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学生自制专题,上台授课 开学之初,我们会做个问卷调查,首先了解学生关注的焦点,然后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反馈建议提供3~4个讨论选题。选题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历史上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二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三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校园内的事例,学生自拟题目分成小组准备,形成PPT资料和15分钟的讲稿,进行课堂展示,推选一名或几名小组成员代表本组作主题发言,阐释本组观点。让学生组成评委团来打分,把拟好的评分标准给评委作为参考。最后,主讲老师进行总体评价,要着重从正面讲清有关的道理,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客观上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补充说明:为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按照小组得分取前三名,给予3分的奖励分数。同时设置单项奖一项,如最佳课件奖一组,奖励分数同上。
模块二:举办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方面已进行过很多有益的尝试,组织了诸如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红歌会等一系列活动,拓展了教学途径,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下面以知识竞赛为例讲述开展这项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精心设计竞赛题,引导学生思考重大问题。既要达到题量充足,保证
所需,又要使竞赛公平,使赛题不重复多用。要通过活动,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把课堂教学提升到新高度。
2.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开展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始终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问题。能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活动方案设计时,先要保证每个小班不落下,每个小班要出竞赛代表和作为后援的智囊团成员,实际上他们也是直接参加者。
3.保证竞赛流程公正有序。竞赛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与报名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给出知识预赛题库,组织学生学习,自行选拔或推荐参赛选手,并将选拔结果报给任课教师。
(2)预赛阶段:采取现场知识擂台赛的形式,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题型的角逐,按照预赛参加选手的人数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选拔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3)决赛阶段:程序同上,由嘉宾对活动进行点评,主持人宣布比赛成绩,确定名次。
(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学生必须参加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考核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成绩,应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主要以学生参与程度、实际表现为依据,结果考核主要以学生的读书心得、调研报告、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等结果为评分依据。
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经典文献阅读。指导学生研读与所学课程相关经典文献,并写出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不得少于1500字,并且在文章的前面注明文章依据的读书篇目。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进而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推荐阅读篇目见附件。
2.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
用以体验或感悟社会生活、社会实际,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情操,达到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具体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带领学生参观市区或京郊的相关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或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具体安排和要求:
(1)调研报告应以小组形式(5~6人为一组)集体完成。主要是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查阅资料、组织协调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2)学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一个确定的社会调查题目或实践目标,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实践报告,不少于3000字。
(3)以社会调研为形式的社会实践,在提交《社会实践报告》时必须同时提交与调研相关的原始材料,如问卷表、访谈笔录、图片资料或其他文字资料。
(4)社会实践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
(三)剖析典型案例,增强教学实效
合理有效的案例选择和实际操作,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设置问题的分析、讨论。同样的教学重点和内容,因为换了一个新鲜的角度,就可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也容易让学生信服。
“纲要”课教材将洋务运动的兴衰和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并列,放在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这部分,体现了对地主阶级内部自救运动的肯定。提到“洋务运动”,一般人都会想到它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活动。教师如果再顺着这个思路讲课,学生必然没什么兴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洋务派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笔者结合现在大学生中越来越热的“留学现象”,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倡导的幼童赴美留学运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授。
在本案例教学设计中,笔者安排以下三个模块开展教学。
教学模块一: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官派出国留学运动的发起。作为中国第一位完成学业的留学生、第一位勤工俭学的留学生、第一位公派留学倡导人,容闳怀揣着“留学教育救国”计划回国。经过17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1871年得到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清政府也批准了由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呈奏的留学教育计划,从而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10~16岁(平均年龄12.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前后4批共120人,拉开了洋务运动时期留美教育运动的序幕。
教学模块二:幼童赴美留学概况及留学计划的中止(以詹天佑的课程及成绩以观幼童们的全貌)。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留美幼童于1881年被清廷决定全部撤回,清廷耗资巨额的留学计划半途而费。(插入国内外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教学模块三:分析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首任驻美公使梁诚为例)。
公款留学生中很多人成为现代中国各个学科的奠基人和学科栋梁,如建筑学家茅以升、梁思成,物理学家周培源,气象学家竺可桢等。幼童赴美留学之后,留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有19世纪末的赴英、法、德留学热潮,有20世纪初的留日高潮,五四运动前后的留法高潮。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24.5万人,其中2011年留学总数为34万。中国现在的留学已成为大众留学,人们有选择地自主留学。追根溯源,当年幼童赴美留学,具有拓荒期的奠基作用。
结语:幼童赴美留学的启示(以设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由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而孕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洋务运动的始终。洋务派是要培养能为洋务事业效力又循规蹈矩的科技、外交人才,他们要求留学生既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又不超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轨道。幼童留美计划的中止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预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也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保守和落后。
通过课后的反馈,学生普遍感觉课程角度新,效果好,能更直观生动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说明。这样既避免了与中学课程的简单重复,也弥补了大学生对近现代史把握方面的不足之处,使他们在原来所学基础之上大大地提高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