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12979600000005

第5章 中西流派(2)

伊壁鸠鲁区分了积极的快乐和消极的快乐,认为消极的快乐拥有优先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人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身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伊壁鸠鲁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视宿命原则。他认为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生命彻底消失。花园学派并没有跳出哲学研究的传统,但是思想较为自由,又反对迷信实践,因此一直被罗马人所尊崇。

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在哲学家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的学生因思想不同而产生了三个学派,分别是犬儒派、麦加拉派和昔勒尼派,被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虽然这三个学派的观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致的共同点:善是人生的目的,这也是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基本观点。

犬儒学派是三个学派中名气最大的,他们认为善即是节欲,德行是可以传授并教育的,德行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它自身就可以让人们得到幸福。人们要通过节欲的方式修炼好的德行,最终获得善。

以欧克里德为代表的麦加拉派认为善即是存在,是一种道德实在,一切与善相反的东西都是非存在的物质。而且善是一种不会动的物质,只有思想才能认识到这种善,凭借感觉是无法了解善的。昔勒尼派认为善即是快乐。他们认为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就算得到快乐的方法不光彩,也是善的,因为它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昔勒尼派的特点是快乐原则和实用倾向,在昔勒尼派学者看来,肉体的快乐远比灵魂的快乐更实用,所以他们更看重肉体的快乐,特别强调要追寻快乐本身的价值。

小苏格拉底学派虽然由三个分支组成,又各自掺杂了其他学派的观点,但是他们对于“善”的研究和讨论,在研究人性的哲学领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犬儒学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犬儒学派是一个主张自然主义哲学的学派,在公元前3世纪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创立。

犬儒学派的名字有两种解释,其一就是创始人安提西尼曾在一个叫“快犬”的运动场发表重要演讲;其二则是强调这个学派的学者生活简单朴素,像狗一样自由随心,不受拘束,被同时期的学派称呼为“犬”。然而发展到后来,“犬儒主义”则是代表了一种对人不信任或者对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

犬儒学派是和柏拉图“理念论”持相反意见的学派,他们倡导自然主义,做事情应该身体力行。他们认为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极端朴素的原始生活,而不是享受;人不要生活在宫室中,而要居住在简朴的大木桶中。犬儒学派甚至提出“德行就是幸福的”,倡导人们放弃眼前的生活享受,返璞归真,将法律习俗都与自然相联系,用自然的哲学统治国家。

犬儒学派的思想是对雅典奴隶社会的消极抵抗,他们强调自然,对政治漠不关心,希望人们放弃现有的文明,回到最原始自然的放松状态,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麦加拉学派提倡什么

麦加拉学派是一个善于辩论的学派,作为小苏格拉底学派的一个分支,提倡“善即是存在”的观点。麦加拉学派受苏格拉底和埃利亚学派的共同影响,在他们看来,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善”是唯一,这和埃利亚学派的永恒存在是相一致的,所以麦加拉学派将二者融合,提出“善即是存在”,世界上没有与它背道相驰的事物。

他们认为,世界上只有理性是最可靠的东西,人们只有理性,才能了解善,并且得到善。善是真实存在的,是感官无法碰触的一种事物。在世界上,除了善以外,什么也不存在,一切都是虚无的。

另一方面,麦加拉学派提出了三个辩论命题:“说谎者”“秃头”和“谷堆”,这三个辩论点开启了逻辑学的先河,对逻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尤其是“秃头”理论和“谷堆”理论,对哲学的量变质变关系问题发出思考。“秃头”理论是指拔去一两根头发,不能成为秃头,但是拔到多少根才成为秃头?“谷堆”理论是指一粒两粒谷不能成为谷堆,多少粒谷才成为谷堆?麦加拉学派热衷于这类辩驳,因而被称为“论辩派”。

什么是昔勒尼学派

昔勒尼学派是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公元前4世纪,阿里斯提普在北非昔勒尼创建这一学派,所以取名为昔勒尼学派。

提奥多罗斯和赫格西亚斯发展了学派理论,研究对象是对“善”的理解,认为“善即是快乐”。他们主张寻求快乐是人生的主要目的,快乐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强调人应该主宰快乐,有分寸地追求快乐,以免乐极生悲。

昔勒尼学派的快乐主义以感觉为基础,反对抽象思辩,注重实用,他们把逻辑学和物理学看成达到伦理目的的手段,主张感觉不反映外界事物真相,只显示出人的快乐和痛苦两种情感,借助感觉,可以在知识领域达成真,在道德领域中达成善。

昔勒尼学派是将小苏格拉底学派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声称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求得真正的快乐,他们的快乐主义对后世的哲学演变起到了催化作用。

什么是亚里士多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他曾经反对老师柏拉图的观点,他认为世界不是老师认为的理念永恒,而是由各种形式和材质通过和谐的排列组成的。“材质”是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点。由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世界产生的“四因说”,即:“目的因”“物质因”“动力因”和“形式因”。这些观点和理论统称为亚里士多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指出每一个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原因,并由四个部分组成。物质因是事物的骨干部分,是形成物体的主要材质;形式因是将组成物质的材料按照特定的形状和图案组合到一起,是形成事物的步骤;动力因将设计图纸上的虚拟物品,通过创造而变成真实的存在;目的因是指每一个物品的出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体现本身的价值,物质的存在要达到某种目的。

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启了唯物主义的先河,把人们对世界的思考从理想引到物质,他第一次分析了事物产生的原因。可以说,亚里士多德主义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主张治理国家应该从实际出发,倡导法治而非理治,要将传统社会中人们一直继承的习俗设定为法律,因为实用远远比理念更重要。

什么是逍遥学派

逍遥学派又被称为亚里士多德学派,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建立了一家学院,他经常与学院的学生们在树荫下散步,一起探讨学问,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泰奥弗拉斯多继承了逍遥学派的所有研究理论,尤其是生物学和哲学方面的成果。他在哲学上提出了物质运动的学说,认为物质是可以自己运动的,而不是通过自然界的改变而产生运动。物质的运动是自身的改变,是自由自在的,不受外界的干扰。

公元前1世纪,安德尼科重新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着作,逍遥学派再次活跃在哲学史上。直至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尤斯蒂尼下令严禁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扩散,从此逍遥学派不得不解散。

什么是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兴盛于公元2世纪到公元5世纪,早期的基督教为了维护其教义,建立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被称为教父哲学。

这种哲学以《圣经》为根据,以古希腊哲学的几个学派为蓝本,以宗教主义为中心。

所谓的教父,就是一些宣传宗教知识,撰写宗教着作的人,他们致力于证明基督教教义的正确性,被基督徒们称为“教会的父老”,被看作是基督教会中的家长。

教父哲学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查士丁为代表的希腊派,极力推崇柏拉图主义,被叫作东方希腊教父。另一派则是以格雷高里为代表的西方拉丁派,他们主张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到基督教教义中,把哲学和神学融为一体。

教父哲学主要以哲学论证神、三位一体、创世、原罪、救赎、预定、天国等教义。教父们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提出了神真实存在的论断,认为判断真或假,不在于主观意识,而在于依据真理,而真理即是上帝。

同时,变化不定的感性世界表明它依据一个永恒不变的精神世界,感性世界的存在无疑是源于精神世界的实在性。所以,真理的精神世界一定是必然存在、独立存在和永恒存在的。

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新柏拉图主义产生于公元3世纪,是用古希腊思想构建宗教哲学的代表学派,带有一种折衷主义倾向,构建超自然的世界模型,明确地设定了人的位置,将人与神的关系问题作为核心,强化了宗教和哲学的统一。

新柏拉图主义产生于雅典,阿摩尼阿斯·萨卡斯是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生普罗提诺发展了这一学派的理论。

普罗提诺融合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督教神学和东方神秘主义,为基督教文论的发展做了铺垫。由于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与柏拉图特类似,都认为彼岸世界才是美的源头,因此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两个极端构成的,一个极端是“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个极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世界上唯一的存在是上帝,是普照大地的神圣之光,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处在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光芒的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伟大合而为一。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彼岸世界的美不是生活中的世俗艺术,美是纯洁的,是普通人不能接触的。这就激起西方人通过追求艺术的手段来实现超越的动力,它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理性思辨精神的衰落,对后来的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中世纪欧洲独有的哲学形态,也是天主教教会用来教育训练神职人员的理论,由于训练地点设在经院中,所以这种理论被称作“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产生于11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会学院兴起的一种哲学浪潮,它提倡用理性的思维方式,通过抽象烦琐的辩证来论证基督教信仰,给宗教神学提供一个思辨的方法。他们不同于早期对基督教《圣经》的简单阐述和注解,而是对教义有深入的研究。

经院哲学开启了11世纪的辩证法浪潮,这一浪潮使得一些哲学家产生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其中,最极端的是彼得·达米安,他强调神具有绝对能力与绝对自由,没有任何法则能限制神的作为,人的一切知识都不足以认识神,理性与辩证方法对信仰问题毫无用处。

到了14世纪,经院哲学逐渐衰落,神学和哲学分离,加入了更多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引发了人们对基督教教义的更多关注。

泛神论是如何产生的

泛神论是一种把自然界和神划等号的观点,强调突出自然界至尊的地位。泛神论者认为神就在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之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主宰力量。

泛神论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米利都学派和埃利亚学派都有泛神论思想,而斯多阿学派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泛神论体系,认为一种由火和气构成的物质遍布在世界各地,它是能工巧匠,能够治理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生物。

古希腊的泛神论大都是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中世纪的泛神论往往以基督教异端流派的面目出现,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泛神论则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认为上帝即是万物。

真正提出并使用“泛神论”一词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兰德。托兰德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这个神不同于基督教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于自然神论者主张的第一因神,它没有类似人的属性,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

无论是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还是宗教主义倾向的泛神论,都代表了哲学在宗教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显示出一种思辨精神的进步。

什么是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纳到自然科学意义的原子种类中,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的属性其实就是原子属性,这种思考方式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制约思维的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都认为物质决定了意识,坚持唯物主义的方向。对于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解释宇宙,是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狭义上是指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出现的第二个唯物主义形态,时间是从16世纪到18世纪。

狭义的机械唯物主义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以17世纪和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尔的二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