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
12527000000008

第8章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3)

清辉听完妈妈说的话,既没有接妈妈的话,也没有去打电话。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告诉妈妈没留作业,所以这个电话是不能打的,但又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这时,妈妈对他说:“也许你正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老师留了作业,这种情况在我上学的时候可是经常发生的。所以,你去问一下同学也无妨呀。”清辉停顿了一下,拿起电话拨通了同学的号码:“是吗?你告诉我吧,好的,知道了。”清辉在电话中含糊地问了作业,妈妈则假装没听到他的含糊,继续在厨房忙碌。

晚饭时,清辉不情愿地对妈妈说:“原来老师留了作业,我当时没听清楚,还以为今天可以轻松一点了呢。”妈妈听清辉这样说,表现出可惜的样子说:“看来你今天也得写作业,只能周末出去玩了,如果你周末特别想去游乐场的话,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去。”清辉听完妈妈的话后,很高兴地跑回屋里写作业。

家长爱面子,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家长要给孩子留足面子,给孩子自我反省的机会,不让他们在外人面前下不来台,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容易犯一些错误,如用自己的期望值来衡量孩子的表现,所以总是去注意孩子不擅长的地方,一旦有不如自己意的地方就加以干涉,总觉得提醒和批评孩子是家长的责任,但让他们不明白的是,他们越是批评,孩子的错误往往会越严重。其实这主要在于家长没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不分场合的批评恰巧是孩子最厌恶的一种方式。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就类似于水和树的关系。水本身对树木来说是很有用的东西,可以让树木吸收养分。但若是不顾场合和时间浇水,再茁壮的树木也一样会腐烂。孩子也希望家长指出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但孩子更希望家长能为他们留一些面子。

家长应该传达给孩子这样一种信息:爸爸妈妈是相信你有能力的,有时候你只是需要我们的帮忙而已。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孩子建立自信,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虽然犯了错误,但还有改正的机会。

在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他们留一些面子。没有必要让孩子立即承认自己错了,因为承认错误对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孩子,所以家长要学会给孩子留一些时间,留一些面子!

表现出你的理解

10岁的凯特放学之后,怒气冲天地回到家中,爸爸以为他受同学欺负了,但问及原因又不是,原来凯特所在的班级原计划明天去野炊,但是天公不作美,下午的时候下起了小雨。如果是从前,凯特的爸爸会说:“天气不好,也怪不了别人呀?你对我发火也没有用,以后会有更多机会玩的。”但是这些话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这次爸爸心想凯特对野炊反应这么强烈,一定是很失望,他向我发泄情绪是想让我帮助他,就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对凯特表示理解和尊重。

爸爸:“你看上去很失望是吗?”

凯特:“当然是了!”

爸爸:“也是,你什么都准备好了,却赶上这场不巧的雨。”

凯特:“正是这样,我才更加气愤呢。”

父子两人沉默了一会。

凯特:“不过也没有办法了,只好以后再出去玩了。”

如果孩子处于愤怒或感情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他们通常最需要的不是任何建议或安慰,而是家长能够体会和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

孩子通常不想完全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只会向家长透露一点点,其余的就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或猜出他们的遭遇。这就要求家长对此表示出同情或理解。

如果孩子对家长说:“我不喜欢学校和老师”,作为家长的你不必再问更多的细节,更不要追问孩子说:“你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情了”。孩子不喜欢老师和学校一定有他们的原因,否则是不会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家长只需要向孩子传达出一种态度即可,即理解他们的痛楚、尴尬或气愤。

9岁的小贝回家吃晚饭时显得很不开心,还对妈妈抱怨说:“老师的体罚让我们很难过。”此时妈妈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和意见,更没有追问事实或者对孩子提出疑问,她知道要想让孩子消除怨气,就必须理解他的心情,用同情的心态与孩子进行沟通。

妈妈:“你看起来很累。”

小贝:“两个同学在教室里打闹,老师不知道究竟是哪两个,就让全班同学在大厅内站了一上午。”

妈妈:“那你们就静静站在大厅站了一上午?难怪你看起来这么累。”

小贝:“但是我和老师说:‘您要找到吵闹的那两个学生,没有必要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妈妈:“天哪,9岁的小贝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够帮助老师认识到用惩罚所有人的行为来惩罚两个人的错误是不公平的!”

小贝:“不过我的话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老师倒是笑了一次,那是她发脾气以来的第一次微笑。”

妈妈:“虽然你没有改变老师的主意,但是你却改变了她的情绪。”

家长要学会聆听、理解孩子,认同他们的想法,并且对他们试图解决问题的行为表示赞同,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心中的怒火。

一旦孩子发生不当行为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教育,却忽视了诱发不良行为的不安情绪,其实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在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前,应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李辉妈妈下班回到家之后,还没来得及脱掉外衣,12岁的儿子就从卧室里跑出来,开始向妈妈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

儿子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就是写一年也写不完呀,我哪还有时间背诵古诗呢?我上周的作文还没交呢,她今天还在全班同学面前向我嚷嚷,我想她一定不喜欢我了。”

妈妈立即失去了冷静,向儿子大喊:“我的老板和你的老师一样的可恶,那我向你抱怨过吗?你从来不按时完成作业,难怪老师不喜欢你。你就是懒,以后不许向我抱怨了,有时间抱怨,怎么没时间做作业呢?”

儿子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房间,把门牢牢锁上,晚饭时怎么叫都不应声,也不出来吃饭。妈妈此时的心情也糟透了,家里的每个人都很烦躁,气氛也很压抑。

当孩子向你抱怨时,心情一定处于沮丧、无望、心烦等状态,既恐惧老师的批评,又无法集中精神完成作业。此时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心情,而不是抱怨或者批评,虽然也许你不能帮助孩子,但是最少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

但不幸的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没有养成向彼此敞开心扉的谈话习惯,更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样,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情绪通常会很低落,有时会迁怒于他人,这种做法常常激怒父母,进而责怪孩子,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英明的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要先安抚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让孩子知道,父母懂得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走进叛逆期

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是很难管教的,这个阶段的孩子似乎总让家长感到头疼。其实,每个父母也都是由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有些父母已经忘记了当时的感受,所以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只要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们就可以完成由孩子变成大人的过程,父母给予的尊重越多,孩子就越成熟。

十几岁的孩子出现叛逆的行为很正常,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不爱听父母、师长的话,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从某些方面讲,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时父母需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采取高压政策对待他们。

有一天,小托尼和爸爸约好去游乐园,等他收拾完毕时发现爸爸还在写论文,托尼催促爸爸:“快点走吧,回来再写不行吗?”爸爸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托尼,这个论文很重要,我想我要把它写完才能陪你去玩,你先自己找些事情做,等一会儿我写完了一定陪你去玩,好吗?”于是小托尼默许了爸爸的建议,自己出去了。当爸爸写完论文去找托尼的时候,发现托尼正在看一本故事书,爸爸说:“好了,我写完了,可以走了吗?”托尼放下书,认真地对爸爸说:“请等一下,等我看完这个故事好吗?”于是爸爸很有耐心地坐到沙发上等着托尼把故事看完,然后两人高兴地一起走向游乐园。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并不是这样对待孩子的,他们总是让孩子等待自己,自己却从来不肯等待孩子。如果孩子的性子比较急,有时就会为此与家长争论,结果常常是受到责骂,这往往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够尊重自己,从而不愿意与父母相处。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尊重他们的。在孩子得到尊重后,再和他们讨论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规定孩子怎么做。

心理学家曾经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做过一些研究,他们发现,越是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的孩子,逆反心理越严重。他们通常爱乱发脾气,喜欢责怪别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父母放弃对他们的管制。

那些在家庭中能享受到自由的孩子则比较体谅和理解父母的苦心。成年人也许有过这样的感觉,一件事情如果是自愿去做,要比别人强迫自己做的结果好得多。成年人这样想,孩子也会如此想。当孩子感觉父母将他们的意愿强加在自己身上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压得越有力,他们反弹得越高。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模式发展,所以总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头上,并美其名曰“为孩子好”。父母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却往往使孩子离自己更远了呢?

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拿他们当小孩子看,更不喜欢父母对自己管制过多。他们渴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认可,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父母应该用尊重来和他们沟通。

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尊重孩子的建议。

(1)尊重孩子,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并做出回应。

(2)对待孩子的任何提问都要认真回答,不要敷衍了事。

(3)不要嘲笑孩子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4)接纳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也是家庭中的一员。

(5)只要孩子的行为不出现大的偏差,应该允许孩子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测试:你的孩子自尊心有多强

1.孩子有很强的洞察力.

A.YES→3

B.NO→2

2.孩子非常在意家人或他人的言行.

A.YES→4

B.NO→5

3.孩子在某个时候多少会有些任性、顽固.

A.YES→6

B.NO→5

4.孩子不是很喜欢观看比赛.

A.YES→7

B.NO→8

5.孩子不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借给朋友玩.

A.YES→9

B.NO→8

6.孩子做事比较认真,不会轻易服输.

A.YES→10

B.NO→9

7.孩子生性较为腼腆,容易害羞,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

A.YES→A

B.NO→B

8.孩子经常会用类似于“大家都有的”的理由,来得到喜欢的东西.

A.YES→A

B.NO→C

9.当你指出孩子的错误时,他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

A.YES→D

B.NO→B

10.跟小朋友做游戏时,孩子会觉得很安心.

A.YES→C B.NO→D

选择A:过分贬低自己,不会找自身优点。孩子很缺乏自信,有时甚至妄自菲薄,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通常会说:“妈妈,我怕”,“这件事情我做不成”。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挖掘他们的长处,使孩子承认自己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是也要正视缺点和弥补不足。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信心,可以暂时对孩子的缺点持视而不见的态度。

选择B:有时候需要拿出勇气才能承认缺点。孩子是自尊心很强的人,总是不承认自己比同龄人差,因此,也会出现不懂装懂的情形。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选择C:受到较强的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才会爆发。这类孩子基本上属于没有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人,开始的时候多半会跟随他人的步伐走,没有自己的主见。

选择D:孩子的掌握能力很强,是很有自尊心的人。这类孩子通常很有信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愿失去自尊,所以能看见自己的长处,也能积极完善自身所欠缺的部分,能够做到“扬长避短”,且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向上态度。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对冷言冷语非常排斥。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那么结果往往是,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