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11449500000002

第2章 理论引领与特色区域推进(1)

特色发展,文化育人

从事基础教育领导工作的人,在工作中首先要解决方向感的问题,即无论是局长还是校长,首先要知道基础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对它有一个分析和判断。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很辛苦,但是有时却“辛苦”不到点子上,如果再偏离了方向,就是“瞎辛苦”。因此,我强调了一个问题,对于局长和校长来讲,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不清楚,你的努力就要南辕北辙。有一句谚语:对于没有方向的帆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这说明了判断方向的重要性。那么,中国基础教育在初步得到了均衡发展之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往哪里走?

一、特色发展是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认为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之路,这是我对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一个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走了一条“重点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抓教育工作,他有一个思路,就是恢复重点中小学,那时候教育部很快恢复了一批重点中学和小学。邓小平同志发展经济的思路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全国人民一起富裕。他的教育发展思路也是如此。在教育百废待兴的时候,不可能全面地改善教育的情况,于是他走了重点发展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已经走了20多年,如果继续走下去就会有失教育公平,所以教育部2005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实际上就是关于教育公平的一份文件。我们《人民教育》杂志在2002年就开始宣传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曾报道山东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之后我们一直在抓宣传和推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认为基础教育要从重点发展转入均衡发展。我们就此邀请教育界7位权威人物进行座谈,他们的讲话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张力同志当时曾明确地说,今后10年政府的教育理想,就是追求教育公平,这是他在2002年就讲到的,真是有先见之明。到了2005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变成了政府的决策。如今我们对此又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今后的基础教育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走特色发展之路。关于特色发展的思路,有以下四个依据:

(一)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新思路。《纲要》的制定前后经历了两年,国家曾调集300位各行各业的专家献计献策,其中提到了3个高频率的词语。第一个是“教育的选择性”,专家认为中国的教育缺少选择性,都使用同一个教育标准、教育模式,面对的却是不同需求的学生,所以,今后教育改革的思路是要增加教育的选择性。第二个高频率的词语是“办学特色”,专家认为中国教育缺少办学特色,千校一面,是一种大一统的局面。第三个高频率的词语是“适合的教育”,专家认为我们今后应当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大家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学生只有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三个高频率词语也是专家们关于中国教育今后发展的哲学思考。三个高频率词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意思,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或者说是教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如果每一所学校都是个性化的学校,那我们的发展必定是一个多样化的发展;如果基础教育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那么每一所学校必定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我认为这个是今后10年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指导思想。

(二)教育的内涵、特色和公平发展已是既定方针

国务委员刘延东曾在部署2010年重点工作(第二项)时讲到:“要着力推进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公平发展。”我把这一工作部署,看做是基础教育新的发展观。我认为她所提出的基础教育今后发展的新思路,是一个“内涵、特色、公平”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应该对教育大政方针中的新提法、新概念、新信息十分敏感。在三位一体的发展当中,“特色发展”是首次在领导人的讲话当中作为一个发展方针讲出来,是一个新的提法,又是一个既定方针。

(三)设立特色学校专项课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9年委托中央教科所设立特色学校专项课题,此课题分3年实施。2009年评审了100所高中特色项目学校,很多都是我们全国一流的高中。2010年要评审100所初中特色项目学校,2011年要评审100所小学特色项目学校。这不是一个一般委托的课题研究,我认为,是为今后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在做一个前期摸索研究性的工作。

(四)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

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特别推崇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它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按照这个标准,硬性规定教师轮岗,特别是校长,在一定的期限内也要轮岗,这是为了师资和管理力量的均衡。其实,在教育均衡发展上还存在另外一个模式,即英国模式。这个模式是通过走建设特色学校的道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2003年,英国的教育部长曾宣布,要把每一所中等学校都办成特色学校,并且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装备学校,而是由政府出面统一规划倡导特色学校建设。他们认为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实现真正的均衡。英国政府这一政策实质上就是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办好了每一所学校才是从实质上达到了均衡。

从思维的角度上来比较两种模式,实质上体现了东西文化的差异。日本、韩国模式其实和我们中国一样,大体上属于东方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求同”的思路,而英国模式则是一个“求异”的思路。

二、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

重庆市进行了10年的特色学校课题研究,很有成就。如今,重庆教育的特色就是“特色教育”,“特色教育”就是重庆的教育特色。研究重庆特色学校的机构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尊重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独立、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和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我认为,这个定义对于特色学校研究是目前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也是个比较科学、严密的定义。关于什么是特色学校,我有一个更简单的说法:特色学校就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就是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因此都是个性的学校。于是,我有一个原创的观点,即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都可以生长和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当然这个观点是比较个性化的。

一所学校要发展为特色学校,必定要有一个优化个性的过程。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其次才能优化它,进而成为一所特色学校。这个论点有极大的优越性,在于可以调动所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可以调动校长和教师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它是所有学校可以追求的目标。

三、关键是校长要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学校要成为特色学校,关键是校长要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要走特色发展道路,关键在于校长有没有个性化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学理念决定了办学特色。有的时候办学特色不是直接反映办学理念,但也可以间接反映出办学理念。现在的校长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没有个性化办学理念。第二种就是办学理念雷同。过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个一切”最初很令人震动,“三个一切”只是词语互相换了位置就变成了三个意思,表达了很重要的教育思想。但后来发现很多学校都在用这三句话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这就形成了雷同。第三种是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我先举两个小案例,比如我去重庆谢家湾小学时,看到学校门口有一句“六年影响一生”的校训,我认为这个办学理念把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说得很到位,这个理念就很个性化。他们还有一个办学理念,是由一句歌词串编过来的,也很有特色,叫做“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刚看的时候觉得就是一句歌词,细想一下让人觉得很响亮,很有个性。

上海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在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时候,首先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时上海的中学有四大名校,分别是上海中学、复旦中学、交大附中和华师大附中。但是仇校长发现,在众多中学当中名气最大的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建平中学,当时建平中学的名声超过了这四所名校。他在研究这一现象的时候,发现这其中的原因是冯恩洪校长的两个特色办学理念,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认同。其中一个是“合格加特长”,另一个是“规范加选择”。“合格加特长”指的是学生,这个特长就是个性化;“规范加选择”指的是学校,学校的教育模式要规范,学校发展又要多样化,要有选择性。冯恩洪校长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当时震动了教育界。所以仇校长意识到一所学校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在于它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它的办学理念。因此,仇校长十分重视给上海七宝中学确立办学理念,最终确立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而这个办学理念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年他提出的办学理念是“努力和谐发展,力求人人成才”。第二年是“给学生创造发展机会的教育”。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仇校长还是不十分满意,最终在第三年提出了现在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人文见长”。长期以来,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最缺乏的就是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这是中国教育界的最大一个欠缺,直到现在我也认为这也是存在于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最大问题。从这可以看出,办学理念的确立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办学理念确立后,仇校长每周拿出3节课的时间开展校本课程。课程名称就叫做“文化与人生”,学校聘请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学者、专家,讲述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对人性的理解,给学生们讲信仰。学生们十分喜欢这些课程,把它叫做“人生的报告”。仇校长说,他的理想就是希望能让别人感觉到,从这所学校出去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不一样。我的学生要有一定的人文修养,也要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他的追求。他还说,别人都担心占用了学科授课时间去讲这些事会影响升学率;但我们的升学率不仅不降反而连连升高,这正是因为他解决了学生的人生信仰问题。我想一个学生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习就成为了他内在的需要,就不需要老师去督促了。仇校长讲过一句很重要的话,“只有校长提出了自己个性化办学理念以后,才算是真正开始了自主办学”,所以学校特色发展,校长一定要有一个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四、特色是文化,主旨是文化育人

特色学校的主旨是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同其他学校有两个区别。

第一,同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区别。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不具有推广性,而特色学校可以普遍地推广,这是它们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第二,特色学校和特长学校的区别。首先,特长不是特色,特长指的是特有的专长,比如艺术、体育、科技等专长。特色相比特长是更高层的概念,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概念。其次,特色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特长学校,办得比较成功的特长学校到了文化育人的阶段,就是特色学校。再次,特长学校更多注重的是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发展,即学生在技术上,或者在专项技能上的发展,而特色学校追求的更高的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的价值观层面的发展。重庆的江南小学,是一所国际象棋教育的特色学校。这所学校曾培养出两位国际象棋大师,2003年被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际象棋传统学校。他们从一个特长的发展作为突破点,从而带动了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没有停留在国际象棋的技术层面上,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它充其量也就是所特长学校。江南小学学校领导借用和提炼国际象棋的哲理,包括“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等下棋理念,引申出一个办学理念——“走好每一步”,我觉得这个理念很独特。这实质上是要引导学生和教师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他们从国际象棋技能的教育上升到人文的教育,把走好每一步变成了一个价值观,这样的学校才是特色学校。所以说特色学校和特长学校的区别就在于你的指向是什么,是指向知识层面、技术层面,还是指向文化、价值层面。

五、特色发展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有效策略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特色办学的根本意义,是我们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路径。2010年2月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的时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讲到:“今后10年教育工作的两大任务,第一是提高教育质量,第二是促进教育公平。”我认为无论是提高教育质量,还是促进教育公平,都要通过办好每一所学校来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既提高了教育质量,又彰显了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