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东周列国志
12106100000044

第44章 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2)

话说齐、宋、曹三国停兵聂北,一住两月,狄兵却在日夜不停地进攻邢国。邢国抵挡不住,终于被狄兵击溃,邢国百姓纷纷逃难,来到齐国军营求救,其中有一人哭倒在地,乃是邢国国君叔颜。齐桓公将叔颜扶起,安慰道:“只因我救援太晚,才导致如此局面,我一定要马上与宋公、曹伯议事驱赶入侵之敌。”当日即令出兵攻敌。狄国国主瞍瞒掳掠已足,无心恋战,得知三国军队开来,便下令放火焚城,随后领兵向北退去,等到三国军队赶到,狄人已逃得无影无踪。桓公命令将大火扑灭,向叔颜道:“原来的都城还能住吗?”叔颜答道:“百姓大多逃难到了夷仪,我愿迁都夷仪,以满足百姓的心愿。”于是桓公命令三国军士带上修城工具,帮助邢国修筑夷仪城,使邢国在此建都,同时又为邢国修建了宗庙,粮草布帛也不断地从齐国运来。

邢国君臣百姓如归故都,纷纷称颂齐桓公的恩德。

邢国重建完毕,宋、曹两国军队便要告辞归国,桓公劝阻道:“卫国尚未安定,帮邢国修城而不帮卫国修城,卫国会怎样说我们呢?”几位诸侯齐声道:“愿听从霸主命令。”桓公传下军令,移兵转向卫国。卫文公闻讯前来迎接,桓公见卫文公仍然穿着粗布丧服,心中不禁感伤,说道:“我凭借各位国君之力,想为贵国重建都城,不知建在何处为好?”文公答道:“我已命人占卜,建都在楚邱最好,只是敝国新遭战乱,实在难以承担修城的费用。”桓公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当日便传令三国军队前往楚邱动工筑城。卫文公感激桓公再造国都的恩德,作《木瓜》诗称颂道: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兮,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兮,报之以琼玖。

齐桓公出力挽救了三个处于危难中的诸侯国:扶助鲁僖公继位挽救了鲁国,修筑夷仪城挽救了邢国,修筑楚邱城挽救了卫国,凭此三大功劳,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潜渊先生有读史诗赞道:周室东迁纲纪摧,桓公纠合振倾颓。兴灭继绝存三国,大义堂堂五霸魁。

再说楚成王熊恽,由于任用令尹子文,励精图治,国势渐强,于是便产生了与中原强国齐国争霸的决心。他听说齐桓公救邢援卫,赢得天下颂扬,心中很是不乐,对子文说道:“齐桓公到处布施恩德,深得各国拥戴,我远居汉水之东,籍籍无名,当今世上,人们只知有齐而不知有楚,我真感到羞愧啊!”子文答道:“桓公掌管齐国,至今已近三十年,他打着尊从周天子的旗号,成为中原各诸侯的领袖,确实难以对抗匹敌。郑国位于南北之间,是中原的屏障,主公若想夺取中原,非先攻取郑国不可。”成王问道:“谁能替我承担攻打郑国之事?”楚大夫斗章愿领军前往,楚成王便命他率战车二百辆,长驱直入,攻向郑国。

再说郑国自从纯门受到楚军侵犯以后,对楚国日夜防犯,这日郑文公又听到楚军犯境的消息,不由心中大惊,当即派遣大夫聃伯领兵镇守纯门,又派人星夜赶赴齐国求援。齐桓公闻讯后传下号令,要各诸侯国军队在柽地会齐,准备联兵救郑。楚将斗章见郑国早有准备,又听说齐国援军将到,心中怕有闪失,忙领军撤退。楚成王闻讯大怒,解下佩剑,交给斗章之兄斗廉,命他到军中将斗章斩首。斗廉来到军中,隐下成王命令不发,暗中与斗章商议:“要想免受国法,须先破敌立功,赎回死罪。”斗章跪地向兄长请教,斗廉说道:“郑国知道你已退兵,眼下定会疏于防御,你若能快速奔袭,准会出其不意,大获全胜。”斗章听从斗廉之言,将军队分为两部,自己率前队先行,由斗廉率后队接应。斗章领兵赶到郑国边界,恰好赶上聃伯在检阅军队,聃伯闻听敌人入侵,慌忙点齐人马,迎上前去厮杀,却没想到被斗廉的后队包抄,郑军腹背受敌,难以支持,主将聃伯也被斗章一简打倒,束手遭擒;斗廉指挥后队乘胜追杀,郑军死伤过半。斗章将聃伯押上囚车,还想继续追杀,斗廉急忙劝阻,道:“这番偷袭成功,只图免去一死,哪敢再侥幸行事。”楚军退回本国,斗章拜见成王,叩头谢罪,奏道:“臣原先退兵是为了诱敌,并不是怯战。”成王说道:“你既有擒获郑将立功,便可免你一死。但郑国尚未攻下,你为何又退兵回来?”斗廉回答:“臣恐怕兵少不能取胜,有损国威。”成王怒气冲冲地说:“你明明是畏敌不前,却以兵少为借口,我现在再给你增派战车二百辆,如不能攻下郑国,休要回来见我!”斗廉请求:“臣愿与兄弟斗章同往。”成王准奏,于是命斗廉为主将,斗章为副将,共率领战车四百辆,重新向郑国杀来。史官有诗道:荆襄自帝势炎炎,蚕食多邦志未厌。溱洧何辜三受伐?解悬只把霸君瞻。

再说郑文公听说聃伯兵败被擒,又派使者向齐桓公求援。管仲说:“主公数年来,救燕援鲁,助邢帮卫,恩德广布天下,如想要借助各诸侯国军队攻楚,现在正是时机。主公如想挽救郑国,不如直接进攻楚国。”桓公准奏,随后又问管仲道:“与楚国邻近的江、黄两国,不堪忍受楚国的残暴,派人来向我求援,我想与此两国结盟,等攻楚时让他们作为内应,你看如何?”管仲答道:“江、黄二国离楚国近,离齐国远,并一向服从楚国号令,现在如背楚与齐国结盟,必然会遭楚国武力入侵,到那时如若我们救援,苦于路途遥远,如若不救,则有背于盟约。再说我们只要联合中原诸侯就足以取胜,又何必借助于这两个国力微弱的小国呢?”桓公说道:“他们远道而来,是因为敬重寡人,若拒绝他们,恐怕会失去天下人心。”管仲苦劝,桓公不听,于是桓公便与江、黄二国结为同盟,并商定以第二年春天正月为期,联合进攻楚国。桓公接着又传书宋、鲁、陈、卫、曹、许等中原各国诸侯,约定好了出兵日期。

第二年是周惠王十三年,正月元旦,桓公朝拜祝贺完毕,便与群臣商议出征一事,蔡国与楚国联盟,又是齐桓公的仇敌,桓公便决定先攻打蔡国。

桓公任命管仲为帅,让他率领隰明、宾须无,鲍叔牙以及公子开方、竖人貂等人,出动战车三百辆、士卒万余人,分几部向楚、蔡进发。竖人貂请求率军先行,奔袭蔡国,为大军开道,桓公准奏。蔡国依仗楚人势力,全无准备,直到齐军大兵压境,才匆忙聚起兵马,准备抵御。竖人貂在蔡国城下耀武扬威,下令攻城,城上观战的蔡穆公见领兵将军是竖人貂,心中暗喜,知道他是个势利小人,便让人在深夜给他送去了一车重礼,希望他暂缓攻城。竖人貂接受了礼物,同时也把桓公召集七路诸侯,先攻蔡后攻楚的机密告诉了蔡国使者。使者回城报告蔡穆公,蔡穆公大惊,当夜便率领后宫家眷逃向了楚国。蔡国都城里群龙无首,百姓纷纷逃散,竖人貂轻易攻下蔡城,心中甚是得意。

蔡穆公逃到楚国后,将齐桓公先攻蔡后攻楚的机密告诉楚成王,楚成王遂下令检阅部队,又将斗廉伐郑之师急调回来,准备与联军厮杀。数日后齐桓公随军来到蔡国,其他七路诸侯也纷纷赶到,这七路诸侯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连同盟主齐桓公小白共是八位。联军挥师南进,这日到达楚国边境,只见边境上早有一人等候,此人衣冠整洁,彬彬有礼,见联军到来,忙施礼道:“请传言齐国国君,就说楚国使臣已在这里敬候多时。”这人正是楚国贵族、现官拜大夫的屈完。桓公听说楚国使者到来,心中诧异,道:“楚国怎么会知道我军到来?”管仲答道:“一定是有人泄漏了消息。请让臣出去以大义责备其使者,让他羞愧而归,这样我们或许可以不战而胜。”管仲乘车出营,在车上向屈完拱手施礼。屈完说道:“我们主公听说贵国出动军队来攻打我国,特派我前来传话,我们主公说:‘齐、楚各自治理自己的国家,齐国位于北海之滨,楚国邻近南海,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知他们为什么来侵犯我国?’”管仲答道:“过去周天子将齐地分封给我国太公,命齐国世代掌管征伐军事,以辅佐周朝王室;平王东迁之后,又令我国国君担任诸侯盟主。

你们楚国位处南荆,就应当年年向周天子进贡包茅,以协助周朝祭祀,如今你们既拒绝进贡,我们只好派兵前来征收。还有从前周昭王率兵南征,却一去不返,你们能推卸罪责吗?”屈完辩解道:“没有向周室进贡包茅是我们的错,但现在天下诸侯不再向周朝进贡的又何止只有我楚国一个?至于说到昭王南征不返,纯因舟船搁浅而致,与我国有何相干?我话已传到,告辞了!”说完乘车而去。管仲向桓公报告说到:“楚国人十分倔强,无法用口舌让他们屈服,现在应该用军队逼迫他们投降。”桓公下令八国军队同时进兵。联军行到离汉水不远的陉山,管仲命令停兵扎寨,诸侯们感到奇怪,纷纷问道:“军队既然已深入敌境,为何不乘机渡过汉水,与楚军决一死战?”管仲答道:“楚国既派使者前来,国内必有所准备,两军一经交战就再难以化解了。

现在我们在这里屯兵扎寨,虚张声势,楚国害怕我们人多势众,一定会再派使臣前来,我们可以趁机逼他们定立城下之盟。”诸侯们都不大相信管仲的话,依旧议论纷纷。

再说楚成王任命子文为大将,让他率兵镇守汉南,准备乘联军渡河之际迎击联军。这日,子文得到探报,说联军屯兵陉地,停止了前进。子文于是向成王奏道:“管仲很会用兵,现在他既停兵不发,必定有什么诡计。应当再派使者前去,探看他们的虚实动静,然后再决定是战是和。”成王问:“这次派谁出使为好?”子文答道:“屈完与管仲有一面之交,他去最好。”屈完向成王说道:“臣已为未进包茅一事向管仲致歉,这次出使如果是为了与对方和解,我愿前往;如果是要向对方下战书,主公还是另请高明吧!”成王说道:“是战是和由你裁决,我决不干预。”于是屈完乘车再次来到齐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