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奇门遁甲演义
11254600000006

第6章 :月落关山

时节正值秋高气爽,雁门关外的天满眼都是湛蓝的颜色。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建有城楼,巍然凌空,雄伟异常。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唐书·地理志》描述道“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宋代名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如今,虽然宋辽议和,但逝去的战鼓声依稀在耳。

在辽国大同(西京)知府衙门内,汉人知府韩士允案前忽然飞落一只灰色的鸽子,他伸手抱过鸽子,只见鸽子的脚帮着一只短竹管。解开竹管,用筷子从中捅出了一张纸条。展开纸条,见上面用契丹文与汉文写道:

乙辛太师督办:汉人流民上官云峰等一行十数人携带军机要密朝宋国方向南逃,不日将经过你处地界,注意边境布防。可疑汉人立捕不怠,抵抗者杀无赦,案犯随身携带物件,无论巨细,悉数留下。三日之后,南院太保耶律敬伯亲自来此督办!

南院太保耶律敬伯乙丑日讫

韩士允核对了手迹与印鉴是真不敢怠慢,立刻传唤手下将官组织防范。不到一个时辰,西京城南北门分别大开,四支巡逻马队分别出了四门,各自奔赴巡逻地点。城门也由原来的把守人数增加了一倍,检查严密,务求不疏。

※※※※※※※※※※※※※※※※※※※※※※※※※※※※※

月夜,秋风轻拂,凉意益深,契丹乙室部落驻扎在傍着山峦的大草原上,帐篷稀稀落落连营十余里,灯火星罗棋布,不时从远处的帐篷里传出皮鼓声声。乙室部公主萧如烟的闺帐内,如烟公主正在妆台前静静而坐,看着铜镜出神,秀丽的眉眼中带着一缕忧郁,思绪万端。

闺帐外,一名契丹婢女小跑着来到帘子前急促地说道:“启禀公主殿下!有要事呈报!”

萧如烟精神恍惚地“哦!”了一声,慢慢回过身来说道:“进来吧!”

契丹婢女进入帐来,跪在地上禀报:“公主殿下,敏惠姐姐方才派人送书信一封!”手上将一封折叠成小鸟形状的信笺递了上去。

萧如烟接过信笺,一挥手,婢女立刻退出帐外。萧如烟将信笺拆开,上面用契丹文字写了几行娟秀的小字:南院太保耶律敬伯带领亲兵连夜去了西京,事关遁甲天机卷。萧如烟看罢眉间微皱,她慢慢踱出闺帐。帐外,众多的帐篷都渐渐熄了灯,暗夜幽深,只有那营地门口的长明灯高悬最为明亮。

早在三年前,正是因为耶律乙辛太师排挤父亲,导致乙室部落驻地移至边境,她和父亲落到了巡防边境的境遇。家族上下每日都在不安中度过,不知道何时就会有危及自身部落的事情发生。为求自保,她不得不安插了亲信到对方阵营里面,随时可以侦测到一些内情。被叫做敏惠姐姐的,就是她安插在南院太保耶律敬伯家姐身边的内线。今夜,耶律敬伯突然出兵西京追缴‘遁甲之天机卷宗’,让她的心中泛起了阵阵波澜,原本落寂的心情平添了几分忧虑。

天机卷,为‘遁甲’秘中之秘:据传,‘天机卷’,分为上下两部,内含神鬼绝学。上官云峰身上携带着的乃为下部‘鬼遁’,三年前曾在上官云峰手上有幸一观真容。书上罗列着兵法,阵法,巧工制作的兵器,但最神奇的乃是遁甲奇局推演与道家修炼之法‘玄冥十八变’。据说‘玄冥十八变’乃仙家修仙入道的上层功法,当修炼到‘遁月式’一层之时,即可研习星遁秘法,如若配上孤虚之势,踏北斗罡步,即可进入窥探未来的幻境,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情景都会在幻境中预先演绎。如此,足可以窥透天机,发事端于未然!这究竟是何等秘术?通天遁地,先机决胜吗?如若在战场上运用,那将是神鬼奇效!

萧如烟驻足按剑,仰望星空,浩淼穹宇密布星辰,幽深而不可揣测:上层武功与方术,道术三合为一,便成就了神奇之物!赋予了窥透天机的天机卷让多少世人为之倾倒,为之舍生忘死!可惜,自己数年前年纪尚小,资质又浅,对‘遁甲’认识有限,‘玄冥十八变’的内容也只有机会偶然一瞥。

她眼前不禁浮现出五年前的情景:五年前,乙室部落公主萧如烟只有十三岁。钟情于汉文化的她,从小习汉字,穿汉服,行汉礼,这一切在于她继承了身为汉人母亲的衣钵。她尤为欣赏中原贵族那份优雅与风流倜傥。尤其大宋国‘白衣卿相’柳永的那首‘望海潮’,将中原繁华一览无遗。那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何等的气度与繁华,当读到‘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一句,不禁要醉了。醉心中原文化让她契丹族与汉族人交织的血液中,更多地附上了中原女子的淡雅与纤思。如今,契丹与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实现了边境和平,双方友好使者往来不息,契丹人与汉人通婚也已层出不穷。萧如烟不止一日心中迸发出少女那朦胧的愿望:嫁给一位懂得诗书礼仪的汉人,去中原去看一看,尤其是看看那水榭楼台,听听那莺莺传,去那苏杭的临街华铺买上几匹苏绣杭绸,这是她心底久藏着的惬意梦想。

契丹人的大草原之上,契丹族醉心中原文化者比比皆是,吟诗诵对,汉服加身已是寻常。可是,塞外毕竟是塞外,马琴,皮鼓,胡笳,羌笛才是他们的主旋律。如烟最擅长的是吹奏胡笳与羌笛,尤其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与流行于部落中的胡笳五弄等曲子,都被她吹奏得至为出色。

一日,在出猎的路上,她闲暇之余坐在马背上,在大草原上吹奏起胡笳五弄时。恰好路过迁徙于此的汉人驻地,远远的发现,一位十四五岁的俊朗少年站在草原上乘风起舞,一杆打造奇特的长枪舞得银光璀璨。那少年虽然一身粗布衣服,头发散乱不整,但那微浓的眉毛下透出一股不羁的傲气。

惊叹少年矫健的身姿之余,萧如烟内心萌生出一股好奇与好感。

如烟的一曲那胡笳五弄透着一股荒凉与大气,掩映着无尽的忧伤,曲调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感伤与爱国的夙愿,虽然是西晋汉人刘琨所作,却为塞外胡人所喜爱。那位少年似乎听到了她的吹奏,停下了练习。萧如烟与少年四目对视,如烟不由得心思一阵微乱。

只见那男孩神情似乎颇为感伤,手握着钢枪就站在那里不吭一声。萧如烟清澈的眼睛注视着眼前面这位似乎勾起思乡之情的男孩,脸上浮现出一丝怜惜。

“请问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如烟清脆的用中原话问道。

“我叫上官云峰,你呢?”少年声音朗朗的问道。

“萧如烟!你的枪法真好!”

“哦!”少年听了女孩的赞赏有些不好意思了:“不好,还在学习呢!你会吹胡笳五弄?!为什么要吹这首?!”

“我父亲是契丹人,母亲是中原人苏州人氏,我从小就喜欢中原的乐曲。”

少年闻听,脸上泛出几分亲切的神情:“喔!那你算是半个中原人了。你来这里做什么?”

“这里是我的领地,我出来骑马!”

“你的领地?!”少年好奇道。

如烟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话,遂转移话题:“你会射箭吗?”

“还不会!我只会枪法和拳脚功夫!”

“上官哥哥,我教你骑射,你教我枪法如何?”如烟到是很会交际,几句话就要开始一起习武了。

少年犹豫了一下:“可以到是可以,但是不能让我叔父看到!”

“为什么?你叔父是谁?”如烟好奇道。

“我叔父也是我的师父,他叫上官陆生,他不喜欢我和女孩子在一起,他说会耽误练武,尤其是契丹女孩子更不行了!”

“那我以后穿汉人的衣服来!我们到你叔父看不见的地方去练!”

“这到是个好主意,不过你不能说出去,我会被责罚的!”少年不无忧虑的说道。

“好的!不许反悔啊!”如烟翻身下马来到上官云峰面前:“来,击掌为誓,不许耍赖!”

“啊?!”上官云峰愣了一下,姑娘已经来到眼前,由不得他了。于是二人击掌三下为誓,许下诺言,定期在草原上互相教授对方擅长的武艺。这一来一去,风里,雨里,春去冬来,二人交往了两年多。

两个人不同世界的少年,即便很多理念不同,可是汉人的血脉将两个人拉到了一起。年少无邪的缘故,他们真诚的交往了两年。

一日闲暇时,云峰看天机卷困倦了,碰巧如烟看到,便好奇的拿起书阅览,书上神奇的内容让她恍若看到天书,可是,从那以后,云峰再也不让她碰这本书,甚至不能提起,两个人第一次感到了疏远。

直到三年前的一天,两个人在草原上切磋武艺与箭法,玩耍累了两个人便坐下来歇息。如烟笑盈盈仰望着苍茫的穹庐,口中唱起契丹的民谣:“冬月时,向阳食;夏月时,向阴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

耳边听着少女那清丽而又委婉的契丹民谣,令云峰感觉到说不出的温馨,草原上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甜蜜。这一天他又想起了家乡,心中不禁伤感。如烟看着他那有些忧郁的神情,知道他又想起了家乡。于是,她拿出胡笳,再次为他吹奏起胡笳五弄中的悲汉月,要悲伤,那么就一起悲伤。

当真是:梅弄飞莺悲汉月,笳拍落雁思阳关。

曲调哀婉凄切,荒凉中迸发出的是那忱忱的激昂。

末了,两个人清澈的目光相视一望,双方眼里忽的都是泪水。草原上风儿这时骤然而起,一道闪电划破了苍穹,随之惊雷滚滚,那翻腾的黑云如同面目狰狞的怪兽一般张牙舞爪,迅速弥漫了整个大草原。

女孩子惊慌着拿着胡笳扑进了尹伯涯的怀里。尹伯涯只觉得浑身一震,鼻孔里嗅到的是少女身上淡淡的兰花胭脂香,即使大滴冰凉的雨水砸在脸上,他也觉得脸很热,似乎整个身体都要僵住了,任凭雨水倾头也不敢乱动一下。

这一次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乙室王府与辽国太师耶律乙辛因为政见不和而遭到排挤。耶律乙辛阴谋夺取兵权,乙室王府是他面前的障碍。乙室部落大王萧挞琨被迫带着他的女儿萧如烟借口巡视边境来躲避朝中的政治斗争……。

一声马儿嘶叫的声音把如烟从记忆中拉回,原来是马厩里马儿偶而的嘶鸣。遥望西京方向,那里黄沙莽莽关山重重,朦胧的月儿一片清冷。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萧如烟轻声吟道,那微乱的秀发倦掩愁容:上官云峰,你现在到底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