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11446200000005

第5章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理论依据(1)

一、产权理论

(一)产权的定义

现代产权经济理论在西方从其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年来,关于产权理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西方产权理论传入我国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产权问题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观点。可能是因为产权涉及的内容过于广泛,几乎所有的这些文献都没有对产权的概念进行明确而集中的界说。

理论界至今对于产权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没有一个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目前有关产权的较为全面的定义是菲吕博腾(Furubotn)及配杰威齐(Pejovich)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中给出的:“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的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这概括了从不同角度给产权下的定义,并与罗马法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具有相当的水平,其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作者注。习惯法以及现代法律对产权的定义基本一致。

(二)产权理论的内涵

产权理论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和规定性夏海波:《产权理论的发展与产权制度构建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8页。

1.产权的权能界定

产权是指资源的产权,只有拥有某种资源才拥有了“一揽子权利”,而不可能是单项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以及受到一定约束的权利,它们构成了产权的基础。其中,所有权是最高的物权,有了它就拥有了其他权利;使用权是在法律和合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用各种方式使用资源的权利;收益权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享受资源运用中各种利益的权利;转让权是指通过出租、出售把资源让渡给他人的权利;约束权则是指资源拥有者和使用者在享受各项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受法律和经济规定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

2.产权的交易规则

产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和可交易性,就不成其为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权。产权要交易要有交易的规则。产权的交易规则是产权权能实现的方式,是决定谁获取资源运用权利的准则。在西方产权理论中,产权的交易规则主要有两条:产权制度和市场自由竞争法则。

3.损益规则

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资源支配运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受益、受损及其补偿关系。维护和实现合理的损益关系,必须要有共同的准则。这种准则已经包含在产权制度之中,不过,单就损益规则而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规则。狭义上的损益规则是,谁拥有资源,并遵守法律和合约界定的行为规范,谁就因此而受益;谁不遵守产权的行为规范,就要负担由此产生的成本,谁就要受损。广义上说的损益原则,则是指资源产权的运用和改变,能使社会整体受益还是受损的原则。

(三)产权理论对教育报刊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教育报刊社与我国普遍的文化事业单位一样,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绝大部分将转企改制走向市场化,成为符合市场规律的现代企业。产权是构成企业的开端,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它确定企业的所有者及其在企业中的控制能力。现代企业的产权具有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基本特征。教育报刊社能否在改制转企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着这类报刊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下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教育报刊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主要表现在主管、主办单位在报刊社的经营及其收益中应该以何种身份行使权利,报刊社自身的法人财产权如何体现,经营者的控制权如何行使等等问题并不是很清晰,需要在今后的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梳理。

了解和掌握产权理论的内涵和原则,可以为教育报刊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产权理论要求教育报刊社转制改企后,必须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只有从产权进行明晰和规范,才能从根本处解决市场化背景下教育报刊体制性的缺陷。产权制度作为一定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能在教育报刊出版活动中发挥着激励、优化资源配置、约束和保障等功能:激励功能体现在通过清晰的产权界定,使报刊出版的外部效应内在化,从而产生出使报刊社成员以最大的努力来工作的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报刊各种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约束功能是指对经济活动当事人行为的约束,可以更好地解决报刊社员工薪酬、福利不断膨胀和报刊社管理者“在职消费”、“隐性收入”等畸形激励的发生;此外,对于财产所有权充分的法律保护,会有力地鼓励管理者和员工有效地利用资源增加财富,从而促进报刊社的发展。

二、产业价值链理论

(一)产业价值链的定义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1985年出版的名著《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即企业为客户利益集团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而“价值链理论”则是指任何一个组织均可看做由一系列相关的基本行为组成,这些行为对应于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

由上文衍生出“产业价值链”的定义是指:产业价值链是以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

其中包含三方面内涵:首先,产业价值链是一种相关资源的配置与组合;其次,这种配置与组合并不是一种随意或杂乱无章的,而是要求围绕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来加以优化与提升的;最后,对于产业价值链是否优化的判断标准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全部价值,其着眼于“结构”和“动态”的,讨论对象是“环节”而不是“点”。

(二)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传媒企业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两个方面。成本领先意味着企业成本要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标歧立异则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独特性。

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了与战略相关的许多价值活动,分布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个环节,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各种相互分离活动的组成。其中涉及产品实体的创造、分销、配送,以及售后的支援与服务性活动称为主要价值活动,包括五种类型:第一,内部后勤: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第二,生产作业: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第三,外部后勤: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第四,市场和销售:与提供一种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活动;第五,服务: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而那些能够确保主要价值活动顺利进行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活动则称为辅助价值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方面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一条基本的企业价值链就是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价值活动构成的。这意味着企业应该站在整体战略的高度,从总成本的角度整体考虑其经营效果,而不是平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

无论是对于企业的基本价值链还是企业更复杂的价值体系,各项价值活动间的联结点是价值活动之间存在成本领先或标歧立异的可能的前提条件,也为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了条件。企业可以通过对价值链进行有效管理获得竞争优势,其中对于“联结点”的管理则是关键所在。对于联结点的管理,其实就是通过整合或者协调等手段,对这些价值活动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对于一个拥有众多产品线或业务涉及不同领域的企业来说,其联结点出现在价值链、细分市场和业务单元等层面中。价值链层面上的联结点不仅是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的衔接点,还存在于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价值链间;细分市场层面上的联结点就是企业内部不同产品价值链的交叉点;业务单元层面上的联结点则存在于企业内部不同业务单元价值链之间。周翔:《〈经济学人〉杂志运作模式探析》,北京印刷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第38页。

传媒企业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中版权和广告收入对于传媒企业的发展尤其关键。正是版权和广告的出现,整合了媒介企业内部的基本价值链,使得价值活动之间实现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并且形成了媒介企业的结构竞争优势。与一般的企业类似,媒介企业也是通过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获得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价值链之间的联结点实现交叉销售;第二,价值系统确立的竞争结构可以树立市场上独特的竞争优势;第三,实现广告的规模销售喻国明、张小争编著:《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5页。

(三)产业价值链理论对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指导意义当前面临的体制改革和生存困境,决定了教育报刊今后只有进行市场化经营,才能在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报刊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要想在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脱颖而出,教育报刊社必须在具备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