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阆(?~1009),字逍遥,大名(今河北大名)人。早年漂泊民间,以卖药为生。经王继恩推荐,诗名为宋太宗所知,至道元年(995)召见于崇政殿,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来王继恩因事下狱,潘阆受到牵连,遂隐姓埋名,遁匿中条山中。真宗朝遇赦,任滁州参军。有《道遥集》,存《酒泉子》词十首。
酒泉子
长忆观潮①,满郭②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③,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④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①观潮:钱塘江潮,为天下奇观。吴自牧《梦粱录·观潮》:“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
②郭:外城曰郭,此即指城。
③“来疑”句:潮水来势之大。让人怀疑是全部海水都集到这里来了,以致沧海成空。
④弄潮儿:游戏潮头以显示身手的健儿。弄,游戏,卖弄。
潘阆现存的十首《酒泉子》,俊逸雄杰,与五代柔靡词风迥然不同,尤以这首回忆钱塘江上观潮情景的小令风格最为豪放。词作虽短,却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地再现了钱塘江潮的奇观和“弄潮儿”精彩的水上表演,奇情壮采,动人心魄。最后两句说自己离开杭州以后,这一场面曾多次出现在梦中,醒来后还令人感到心惊胆战,不寒而栗,更加反衬出当时情势之雄豪。
以小令写如此壮阔的场面,具有开创意义,洋溢于词间的那种奋发激越、进取向上的精神,对苏轼不无影响。甚至有“好事者以阆遨游浙江,咏潮著名,以生绡写其形容,谓之《潘阆咏潮图》”(《皇朝类览》)。足见此作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