我今依此四句。略說四波羅夷法。其餘十三僧殘二不定。墮與捨墮應當學。向彼悔七滅諍等。明辰稟白和尚。另請闍黎。為汝一一開演明白。汝當依教奉行。(答)依教奉行(三說三答下座)。

比丘將進菩薩大戒闍黎師預前審戒式第十三

舉讚

將登佛地。合固前基。聲聞戒品淨方宜。持犯細追惟。諦審傾除。心佛現光儀。

求懺悔菩薩摩訶薩

引請白云。

諸大德等。聞磬聲。各禮三拜。胡跪合掌。稱自己名字。夫法器久成。猶恐琢磨之未盡。聖階欲進。先求行履之有初。今則具戒登圓。勝心重礪。我今為諸大德。謹請某阿闍黎。為諸大德審戒羯磨。作陞進路。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我今唱宣。汝當隨和。

引請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今請大德。作審戒羯磨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審戒羯磨法。我依大德故。得入菩薩清淨位。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闍黎鳴尺云。

夫化城久息。毋躭安樂之區。寶所近前。合辦進趨之志。若不斷除往昔諸咎。何能行證最上一乘。茲既發真正菩提心。將進無上菩薩戒。理當審諦。前所授受比丘戒中。一一相內。持犯完缺等事。我今逐一問汝。汝當逐一實答。傾心懺滌。若不實答。縱懺不除。懺若不除。受不得戒。當思菩薩大戒。原于心地。心地夾雜。便作戒器。楞嚴經云。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當以直心酬我所問。善男子等四波羅夷法。

一 犯不淨行。於中清淨否。(答云)無。二 不與物盜心取(如前)。三 故斷人命。歎譽快勸人死(如前)。四 實無所知。自言得上人法(如前)。

比丘犯此四法。不得與諸比丘共住。

善男子等。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一 故出精。除夢中。於中清淨否。(答云)無。二 與女人身相觸(如前)。三 與女人麤惡婬欲語(如前)。四 教女人以婬欲法供養我(如前)。五 為男女作媒嫁(如前)。六 難處妨處無主自作屋。不將諸比丘指授處。所過量作(如前)。七 難處妨處。有主為己作大房。不將餘比丘指授處所(如前)。八 以無根波羅夷法。謗非波羅夷比丘(如前)。九 以少分無根波羅夷法。謗非波羅夷比丘(如前)。十 欲破和合僧。受破僧法。三諫不捨(如前)。十一 黨助破僧者。三諫不捨(如前)。十二 汙他家。行惡行。反謗規正僧。三諫不捨(如前)。十三 惡性不受人語。三諫不捨(如前)。

比丘犯此十三法。當行六夜摩那多。仍二十僧中出罪。不滿二十眾。罪不得出。

善男子等。二不定法。

一 與女人獨在覆障處。可作婬處。坐說非法語。於波羅夷僧伽婆戶沙波逸提三法中。應何法治。於中清淨否。(答云)無。二 與女人在露現處。不可作婬處。坐說非法語。於僧伽婆尸沙波逸提二法中。應何法治(如前)。

比丘犯此二法。治罪輕重。無定。

善男子等。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

一 畜長衣。過十日。於中清淨否。(答云)無。二 離三衣。異處宿。除僧羯磨(如前)。三 畜非時衣。過一月(如前)。四 取非親里比丘尼衣。除貿易(如前)。五 使非親里比丘尼浣染打故衣(如前)。六 從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除奪衣失衣燒衣漂衣(如前)。七 如上時。非親里居士居士婦與衣。不知足受(如前)。八 居士居士婦為比丘具衣價。比丘到其家。讚歎為好故(如前)。九 二家為比丘辦衣價。比丘到二家讚歎。為好故(如前)。十 施主送衣價。與比丘執事人。執事人不與往取。過五六。更往求得衣(如前)。十一 蠶綿作新臥具(如前)。十二 新純黑羺羊毛作臥具(如前)。十三 不用二分純黑羊毛二分白四分尨。作新臥具(如前)。十四 臥具未及六年不捨。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如前)。十五 作新臥具。不取故者縱廣一磔手揲新者上(如前)。十六 自持羊毛行過三由旬(如前)。十七 使非親里比丘尼浣染擘羊毛(如前)。十八 自手受金銀錢。若使人受。若口可受(如前)。十九 種種買賣寶物(如前)。二十 種種販賣(如前)。二十一 畜長鉢。過十日(如前)。二十二 畜鉢未滿五綴。更求新鉢(如前)。二十三 自乞縷線。使非親里織師織作衣(如前)。二十四 人使織師為比丘織衣。比丘到織師家。囑托好織(如前)。二十五 比丘與比丘衣。後悔復奪。不還彼衣(如前)。二十六 有病畜酥油生酥蜜石蜜。過七日(如前)。二十七 先春殘一月。求雨浴衣。半月前早用(如前)。二十八 未滿夏。受衣畜。過十日前(如前)。二十九 有疑畏。有緣事。離衣宿。過六夜(如前)。三 十 知他欲與僧物。自迴入已(如前)。

比丘犯此三十法。當速問僧中捨。不捨墮地獄。

善男子等。九十波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