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盛开宝典:自我实现的十二条智慧
13748600000003

第3章 我的故事

2014年秋天,在美国名校D大学的咖啡厅里,我不由伸出手握住二年级本科生杰娜那在哭泣中颤抖的肩膀,杰娜终于让心中的迷惘和委屈释放了出来,放声痛哭。这位在父母和朋友眼中优秀和适应力良好的名校才女,一直在自己怎么奋斗也不够好的痛苦中挣扎,现在在精疲力尽中她已经不知所措了。

在那个秋天的周末。我以校友的身份受邀到一所美国的名校参加校友与本科生的联谊活动,从而有幸和这个名校的青年人度过整个周末。在外界的眼中,这些年轻人应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能够进入这个名校,一定是既有优秀的学术成绩,又有傲人的课外活动业绩。但是在两天的共处中,让我吃惊的是,我从他们身上很少感到舍我其谁的自信乐观,正相反,很多人处在“自己不够好”的焦虑中。他们一方面被严格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对自己的成绩斤斤计较,另一方面为了扩展自己的简历努力寻找课外活动,哪怕去参与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事情。结果,很多人身心疲惫、茫然苦涩、孤独无助。

这几乎是一代精英青年的典型缩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从小长大,一直被父母、被学校、也被自己拿去和他人比,比较分数、课外活动的成就、比较拿到的名校的录取的多少……标签的意义的重要性超越一切,哪怕他们自己内心的火焰也难以匹敌。现在,当他们来到一个外在标签都相对十分强大的群体中,会发现自己的相对位置不再像以往那么拔尖了,出现了身份的丧失和对自己的怀疑。但是,这时的他们已经很难超越外在的评判去看到自己内在的独特火焰和实现独特自我潜力的宝藏了。凭着他们的聪明头脑和刻苦的能力,表面上他们似乎做什么都能得心应手,但是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付出这么多的艰辛追求这些成果。意义的消融,进一步让他们感不到自己的价值。

我看着眼前这位时而能痴迷地侃侃而谈美国超现实主义作家沃尔夫(Virginiawolf),时而又在深深的自卑中焦灼的大二的女生杰娜,我真想大声说,醒醒啊,看看你原本多么丰富。你本完美富足啊!

杰娜面临的无助与迷惘,我们都曾经有过,很多人现在其实还陷在这种苦恼中。就算你是暂时的赢家、现在感觉适应性良好,其实可能也依然陷在同样的思维陷阱之中。

跳出这个思维陷阱是自我实现的第一步,那就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其实从来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向外索求的。向自己身上添加标签、技能、财富或名气是无止境的。自我实现的第一步是看到自己“原本完美富足”的本质,就是威廉姆森所说的我们其实“力大无比”,我们有内在的“光”,因为我们是“神的孩子”;鲁米所说的我们“诞生于神的辉煌灿烂之光,日月星辰吉祥”。自我实现的旅途是回归自己的本质,回归鲁米所说的“灵魂之根的源地”,是威廉姆森所说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