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10829200000005

第5章 金口才是成功的资本(4)

我是最好的

打气就是鼓励,是一种帮助人树立自信心的方式。

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

下面请看1960年奥运会中荣获3枚金牌的美国田径选手——费洛玛的故事。

费洛玛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城市,父母亲都是黑人,家中有17个兄弟姐妹,生活并不宽裕。费洛玛是幺女,天生就身体虚弱,到了4岁还不能走路,5岁时,她又患了一种很难医治的病,连医生都决定放弃对她的治疗。但她的母亲却仍然不眠不休地照顾她,最后终于保住了她的性命。

虽然如此,费洛玛的脚还是不能动,因此,她的母亲又到处求人,打听名医。最后,得知在70公里外有一位名医,母亲便立刻背上5岁的费洛玛到那里去求医。

那位名医告诉她母亲,要她每天把孩子带来按摩,3年以后可以痊愈。但是母亲心里想,这么远的路,怎么可能每天往返呢?于是,她要求医生教她按摩的技巧和方法。此后,除了每周一次的出诊以外,母亲每天都在家中为她按摩,一直持续了3年。8岁的费洛玛终于能够开始用脚走路了,也因此可以开始上学。她的哥哥见状后,就说要教她打篮球,她也就跟着慢慢地练习。上了高中以后,她的脚不但完全好了,还入选为篮球队员。

教练因对她的毅力非常感动,所以经常鼓励、指导她,不久以后,她竟成为有名的“弹簧腿”了。后来,经由大家的推荐,费洛玛又成为田径选手,参加田纳西州的高中田径赛,得到了100米和150米两个项目的冠军,获得了大家广泛的赞扬。

当费洛玛靠奖学金升入了大学后,遇到了不少强劲的体育对手。这使她非常泄气,她认为自己已经很难再有所发展了。她回到家中后,把情况告诉母亲,于是母亲又鼓励她说:“跟比你高年级的人比赛,输是必然的,若你从现在开始一直锻炼自己,等你到了高年级,还怕会输吗?”

费洛玛听了之后,就默默地认真练习了两年,最后终于在奥运会的预选大赛中获得100米和200米的冠军,被选为正式的奥运能手,参加了1960年罗马的奥运会。

想不到,她竟以11秒的成绩创新了女子100米的世界纪录,同时还荣获了200米和4×100米接力赛的冠军,捧回了3枚金牌,可称得上是当时女子短跑的世界第一。

费洛玛创造出了惊人的成绩:她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得到3枚奥运会金牌的女选手。但谁能想象,她小时候是个连走路都有问题的女孩子。母亲的鼓励和本人的努力,促成了她的走路,由此可见,我们只要下决心想做什么事,就可能达到较佳的成果。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理由放弃任何希望了。

当然,也有人会提出:“要我们都达到费洛玛那样的程度,怎么可能呢?”其实,说出这种话的人是没有志气的。我们并不是主张每个人都要达到像费洛玛那样的程度,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她的几十分之一吧。不能站起来的人,能努力到站起来就不错了;能站起来的人,能努力到走几步路也是可喜可贺的成绩。

对于训练人的说话信心和魅力,也是如此。至少,我们在众人面前演说或发言时,声音要能让靠近的一些人听到;而自己所说的内容,至少要让别人懂得一半的意思。一开始,只要能达到这种程度,就算是踏出了第一步。有勇气踏出第一步,就可以再踏第二步,一步一步地慢慢往前走,不出几年的工夫,就可以有极大的进步。而若经过几十年以后,自己再回头看看,当初的出发点已经被抛得极遥远了。这样,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训练说话的信心时,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以外,如果能得到他人的鼓励(像费洛玛的母亲一样)或者有一个好的座右铭,那就更能坚定人的信心,容易达到既定的目标。

有位著名的人物就曾痛切地说:“在被人赞美的环境中努力向上,比在被打骂的环境中更能成功。”可见,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人的赞美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所以,我们在训练说话的信心时,要设法寻找鼓励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从自己的亲朋好友、家庭成员中去获得,可以从陌生的亲朋好友以及其他所有人那里得到,可以从书本、广播、电视中去获取,也可以从自己身上发现。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从他身上得到鼓励和赞赏,或能找到一本委有权威且实用的书,从中得到一些鼓励,那将对我们十分有用。

最后请记住:自己的力量加别人的鼓励,也就等于成功的目标。

精简有力度

1863年7月1日,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华盛顿附近的葛底斯堡打响了。经过3天的鏖战,北方部队大获全胜。战后,宾夕法尼亚等几个州决定合资在葛底斯堡建立国家烈士公墓,公葬在此牺牲的全体将士。

1863年11月19日,公墓举行落成典礼,美国总统林肯应邀到会演讲。这对林肯来说,有很大难度,因为这次仪式的主讲人是艾弗雷特,林肯只是由于总统的身份,才被邀请在艾之后“随便讲几句适当的话”。艾弗雷特不仅是个著名的政策家和教授,而且是当时被公认为美国最有演说能力的人,尤其擅长在纪念仪式上的演讲,在这个典礼上,他那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确实精彩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讲才能和观众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并最终赢得他们呢?林肯决定,以简洁取胜。结果林肯大获成功。尽管他的演讲只有10句话,从上台到下台不过两分钟,可掌声却持续了10分钟。林肯的演讲不仅赢得了在场一万多名听众的热烈欢迎,而且轰动了全国。当时的报纸评论说:“这篇短小精悍的演说是无价之宝,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辞精炼,字字句句都很朴实、优雅,行文完全无疵,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就是艾弗雷特本人第二天也写信给林肯道:“我用了两个小时总算接触到了你所阐明的那个中心思想,而你只用了两分钟就说得明明白白。”后来,林肯的这篇出色的演讲词被收藏到图书馆,铸成金文存入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林肯这次演讲获得巨大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简洁精炼的语言会使说话更添魅力。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得到一种较佳的效果,语言必须简洁、精炼,要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而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必然误人时光。

历史上曾记载了一些很长的演讲纪录,这些演讲绝对是不能称为优秀的。比如,1933年一位名叫爱尔德尔的美国参议员,为了反对通过“私刑拷打黑人的案件归联邦法院审判”的法案,在参议院高谈阔论了5天时间。

一位记者统计:他在演讲台踱步75公里,共做了1万个手势,吃了300个夹肉面包,喝了40升清凉饮料。

1957年,斯特罗姆·瑟蒙德做阻止“民权法案”

通过的演讲,历时24小时18分,但遭失败。1912年,英美发生战争,一个众议员用马拉松式的演讲来阻止通过对英宣战的决议。直到战火烧到家门,形势迫在眉睫,可这位议员仍在喋喋不休。时至半夜,听众席上鼾声四起,最后,一议员急中生智,将一个痰盂甩到演讲者的头上,方得以终止辩论,通过了宣战决议。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要语不烦,字字珠玑,简练有力,能使人不减兴味;沉词赘语,语绪唠叨,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在中外历史上,不少演讲大师惜语如金,言简意赅,同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篇章,成为“善辩者寡言”的典型。比如:

最短的总统就职演说,也就是1793年的华盛顿总统的演说,仅用135个字,便举世闻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只有126个字。

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墓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52个字。

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发表的反对德国法西斯入侵重要广播演说只有3800个字。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仅有985个字。

1984年7月17日,3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演讲词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措辞委婉、内容精辟。

上述这些演讲大师们驾驭语言的功力都是非凡的。

同时,这也就说明了简洁精炼在言语交际中的举足轻重。

我们之所以认为简洁精炼的语言能增添说话的魅力,是因为如下原因:

第一,简洁精炼的语言是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高超的表现。话语的简洁常常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与深刻。

第二,简洁精炼的语言是果敢决断的性格表现。大量的事实表明。自信心强、办事果敢的人都说话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第三,现代社会节奏快,时间观念强,说话简洁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现代人的感觉,所以,简洁精炼的话语还是时代风貌的反映。

第四,简洁的话语既能不占用听者太多的时间,又能使听者觉得说话者很尊重他,所以,说话简洁的人常常颇能受人欢迎。

我们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即那种说话唠唠叨叨、啰啰嗦嗦、拖泥带水、言语空泛的人,是很令人讨厌的。

曾有则笑话讽刺那些说话啰嗦的人,笑话说的是位“啰嗦先生”写给家人的信,信中说:

“……吾于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不在初四即在初五,不在初五即在初六不在初六即在初七,不在初七即在初八,不在初八即在初九……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其所以不写三十,因月小之故也。……”

“啰嗦先生”这封可简为“吾下月将返里”信,却啰嗦了这么长,谁看了也会觉得索然寡味,十分讨厌。

虽然这仅是一则笑话,但它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说话啰嗦就会失去魅力。

许多说话啰嗦的人,常常是因为情绪激动而造成思维混乱,且语言表达前后倒置,条理不清。所以,要做到说话简洁精炼,我们就要在思维和语言两个方面下工夫,不断练习,掌握技巧,适当发挥。

言尽而意无穷

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方中。”在说话中,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是不显露,却以让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的手法,便是委婉含蓄的手法。

委婉,或称婉转、婉曲,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在讲话是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含义越深越远,因而也就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说话委婉含蓄,是一种艺术。

之所以说委婉含蓄是说话的艺术,是因为它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而且也表现了对听众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信任。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只需意会,不必言转”的。

如果说话者不相信听众丰富的想像力,把所有的意思和盘托出,这种词义浅陋、平淡无味的话语不但会使人不乐,而且会使说话失去魅力。列宁在研究费尔巴哈《宗教本质演讲录》时,摘录了这样的一段话:“顺便说说,俏皮的写作手法还在于:它预计到读者也有智慧,它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说出那样一切关系、条件和界限——只有在这些关系、条件和界限都具备时说出来的那句话才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可见,委婉含蓄主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人们有时在表露某种心事,提出某种要求时,常有种羞怯、为难心理,而委婉含蓄的表达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中,对对方自尊心的维护或伤害,常常是影响人际关系好坏的直接原因;而有些表达,如拒绝对方的要求,表达不同于对方的意见,批评对方等,又极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这时,委婉含蓄的表达常能取到既能完成表达任务,又能维护对方自尊的目的。

第三,有时在某种情境中,例如碍于某第三者在场,有些话就不便说,这时就可用委婉含蓄的表达。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说话要委婉含蓄呢?一种情况是有些话不便直说时,要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传说汉武帝晚年时很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一天,他对侍臣说:“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侍臣东方朔听了这话后,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梦了,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面有不悦之色,喝道:

“你怎么敢笑话我?”东方朔脱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回答:

“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800岁,如果真像皇上刚才说的‘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吧?”

汉武帝听了,也哈哈大笑。这种委婉含蓄的批评,汉武帝却是愉快地接受了。

人们谈起《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便会立即想起他那心直口快的“直炮筒”形象来。其实,即使是最直率的鲁智深,有时也离不开委婉,说话也有含蓄的时候,电视剧《鲁智深》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削发为僧。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法师: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否?

智深:(犹豫了)

法师:(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否?

智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