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朝的密码
12952400000015

第15章 秦朝式崩盘:至刚易折?(7)

三、项梁的突然战死,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李斯遇害前夕,他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正在抵御项羽、刘邦军团的猛烈攻击,李由并不知道咸阳城里正在发生的惨剧,也无闲暇打听父亲的消息。李由最终战死在沙场上,当他奔赴黄泉,与父亲李斯相遇,不知有多少感慨话语,后人莫能揣度。

章邯的刑徒军团终于遇到了劲敌——项家军。这支“江东子弟兵”从江苏一直打到山东,保持着连胜纪录。

而在东阿、定陶几仗秦军连续战败后,章邯却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李斯死后,赵高掌权,章邯不喜欢这个宦官头子做他的头子,相反赵高也不欣赏这个李斯从前的属下。

恰在此时,秦朝的援军(长城军团的一部分)抵达,多少增加了章邯的筹码。

一片形势大好之下,项叔叔不自觉地有点骄傲了,骄傲就意味着松懈。而在章邯敏锐的观察面前,松懈就是致命的错误。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秦军最后的名将章邯率领秦朝大兵突然袭入楚地起义军总司令项梁的指挥部,成功地杀死项梁,使起义军在刹那间崩溃。

这是一次极为出色的“斩首行动”,充分体现了章邯个人的军事智慧和秦军作为战争机器的出色品质。

项梁的突然战死,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的是项梁的侄子:项羽。这时的项羽,刚满二十五岁,和刘邦一块在外黄、陈留一带与秦军厮杀,得到噩耗,连哭的时间都没有,赶紧撤退,把楚怀王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彭城(今江苏徐州)。

项梁的突然战死,也改变了楚怀王芈心的命运,他似乎一下子从傀儡的命运解放出来,开始发号施令了。楚怀王芈心第一次出手就毫不含糊,他把兵权抓到自己手中,然后给刘邦和项羽各封了个侯爵的爵位,既稳住了项刘,又夺得了实权,小小牧羊娃不简单哪!

项梁的突然战死,也改变了刘邦的命运。原来他只是项家军中一个杂牌将领,现在却成了楚怀王芈心用来制衡项羽的砝码。在商量西征关中的将领人选时,居然形成了项羽、刘邦竞争的场面,芈心认为项羽杀人太猛,不如刘邦一副老实人面孔,比较亲和,最后还是用了刘邦。这就为项刘翻脸埋下了伏笔。

接着,从北方传来了赵国被围的消息,楚国作为江湖大佬,当然不能无动于衷,要派援军。项羽自己琢磨着,既然不让西征关中,这北上的主将总轮到自己了吧!但是楚怀王芈心还是继续冷落着项羽,他起用了一个人,叫宋义。

这个宋义,据说简历上写着是故楚令尹。令尹可不是等闲官职,几乎就是楚国的丞相。所以这份简历,略有可疑。宋义的神奇在于他准确地预言了项梁的失败。

当时项梁派他出使齐国,在半道上遇到了齐的使者,宋义说:“你将要去见武信君(项梁)吧?”

“是啊。”

宋义说:“你还是慢点走吧,我认为武信君一定会战败,你慢点走就能幸免一死,走得快呢就去陪葬吧!”

结果项梁果然战死。这下老宋可就成了未卜先知的活神仙,到楚怀王芈心面前一顿神侃,简直孙武在世。

就你了!

于是芈心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进爵为鲁公,担任次将,老先生范增为末将,三人同行,北上救赵。

芈心把好不容易抓到手的兵权给了的宋义,这是一场权力的赌博。赌注押对了,芈心的权力更加巩固。可惜宋义不争气,项羽一旦夺回兵权,芈心便危险了,因为芈心在项梁死后,疏远项家、排斥项羽的倾向过于明显,项羽的心中,必然认为这是忘恩负义。

四、宋义耽误军机,该杀!

公元前207年,农历甲午,马年。

宋义推进到安阳,安营扎寨,停留长达四十六日,毫无北上救赵的意向。项羽建议说:“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对此建议不屑一顾:“上场厮杀,我不行。运筹帷幄,你不行。秦国打完赵国,必然精疲力竭,到时候我乘机进兵,必然获胜!”

把项羽轰出去,下了道军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什么话?再勇猛的将领只要不听命令照砍不误。这说得是谁,谁不晓得是项羽呢?叔叔尸骨未寒,这酸儒就如此欺负项某。项羽的肺都要气爆了!

宋义又派自己的儿子到齐国去做丞相。当时已经是初冬,天气转冷,连绵大雨,士卒饥寒交迫,宋某人却在大营中饮酒高会。

士兵都在议论,这哪里还是威行天下的江东铁军,有仗不打,却在这里喝西北风。

项羽和心腹商量说:“楚怀王的命令是北上救赵,宋将军却在这里停留不进,军粮快要耗尽,却整天喝酒聊天,空谈什么运筹帷幄。秦国那么强大,攻破新成立的赵国,怎么会精疲力竭,有什么机可乘?形势严峻,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不配做上将军!”

宋义耽误军机,的确该杀!当时范增在军中做末将,项羽这件事,以范增与项家的交情,项羽应该就是和老范有所商量,然后行事。

第二天凌晨,项羽直奔宋义大营,说有事求见,不等士兵通报,他已大踏步闯入,宋义刚起床,正刷牙洗脸呢,项羽就走过来了,宋义斜斜地瞧见他把剑拔出来了。

“嘿,小子,干吗呢?”

“砍你!”

脖子上一凉快,宋义的首级,已然滚落帐下。

项羽提起宋义的首级,走出大营。将校们听见动静,都聚集到营前,项羽叫喊道:“宋义与齐国私通,谋叛楚国,我奉楚王命令,已把他斩首了。”

将校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心里雪亮明白,宋义与齐私通这件事的真伪谁知道?不过大家伙对这厮的不满,也不是一两天了,现在项羽出头搞定,大家当然拥护!

于是有几个老资格的将校就说:“这楚国本来就是项家建立起来的,现在鲁公诛乱有功,应该代任上将军,统辖全营。”

消息传到彭城,怀王拍青大腿,后悔莫及,只能怪自己眼拙,这下是既得罪了项羽,又丢了兵权。也罢,只好默认现状,将错便错,遣使传命,委任项羽为上将军。项羽得了名份,便正式上任,领着部队前进,派英布等人渡河先行,作为前锋。

这件事,发生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由于宋义的拖延,楚军到达巨鹿战场时,已经是仲冬时节,气温越来越低,对于南方人为主的楚军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可见宋义的无谋。

至于西征的刘邦,这时正在河南、山东一带从前的魏国领土上打转。

十一月,项羽军团的前锋两万人,已经逼近巨鹿战场。

第五节 项羽刘邦:他们的人生大转折

项梁时代,项羽和刘邦俨然双子座,常常一同领兵出征,似乎项梁有意以刘邦的沉稳弥补项羽的猛烈。项梁死后,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项羽曾经打算和刘邦一起去关中,只是怀王的盘算,把小项和老刘送往了两个战场。

在巨鹿和关中,小项和老刘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时势和命运,一下子将这两个人推到了历史舞台的前台。

疑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一举成名,但是他的成功,难道仅仅是凭借一股子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一把子蛮力吗?

疑点之二: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曾干过屠城的勾当。然而不知何时起,刘邦得了“宽厚仁义”的好名声,令小项好生不解。那么,刘邦的仁厚形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

一、巨鹿一战成就项羽千古英名!

项梁死后,章邯掉头北上,攻打赵国,长城军团王离的二十万大军,也终于抵达此处,与章邯的刑徒军团会师。秦军会师之后,大概有三十万之多,兵强马壮,很轻松地就攻下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张耳带着赵王逃入城墙比较坚固、粮草储备较多的巨鹿。

章邯一口气拆了邯郸城,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现河北平乡西南),修筑从漳水到巨鹿的甬道,用于粮食输送。秦军的船只,从远处运来粮食,在漳水边上岸,通过甬道,运到王离大营。

但这里有一个疑问,章邯、王离为什么不拿下巨鹿?按章邯击斩项梁,是去年的九月,等项羽赶到,已经是次年的十一月,秦历以十月为岁首,所以相隔时间,是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时候,王离拿不下巨鹿么?巨鹿又不是修筑在悬崖峭壁上,不过城墙厚一点,岂有攻不下的道理!

可见,章邯、王离其实是围而不攻,那么这又是什么缘故?我读三国,曹操与马超恶战,马超每来一支援军,曹操都有喜色,众将请问缘故,曹操说:“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吾故喜也。”

看来章邯也有此类想法,当时全国的起义军分散各地,而秦朝的主力军团,已经汇聚一处,若逐一征讨,不免岁月蹉跎。不如引到巨鹿城下,一举歼灭。

所以,章邯、王离的策略,是围城打援。

应该说,章邯、王离基本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各路起义军,纷纷来援。首先是张耳的好朋友陈余在常山(赵子龙的故乡)一带拼凑了几万人的部队,张耳的儿子张敖,也从代郡招兵万余,两支援军驻扎在巨鹿的北方。其次是齐国的田氏兄弟,以及燕、魏等国的部队,这些军队应该说数量也不少,安营扎寨,结了十几个营盘,但是害怕秦军的威势,不敢冒失,作壁上观而已。

援军不出击,秦军围城打援的目的也一时无法达到,只好大家一起耗着。正所谓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名士张耳在巨鹿城里,可真是心急如焚,眼看着援军来了,怎么就干瞪着眼看我们死啊!张耳有点怨恨好朋友陈余了,别人见死不救他也就算了,你我是什么交情,你也忍心不救。张耳派了两个人,一个张黡,一个陈泽,到陈余军营,催促出兵。

陈余其实心里也很难过,但是苦于兵力不足,冒失出击,不但救不了张耳,自己小命也断送于斯。张黡、陈泽的话颇为悲凉,事已如此,要死也要死在一块,你又顾虑些什么呢?二人问陈余讨了五千兵,径向秦营杀去,全部战死。

陈余和张耳的友情确实是出自真心,但陈余怕死也是真的,张耳也怕死,要不何必叫人来救。一同赴死的境界,陈余没有达到,张耳也达不到。做不到却又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就为二人翻脸、友情破灭埋下了伏笔。

这时项羽登场,和赵国的使者一碰面,项羽大概清楚了敌我双方的悬殊对比,但他似乎没放心上,他对赵使说:“回去告诉赵王,不要着急,某日某时,我会到城下与赵王和张丞相会晤的。”

送别赵使,项羽下令全军渡河,到了对岸,凿沉了渡船(或浮桥),砸了饭锅子,每个大兵只带了三天的盒饭,包括小项自己。这一战,有进无退,胜者生,败者死!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这叫“破釜沉舟”。

当时,项羽军团的前锋两万人,已经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他们的目标是冗长而难以防守周全的秦军粮道,经过不断的骚扰战和破袭战,秦军的粮食输送出现了断绝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巨鹿城下王离军团的士气。

于是项羽一路急行军,猛虎下山般扑向长城军团大营,当时秦军骑兵在将领苏角的带领下去保护粮道了,王离的注意力在围城,一时遇袭,难免慌乱,但是他毕竟是将门之后,他的部队更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长城军团,稍事调整,便转变阵形,命将领涉间殿后,自己带领大军与项羽军展开厮杀。

项羽的主力是五万人,前锋突击二万,总计七万。长城军团二十万人,留下一部分继续围城,可战的至少也应有十来万,所以在人数上,应该多于项羽。另一支秦军,章邯部队,也有十万之众,赶来支援。这时候的各路援军,在自己营中统统起床来,更有许多人攀着墙头,睁大眼睛看着这一番恶斗。

只见楚军呈散兵攻击阵形,与严密的秦军军阵搅在一起,楚军人马虽少,却是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秦兵虽多,却挡不住项羽的来回冲击,慢慢居然开始溃退,连主将章邯也喝止不住,被败兵一起卷进了营寨。

当天的厮杀,直到日落,楚军的骁勇,连惯称虎狼的秦军也吓破胆,但是总以为楚军只是一鼓作气,不能持续。

没想到次日凌晨,项羽带着楚军,早早起床用了早餐,大开营门,涌向秦营。所谓兵败如山倒,秦军节节败退,一边的观众,终于也忍耐不住,蜂拥而出,与秦军杀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