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13601400000040

第40章 昔之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發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為正而貴高將恐蹙。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此章是守法之要。返本還原之意也。昔者是胚胎之時。惟有靈性。一炁貫通。本來之一也。如今世欲多端。雜念橫生。故不得一。要從虛無二字。返元為一。如昔之得一者一樣。虛其心忘其形絶其意歸其清。守其靜。還其空。得其一而歸有。有中復靜謂之得一。得一者如天。天之高也。悠也。久也。明也。此其為天也。因得一而清。博也。厚也。此其為地也。因得一而寧。明也。虛也。昭也。洞也。此其為神也。因得一而靈。神者不散。而聚潛藏不露。靜以合德。虛以歛形。空以得一。散而充塞天地。聚而入於微渺。水火不焚溺。金石不障蔽。立日月而不影。此其為神也。神何以靈乎。清心靜意忘物忘形。惟精惟一。以誠內觀以一貫流通。信心虛無。而歸於空。歸空不空。抱道守一。始得神靈。天也地也大地皆空。四圍不著。虛空一身乾坤盡在掌握。真炁隨其流通。身外之身。此其為谷也。上不上。下不下。前不前。後不後。左不左。右不右中不中。虛無一炁之閒耳。此其為真谷也。因其得一而盈。草木也。飛走也。日月星辰也。天地也。此其萬物也。天地得乾之真火。坤之真水。從虛無而生形。此物也。天地得乾坤水火交泰。抱一虛無媾精。清靜生炁。得陽火而成日。天地之命也。得陰水而成月。天地之性也。性命流通。生生化化。而育萬物。皆得天地陰陽之炁。以靜而守一。萬物故能生。今日動。明日移。真火一照。真陰不滋。萬物豈能生乎。如人之稟父母。陰陽媾精。交泰而生。即天地稟乾坤之氣。同父母之氣。原是虛無。因世欲所染。故歸於實如今要返虛無。有何難哉。在一念間耳。念誠虛無見。心死真心現。意絶真性明。性明而命歸。命歸而神立。神不外散。先天起而諸氣潮。氣潮有信。不失時候週流天下。聚散有度。此人之萬物也。人若外現外聽。心馳意往。則神耗動舉無度。多言無忌。負重挐輕則氣耗。神耗。精隨而耗之。氣耗精亦隨而耗之。神隨精聚。氣隨精生。精亦逐神氣之消散。心動神耗。意動氣耗。念動精耗。常常虛無。則精氣神之不耗者。纔是萬物得一而生。侯王者心也。心灰無容於物。心灰無容於形。心灰無容於心。謂之侯王得一。一身歸空。一炁返正。存神而不存人。存性而不存心。存物隨氣。隨氣養神。神安命則立。氣安性則明。命立性明。謂之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誠其意。一貫其氣。其致虛致無之一也。天之震怒。是不清也。狂風驟雨。轟雷掣電。此其所以不清也。天不清。因氣不和。氣不和將欲裂。裂者。變也。氣散神不歛。故不和而變。水竭山搖。地脈枯而不寧。此其所以發也。地之無以寧者。不靜之故耳。發者。起也不虛不無。神固無以靈。不靈將欲歇。歇者。止也。谷不虛無以盈。竭之而不開。塞之而不貫。谷不虛。惟恐竭。天不清。惟恐裂。地不寧。惟恐發。神不靈惟恐歇。此其不空耳。空中生有。萬物始生。入於頑空。則萬物無以生。頑空。萬物不生而滅。在空不空中。恐萬物有滅。空而存不空之意也。心不灰。則侯王不正。侯王不正而貴高。居貴本於賤。居高本於下。不本賤下。則身心蹷裂。因心有容於物。有容於形。心有容於心故蹷之。無容心者。故不蹷。常以戒慎恐懼。不睹不聞。清心靜意。忘物忘形。心無其心。意無其意。無無亦無。無無不無。如此則不裂不發。不歇竭。不滅。不蹷之患也。因其得一於我也。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無他。順則一生。千千萬萬。從此而始。逆則一從一而誠。誠則忽然貫通矣。此是賤之本。基之下也。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心原本於一。孤者。單也。寡者。獨也。不穀者。無同類也。言其孤於一。寡於一。不穀於一。一者。清也。靜也。空谷傳聲也。如此其以賤為本耶。難道不是此說之非乎。你不看車之輪輻週流難計其幅。不動。則易明其輻也。如人之氣靜。則可無期限。動則有限之元氣。易於散盡。氣盡猶之乎車無輻也。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無車不欲其輻。如無人不欲其氣。車無輻不行。人無氣豈能生乎。琭琭如玉者少。珞珞如石者多。言其多必自少。貴必自賤。高必自下者故耳。因其得一。於我也。返我昔日之陰陽。歸於虛無。而成不二之道。故以言天地之清寧。欲人得一而法天地。使其谷神不死。與大道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