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12105800000222

第222章 水部(165)

释名:白姜(见下)。

集解:弘景曰∶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数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

颂曰∶造法∶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以汉、温、池州者为良。陶说乃汉州干姜法也。

时珍曰∶干姜,以母姜造之。今江西、襄、均皆造,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又曰均姜。凡入药并宜炮用。

气味:辛,温,无毒。褚曰∶苦、辛。好古曰∶大热。

恭曰∶久服令人目暗。余同生姜。

时珍曰∶《太清外术》言∶孕妇不可食干姜,令胎内消。盖其性热而辛散故也。

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痢。生者尤良(《本经》)。

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别录》)。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甄权)。

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大明)。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好古)。

发明:元素曰∶干姜气薄味浓,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又曰∶大辛大热,阳中之阳。

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肾中无阳,脉气欲绝,黑附子为引,水煎服之,名姜附汤。亦治中焦寒邪,寒淫所胜,以辛散之也。又能补下焦,故四逆汤用之。干姜本辛,炮之稍苦,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里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理中汤用之者,以其回阳也。

李杲曰∶干姜生辛炮苦,阳也。生则逐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故也,须以生甘草缓之。辛热以散里寒,同五味子用以温肺,同入参用以温胃也。

好古曰∶干姜,心、脾二经气分药也,故补心气不足。或言∶干姜辛热而言补脾。今理中汤用之,言泄不言补,何也?盖辛热燥湿,泄脾中寒湿邪气,非泄正气也。又云∶服干姜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

震亨曰∶干姜入肺中利肺气,入肾中燥下湿,入肝经引血药生血,同补阴药亦能引血药入气分生血,故血虚发热、产后大热者用之。止唾血、痢血,须炒黑用之。有血脱色白而夭不泽脉濡者,此大寒也。宜干姜之辛温以益血,大热以温经。

时珍曰∶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血虚者用之;而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

附方:旧十三,新十五。

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羸弱成瘵者∶用温州白干姜,浆水煮透,取出焙干捣末,陈廪米煮粥饮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其效如神。(苏颂《图经》)。

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易伤难化,无力肌瘦∶用干姜频研四两,以白饧切块,水浴过,入铁铫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十便方》)。

头晕吐逆,胃冷生痰也∶用川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水一钟半,煎减半服。累用有效。(《传信适用方》)。

心脾冷痛,暖胃消痰∶二姜丸∶用干姜、高良姜等分。炮研末,糊丸梧子大。每食后,猪皮汤下三十丸。(《和剂局方》)。

心气卒痛∶干姜末,米饮服一钱。(《外台秘要》)。

阴阳易病伤寒后,妇人得病虽瘥,未满百日,不可与男合。为病拘急,手足拳,腹痛欲死,丈夫名阴易,妇人名阳易,速宜汗之即愈。

满四日,不可治也∶用干姜四两,为末。每用半两,白汤调服。覆衣被出汗后,手足伸即愈。(《伤寒类要》方)。

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粥饮服二钱,即效。(《千金方》)。

寒痢青色∶干姜切大豆大。每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累用得效。(《肘后方》)。

血痢不止∶干姜烧黑存性,放冷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神妙。(姚氏《集验》)。

脾寒疟疾《外台》∶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又∶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王氏《博济方》)。

冷气咳嗽结胀者∶干姜末,热酒调服半钱。或饧糖丸噙。(姚僧坦方)。

咳嗽上气∶用合州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蛀者)、桂心(紫色者,去皮,并捣筛)等分。炼白蜜和捣一二千杵,丸梧子大。每饮服三丸,嗽发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葱、面、油腻。其效如神。禹锡在淮南与李亚同幕府,李每治人而不出方,或诮其吝。李曰∶凡人患嗽,多进冷药。若见此方用药热燥,必不肯服,故但出药即多效也。试之信然。(刘禹锡《传信方》)。

虚劳不眠∶干姜为末,汤服三钱,取微汗出。(《千金方》)。

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一钱,良。

鼻衄不止∶干姜削尖,煨,塞鼻中即止。(《广利方》)。

鼻不通∶干姜末,蜜调塞鼻中。(《千金方》)。

冷泪目昏∶干姜粉一字(炮),汤点洗之。(《圣济录》)。

赤眼涩痛∶白姜末,水调贴足心,甚妙。(《普济方》)。

目忽不见∶令人嚼母姜,以舌日舐六、七次,以明为度。(《圣济方》)。

目中卒痛∶干姜削圆滑,内 中,有汁出拭之。味尽更易。(《千金》)。

牙痛不止∶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掺之。(《御药院方》)。

斑豆厥逆,斑豆服凉药多,手足厥冷,脉微。用干姜(炮)二钱半,粉甘草(炙)一钱半。水二钟,煎一钟服。(庞安常《伤寒论》)。

痈疽初起∶干姜一两,炒紫研末,醋调敷四围,留头,自愈。此乃东昌申一斋奇方也。

(《诸症辨疑》)。

瘰 不敛∶干姜为末,姜汁打糊和作剂,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入药在内,追脓尽,生肉口合为度。如不合,以葱白汁调大黄末擦之,即愈。(《救急方》)。

虎野狼伤人∶干姜末敷之。(《肘后》)犬伤人∶干姜末,水服二匕(生姜汁服亦良),并以姜炙热熨之。

蛇蝎螫人∶干姜、雄黄等分为末,袋盛佩之,蛇闻药气逆避人遇螫即以敷之,便定。(《广利方》)附录:天竺干姜(《拾遗》)藏器曰∶味辛,温,无毒。主冷气寒中,宿食不消,腹胀下痢,腰背痛, 癖气块,恶血积聚。生婆罗门国,一名胡干姜,状似姜,小黄色也。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茼蒿

(宋《嘉 》)释名:蓬蒿。

时珍曰∶形气同乎蓬蒿,故名。

集解:机曰∶本草不着形状,后人莫识。

时珍曰∶茼蒿,八、九月下种,冬春采食肥茎。花、叶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气。

四月起苔,高二尺余。开深黄色花,状如单瓣菊花。一花结子近百成球,如地菘及苦 子,最易繁茂。此菜自古已有,孙思邈载在《千金方》菜类,至宋嘉 中始补入本草,今人常食者。而汪机乃不能识,辄敢擅自修纂,诚可笑慨。

气味:甘、辛,平,无毒。

禹锡曰∶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

主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思邈)。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邪蒿

(宋《嘉 》)释名:时珍曰∶此蒿叶纹皆邪,故名。

集解:藏器曰∶邪蒿根、茎似青蒿而细软。

时珍曰∶三、四月生苗,叶似青蒿,色浅不臭。根、叶皆可茹。

气味:辛,温、平,无毒。

诜曰∶生食微动风,作羹食良。不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气。

主治: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血脉,续不足气(孟诜)。

煮熟,和酱、醋食,治五脏恶邪气厌谷者,治脾胃肠 ,大渴热中,暴疾恶疮(《食医心镜》)。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胡荽

(宋《嘉 》)释名:香荽(《拾遗》)、胡菜(《外台》)、 荽。

时珍曰∶荽,许氏《说文》作 ,云姜属,可以香口也。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今俗呼为 荽, 乃茎叶布散之貌。俗作芫花之芫,非矣。

藏器曰∶石勒讳胡,故并、汾人呼胡荽为香荽。

集解:时珍曰∶胡荽处处种之。八月下种,晦日尤良。初生柔茎圆叶,叶有花歧,根软而白。冬春采之,香美可食,亦可作菹。道家五荤之一。立夏后开细花成簇,如芹菜花,淡紫色。五月收子,子如大麻子,亦辛香。按∶贾思勰《齐民要术》云∶六、七月布种者,可竟冬食。春月 子沃水生芽种者,小小供食而已。王祯《农书》云∶胡荽于菜蔬中,子、叶皆可用,生、熟俱可食,甚有益于世者。宜肥地种之。

正误:李鹏飞曰∶胡荽,荞子也。吴瑞曰∶胡荽,俗呼 子,根、苗如蒜。时珍曰∶荞子即 子,乃薤也。李、吴二氏并作胡荽,误矣。

根叶气味:辛,温,微毒。诜曰∶平、微寒,无毒。可和生菜食。此是荤菜,损人精神。华佗云;胡臭、口臭、 齿及香港脚、金疮人,皆不可食,病更加甚。

藏器曰∶久食令人多忘。根,发痼疾。不可同邪蒿食,令人汗臭难瘥。

时珍曰∶凡服一切补药及药中有白术、牡丹者,不可食此。伏石钟乳。

主治: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沙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嘉 》)。补筋脉,令人能食。治肠风,用热饼裹食,甚良(孟诜)。合诸菜食,气香,令人口爽,辟飞尸、鬼疰、蛊毒(吴瑞)。辟鱼、肉毒(宁原)。

发明:时珍曰∶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营运,得臭恶则壅滞故尔。按∶杨士瀛《直指方》云∶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喷之,以辟恶气。床帐上下左右皆宜挂之,以御汗气、胡臭、天癸、淫佚之气。一应秽恶,所不可无。若儿虚弱,及天时阴寒,用此最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时,加以酒曲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热炽,毒血聚畜,则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附方:旧五,新四。

疹痘不快∶用胡荽二两(切),以酒二大盏煎沸沃之,以物盖定,勿令泄气。候冷去滓,微微含喷,从项背至足令遍。勿 头面。(《经验后方》)。

热气结滞,经年数发者∶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阴干,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服。春夏叶、秋冬根茎并可用。(《必效方》)。

孩子赤丹∶胡荽汁涂之。(谭氏方)。

面上黑子∶ 荽煎汤,日日洗之。(《小说》)。

产后无乳∶干胡荽,煎汤饮之效。(《经验方》)。

小便不通∶胡荽二两,葵根一握。水二升,煎一升,入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服。(《圣济总录》)。

肛门脱出∶胡荽切一升,烧烟熏之,即入。(《子母秘录》)。

解中蛊毒∶胡荽根捣汁半升,和酒服,立下神验。(《必效方》)。

蛇虺螫伤∶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涂之。(《千金方》)。

子气味:辛、酸,平,无毒。炒用。

主治:消谷能食(思邈)。蛊毒五痔,及食肉中毒,吐下血,煮汁冷服。又以油煎,涂小儿秃疮(藏器)。发痘疹,杀鱼腥(时珍)。

附方:旧四,新三。

食诸肉毒,吐下血不止,萎黄者∶胡荽子一升煮令发裂,取汁冷服半升,日、夜各一服,即止。(《食疗本草》)。

肠风下血∶胡荽子,和生菜,以热饼裹食之。(同上)。

痢及泻血∶胡荽子一合,炒捣末。每服二钱,赤痢,砂糖水下;白痢姜汤下;泻血,白汤下,日二。(《普济方》)。

五痔作痛∶胡荽子(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数服见效。(《海上仙方》)。

痔漏脱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香少许,以小口瓶烧烟熏之。(《儒门事亲》)。

肠头挺出∶秋冬捣胡荽子,醋煮熨之,甚效。(孟诜《食疗本草》)。

牙齿疼痛∶胡菜子(即胡荽子)五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外台秘要》)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胡萝卜

(《纲目》)释名:时珍曰∶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

集解:时珍曰∶胡萝卜今北土、山东多莳之,淮、楚亦有种者。

八月下种,生苗如邪蒿,肥茎有白毛,辛臭如蒿,不可食。冬月掘根,生、熟皆可啖,兼果、蔬之用。根有黄、赤二种,微带蒿气,长五、六寸,大者盈握,状似鲜掘地黄及羊蹄根。三、四月茎高二、三尺,开碎白花,攒簇如伞状,似蛇床花。子亦如蛇床子,稍长而有毛,褐色,又如莳萝子,亦可调和食料。按∶周定王《救荒本草》云∶野胡萝卜苗、叶、花、实,皆同家胡萝卜,但根细小,味甘,生食、蒸食皆宜。花、子皆大于蛇床。又金幼孜《北征录》云∶交河北有沙萝卜,根长二尺许,大者径寸,下支生小者如箸。其色黄白,气味辛而微苦,亦似萝卜气。此皆胡萝卜之类也。

根气味:甘、辛,微温,无毒。

主治: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有益无损(时珍)。

子主治:久痢(时珍)。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音芹。《本经》下品)释名:芹菜(《别录》)、水英(《本经》)、楚葵。

弘景曰∶ 字,俗作芹字。论其主治,合在上品,未解何意乃在下品?二月、三月作英时,可作菹及熟瀹食。故名水英。

时珍曰∶ 当作 从草、 ,谐声也。后省作芹,从斤,亦谐声也。其性冷滑如葵,故《尔雅》谓之楚葵。《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云梦,楚地也。楚有蕲州、蕲县,俱音淇。罗愿《尔雅翼》云∶地多产芹,故字从芹。蕲亦音芹。徐锴注《说文》蕲字,从草,声,诸书无 字,惟《说文》别出 字(音银),疑相承误出也。据此,则蕲字亦当从 ,作字也。

集解:别录曰∶水 生南海池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