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松下大家庭的一员,谁就不是松下电器的员工。
——松下幸之助
“对立不如亲善”,这是松下作为经营之神的聪颖之处。松下从旧式的家庭企业受到启发,工人像是老板的家人,老板则像是工人的父亲。经过改良,旧式的家庭企业模式也必定能适应新产业。
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全世界产业工人无不欢欣鼓舞。日本的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参加普选、成立工会管理工厂等等一系列要求,无不使资产阶级感到恐慌。
通常的法则,愈是大型工厂,愈容易发生工潮,这是因为产业工人集中的缘故。像松下这类小型工厂,工潮再怎样轰轰烈烈,里面都静若一潭死水。偏偏这时,松下萌发忧虑意识:如果我的工厂规模一大,难免不发生工潮,我该怎么办?他进一步想:我的工厂受外界经济气候及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工人情绪波动,我又该怎么办?
所有的员工若能团结得如一家人,松下电器才有希望。从这点出发,松下的理念逐渐明朗:“松下电器的员工都是松下大家庭的一员,谁不是松下大家庭的一员,谁就不是松下电器的员工。”
松下设想成立一个类似工会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老板员工一视同仁。构想有了,松下却为起什么名而大伤脑筋。一天,过去的朋友森田君来看望松下,他说:“你何必想得那么难呢?全体员工步调一致,就叫‘步一会’好了。这‘步一会’,还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朝前迈’的意思。”松下心窍顿开,道:“真是太好了!”
“步一会”的成立,使员工有了归属感,这标志着松下管理进入自觉阶段。
“步一会”一步一步地完善,松下电器也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松下电器有今天,“步一会”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