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绝色美男,妖姬天下
122300000075

斗 诗 2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枫之缨邪的嘴角勾起,邪笑着看着紫叶,是的,这诗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没有多作思考,紫叶的唇瓣里又飘来了绝句,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将一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刻画得极为生动。

枫之缨邪也不免微怔,该死的,这女人是在告诉天下人,她有夫君了么?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

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枫之缨邪的诗中,让那愁字显现了从未有过的风貌,是的,他愁,却也不愁,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但却出奇意料的恰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紫叶的诗却是极度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她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

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紫叶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枫之缨邪的心里也被激起了涟漪,这样的她,还是真实的么?

虽是心疼,但在众人面前,还是把握好才对,枫之缨邪说不出的难受,难道,叶儿,经历了什么,令她撕心裂肺的伤?该死,他们四方神人是怎么对她的!

紫叶轻吐舌头,对不起啦,古代的大妈大爷,我不是故意偷袭你们的作品的,只是现在重新写,额,我怕输掉比赛啦。嘿嘿,不过,那些诗可都是表露我心境的诗,我可没有乱用哦。不晓得为什么,听到愁,我就想起了那诗。可我对我14岁以前的事,好象,不记得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话音刚掉,一群人刚从神游状态回复,不由自主的喊出了声:“绝!”

紫叶有些苦恼,写美人的么?那来个简单点的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短短几个字,却写尽了女子的娇俏美好,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