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3476400000001

第1章

重点描述了以“道”、“德”治国的愿景和目标。

第三层第81章:是全篇的总结。

利而不害,是为“道”;为而不争,是为“德”。

《道德经》的魅力

《道德经》魅力无穷。几千年来,无论是侯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叱咤风云,还是笑傲江湖,人们总能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触发灵感。可以说,《道德经》的思想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国人的血脉当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仅仅是初窥门径,《道德经》已然给本人以前所未有的震撼。引用《道德经》的一句话评价,那就是“微妙玄通”:它蕴涵了精微大义,其应用的法门简直妙不可言;它所讲述的道理深邃杳渺,却又融会贯通,兼容并包。

《道德经》的魅力之一,是“以道讲道”。

正如第十六章所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大道蕴藏在万事万物的生长繁衍当中,循环往复,周行不已。因此,留心观察每一件事物,都可以发现大道运行的踪迹。即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道德经》当中,“上善若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腹不为目”,“曲则全,枉则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重为轻根,静为噪君”,“物壮则老”,“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些简单生动的例子,无一不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为千百年的实践所验证的真理。圣人将这些道理融入《道德经》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当中,润物无声,使读者在不知不觉当中,既明白了什么是道,如何得道,又看到了大道运行所展现出来的具体映像。从而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大道,接受大道,进而产生出对大道的崇敬、畏惧之心,对大德的景仰、践行之心。借用第三十二章的一句话,就是“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魅力之二,是它的实用性。

除了将“大道”这样的抽象概念进行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阐述之外,《道德经》还提供了许许多多非常实用的方法。按照这些方法悟道、证道、积德、修德,不但可以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使内心更加安静平和,而且可以从更高、更深的层次去把握和处理生活当中的问题,使个人与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举例来说,第70章中讲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领悟一种道理相对简单,要想将它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道至简,而天下却不能“知、行”。以本人看来,其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六个字:“看不破,忍不过”。

“看不破”包括两层含义:

1.是看不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不能把个人的名利和欲望放下,就不能客观的看待事物,也就谈不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了。

水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做人如果能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他人看来,只见其用,而不见其“性”(个性、自性),“处众人之所恶”,做众人都不愿意做的事,甚至是看似愚蠢、讨厌的事,“故几于道”,才是近似于道的境界啊。

“利他”还是“利己”,是一个基本的分水岭。如果做人做事的目标都是“利己”,那么《道德经》学得再好,也仅仅是道学而已,永远不可能得道。

而在喧嚣的闹市当中,要做到淡泊名利,达到忘我的境界,绝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一种透彻的理解,明确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中的位置,把握好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只有这样,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才能够经得起名利场中的诱惑,耐得住特立独行的寂寞。

2.是看不破形势。因为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都是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的系统,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往往都是局限的、片面的,和不确定的。“道隐无名”,除非是天生的智者,或者生活阅历非常丰富的人,要想透过纷繁复杂的世事,发现“道”,掌握“道”,并且应用“道”,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树立“利他”的主观意识,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道德修养来说,仅仅有这种意识是不够的。

“利物而不争”与水之德相比,还缺少了一个“善”字和一个“万”字。这两字之差,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善”也可以解释为“利物”的方法。

众所周知,有想法是一回事,而真正实施,并且得到预想的结果,则是另外一回事。遵从大道,把事情做好了,才可以称得上“善”,例如:“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因此,所谓的“修行”也可以理解为: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其由“不善”成为“善”,由“不道”成为“合道”。

那么,如何修行才能达到“善”呢?《道德经》中也有十分具体的说明:

居善地:首要的是“定位”问题。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无论修行到何种程度,准确的定位都十分重要。如果定位错了,明明是儿子,却要做老子的事情,怎么能有好的结果呢?所谓“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也是这个意思。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定位与“归根”的意思相似,说的是要搞清楚状况,确定好各自的位置,要因地制宜,要实事求是。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不要因自己的主观情绪干扰对事物的判断。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才能发现事物本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往往是符合道理常规的。如此处理问题,才可以称得上明智。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不好的后果。精通常理就能宽容,宽容就能公平,公平就能周全,周全就能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就能与大道相一致。

心善渊:心胸要宽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善利万物”就要做到包容,虚怀若谷,才能“处其实,不居其华;处其厚,不居其薄”,才能“为天下浑其心”。否则,欲利物却不能容,不能容则行不顺,行不顺则事不遂,事不遂怎么能称为“善”呢?

与善仁:要善于给予和分享。

公平地分享权益是保持安定团结,发挥群体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多赢”为目标,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就容易得到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上下一心,里应外合,做起事情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言善信:要守信用。

守信同样是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无信不立”讲得都是信用的重要性。失信容易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猜忌和埋怨,降低士气和效率。所以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善于治事的基础。

正善治:要讲政治。政治也可以理解为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

最大程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发挥效力,相互之间紧密配合,取长补短,最终,使总体的产出大于个体产出的总和。

讲政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尽量地限制负面的力量,将不利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性自有其不足的地方,为一己之私而危害他人者,从古至今,屡见不鲜。所以,不能主观地以为负面的、敌对的势力是不存在的,或者认为负面的影响不会造成重大的危害。

讲政治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完善系统的功能,对正面的因素给以激励,对负面的因素给以约束。

事善能:要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个体的能力对于解决问题也很重要。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了解人才,任用人才,并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动善时:要善于把握时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各按其时。“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顺势而为,择机而动,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则天命所在,其事必成。

“万”是指“利物”的范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与“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圣人之于百姓,类似于天地之于万物。天地生养万物,不会专宠某物,专宠则失于公;圣人普惠百姓,不会独爱某人,独爱则失于全。圣人的德行,是“无为而无以为”的上上之德,而不是“为之而有以为”的礼义之属。

因此,“善利万物”的对象应当是“万物”的总体,而不是某个单独的个体。这一点,在应用时需格外注意。否则,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给予关怀,倾注仁爱,就成了“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成了“为之而无以为”的仁,而非道了。

“圣人常善救人”同样是指圣人的“善”行总是有利于百姓总体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圣人的“善”与“不仁”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

秋霜杀物,是因为物有其时,“物壮则老”,而不是天地弃物;有司杀人,是因为人各有命,“动之死地”,而不是圣人弃人。

“忍不过”也可以分成两层意思:

1.是“忍不过”自己。人是感性的动物,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在事情发生的瞬间,能够克服惯性,不被情绪左右,做出理智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实在是难能可贵。

“忍不过”自己,要多从“德”上下功夫。主要把握三点:

“得一”: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产生的根源,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实的条件,处理和对待问题。

“阴阳”:事物的发展都是由正反两方面的因素推动的,“反者道之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事情感觉难以忍受时,要多从反面去看看,站在其他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对于全面地了解和解决问题,肯定会有所帮助。

“善贷”:事情不论大小,都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违背规律,单纯地解决了显性的问题,有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隐性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事情应当“为大于其细,为难于其易”。

2.是“忍不过”别人。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每天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这些人物当中,有“善”的,也有“不善”的;有亲近的,也有疏远的;有文明的,也有粗鲁的;有讲理的,也有不讲理的;有仁义的,也有奸佞的……不一而足。有时候,遇到那些蛮横、不讲理的,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忍不过”别人,同样可以多从“善”的方面下功夫。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循依大道,妥善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待那些难以容忍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分析形势,判断关系,确定立场和策略。例如:如果对方是亲近的人,就需要多考虑亲情的因素,不要因为过于公事公办而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如果与对方是对立的关系,就需要熟悉对立的原因和来龙去脉,分析关键症结在哪里,关键人物有哪些……;即便从不相识,也需要判断各方当事人在事件中的关系,以及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并以此作为处理问题的基础。

要养成宽容的心态,不要因为小事而耽误大事,也不要因为言语或行为不当,将小事发展成为大事。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养成依法、依规则办事的习惯。

很多矛盾是因为分配不均造成的,所以,设计合理的分配机制就非常重要。各方按照所提供的资源,确定应当得到的权益,在一致认可的前提下,按照约定进行分配,就会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规则一旦制定,尽量不要因为人情的因素去突破它,否则会降低规则的权威性。

要信守诺言。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否则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在跟人合作时,要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并将信息,特别是风险有关的信息,及时、充分地与对方沟通,以避免将来危害发生时,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要善于利用组织关系解决人事之间的矛盾。把双方的关系放到组织体系当中,找出与事件有关联的人,以及他们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分清责任和立场,在遵守组织原则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限制那些制造矛盾,挑起事端的人,有理、有力、有节地解决问题。

处理问题要讲究效率。培养和提高办事能力,也可以减少矛盾的发生。

做事情要把握好时机,注意分寸和火候。时机不成熟时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泄露天机。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要善于在早期发现问题,并将之消除,“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版本说明

以下是关于《道德经》版本以及编注者王弼的一些背景情况的介绍,相关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

本书所依据的是王弼注的版本。

王弼(226~249),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郡(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又说为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别传》等记载,东汉末年大乱中,弼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避乱荆州,依附刘表,刘表重粲之才。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嫁给王凯。凯有风貌。凯生子业,业生弼。弼为刘表之曾外孙。

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从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而粲之二子又坐罪处死。粲绝嗣后而以王业为继嗣。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继祖父。王粲是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学出众,少年成名。十四岁至长安受到著名文学家、大学者蔡邕礼遇,即将家藏书籍文章万卷送给了王粲。装载数车的书籍,后来全为王业所有。这对王弼的成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王弼的家庭祖风对王弼的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其六世祖王龚,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再加上继祖王粲的文学地位,都会对王弼成长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王弼人生短暂,但学术成就卓著。他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数种。但其成就,不在于著述数量,而在其质量,在于其创见。他注《周易》一改汉人支离烦琐的传统方法,不用象数,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并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学术上开一代新风——“正始玄风”。王弼的易学观体系庞大,内容深奥。

王弼综合儒道,借用、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其对易学玄学化的批判性研究,尽扫先秦、两汉易学研究之腐迂学风,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对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王晓毅先生给的评价是:王弼在哲学上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虽然他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只生活了二十三个春秋,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指明了魏晋玄学的理论航向”。

在《道德经》通篇主旨的把握,章句的划分,字词的解释等方面,本人并不是机械地翻译作者或者注者的原文,而是结合了个人的一些理解和领悟,与历代注者和大家的见解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本人学问浅薄,在古代哲学和训诂学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大胆地发表了一些心得体会,只是为了向朋友们介绍圣人老子的著作,以引起大家的兴趣。受自身格局所限,书中难免会有牵强附会,错漏百出的情况,本人诚心欢迎有关专家给以严厉的批评和指正。

感谢

本书的出版,要多多感谢老牛的父亲牛先生。感谢先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多次在确定版本,措辞语法等方面给与我耐心细致的指导。最可贵的是,先生用了数月的时间,先后三次亲自为本书抄录《道德经》原文。

先生先将《道德经》中所涉及的文字以硬笔书法抄录下来,再一一对照地设计每一个字的草书写法,以确保相同的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最后,才按照设计好的方案书写到宣纸上去。在我看来,先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本身,即为“道生德畜”精神的具体体现,实在是晚辈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