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11404600000008

第8章 制成品贸易(1)

3.1导言

对俄林-赫克歇尔新古典贸易理论以资源禀赋的差异作为所有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一命题提出挑战的,首先是上一章所述的里昂惕夫之谜。P·克鲁格曼(Paul Krugaman)据此展开了新的研究,并发现在当今世界上至少有三种程式化的贸易事实,就像里昂惕夫之谜所表明的那样,都是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相悖的。

这三种程式化的贸易分别是:

(1)资源禀赋相同的国家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欧洲共同体国家的贸易就属于这种程式化的贸易。

(2)大量相似产品的贸易。如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汽车贸易就属于这种程式化的贸易。

(3)并非像俄林-赫克歇尔定理所说的那种自由主义的贸易在世界盛行,保护主义贸易在当今世界依然非常活跃。其原因可能就如S-S定理所表明的那样,保护主义贸易也是可以带来贸易利益的。

这三种程式化的、并且是与新古典贸易定理相矛盾的现实贸易的日益发展迫使人们去对它们作出新的解释,于是便有了以下一些新的说法,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其中主要有:

(1)与规模经济有关的贸易理论;(2)与产品差别化和需求多样化相关的贸易理论;(3)与市场不完全竞争相联系的贸易理论;(4)有国家干预的贸易理论等等。

如果不考虑国家干预这个外生变量,那么上述前三种贸易理论事实上都是与制成品有关的贸易理论,因此,制成品贸易就成了本章的研究对象。从这一研究对象出发,本章的任务当然是分析制成品的贸易机理,但在分析制成品贸易机理的同时,也试图揭示制成品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3.2规模经济与贸易

3.2.1规模经济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一种要素两种产品。假定有两种不同的产品,它们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性,那么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将是凸向原点的。

这个单一的生产要素若被全部投入M1的生产,它就可能生产出M1max的产量;若被全部用来生产M2产品,那么它就可能生产出M2max的产量。但是当这个经济处在封闭状态而不与外界发生贸易关系,从而必须同时生产M1与M2两种不同的商品,并假定其是等量生产这两种不同的产品时,那么它却不能生产出(1/2M1max+1/2M2max)这么多的产品,而只能生产出(M1+M2)数量的产品。换句话说,若从平分资源的均衡点出发,或是沿着M1max的方向,或是沿着M2max的方向重新配置资源,那么尽管投入都只增加了1倍,但是产量却都可以增加1倍以上,这意味着这两种产品的规模报酬都是递增的。由于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所以中心点必然位于从M1max到M2max的射线的内侧,从而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就必然凸向原点。

(2)两种要素两种产品。一种要素两种产品的假设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有必要放松这一假设,这样就可以来讨论两种要素与两种产品的规模报酬递增问题了。

(3)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情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一般来说并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放松关于要素密集度相同的假设。

以M1产品为例,假如其规模报酬是不变的,且为劳动要素相对密集的(与M2产品比较而言,与上一章所说的X产品相比它仍然是资本要素密集的),这条曲线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则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这样我们就将回到前一章的分析。假如其规模报酬是递增的,但这种规模经济效应与要素密集的效应正好抵消,那么我们就回到了上述的对角线状态。只有当规模经济的效应大于要素密集的效应时,我们才能得到一条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3.2.2两国都有规模经济的模型

以上讨论了一国存在规模经济的三种情况。但在仅有一个国家具有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产业内(制成品)的贸易仍是无法发生的。因此,必须引进一个贸易伙伴国,并且它也必须是具有规模经济的。当我们采取如此做法之后,便开始进入两国都有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了。

这个模型的前提假设是:两国在一切方面都相似,不仅在技术与消费偏好上一致,而且在大小与资源禀赋方面也相同,因而,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也相同。

根据这样的假设,就可以得到一个由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加总而成的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

根据以上的分析已经不难发现,即使两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与消费偏好上完全一样,只要存在报酬递增的规模经济,并且一致同意实行专业化分工,至于具体生产哪个产品在这里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然后沿着世界价格线(即贸易条件)进行贸易,那么这两个国家就都可以从对外贸易中获益,而其源泉将不再是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所描述的要素密集度的差异,而是制成品生产中经常存在的规模经济。

存在规模经济的制成品贸易原理告诉我们,它并不是对于新古典贸易原理的否定,而是对于后者的补充与发展。若将这两种贸易原理结合在一起考虑,那么就会很容易地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贸易方式:若是贸易双方存在资源的禀赋差异,那么它们就应当选择产业间的贸易,即如前所述的X商品与M商品间的贸易;若是贸易双方无资源禀赋的差异,但有规模经济,那么它们就应当选择产业内的贸易,这就是本章所分析的M1与M2之间的贸易。

3.2.3放松需求偏好完全相同假设时的产业内贸易

以上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原理依赖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假设:其一是要素禀赋完全相同;其二是需求完全一致。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上述的贸易原理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呢?对此不妨通过放松其前提假设来观察一下可能产生的后果。很明显,在以上两个前提假设中,有关两国要素禀赋相同的假设是不能放松的,因为放松了这个假设也就不存在以规模经济为条件的产业内贸易了。因此,唯一能够放松的前提假设就只能是需求完全一致这个条件了。事实上,放松这个假设条件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所看到的就是那些在要素禀赋上十分相似,而在需求偏好上却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家之间有着数量十分庞大的产业内贸易。

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新假定两国的需求偏好。我们可以假定一国的偏好不变,而另一国的偏好发生变化,且并不与前者相一致;或者也可以完全倒过来;此外还可以假定这两个国家的偏好都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无关紧要,关键的问题是,以上这些偏好的变化是否相对改变了对M1与M2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即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否超过了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假如没有,即对这两种商品的总需求是完全对等的,那么我们以上所作的分析仍然成立。假如通过放松需求完全一致的假设以后所出现的是一种商品的总需求量超过了另一种商品量,比如对M2的总需求量大于对M1的总需求量,这时,以上所作的分析就会遇到问题,从而需要我们对于这种新的现象作出新的分析。

当两国的需求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出现M2的需求大于M1的需求这种情况时,(即连接2M1max点与2M2max点之射线)的斜率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在两国都实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供给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当对M2的需求大于对M1的需求时,M2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从而导致其价格上涨,结果,贸易比价线就会以E点为支点,逆时针旋转,这意味着M2商品的国际价格变贵了,而M1商品的国际价格则相对变得便宜了。现在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是否还能进行?若能进行,它对贸易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按照两国在生产方面一切相似对于这两个问题,可以利用来加以分析。的假定,我们可以像那样把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置于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并加上已经发生变化的贸易比价线。由于这是一个两国模型,且这两个国家已实行专业化生产,所以就会产生两条平行的贸易比价线,它们分别与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均衡点相切。这两条平行的比价线的斜率当然是完全一样的,从而意味着这两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不同,这两条平行比价线所反映的两种商品的比价关系已经截然不同了,因而专业化生产M2的国家的贸易所得将会增加,这反映在与其生产均衡点相切的贸易比价线位于较高的位置上。与此相反,专业化生产M1的国家由于其所生产的产品需求相对下降,故其贸易所得将随之减少,这反映在与其生产均衡点相切的贸易比价线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上。

这一结果表明,放松两国需求完全一致的假设,制成品的贸易仍可进行,且不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福利水平,因为世界的无差异曲线仍然可以在E点上与整个世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但是由于贸易条件的变化,由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将在两国之间进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结果一般来说对专业化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的国家有利,而对专业化生产需求相对小于供给的商品的国家不利。

3.3对差别产品的需求与贸易

3.3.1差别产品的定义

规模经济论主要是从供给角度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对差别产品的需求则将从需求的角度来探讨制成品贸易得以发生的机理。

当然,这一研究必须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作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规模经济这个前提条件,那么所有国家都可以同时生产其本国居民所需要的制成品,而不必担心其福利水平的下降。

同一种产品往往会有多种品牌同时存在,它们所反映的是产品的成本、质量、外观、造型、使用的方法、附带附件的多少、厂家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差异,而不是这一产品的基本功能的差异。把产品的基本功能相似,但却存在以上各个方面差别的产品定义为差别产品。如各种品牌与型号的汽车、空调、电视机、电冰箱与洗衣机等。这些差别产品既可以由同一个厂家来提供,也可以由不同的厂家来生产;既可以由一个国家的不同厂家来生产,也可以由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厂家来生产。

差别产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差别,这种结构性的差别不仅来源于人们消费偏好的不同,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同。尽管厂商与市场均衡理论告诉我们,垄断生产商可以采用生产差别产品的方法来谋取垄断利润,但是归根结底,厂商的这种行为是不能突破由消费者的收入预算线所给定的消费能力的。很多厂商在向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时,其利润往往为负,就再也清楚不过地表明了这个道理。该厂商要想盈利,就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其二是等待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是批量生产,而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依赖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以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能力来购买这种新的产品。

3.3.2决定各国需求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决定各国需求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经验告诉我们,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其对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并且其对新产品的接受能力也就越大。这样,就平均水平而言,具有较高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居民的需求结构一定位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国家居民的需求结构之上。

事实上,除了收入水平的国民差异之外,在每个特定的国家里同时还存在着收入水平的社会差异,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里,国民收入的分配总是不均等的。由于国民收入的不均等分配,一国就可能出现多个具有不同消费水平的社会阶层,从而形成了该国特定的消费或需求结构。

至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各国的需求结构取决于各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各国国民收入分配越是不均等,那么其对差别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大;各国间需求结构的差异则主要取决于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别,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其需求结构总是位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