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爱暖心扉(心灵鸡汤系列书)
14038700000001

第1章 母爱无言(1)

心的最深处永远绽放着一朵花,

那朵花不会因岁月的风霜而凋败,

永远伴我到天涯,

那就是你们—爸爸妈妈给予我的爱。

您们把花的形象留下,

把花的芬芳留下,

想起您们,

我的岁月永远鲜艳,

永远芳菲。

爸爸,下辈子别松手!

一首动人的诗歌

●佚名

46岁的赵铁义早早起床,到院子里启动了安了电泵的四轮车。他要带着女儿赵蓉到河道上去捡鹅卵石。

一年前,赵蓉初中毕业考取了一所旅游学校,就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下岗5年的爸爸在打工时不慎摔伤,可他硬是将借来治病的6000元钱揣回了家里,要赵蓉拿到学校去报到。赵蓉含泪撕掉了通知书,从此每天早起,跟着爸爸捡鹅卵石,然后拉到城里卖……

当父女俩麻利地将鹅卵石往车里扔时,冷不丁起了一声响雷,父女俩赶紧加快速度。不多时,豆大的雨点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头顶上。赵蓉刚要提醒爸爸离开,却见脚下的水位急速上涨。

“不好了,河上游下大雨了。”赵铁义本能地拉着女儿想弃车逃离。然而,顷刻间洪水已有半米深;断掉了他们的退路。“孩子,别怕,有爸在!”赵铁义从来没有过这种洪水瞬间即至且出现在大雨之前的经历。他不知道,今天他与女儿面临的是一场当地200年才可能遭遇一次的暴雨!

父女俩爬上车厢,赵铁义一手紧抓护栏,一手牢牢地抓住女儿的右臂,说“孩子,要是我们被冲到河里去,你也不要怕,啥时候都不要慌!”女儿重重地点头。说话间,洪水已漫过车身;车体剧烈晃动。“抓紧我的胳膊。”赵铁义一边喊,一边和女儿跳离了即将被掀翻的四轮车。

不会游泳的父女俩在这生死关头紧紧地拉着手,完全依靠洪水的冲力保持着漂流状态。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们忽然感到身下有一种特别的浮力,整个身体瞬间轻松了许多。原来,刚好有一大丛从上游冲下来的玉米秧,这些庄稼像木排一样,为濒死的父女俩增加了浮力。此时,上流又漂来长长的檩木,但身处激流,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檩木在几米外被无情地冲走。

当父女俩感到身下的玉米秧丛即将被冲散时,一根木头意外地向这边漂来。“抓紧我!”赵铁义大喊一声。腾身而起,拉着女儿猛扑向浮木,用右臂死死地抱住了它。“有救了!”他兴奋地对女儿说。

但这是一根半朽的木头,较粗的一头还有一条两指宽的缝隙。

就在父女俩抱紧这根浮木漂出大约400米远时,遇到了一个陡峭山崖的大转弯,浮木突然撞击到岩石之上,随着一声沉闷的爆裂声,父女俩被打入浪中,待他们浮出水面,浮木已沿着那道缝隙一分为二,另一半已漂远。

那根浮木明显承受不起两个人的重量,身体在渐渐下沉,赵蓉又紧张起来。

“孩子,这木头只能容一个人,你自己漂吧。千万要抓紧,只要抱住它,就能活命啊!”赵铁义说完,一下子松开了浮木。

几乎是一瞬间,女儿感到浮木猛地上扬,而在自己身体上浮时,爸爸的身影却渐渐被洪水吞没。“爸爸……”面对女儿疯狂的呼喊,除了一声天地叹息的惊雷,赵铁义再也无法回应……

水天两茫茫,暴雨仍在继续。但女儿已不再恐惧,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爸爸,女儿一定听你的话,我一定要活命!”这位17岁的少女,在历经2个小时、漂流60多里后,终于到达了一个平静开阔的水库。等待雨后捞木的一个村民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她。

后来,赵蓉常常梦到为救她而死的父亲。她在梦中对父亲说:“爸爸,下辈子别松手!”

父亲是对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那是父亲的馈赠

●阮志刚

我们站在教堂塔楼的顶上。我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把我带到这里。

父亲说:“往下看。”我鼓足勇气朝下望,“亲爱的孩子,你明白了吧!通往广场的道路不只一条。生活也是如此,假如你在一条路上碰壁、摔倒,就该试试另一条。”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常回忆起父亲给我上的这一课——成为我人生的馈赠。

我带着自己设计的服装来到世界时装之都——巴黎,可惜没人欣赏。一天,我遇到朋友维迪恩,她身上的毛衣非常漂亮,虽然颜色平常,但织法却与众不同。我由衷赞道:“织得多好啊!”她笑了:“这是我在故乡——亚美尼亚学的。”突然,我想为什么不用它编织自己的时装。我请维迪恩按我的设计织了一件毛衣。然后,我穿着它参加时装界的午餐聚会。果然,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纽约一家商店甚至当场订了40件,要求两周内交货。我接受了订单,兴奋地走了出来。

可再见到维迪恩时,她对我说:“那件毛衣我用一周才织好。两周织完40件,简直是天方夜谭!”我几乎要垮了,伤心欲绝地离开维迪恩。可走出不远,我想肯定会有别的办法。这种织法虽然需要特殊技巧,但别的亚美尼亚人或许也会。我回过头又去找维迪恩,告诉她我的想法。我们就像侦探似的搜遍全城,最终找到20位会这种织法的人。两周后,我如期交货。

父亲是对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世界上回报亲情的方法有千种万种,几乎每一种都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达到,而唯有这一种,似乎永无实现的可能,听来却最令人震撼与感动。

做妈妈的妈妈

●殷卫

看电视媒体采访一对母女,女孩今年有十八岁了,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可是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导致重度残疾,只能躺在床上,孩子的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着她。

说起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女孩几次都哽咽了,说不下去。母亲坐在旁边,紧紧握着孩子的手,看见孩子哭,就帮她捋捋头发或是轻轻拍拍她的背。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问孩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说如果有可能会帮助她实现。女孩没多想就说:“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可惜永远实现不了,可是我依然想说出来——我想做我妈妈的妈妈。”这个心愿确实很新奇。主持人忍不住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也就可以有机会、有能力,像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好好照顾妈妈,就像妈妈照顾我一样。我觉得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所有人都被感动了,而那位母亲更是热泪盈眶。

世界上回报亲情的方法有千种万种,几乎每一种都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达到,而唯有这一种,似乎永无实现的可能,听来却最令人震撼与感动。

突然之间,她明白为什么康乃馨叫母亲花了:无论养母还是生母,都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寝食难安地惦念孩子。

母亲花

●栖云

珍姐终于和同胞兄弟联络上,这意味着她找到了亲生母亲。整整42年啊,她才寻到了回家的路。

她彻夜难眠,把当初包裹她的襁褓紧紧搂在胸前,仿佛小花被上依然残存着母亲的体温和气息。尽管她不停地怨恨生母,不管什么样的初衷都不该将自己遗弃,但是血缘的生生不息永远割舍不掉亲情。

珍姐开始寻找生母那一天是她17岁生日,养母在弥留之际告诉了她的真实身份,并交给她一床小花被。当珍姐从惊讶、怀疑、恐惧及种种复杂情绪中清醒过来后,便义无反顾踏上了寻根之路。不成想,一找就是几十个春秋,珍姐的头发都过早地花白了。

想着即将重逢的场面,想着母亲捧着一束康乃馨,悲喜交织的表情……是的,她准备送母亲一捧康乃馨,她要将最美丽的母亲花送给母亲。

当她平生第一次捧起一大束康乃馨,将它们徐徐送到鼻息之间时,竟然惊呆了:这些花并不像她想象中的美丽,一朵朵锯齿状的小花,繁密而微微羞涩地包卷着,比起燃烧的玫瑰,比起纯洁的百合和傲然的九月菊,真是逊色。尤其,这种花竟然闻不到一点儿香味,连莲花的清香味都闻不到。那一刻,幻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几乎让她放弃送花的念头。但她还是买下了康乃馨。

珍姐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42年的母亲:头发完全白了,双眼失明,憔悴不堪。这一切是哭泣了整整42年,想女儿造成的。她摸索着康乃馨,老泪纵横。珍姐感到康乃馨的锯齿不是在割母亲的手,而是在割母亲的心。再幸福的母亲,心中也不可能完全盛着蜜,相反更多的是眼泪,点点滴滴,流给每一个孩子。突然之间,她明白为什么康乃馨叫母亲花了:无论养母还是生母,都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寝食难安地惦念孩子。这就是康乃馨了,带着起伏难平的锯齿,掩饰着万千滋味。世间哪里去找一种香,能代表这万千滋味呢?

是谁发现了这伟大的花,将它们比喻成母亲的心境呢?

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

把危险留给自己

●佚名

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都葬身火海。

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9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下,这些人只有跑向这幢楼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唯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9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住宅区巷子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来。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

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了下来。没有了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而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己了。

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有随手抓过逃出来的一个居民披在身上的旧毛毯,摊开,让手下几个人拉着,然后大声地冲楼上喊“跳!一个一个地往下跳,往毛毯上跳!背部着地!”为了安全起见;他亲自示范,做着类似于背跃式跳高的动作。只有背部着地,才是最安全的;而且毛毯太旧,背部着地受力面大些,毛毯才不容易被撞破。

站在四楼护栏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妇女。无论队长怎么喊叫;她就是不敢跳,一直犹豫着。她不跳,就挡住了后面的人没法跳,而每耽搁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楼下的人急得直跺脚;只得冲楼上喊“你不敢跳就先让别人跳,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

那妇女让开了。一个男人来到了护栏边,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跳了下来,动作没有队长示范的那么规范,但总算是屁股着地,落在毛毯上,毫发无伤。队长再次示范,提醒大家跳的方式。接着,第二个人跳下来了,动作规范了许多,安全l第三个,第四个……第八个;都跳下来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都是背部着地,落在毛毯上,什么事也没有。

楼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个穿大衣的女人;可她仍在犹豫。楼下的人快急疯了,拼命地催促她。终于,她下定了决心,跨过护栏,弯下腰来,头朝下,摆了个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

队长吓了一跳,这样跳下来还有命在?他吼了起来:“背朝下!”但那女人毫不理会,头朝下,笔直地坠了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见她像一发炮弹笔直地撞向毯子,由于受力面太小的缘故,毯子不堪撞击,“嗤”地一声破了,她的头穿过毯子,撞到了地面上。

“怎么这么笨啊!前面有那么多人跳了,你学也应该学会了嘛!”队长慌忙奔了过去,他看到,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是气息奄奄。女人的脸上却露出了苍白的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

队长这才看到,这女人,是个孕妇。

女人断断续续地说:“如果我不行了,让医生取出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9个月了……我没……伤着他,能活……”所有的人顿时肃然动容,人们这才明白,这女人为什么犹豫,为什么选择这么笨的逃生方式。她犹豫,是因为,她不知道怎样跳,才不会伤到孩子。选择头朝下的方式跳下来,对她来说,最危险,而对她肚子里的孩子来说,最安全!

其实盒子里装不了的那些东西才真正代表了父亲,代表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小盒子,大爸爸

●佚名

每年父亲节,学校都组织孩子们动手给爸爸做一件礼物。今年,儿子的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只小盒子,里面要装上能代表爸爸的东西。第二天,他们要在课堂上装饰这个盒子。

这个主意挺新鲜,但我和儿子犯难了,什么东西能代表他爸爸呢?父亲常用的工具太多太大了;我们也不能把他的书房塞进小盒子里;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是鸭肉和羊肉,但装在盒子里,过不了几天,腐肉就会熏死人。

最后,我们选中了一个黄色的网球和一只榔头。因为丈夫爱打网球,平时也爱做木工活——儿子的小树屋就是爸爸亲手制造的。对了,还有一张棒球明星卡片,因为父亲是儿子所在棒球队的志愿教练。

然而这个盒子始终显得轻飘飘的,不是因为它太小,装的东西太少,而是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多大的盒子,和太多需要装进去的东西相比永远都太小。盒子装不了温暖的拥抱和慈爱的亲吻;装不了那些为了看儿子学校剧团演出而耽误的商务会议;装不了那些精彩的睡前故事;装不了无数个教儿子游泳的周末;也装不了那些打雪仗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