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风雨桃花
12269500000002

第2章 祭天大典,云天山之变

云天山,地处东桃国国都桃源城东部不远,山势险要,高耸入云,终年云雾弥漫,恍若人间通往天界的一片圣地。

到了祭天祈福这一天,只见浩浩荡荡,蜿蜒数百米的人群队伍,正有序地往云天山方向前行。丞相洪正天骑着一匹黑色马,大将军武夫则骑着一匹白色马,两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领着三千骁骑,雄赳赳,气昂昂,负责开路。

而在大队伍中间的便是坐着豪华马车的东桃国国王陶顺之与王子陶兴之,只见马车由前后左右两千侍卫层层护卫着,慢慢前行。紧跟在国王与王子马车后面的,则是朝廷各大部门一把手,也是个个骑着马,由一千步兵左右簇拥护卫着。一干杂役紧随其后,个个都牵着辆马车。马车上运载着祭天用品,徐徐前行。而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则是一千精锐步兵,他们负责殿后,以防不测。

就这样,数千人的队伍,沿着宽敞的大道,一步步前行。接着阳光大道慢慢变成了山间小道,逐渐逼近云天山。自桃源城出来,走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便到了云天山脚下。于是丞相洪正天便下令安营扎寨,全员暂且休息。

到了山底,仰望云天山,只见云天山高耸入云。而由山底走上山的阶梯却甚是宽大。只见阶梯两边,每隔十步台阶便站立一名侍卫,绵延不绝,直至山顶。

过了许久,士兵们便安营完毕了。按照东桃国祭天仪式惯例:每两年一小祭,只需由国王亲自登上云天山山顶,进行祭天即可。而每十年一大祭,则需先由国王、大王子和各大部门一把手代表朝廷,先在云天山山底下进行祭天祷告,再由国王和大王子代表王室,登上云天山山顶,进行最后一番郑重的祭天大典。

经过一番休息调整之后,大伙也都没那么疲惫了。而此时,仆役们也早已经将祭天用品等一切事宜安排妥当。于是,国王父子便领着一席官员,整齐排列完毕,接着一同跪下,向天焚香祷告。个个口中念念有词:愿上天保佑我东桃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等山下祭天仪式结束后,东桃王陶顺之和王子陶兴之,就带领一干杂役百余人缓缓上山了。而在队伍后面,则由大将军武夫亲自率领近千名护卫负责殿后,以确保国王父子的安全。就这样,一行人慢慢向云天山山顶挺进了。

只见山路蜿蜒曲折,环山而设,下半段还甚是宽阔,与宫殿台阶无异。然而到了后半段便极其陡峭,甚是狭小,台阶旁边只能站立一名护卫,最多也只能同时容纳两人行走。而再往山上走就只能允许一人通过了,旁边也就再也没有护卫了。

历经一个时辰左右的攀登之后,陶顺之一行人终于登上了云天山。放眼望去,只见到处是层云叠嶂,而远处的桃源城更是显得无比渺小,犹如掌上玩物。

再细看这云天山山顶竟然格外空旷,足足有好几个房间那么大。中间一大块空地,岩石裸露,甚是平坦,那里便是祭天的地方。而空地周边则草木茂盛,松柏苍翠。

只过了一会的功夫,仆役们便把一切祭祀用品摆放完毕了。于是领头的一名仆役走到东桃王陶顺之的身边,对着他说道:“启禀陛下,一切祭天事宜已经准备就绪,祭天大典可以马上开始了。”

“好,你们都先行退下吧!”陶顺之说完,就对着不远处的陶兴之喊道:“兴儿,快过来,祭天大典很快就要开始了。”

而此时王子陶兴之正在一旁尽情嬉戏,甚是无忧无虑。听到陶顺之的呼喊,便连忙回应道:“哦,知道了,父王。我马上过去。”说完便蹦蹦跳跳跑了过去。

暂不说山顶东桃王陶顺之祭天这一边,且先说山下丞相洪正天那一边。

在山下祭天仪式完了之后,丞相洪正天便领着群臣入了大帐休息。只见此时,洪正天正端坐军中与众大臣侃侃而谈,表面看似异常淡定,心中实则分外不安,始终牵挂着云天山山顶的事。虽然说一切看似胜券在握,然而谁又知道会不会有个什么意外呢?

而远在京城暂代国职的副丞相文胜,此时也是正在一边细心审阅奏折,一边焦急地等待前方传来的消息。桃源城上空阳光渐渐暗淡,乌云慢慢聚拢。

而放眼看去,整个东桃国似乎也笼罩在一片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之中。六郡三十六县,有些心思细腻敏感的地方长官,隐隐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不久便发现到有人一直在暗中紧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于是开始迅速筹谋,严阵以待。如霞胜雪的桃花随风起舞,纷纷扬扬。桃花飘零美如画,落归红土谁人怜?

再说回云天山山顶这一边,国王陶顺之和王子陶兴之缓缓接过仆役手中的香,便毕恭毕敬,开始向天祷告了。只见他俩慢慢跪下,口中念念有词,诚心地说道:“苍天在上,寡人东桃国国王陶顺之(我东桃国王子陶兴之),诚心祈求上天保佑东桃国万世太平,国民安居乐业!”而仆役则站立一旁,大将军武夫与带上来的护卫围绕一圈,拱卫祭天人群。

话说在陶顺之父子祭天的过程中,大将军武夫暗中吩咐心腹副将武勇道:“你负责看紧王子,必要的时候先抓住他,知道了吗?”

副将武勇认真地答道:“是,将军。我知道了。”

于是武勇开始专心看着陶兴之,伺机等待。而武夫自己则双目紧紧盯着国王陶顺之,犹如守着猎物一般,目不转睛,牢牢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待国王祭天完毕,朝这边走来之时,武夫便急速冲上前去,号令手下道:“众士兵听令,开始行动!”

随即只是刹那间,齐刷刷的,士兵们便纷纷拔剑出鞘,对准陶顺之。而陶兴之,则心中十分害怕,赶紧躲到陶顺之身后,慌张地说道:“父王,我怕,我好害怕。”

陶顺之转过身去,慢慢抚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接着安抚道:“兴儿,有父王在。别怕,父王会好好保护你的。”

武夫看着陶顺之已经犹如砧板上的肉,十分得意,便接着说到:“陛下,你在位十年,庸庸无为。而丞相为国尽忠,呕心沥血。自从你还是王子的时候,便开始效力于你。一直以来,不停地为你出谋划策,一次次地为你化解****之争中的层层危机,帮助你一步步地登上王庭之巅。”

武夫越说越激动,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后则更是频频图谋献计,一次次地为你排忧解难,辅佐你兴国安邦。十余载,至今已经十余载啦,真可谓劳苦功高啊。况且丞相还文武全才,气宇非凡,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国主之才啊。陛下,您今天还是快快在此退位,然后禅位于丞相吧。”

只见东桃王陶顺之,大惊失色,却似乎早有所料般,缓缓说道:“也罢,寡人自知能登上此王位实属丞相的功劳,而寡人在位十载,也不过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是啊,十余载啦,众人皆羡慕寡人,说什么寡人在洪正天的帮助下,一步步地从当年残酷的****之争中脱颖而出,然后顺利登上王庭宝座,享受万人俯首之荣耀。”

陶顺之越说越无奈,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可是,谁又曾知道,身在帝王家,就注定过不了平凡人的生活。宫廷斗争,向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寡人也害怕呀,害怕哪一天一个不小心就被斗下去了。于是只能依托洪正天,一次次死里逃生,然后活了下来。而寡人的兄弟们,是一个个都死了,可是他们解脱了,而寡人却从此开始过起了痛苦的傀儡生活。”

陶顺之越说越痛苦了,又缓了缓,继续说道:“想要反抗而不得啊,后来更有了妻儿,心有牵挂。历经了无数个日夜的痛苦等待,这一天终究来了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想寡人先祖陶庆之当年是何等英勇,寡人又怎么能辱没祖上家声呢?纵使将要沦为你们的刀下亡魂,寡人也不想在此束手就擒,白白将祖上基业拱手相让。今日寡人就同尔等乱臣贼子拼死一战,谁愿随寡人!”

陶顺之慢慢述说着这些年的无奈,起初平缓,继而慷慨激昂,最后呐喊而出,然后从袖下拿出一柄短刀,名曰霹雳刀。

武夫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平时看似软弱平庸的国王,竟也有着如此英勇果敢的一面,先是一惊,而后立马镇定下来。

而在陶顺之的一声大声疾呼之后,刹时间,那百余名仆役便脱去外衣,往外一扔,一身护甲熠熠生辉,个个手持霹雳刀,走到陶顺之父子旁边。原来他们都是陶顺之暗中亲自培养的死士。一时之间,云天山,一片刀光剑影。经过几番惨烈厮杀过后,死士们一个个纷纷倒下,所剩无几。

然而就在这紧要关头,武夫的心腹大将武勇竟然在慌乱的人群中紧紧抓住了王子陶兴之,然后威胁陶顺之说道:“陛下,王子的性命现在可是在我手上啊,你还是快快投降,速速退位吧,要不后果很严重哦。”说完便拿着一把锋利宝剑,架在了王子陶兴之的脖子之上。

双方争斗立刻停止了,只是个个都还拿着刀剑,相互对峙着。

只见陶兴之拼命挣扎,害怕得哭泣了起来,泪水慢慢从眼角倾泻而下。一边哭着,一边对着陶顺之说道:“父王,我害怕,救我,快救我。”

陶顺之开始犹豫了,抵抗的意志慢慢被瓦解,眼看着就要准备投降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陶兴之奋力挣扎,成功逃跑了,奈何却被武勇及其士兵逼到了悬崖边,一不小心,便坠入崖底。

随着一声“啊……”的大叫,在山谷之间回荡。武勇和士兵们俯身往崖底望去,早已不见踪影。

而看到这一幕的陶顺之则放声大喊:“兴儿……”瞬时便万念俱灰,接着怒吼道:“你们这些混蛋,寡人跟你们拼了。”于是率领死士,殊死一搏,可终究还是寡不敌众,最后被大将军武夫,一击毙命!

陶顺之血肉模糊,躺在地下痴痴地望着蔚蓝的天空,白云飘飘,很是美好,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了。

心中一个个人生片段呼啸而过。年幼时无忧无虑,兄弟姐妹亲密无隙,一家人其乐融融。

等到长大之后,烦恼便多了。为了王位,手足相残,一家人相互猜忌,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最后亲人一个个都走了,而他则在一片欢呼声中,登上那王朝之巅。

万丈荣光的背后,尽是无穷的悲凉。然而痛苦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不甘为傀儡,曾经无数次想着试着反抗,可终究还是害怕退缩了。

而在成家,有了儿子陶兴之之后,更是想努力守卫这个家,可最终还是无能为力了。回想着昔日与妻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陶顺之嘴角微微一笑,双手一松,两眼缓缓闭上,眼角一滴泪,终于解脱了。若有来生,不再生于帝王家,只求一家人平平淡淡,快快乐乐……

至此,陶兴之坠崖失踪,陶顺之英勇战死,战斗结束。而放眼看去,此时偌大的云天山,却也只剩下大将军武夫以及身后百余名护卫了。

云天山之变成功了,天下即将进入另一个时代。在传令手下往山下传递成功的信息之后,大将军武夫望着这云天山山顶,尸横遍野,血流满地的惨状,眼神中略过一丝惆怅,自言自语道:“哎,是非功过,恩怨情仇,说不清,道不明……”

且说那云天山山道沿途的护卫原来也尽是丞相洪正天的人。所以随着云天山之变成功的消息往山下传递,士兵们听到消息后,也都个个欢呼雀跃。

等到消息传至山下丞相洪正天处时,洪正天立马召集群臣,宣布消息。一时之间,大臣们个个大惊失色,惶恐不安。

于是洪正天威逼利诱道:“臣服我者自然官复原位,反抗者通通成为刀下亡魂。归顺我者站到左边,想死的站到右边。”

群臣面面相觑,胆小者和原本就是洪正天心腹者,立马站到了左边,而忠心于陶顺之者,则视死如归般缓缓站到了右边。

经过一番骚动,终于冷静下来了。站右边者无一意外被斩首灭族。

历经一番斗争之后,丞相洪正天终于搞定了云天山山下的大臣们,于是快马传信至京城及六郡三十六县,公布消息。

当云天山之变的消息传至京城之后,朝廷上下,一片震惊。

而王后则在听说儿子坠崖不知所踪,丈夫不幸战死的消息之后,伤心欲绝,竟然昏厥了过去。经过一番抢救之后,终于慢慢苏醒过来了。

只见王后悲痛地对着旁边的两名奴婢说道:“哎,国王已死,天下大乱。而兴儿也不知所踪,这可如何是好啊。哎,我也不愿苟活了,如今只有自尽了,要不怕是要受尽无限的煎熬与屈辱啊。你等快帮我准备下。”

那两名奴婢听了王后的话之后,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想起王后昔日待她们甚是不错,于是也想着追随王后而去。

待白绫和毒药准备完毕,王后泪如雨滴,慢慢站到了椅子之上,把白绫一挥,系好之后,缓缓将白绫往脖子上一套,然后双腿用力一蹬,把椅子蹬开,一缕芳魂便随风而去了。而那两名奴婢紧接着也喝下了毒药,追随王后而去了。

再看此时朝堂之上,群臣聚拢,等待裁决。大臣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就在这个时侯,副丞相文胜领兵入朝,传递丞相洪正天的意思。又是经历一番斗争,无情屠杀,朝廷政局总算稳定了下来。

偌大的桃源城乌云盖顶,大雨倾盆,风吹不止。河岸上的桃花随风摇曳,纷纷凋零,洪水汹涌,慢慢漫上了河岸,吞噬了浅滩处的桃树。

再说云天山之变的消息传到六郡三十六县之后,各个地方的大小官员各有不同。有些是丞相洪正天的心腹,立马便表态拥护,有些则由于畏惧丞相势力,从而被迫选择了投降,而最后剩下的一批人则誓死拥护先王,反抗到底,于是遭到了残酷地打击。

自云天山之变开始,东桃国局势动荡不安,前前后后历经三个月的残酷镇压和无情战争,整个国家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了。

随后,丞相洪正天便正式登基为王,自号新正王,其子洪毅帆为王子。开始大赦天下,励精图治,以求民富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