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10745200000004

第4章 早期家教,一定要规避的误区(1)

众所周知,在中国做父母很少有“专业”培训,教子的方式主要来自自身的经历,对教子方法有的方面要么是一无所知,要么是存在误读。父母教子的“不专业”让很多人无法走出教育的误区,但早期的家教,这样的误区无疑对孩子有着巨大的“毒性”,让我们不可小觑。

一、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然而,尽管现在的父母在宝宝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宝宝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综观现实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大心理误区:

1.溺爱宝宝

近二十年来,宝宝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一些父母对宝宝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认为爱宝宝就应该满足宝宝的所有要求,但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对宝宝应有的教导职责。可悲的是:家庭越是以宝宝为中心,宝宝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将来难以适应社会。此类父母爱宝宝的观念是错误的,爱宝宝不仅仅是奉献和给予,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宝宝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娇生惯养的宝宝步入社会之后,一旦遇到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困难挫折的打击就会一败涂地,其生存将受到严重挑战。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父母对宝宝爱的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宝宝遭到毁灭。”

纠治这种误区的简单做法,就是学会把夫妻关系摆到适当位置。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只要夫妻感情融洽,对他们的爱情结晶自然充满爱心,宝宝就会得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发展身心。不妨告诉宝宝: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你虽然没有得到最爱,但你同时拥有两份爱。还可以给宝宝立下规矩:下班后半小时内不可以打扰爸爸妈妈。结果会发现,以前越关注宝宝,宝宝的要求越多、越难缠,现在把其位置放对了,宝宝反而变得礼貌和独立起来。不要给宝宝留下他是家里皇帝的印象,要教育宝宝懂得关爱别人。

2.粗暴打骂宝宝

有些父母坚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育儿“真理”,认为宝宝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骂宝宝是对宝宝的一种负责。殊不知,粗暴对待宝宝不仅削弱了父母在宝宝心中的威望,还有可能使宝宝产生不良心理,如憎恨父母、崇尚暴力或胆怯如鼠等,对宝宝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父母应多和宝宝进行心平气和的思想交流,对宝宝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心理指导,不可动辄打骂。

3.对宝宝期望过高

父母们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会使宝宝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心理焦虑,不利于健康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宝宝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所谓“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想想,如果父母们都只想让自己的宝宝当大官、当科学家、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博士等的话,宝宝们个个肩负着怎样的重担?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破碎的时候,将要承受怎样的心理落差呢?

父母应全面衡量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并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将更有利于宝宝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4.独断专行

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宝宝来实现,把自己曾受的屈辱交给宝宝去还回,都喜欢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宝宝。这些父母们可曾想过宝宝的感受?宝宝虽然是你生的,但他不是你的附属物,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别人的尊重,会有自己的梦想。独断专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宝宝,要么抵触心理特别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作为父母,要改正这种不好的教育方式。

5.对宝宝唠叨不停

有些父母,特别是母亲居多,教育宝宝时喜欢唠叨起来没完。可能开始宝宝还听几句,可说多了,宝宝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真烦,我偏不那样做!”其实,当宝宝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强迫地接受某观点时,父母的意见反而容易被采纳。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喋喋不休的传经诵道只会使宝宝厌烦,春雨润物般的默化熏陶反而更有效果——爱唠叨的父母们不妨改变一下。

6.不能以身作则

有些父母对宝宝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宝宝必须怎么做、必须考多少分,却从不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教育不了宝宝,还会让宝宝深刻地认识和学习到虚伪的不良品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宝宝,性情多半会孤独、冷淡,学习、生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父母们改正的方法很简单,要求宝宝做到的,自己也要尽量做到,否则就别做出过分的要求。

7.对宝宝太过民主

从前的父母对宝宝容易简单粗暴,而现在的父母则往往过于民主。有些父母对宝宝不溺爱、****、粗暴,也不唠叨,让宝宝自己发展、随意发展,结果连必要的辅导和教育也放弃了。有的父母对宝宝期望太高,而宝宝无法达到要求,于是感到十分失望,丧失了信心,给了宝宝充分的民主与自由。

宝宝缺少父母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其实,民主是为了了解宝宝的想法,并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讨价还价。当你以恳求、交易、威胁、讲理的方式去对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时,其实就是放任宝宝。

8.只批评不表扬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有时候却用得不怎么妥当。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很多父母很谦虚,十分在意宝宝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管批评不会表扬,还喜欢在别人面前讲自己的宝宝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泯灭宝宝的自信心,容易使宝宝陷于自卑的泥淖。

适当地表扬宝宝对宝宝的成长是很有利的。正如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说的,“您想让宝宝聪明吗?那么找出宝宝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为‘燎原之势’。”

9.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品德情操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父母们产生了只关心孩子考试成绩、忽视宝宝品德教育的失误。淹没于一切的考试、升学教育,让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几近空白。不重视品德情操培养、只重视考试升学的教育,会使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很少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甚至导致性格的扭曲。考试成绩再好但品德发展不良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生活中,那些情感丰富、品德高尚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效率往往较高,成功的概率也较大,更重要的是,生活得快乐、充实。

10.只重视分数,忽视技能

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这种教育失误造就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搞好学习,忽视了对儿童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十分欠缺。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有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