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绝色美男,妖姬天下
122300000076

斗 诗 3

“好一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枫之缨邪依旧邪笑着赞叹紫叶,对她,他丝毫不吝啬赞美,的确,她配!

“过奖咯,邪。”紫叶简短的叫出枫之缨邪的名字,枫之缨邪不禁一怔,呵!你可是第一个这么亲密叫我的人呐,那么,注定了我们间的命运了吧?可紫叶心里却想道:哎,他的名字那么长,怎么叫都不适合,还是简短些好。两个人心中的想法完全不同,却阴差阳错。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声音不大,但枫之缨邪惑人的音依旧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写尽少年的风流惬意,用酒衬托,音韵袭人。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

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

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

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与上诗不同,写尽了应抓紧时机的道理,着实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枫之缨邪也意识到紫叶真的,不只是花瓶,于是,他也不再游戏,认真了起来。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又以酒来想割断愁丝,却醉不了,那种无奈,令人不禁共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不留余地,紫叶说出了这千古名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众人微愣,随即啪手叫好!

这句诗将愁丝之间剪不断,理还乱,藕断丝连的那种纠缠写到极至!让人不得不对紫叶佩服万分,这奇女子,竟是这般令人心悦臣服!

紫叶没有忘记自己手上的工作,再次将针“刺破”了丝绸,美曰其名为“缝荷包”。(丫头那个成吉思汗,这个荷包,打死我也不要……某叶:%¥%#•#去死,又不是给你缝的)

枫之缨邪带着探究的目光射向了紫叶。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枫之缨邪的这句诗不得不说,充满了豪情状志,世间能有几人够??

但紫叶却微笑着,嗯,真像那个老头写的诗,那我拿他的另一诗来对你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语敲定!众人已成石化!没错!

这诗已达到非人境界!欲与天公试比高?那该有多大的豪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难道不是?如今有多少人了这多娇的江山而折腰?

紫叶得意的再“刺”上一针,而枫之缨邪却好象在思考什么问题,一手衬着头,一手微弓,正在床上假寐!!!那诱人的风情,那说不出的妩媚!只叫人心移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