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13547700000001

第1章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1)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上课比喻成烹制一道精美大餐,那么备课就一定是开火之前的准备工作了。做菜时倘若没做好准备的话就势必会搞得手忙脚乱,不是找不到醋就是丢了盐,可想而知这样做出来的菜肴的味道。备课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能够向学生们呈现出一桌引人入胜的丰富营养“大餐”教师一定要重视备课。

启示一:课前必成竹在胸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从事了33年教育工作的历史老师,他进行了一次十分出色的观摩课,上课结束后,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说:“你上的课简直太精彩了,每句话都蕴含着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用整个生命去备课,一语道出了做教师的真谛,备课的真谛。

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在这短短的4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究竟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何种精彩,学生又是否能够融入教师的授课中,这些与教师的备课是分不开的。

备课的实质是教师对自己学科思想的阐释,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更是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做好备课的工作对教师来说是上好课的基础;对于一门学科而言,保证教师授课质量的基础就是备课。所以,抓好备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立教学计划,便于统揽全局

教学计划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它对应的基本单位是学期。因此,教师备课,首先要确立的就是整个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期备课。而正是这种“学期备课”即教学计划的研究,使一门学科在一个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清晰化,对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进行总体性的统筹,对教学任务在一个学期的开始、中期和后期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必须安排的大的教学活动,如复习、考试测验、讲评等制订一个科学的“行事历”。这对各个单元的教学是一个全局的统揽,是开展单元或每一课时备课的基矗由此可见,教师将课备好对整个学期学科教学活动的合理布局以及效益的提升十分有利。

熟悉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备课的一个首要的任务便是根据课程的标准,将那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传递。因此,教学内容和学生不仅仅是教师进行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最为基本的对象。通过备课,可以对这两个教学对象开展比较深入的研究,并达到比较熟悉的程度,从而为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奠定基矗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包括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尤其是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课程内容的关系,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借助有关参考资料理清疑难之处和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课时安排以及设备的具体情况将相应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可见,备课还有利于正确地认识教学的基本方向,体现教学效益。

设计教学过程,保障有效教学

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备课具体工作的主要体现。教学过程涉及诸多的教学要素,主要是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还有教学的环境,备课设施、设备和情景等方面。将这些教学要素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有机整体,就有了教学效益的基矗教学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具体任务,主要是将上述诸教学要素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合理连接,纵向是从教学导入新课内容和要求的逐步展开、知识与技能的练习巩固、到教学小结等连为衔接顺畅的一个流程。所谓横向,指的就是教师要围绕着一定的内容主题,将学生们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情境等有机地牵为立体的、同步的互动性发展。这样,就基本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克服紧张心理,增强教学信心

一个教师进入课堂时的心情,直接决定了他(她)的发挥水平,更是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教师的心情或者是心境是受到其对于自己将要完成工作的把握程度的极大影响的。备好了课,并且对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资源结构、运用的方法、启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思路等方面,都能够基本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教师的心理就会比较放松,教学中就容易发挥出应有的能力水平。所以可以说,教师备课也是为了给自己增强信心和底气。

虽然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我们依旧会看到不少课堂还是“涛声依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即从备教材出发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只要是新授课,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复习铺垫开始,遵循这样一条教学途径:检查复习——揭示课题——新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我们必须承认这一教学结构的确是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所总结出来的。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来,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换。那么教师在面对新课程的时候究竟应当如何进行备课呢?下面我们以数学课为例来谈谈教师应怎样以学生发展为本组织备课。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当我们迈进课堂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似乎对知识点都已经明确了,可是我们已经不辞辛苦的准备了详尽的教案,唯有将学生们硬扯回来让学生们假装尚未掌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如一位教师曾设计了一些20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去做,许多学生算出正确答案,有的还能把算理清楚地表达出来,这说明教材中规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事实上,我们应该清楚,如今的学生,他们学习知识的渠道已经十分宽泛了,在他们对新知识学习和掌握之前可能已经具有了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上的积累了。

鉴于此,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对学生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备课,为了能够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我们不妨在备课的时候先认真地对下面的问题进行思索:①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学生们是不是都已经熟练的掌握了?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③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④有多少人掌握了?⑤掌握的程度怎样?⑥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⑦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面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

一位教师在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事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而且大多数对将要学的“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全班40名学生中,有35人已能正确算出得数,并能口述算理,其余5人能算出得数,但速度较慢,算理表述不清。很明显,教师倘若是将数学的起点定位在“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是非常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这位教师把教学起点调整为“写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并且算出得数”。这样的设计可以展示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教师除了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解之外,不妨也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导入的环节来了解学生。

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对教材资源进行认真细致的挖掘,力求将丰富多彩的感知资料呈献给学生,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们都留下一些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特别是尚处在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其对这门课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所影响的。通常那些比较有趣味的,现实的,并且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能够将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知识很好的激发出来,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几和几”时,可以把主题图改为“白雪公主把4朵小红花分给两个勇敢的小矮人”的情节,把4可以分成1和3,3和1,2和2几种情况一一展示出来。原因是,通常孩子们都会对白雪公主这个美丽的形象喜爱更多一些,因此,也就能够激发起孩子们对于分红花的极大热情。

2.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所有知识都是静止的。因为受到篇幅的限制,通常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述的非常清楚和详尽,学生们看到的一般都是思维之后的结果,而并非知识在形成以及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换一句话来说,在教材尚未进入到教学过程之前,它仅仅只是处于一种知识的储备状态,也就是为传递知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所以,当教师备课之时,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材中的主题图片处理加工成可以操作的活动挂图或者是活动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例如:教学“比多少”,把图中的小猪、小兔、小鱼、苹果、萝卜等做成可随意摘取的,在学生比较时,想比什么就可以取下来放在图外进行比较,有效地克服了图中其他事物的干扰,使注意力更集中。原因是这种形式更加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能够将学生们参与的愿望极大的激发出来,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

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比较好的将课程标准这一理念体现出来了,也为学生们创设出了多个角度和多方式进行思考的空间。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将这一优势很好的利用和发挥出来呢?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

一般情况下,编排数学教材的时候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上升的。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通常而言,对于年级越高的学生的课堂教学程度也就应当随之更加开放。“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

我们知道,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系统性是非常强的,通常数学的前后知识点都是彼此关联的,前面的知识点是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和基础的,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和进一步的发展。所有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们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一方面教师就不妨充分利用好知识的这种迁移的规律,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新知识的生长点把握准,以此来对学生们进行积极的诱导,让他们充分的利用旧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四年级的发现“商不变的规律”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引导学生由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类推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将“为迁移而教”作为自己处理教材的一个出发点。

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

构建主义理论研究认为,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学生们接受教师们所传递的知识,而是要学生们构建自己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需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一个主动的选择加工。为了能够充分的将做数学题的过程体现出来,教师不妨创设一定的机会在教那些稍微难一点的内容时,调动学生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比如说,在对各个年级的应用题数学、算理数学和几何初步知识的数学进行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多安排学生们进行一些动手的操作活动。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时,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对教案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要很好的指导学生们如何和自己的同伴进行学习上的合作。学生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教师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流于形式,一定要不断追求合作学习形式和效果之间的统一。以往上课时,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着,我觉得应该如果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时,一定要对下面的问题进行人真细致的回答:(1)为何要选择这一节课来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教师唯有在备课的时候充分的思考了上述的问题,才能令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充分有效,才能够在新课程的课堂之上充分的发挥作用,而不只是热热闹闹的走一个过场就罢了。

充分估计学习差异,为学生构建弹性的学习方案

1.将教学环节设计成可以移动的“板块”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新课展开、巩固延伸、课堂小结,都可以作为教学环节,但这些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具备的。如果说“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延伸”没有多大的移动余地的话,那么“复习铺垫”和“课堂小结”的移动余地就相对较大。从教学内容来看,复习铺垫更多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一些基础类的知识。这一环节不是非要不可,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取舍;这一环节不一定要放在导入之前,也可以放在导入之后,甚至放在新课展开以后。课堂上学生们的行为是决定教学环节次序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需复习铺垫的内容就是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倘若学生们已经对新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那么,这个环节显然就可以省略了;但如果在新课展开之后,发现学生对于需复习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就可以再次铺垫。这样的话,教师在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复习铺垫的内容作为一个随时可用的板块,给课堂教学增加了更加大弹性。

2.将中心环节设计成可供选择的方案

自主探究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在自主探究环节,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成可供选择的方案,让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进程学习有价值的内容,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科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的备课工作是在与文本之间进行深入对话之后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前提条件是教师需要对文本有一个比较深度的解读。当然,教师要在课堂上纵横捭阖、应对自如、激思激趣,还必须拥有丰富的背景资源。大语文教育观走进教学生活,语文教科书不再是语文课程的“代言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教学设计背后往往有丰富的背景资源作支撑。而这些所谓的背景资源,主要包含着教师自身的人文沉淀、学生们对于生活积累的经验以及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一些最新的信息等等。所以,教师要有储备意识,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之一,是教师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情,明确教学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所做的计划性工作。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惟一标准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而不是教案的详尽,语句的奢华。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对教材进行准备,还需要充分地对学生做好准备,不仅仅需要对教材进行正确、科学以及有机的处理,同时还需要建构具体的目标体系,对学生们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十分充分的了解,对于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教学思路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充满创造性,要准备教具、为学生设计的练习题一定要精准实用,课堂中的板书要简约有序。并准备好上课时需要的小黑板、挂图、幻灯、录音机、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力求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的准备。

启示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属于学校教育范畴中的一个十分具体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学的归宿所在。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所以说当教师在对教学进行准备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就是学生们将在这节课中获得什么知识,我们为何要向学生教授这些内容以及我们需要教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换言之,就是教师一定要将目标确定好。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理想,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了理想而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而我们也正是因为对理想的不断追求而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同理,教学也要有目标,教学活动因为教学目标的存在而得以张弛有序,有条不紊,得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直达智慧和灵魂的深处。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无法想象的,教学目标就像一个极富“磁力”的点,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紧紧地吸附在它的周围,成为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排列和组合,这也就是现代教学活动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所在。

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如果在教学目标确立的这个环节当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必将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或者出现偏差。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目标,但要让它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立的目标应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在进行授课之前的备课工作之时,教师不妨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几个方面为全班同学制定出学习的目标。教师应尽可能制定出几个层次的目标,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挑战性目标。结合教材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所谓基本目标,指的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识记、理解并能够进行简便运用的部分;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分析的部分;发展目标是指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及运用的部分,是对课标范围的拓宽和对教材内容的加深。确定差异的目标一定要立足于基础有所提高,要能够令大多数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基本得以实现,并且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差异在各自的起点之上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二是抓学生的共性定基本目标。三是依学生的差异变单一化为多元化,允许学生超标。差异目标可以让学生自我确认,做到“跳一跳,摘到果子”。课堂的教学结构是由多层次的教与学组成的。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尽相同,在对知识的掌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他们在学习的习惯以及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对各个层次的教与学都可以创设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模式,以期最终将教学的差异目标很好的达成,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和谐发展。

切实转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课程标准》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教学课程目标。试图通过将知识和能力以及态度进行结合,将认知与情感之间结合来最终将课程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标准》还提出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因此,教师对于学习目标的阐述一定要十分明确具体并且具有可检测性。例如,一位教师制定“统计”一课的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数据整理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在我们生活当中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②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③充分的感受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深切的体会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④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地思考。

⑤在交流合作的学习当中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进行肯定和倾听。

这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是提出笼统的要求,而是具体规定学生上完“统计”一课时的学习行为,比如目标⑤,不是笼统地要求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而是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学习行为。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R.Mager)认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主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的问题就是“我该怎样去到那里”,在这其中就包含了对于学习者的一个最初状态的细致分析、确定好教学的内容、对于教学方法和媒介的选择等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经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三个主题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整个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来说无异于是航行当中的灯塔为教师指明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也正是有这些正确合理教学目标的存在,才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很好的衡量,也才能够有了将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教师应该准备一个怎样的课堂呢?在走进课堂进行授课之前,教师通常需要认真思考:我准备要在这一节课中给学生们带来什么样的知识。知识、技能、情感、世界观……这些都是必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课前考虑清楚:我要带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当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首先要先问一下自己:我准备在这一堂课中将什么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要做到目的清楚明白,不能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或者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其次,要弄清我要教的是不是学生在这一堂课里必须要学会的,学生能不能学会。倘若不是学生们一定要学的,那么教师就没必要去教;如果是不能学会的,那就要想是不是可以把要求放低一点。其三,我一定要弄清楚我究竟如何教材能够令学生们都掌握好,需要讲教学的过程以及知识传授的方法都事先想好。

因此,在现实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如何在教学的准备活动——即备课活动中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