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未成年电影的一个更宽泛的主题就是关于成长,这有从年龄意义上的,有从心灵意义上的。
解读未成年电影的N个关键词
现在书市上有关电影的书很多,其中谈到类型电影的也有不少,如情色电影、恐怖电影、黑帮电影等,大约都是各有各的分类法。我刚编完的这本电影书,我把它称作是“成长电影”。
在搜索软件键入“未成年”三个字,会出来几十万条文字,不过大多还是“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等内容。我所说的未成年电影,则是从电影的主人公的年龄上来界定的,一般总有一两位主人公的年龄在十八岁以下的。我知道这样的界定也不太科学,但是我似乎不想用“青少年”或“少年儿童”这样的词来界定。而说成长电影,概念又太大了,虽然成长是未成年电影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我自从收藏电影碟片起,就开始注意未成年电影这一类型。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看人在未成年时期的故事,总会想到自己的成长。或者说自己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这一过程中,总是觉得缺少了某种东西。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入一条河流,所以我看未成年电影,在心理上来说好像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他们快乐的时候好像我也在爽了,而他们悲苦或犯罪的时候我则可以置身度外。人的一生很短也很快,特别是未成年时期,当你意识到有这么一个时期时,一般是人已经站在回眸的山坡上了。我现在经常梦见自己数理化考试时的场景,也就是那种心理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有的时候,我也搞不清楚,人怎么一混就混到现在了呢。人有的时候不敢想像未来,但时常会回眸昨天。这是我喜欢看未成年电影的一个原因。于是边看边记,做了一百部未成年电影的笔记,通过梳理大约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心理阴影]
人从过去中走不出来,很多时候是有一个结还没有解开,韩国影片《小校风云》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结。这是一个发生在60年代初的故事。主人公朴正从汉城转到乡下的小学念五年级,他在汉城的班里是第一名,一开始内心多少有点优越感的。可是一到新的班里,他发现一切都被一个叫阿模的班长控制着,他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同学眼中的王中王,班里所有的同学都在他面前俯首称臣,而且他的好成绩都是其他同学替他代考考出来的。一开始朴正想出各种办法来反抗阿模的权威,包括向老师打小报告、收买同学以及提倡公开选举等,但每一次都失败而且都受到了来自阿模的更为更为严厉的报复,最后朴正只能低下头来放弃跟阿模的对抗,于是阿模便拉拢他把他当作死党,虽然朴正的内心非常不满,但他也只能这样妥协了。当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来了一个讲“真实和正义“的班主任(30年后做了议员),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政”,于是很快发现了阿模的劣迹,并当着全班同学给了他以惩罚。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都纷纷起来揭发阿模的种种劣迹,只有朴正坚持不说,这时有一个叫阿元的同学哭着说:你们也都是有错的呀……
这是一句讲到点子上的话,而且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跟“文革”有关的故事。人们在罪与恶面前,很容易控诉恶势力,却很少反省自己。这样的未成年电影其实很适合成年人去看的,因为在心灵的问题上,成年人远比未成年人要世故得多。
[关键词之二·时代背景]
未成年电影会特别注意故事背景的设置,像《那年伤口特别多》设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塞族与克族间的战争上,主人公出生那年正是铁托逝世的那一年,所以他们这一代被称作“后铁托的一代”,像不属于未成年电影范畴但又相当有影响的《再见列宁》的时代背景也显而易见的。未成年电影中,有很多是以战争为背景的。有的时候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最为平乏的生活也是值得怀念的,何况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呢?其实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长大成人》也都是将背景设置在中国很特定的时期,而像《小校风云》这样的,也将背景放在韩国政治改朝换代的时候。这种改朝换代可能一下子在孩子的心灵中印象不深,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心灵成长中所受的创伤和阴影,可能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所以主人公朴正会在30多年过去之后,还认为当下的政治其实也跟当年的五(2)班一样。因为每个人都在一个班里在一个学校里,感受到了那样一种政治,而这种政治虽然由于新老师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永远被这种政治所控制着。这其中,有专门反映犹太裔少年在二战背景中的电影,像《战火遗孤》、《再见,孩子们》、《欧罗巴》,还有像《教室别恋》《青青校树》《禁忌的游戏》《伊万的童年》《小兵张嘎》等。背景是大海,个人是浪花。而像《锡皮鼓》这样的电影,则是以个人的拒绝成长来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荒诞。
[关键词之三·执拗]
未成年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拗的劲头,在伊朗电影中更为显著。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我们从《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等都可以领教,包括我们的国产片《十七岁的单车》。有些时候,这一类型会处理成对某一事物的痴迷,比如《跳出新天地》中对跳舞的迷恋,《小孩与鹰》中对驯鹰的迷恋,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本身就是一个有关魔法的故事,要让人不迷恋都不行的。也有在迷恋中激发出励志火花的,像日本的《乒乓》《激浪青春》等,包括棒球、拳击题材的,到最后总有一个励志的问题。其实这次没有列入未成年电影的好多动漫题材的片子,它的主题之一就是执拗,相比于成年人的易妥协,未成年人的执拗,或者叫执着更容易让人感动。
[关键词之四·成人权威和亲情]
未成年电影绕不开的就是主人公与成人世界间的千丝万缕间的关系,在这里,特别是孩子跟父亲及男性长辈的关系则更为让人注目,像《我的爸爸是个贼》《不一样的童年》《鲸骑士》《孩子梦天堂》都涉及到这些内容。父权的统治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依然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雪地上的魅影》的宣传语好像是“父亲,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的童年呢?”这应该是很经典也很有现实借鉴意义的话。而事实上,父辈的确在不知不觉剥夺未成年人应该得到的那种天真和快乐。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就业如此艰难,而望子成龙的心理又是如此深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孩子的快乐已经越来越稀缺了,这跟土地资源的流失一样地严重。而反过来,我们从《菊次郎的夏天》中看到的那种儿童与成人的亲密关系,则完全可以在本来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之间展开,而且儿童的快乐也同样带给了成人以快乐。但有时即使在家庭之内,也有得不到这样一种亲情的,这可以有《我爱你》为证,两个在海边渡假的姐妹,因为父母的不和,她们的快乐也是大打折扣的。也有的从隔膜走向沟通和亲密的,这样的电影当以韩国电影《外婆的家》为例。也有的为了亲情,为了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而不得不给毒枭做事的,像《甜蜜十六岁》。
[关键词之五·交友]
未成年电影的一个最大特征,也就是未成年这个年龄段所决定的那种情况,即特别渴望交朋友,特别渴望心灵的交流。未成年人的易交友易引成小团体这大概是这个时期的心理的一个特征,由此带来的并不是结成小团体之后去做好事,相比之下,做“坏事”的似乎要多一些,为什么?因为“坏事”更刺激更有吸引力。这种“坏事”在《禁忌的游戏》中是以另一种面目出现的,即两个孩子在无意中以游戏的形式亵渎了上帝。在《战火遗孤》也是以游戏的形式,那个叫杜路的小男孩,有了“我不受苦谁受苦”的信念。并且还以游戏的方式把自己绑在十字架上,最后他自己在德军面前竟然说自己是犹太孩子(虽然只要看他有没有割过包皮就知道了)……由于结伴交友等引出的帮派间的争斗,是未成年电影的一个分支,这里我们可以举出《少年轻狂》《小教父》《不一样的童年》。本来少年帮派是一个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课题,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比较弱小不够成熟,所以在未成年时特别容易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相互依傍,由此也特别容易造成矛盾和伤害,这是诸如《坏孩子的天空》《野芦苇》《女孩不游泳》《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及侯孝贤的像《风柜来的人》等电影的不断表现的一个内容。
[关键词之六·罪与恶]
我们通常说由于交友不慎,或者说由于不可预知的惯性,好孩子一夜之间变成坏孩子了。未成年电影中,问题少年类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有未成年人天性中的反叛以及成年世界的冷漠等原因,还有就是渴望尽早地像成年人那样生活,像《半熟少年》和《十三岁》就是这方面的经典了。本来拉帮结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种正常往往会走向边缘。一个人不敢做的事,两个人就敢做了,这里就包含着在不知不觉中走到性和犯罪的边缘。获戛纳大奖的《大象》则非常纯粹地表现了一场校园暴力事件,其间的冷漠和冷静是这部电影最为出色之处。也有的虽然不一定舞枪弄刀的,但在未成年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心罪与恶的基因,这里包括像《海》、《我偷窥,所以我快乐》还有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中的《杀诫》等。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原来的少年偶像星野过了一个学期之后就成了罪与恶的代名词了。
[关键词之七·性]
性的内容有时跟暴力和毒品犯罪会绑在一起,有的则是本身对性的好奇,后者以《玫瑰少年梦》为代表,以致有了性别角色的错位,错位得最厉害的当然是《男孩别哭》等同志题材。未成年电影中以性为主要内容的,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举出诸如《教室别恋》《白色婚礼》《不伦之恋》《蝌蚪》,其中常见的形态是老少之恋,即所谓的不伦之恋,一般也都是悲剧的结果。有的恋情则引出少年犯罪,比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性的表现应该说是很难的,特别是未成年电影中的性。这里有一个分寸感的问题,这方面轻喜剧类的电影更为著名一些。《美国派》说的是一个消失处男的行动,而韩国的《梦精记》则是从荒唐中折射出被性所困惑的种种搞笑的行为。但是真正能表现未成年人性的喜悦和快乐的,则是很少很少。
当然未成年电影中的性,有时也仅仅是一个符号,比如像《冰风暴》这样的电影,它表现性不侧重在感官上,而是在揭示整个社会的一场危机。
[关键词之八·成长]
所有未成年电影的一个更宽泛的主题就是关于成长,这有从年龄意义上的,有从心灵意义上的。比如像《一个处男的成长》则是反映一个蓝领层少年的成长故事,基本上是属于波澜不惊一类的,但感到很亲切。而像《那些日子以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都有两个时空的表现,一是以前一是现在。成长自然要付出代价的,一本叫《我的快乐时代》里主人公就付出了撒谎的代价,而在《水之花》里,通过历史老师的回忆,道出了成长付出的代价。也有的电影,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那年伤口特别多》就用了纪年的办法,讲了少年在那几年里的成长故事,他们的变化,以及通过他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的变化,这有诗意的《城南旧事》为代表。当然成长也未必是轰轰烈烈的,有的时候仅仅是一种感悟,比如说岩井俊二的《烟花》;有的是走出心理的困惑,像《秘密花园》。因为未成年电影的主人公一般都在学校里求学,所以反映师生关系的电影比较多见。一般我们所见到的电影,学校、老师和成人的权威是等同的,这种时候来自于正直和正义,来自于人格魅力的引导就更为重要,这样的电影当以《死亡诗社》和《闻香识女人》为代表。当然也有表面冷漠,内心火热的形象的,像《高山上的世界杯》,像《再见,孩子们》,那里面的老师以神职人员的身份出现,但却不再是被嘲讽的对象。
所涉影片:《大象》《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街区男孩》《发条橘子》《大逃杀》《白色婚礼》《教室别恋》《不伦之恋》《冰风暴》《爱欲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