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水湖田翔
青岛港自1892年建港至2001年吞吐量超过一亿吨,青岛港人用了109年;从2001年的一亿吨至2006年超过两亿吨,青岛港人仅用了5年。科学发展模式使青岛港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7月15日,中宣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交通部、山东省委、青岛市委联合主办的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盛霖说,青岛港的经验很多,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科学决策、自主创新、尊重人才、质量第一、节能降耗、共享和谐、领导垂范八个方面。青岛港的实践再次充分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搞好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盛霖要求全国交通行业要把学习青岛港作为“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快交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坚决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袁宝华指出,青岛港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科学发展、卓越管理为国有企业改进管理、提升素质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实践。
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参加研讨会,山东省委、青岛市委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主持。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等150多人参加研讨会,专家学者对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
“企业的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林治波在发言中说,“在青岛港发展的所有经验中,最关键、最有特色、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的关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秘书长赵涛高度评价青岛港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青岛港通过对所属7300多名农民工加强培训,使近千名农民工走上了技术工作岗位,推动了农民工的‘市民化’,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则对青岛港有一套高效而具大爱精神的领导班子赞叹不已。他说,十几年来,青岛港在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的带领下,科学决策,创新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突出的业绩。
“要像青岛港那样形成‘企业爱人人,人人爱企业’的生动局面,并转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所在,也是企业竞争力所在。”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白津夫对青岛港颇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作了深刻剖析。他说,青岛港集团明确提出“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既可以激励职工们主动艰苦创业,又可以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充分保障工人的利益。
“在‘以人为本’的同时,注重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也是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局长费洪平对青岛港长期以来重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回馈社会的做法高度认同。
青岛港始终坚持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高标准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要是全国的企业都像青岛港这样,环保工作就好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光明希望青岛港的做法能在全国推广。
发展不忘回报社会,这已经成为青岛港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没有社会责任就没有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对青岛港积极回馈社会的做法给予了关注,他分析说,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必要条件之一,这一点对在市场经济中博弈的企业很有借鉴意义。
(2007年7月16日《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