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兵:说起方言,芦苇是对地域文化特别敏感的人。芦苇前一阵写《杜月笙》,因为杜月笙是当年上海的黑帮领袖,他找到上海话辞典看人家是怎么说话的,还看《乌鸦与麻雀》,模仿其中的片段。说起《抓壮丁》,他更是服得不得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的一个国产电视剧《西安事变》,张学良的角色是胡军演的,他在片子中说的是一口学生腔的标准普通话。可是,我刚看了《张学良口述自传》(唐德刚著),里面附一张光盘,是张学良晚年的谈话录音,他说的东北普通话中有一股浓郁的痞气。可见,胡军没有把握住张学良的说话特点。
《霸王别姬》里面讲的程蝶衣和段小楼,一个是青衣,一个是花脸(武生)。你是怎么了解这些不同演员的不同特点的?
●芦苇:谈到剧本的写法,黑泽明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剧本不是拿手写出来的,而是拿脚写出来的。编剧是表现人物的,如果你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写。为了写剧本,你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要写好戏,没有别的办法,就只有这一个办法,尤其是写电影剧本,电视剧还好,可以用你的积累,但电影不行。
《霸王别姬》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如果你是半瓶子,你只有开始深入调查。老一代的文学家就有这个传统,对自己写的东西必须熟悉。这是起码的要求。
我接了《霸王别姬》的活儿,就干脆住到北影厂里面,开始做前期的调查。第一个,我要求自己必须成为一个京剧内行,至少半个内行。过去人讲:“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1],至少你要做到这个水准,不要出常识性错误。中国编剧最大的毛病就是老出常识性错误,人物、情节、背景都不对头。编剧不了解他写的时代、人物,有时候连起码的生活逻辑也搞不清。
我在前期的时候,第一,当然是看书了,借书、买书、翻阅资料。有一段就住在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那时候叫北图,六层楼,有很多藏书,有招待所,我干脆就住在那儿,一天到晚泡在那儿。然后到中央戏曲学院,那也有一个图书馆,还有一个小书店,我连看带买,读了很多书。再一个就是泡中国戏曲家协会,那也有资料室。我有一个本事,就是凡是管资料的都是我的朋友。我就请人家吃饭,有时候套近乎,一些老的书都可以给你拿出来,包括民国时期的书。
○王天兵:你能列举几本书吗?
●芦苇:那时候看的多,我记得书堆了两箱子,借的书走的时候还了,回西安的时候还拿了一箱子书。今天讲座前,天兵让我好好想想,我昨天就列了一个书单。
我看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还有《齐如山回忆录》,他是《霸王别姬》的戏曲剧本作者,解放以后到台湾了,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戏曲研究家。齐如山曾是梅兰芳的专职编剧,一个戏曲专家,懂京剧的人都知道。
我还看过《袁世海回忆录》,里面有关于京戏科班的一些资料;还有叶盛长的《梨园一叶》,他的往事包括北平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记叙的沿街叫卖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都非常好听;还有昆曲里面的侯派(侯少奎)的回忆录;有新凤霞回忆录;还有什么天桥八大怪[2],还有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还有一本好书是老舍先生的《赵子曰》,讲的是老北平大学生的生活,写得特别好玩儿。还有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的回忆录;梅兰芳研究第一人徐城北;还有关于梅兰芳时代和北京各家戏派;还有明末戏曲家阮大铖,他是著名的汉奸,但也是极为有名的戏曲家;给梅兰芳操京胡的徐兰源,他自己写过三本回忆录;还有看大量文史资料……
我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我每次写完剧本的资料书都放在柜子里面。
○王天兵:芦苇讲的确实是编剧的秘诀之一。在写作之前,你要浸泡在那个时代,熟悉那个人物,包括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怪僻等等,这些在你写剧本的时候,就自然会冒出来。
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让芦苇尽量复原他创作《霸王别姬》时的状态的更多侧面。如果将芦苇创作于八十年代的两部类型片《最后的疯狂》、《疯狂的代价》与《霸王别姬》对比一下,可以说从各种角度看,《霸王别姬》都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那么,在《霸王别姬》之前的《星塘的阿芝》、《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的写作之外,还有什么东西使芦苇有了如此长足的进步?
芦苇曾说在写《霸王别姬》时,有两部外国影片使他有一个参照的坐标和追求的目标,一个是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另一个就是伊斯特凡·萨博的《摩菲斯特》,请芦苇讲一下这两部片子给你的启发和影响。
●芦苇:写剧本的时候,我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因为我写剧本一定要热身,要找一些对我有启发的电影,找一些对我有作用的剧本来启发,这样我有一个目标、坐标。
实际在《霸王别姬》之前,我已经写了六七个剧本了,有的拍了,有的没拍。到《霸王别姬》的时候,李碧华的小说给了我一个舞台,一个机会,第一:跨度很大,从北洋军阀时代一直到“文革”之后漫长的半个世纪。第二:就是史诗感。
今天学电影太容易了,那时候要看电影,既没有胶片,也没有DVD。陈凯歌说:“你到北京来有什么要求?”我说想看《末代皇帝》和《摩菲斯特》。结果放了《末代皇帝》,我要求主创都去看。那天只有两个人去了。我去了,还有陈凯歌的执行导演去了,可看了十五分钟,他就走了,其实那个电影是我一个人看完的。
那是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为我一个人放电影。这个电影对我写《霸王别姬》确实很重要,对我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的,因为我有目标了。当我写《霸王别姬》的时候,一有困难,我就想这个电影,可以说是《霸王别姬》的“精神教父”。
《摩菲斯特》和《霸王别姬》很像。《摩菲斯特》改编自歌德原著的德国歌剧,其中,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卖给别人,他可以跟你到天堂去,也可以跟你到地狱去,前提就是把灵魂卖给他。这个电影讲的是二战期间的德国,一位扮演摩菲斯特的演员和法西斯的关系。这两部电影对我的影响不在技巧,而在精神品质。
我们一定要做到它的水准,做到这个成色。同时给了我们一个视角,看他们是怎么表现历史的,他们是用什么眼光看待历史的,然后再面对我们的历史。
《霸王别姬》给了我面对从民国“北洋时代“到“文革”后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及其中的人物的机会。我只看了一遍《末代皇帝》,心里就有底了。
大家如果认为自己不是天才,那当你面对一个新题材的时候,必须先找自己的精神坐标。
○王天兵:你能不能把《摩菲斯特》和《末代皇帝》的精神品质给大家讲一下?
●芦苇:我一时好像也说不太清楚。
首先,中国以历史悠久著称,可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像《末代皇帝》那样深刻,那么奇特地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真能把中国历史拍得精彩的就这一部,非常遗憾的是,它是意大利人拍的。
这是《末代皇帝》对我最关键的影响……它是用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而我们则是用意识形态去解读历史。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从小受的是什么教育啊?《末代皇帝》给了我一种释放,一种精神上的突破。
我一定要学习它的品质。我必须牢牢地用人性的角度去解读历史。
注释
[1]“文武”指京剧中的文戏和武戏;“昆乱”指昆曲与京剧,京剧艺术在成熟之前也叫做“乱弹”;“六场”指为京剧演出伴奏的六种主要乐器,即京胡、南弦、月琴、鼓板、大锣、小锣。
[2]一般是指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八位艺人
《霸王别姬》剧本创作过程
○王天兵:谈了这么多,都是写作《霸王别姬》之前的准备工作,要读那么多书,看那么多资料,还有从西方作品中找坐标等等。那么,接下来我想请芦苇谈谈进入写作阶段的时候,在这么巨大的素材储备面前,你又是如何下手开笔的?
据我了解,芦苇一到写作的时候,就躲起来了,不用手机,没有地址,怎么找也找不到他。芦苇,你能否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一下你写《霸王别姬》剧本的具体过程?比如,你一般要写一个所谓的大纲,用你的话说:就是“让故事立起来”。
●芦苇:我其实平常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我会有一个备忘录,假如突然觉得这个有意思就把它写下来。但是这还不是戏,是备忘录。
作为一个编剧,所谓“进入角色”是一个很困难的事。这个比演员进入角色要复杂得多,因为演员面对的是一个人,编剧要面对很多角色,编剧进入角色是非常难的,你要忘记自我,要成为他、他们。这个准备工作非常长。但是,有的时候你突然就进入角色了,说不上来,往往我们写剧本的时候,进入不了角色,一旦进入角色,写剧本是既痛快又简单,同时也是比较轻松的事,这是我的经验。
要是我旁边站个人,我就写不下去了。进入角色是很隐秘的事。如果旁边站个人,你永远也进不了角色。说来说去,就是你如何进入角色。
我先说一下我怎么把《星塘的阿芝》这个剧本写成的吧。
我十二岁时,我母亲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齐白石传》,我看了印象非常深刻。齐白石讲起自己童年,那场景和人物都栩栩如生,让我一直到三十多岁,都不能忘记。我觉得他很有魅力。后来,我一直想写他,他是不是具备戏剧因素已经不重要了。我就去他们家了。周晓文介绍我去的。我在他们家住了半个月;那半个月,我把书看了好几遍,又看了他生活过的地方,包括他的私塾,还有他搬家以后去的地方,他自己种的梨树还在,还跟他的孙子、侄子在一起生活。我痴迷齐白石,从十二岁到三十多岁,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我写剧本只用了六天的时间,第七天我就稍微整改了一下。其实,我写剧本很快,但是我准备得很慢。
过去兵书上有一种战术叫做“缓进速战”……你真正准备得充分,写起来就很快,平均下来一天写三千字,三万字十天就完成了。
我写《星塘的阿芝》的时候年纪轻,积累得也好,最高一天能写七千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你得熟悉。“缓进速战”这个战术实际上是左宗棠的战术。他平定西北一共打了六年,战无不胜,就因为他准备得扎扎实实、步步为营,真到打仗其实半天就完了。他每次战役要准备将近一年的时间,这同样也适宜于编剧法则。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对别人可能就不一样了。
○王天兵: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往往先写一个大纲。《霸王别姬》有没有大纲?
●芦苇:没有。我就是分时间段。
《霸王别姬》实际上只写了两稿半。我的工作习惯就是“缓进速战”。我缓进时有大量的笔记,到写的时候比较容易,左写左有理,右写右有理。
其实,写剧本跟我们生活一样,就是不断在困境中突围。当你熟悉素材以后,你要进入状态很容易。
我写到半稿的时候,陈凯歌问我:“写怎么样了?”我刚开始在西安写,他就说:“你来北京吧。”我把半稿写完了,给他念了,当时他也有压力,投资那么多,又是一个偏门题材,他把半稿听完后,笑得很灿烂。他最后说:“吃饭,吃饭,咱们的戏有根了。”下棋的时候有棋根,剧作有戏根,换句话说,你剧作前半部分的基础拿到了。
我给他念剧本时,他说:“你用自己的语调念。”等我念到重头戏,像小豆子转化的戏时,我就开始用自己的语调念。凯歌就在那儿开始鼓掌,我知道那场戏陈凯歌特别满意。
小说的叙述是有诗意的,但对于戏剧来说,诗意是内在的品质,写出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要让人看得到听得见。
我后来写了一稿就交了。这是一部跟陈凯歌其他电影很不相似的电影。
陈凯歌是一位理念型导演。我拿到小说后就跟陈凯歌问投资有多少?他说大概三百万到五百万美金的投资。在1991年那是大投资,那时候美金兑换比价高。我说:“我们的资金很多,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了,那么多钱,怎么可以用得完?”凯歌说:“你别看钱多,如果我们把张国荣请来,他一个人酬金就得二百万。”导演都比较贪婪,只嫌钱少。
当我写《霸王别姬》时,陈凯歌的《边走边唱》正在制作后期。我和李碧华一块儿去看电影,我还专门把小说作者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史铁生请来。他是一个残疾人。我把他推到电影院一起看。看完以后,很多人向陈凯歌热烈祝贺,众口一词真是太棒了。陈凯歌特别兴奋,他问我:“你说这个电影怎么样?”
我说:“你这个是边看边想。电影看完了,我也没想明白你这部电影究竟要说的是啥?”
后来李碧华偷着笑……坏笑:“我是边看边睡。”
为什么呢?《边走边唱》沉闷得很,不是情节片。我光看那个老艺人说一些词不达意、玄而又玄的话,你跟它很难沟通。我说:“既然如此,你改一下你的叙事方式吧。你过去是一个讲求诗意的导演。那你敢不敢拍一个情节剧?用经典结构、经典正剧模式拍一个电影?也就是用好莱坞的经典模式来表达我们自己的诗意?”
他说:“你这个想法有意思,你跟我父亲谈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