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眼界决定境界
10742200000007

第7章 眼光越深邃,认识越理性(2)

王永庆深知“富不过三代”这一古训的深刻含义,因而对子女要求极严,他要求儿子凡事要靠自己,对零花钱限制得非常严格,以致子女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赚些零用钱,而子女每花一个铜板都要记账向王永庆汇报。

有朋友对王永庆说:“你的儿子已经毕业了,可以帮你的忙了。”但王永庆认为:“有些企业家只看见表面上公司赚到钱,而忽视每个员工贡献他们累积的宝贵经验。不顾多数员工每天的勤劳,起用刚由学校毕业的少爷当经理或总经理,这是我们常有所闻的。父子天性之爱是一回事,企业的经营是追求工作合理化,追求高效率,每个角落都要有适当的人选,即是适才适所。若是刚毕业,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就给他担任重任,不知他要如何指导监督,根据什么选人用人?部属何能信服,乐意贡献?这种实际情形,充分表示企业家还在懵懂阶段,在摸索阶段,轻视管理。提拔儿子,抹杀人才,公司前途完蛋,最后宝贝儿子也被误了。”

因而对子侄的前途不是他刻意去安排,而是要他们在实践中锻炼,看他们能磨炼到什么程度,是否有能力担当重任。

王文详留学英国获物理硕士、企管硕士、化工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家化学公司工作了三年,负责化工部门的投资分析等工作。在这里,他吸收了许多宝贵务实经验。1978年协助王永庆在美国建厂。1980年5月回台湾,在南亚塑胶村口厂,从基层干起,担任该厂生产二课的课长。八个月后,升任主管组长,掌管三个课。半年后,升为材口厂厂长。1982年,他从南亚塑胶的生产单位调到营业单位,任第四营业部的副经理,负责发泡胶布等产品的销售。当时发泡胶布是新产品,销路不好,只有一条生产线,而且有亏损,王文详接手之后,以十个月的时间跑遍全省的经销商,大力宣传该产品的优点,结果销路大增,生产线增至三条,而且转亏为盈。由于他优异的表现,很自然地由副经理升任经理。

由此不难看出,企业家使用亲属掌管企业并非不可,关键是他们是否胜任所担任的工作。

在这一点上,作为掌门人切忌把眼光只盯在家族这个小圈子里,要有大眼光、大眼界把它放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上来考虑。

辩证看问题,理性悟人生

潮水涨到一定程度,就开始退潮,而潮水退尽,接着也就是涨潮,然后又是退潮。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之常识。它反映了一种形态,达到极致时即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化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也会让我们联想到眼界问题,即我们看世界不光要看到它鼎盛辉煌的一面,还要看到它衰落和惨淡的一面。

“吃亏”之所以能得到“福”的赐予与安慰,无疑是由中国的哲人对“道”的领悟而来的。“道者,反之动”,即道的运动总是朝着相反的方面而运动的。于是,当中国的哲人们看到了幸福所带给人们的灾害时,就努力地提醒人们多多地注意其反面。于是,像老子、庄子等人就在他们的著作中强调柔弱的力量、居下的优势和对成功的警戒。

生命的运行与宇宙的运行是一样的周而复始,春继以夏,夏继以秋,秋继以冬,它们不断地变迁,兴衰交替。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巅峰之时,也同时意味着衰败的到来。这就像潮水,潮水涨到一定程度,就开始退潮,而潮水退尽,接着也就是涨潮,然后又是退潮。

美国的爱默生提到:“终即始,黑夜之后必有黎明,大洋之下另有深渊。”正是缘于这样的角度,爱默生以为,“最精明即最不精明”,“人渴望安定,却得不到安定”,他还引了一句美国北部农夫常说的话:“不必祝福,事情愈坏,情况愈好。”

了解了这样的道理,看到了事物内部这样的奥妙,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物与利的得与失的忧虑,就会消失于无形,而这种思想也能在人们心中播下它知足、乐天的种子。

正是对“道”的这种运行规律的细心的观察,老子于是教导人们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造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这是因眼界而产生的境界。

如果自满自夸,不知适时而止,则就如同你看到小杯中的水在满了之后,就会溢出来一样。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人的锐气固不可少,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锐气时常冒露,是不会保持多久的,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颐指气使的人必遭人忌而受打击。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但想永久地保住他的财富,则不过是一种妄想而已,而那种依权势而凌越于人之上的,最后必取其祸。所以只有能体会到自然之道是什么的人,才能功成而身退,虽有功而不自矜,虽才富而不自骄。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说是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的人。

从古之豫商看人的眼界与境界

古代中原地区涌现了许多著名商人和商业理论家,他们的商业理论和经商理念奠定了中国传统商业理论的基础。其有关市场行情预测、经营决策、商业道德、经营者素质的思想对古代传统商人、近代民族实业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今天的商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养分。

中国第一位商业理论家计然提出,经商要关注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丰歉规律,“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在进出货物时要“贵取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他还提出物价升降的规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现代经济学对于供需反应和价格变化基本机制的认识,无出之右。

白圭提出了“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理念,认为经商如同“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经商如同作战,要有谋略,有章法。他说,如果有人“智不足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学吾术,终不告之。”就是说,商人要具备智、勇、仁、强等多方面的素质,富于决断和权变。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思想,是白圭对中国商业发展的最大贡献,也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较为推崇的出奇制胜的重要策略。虽然道理看似浅显,但依然是今天商业思想体系里最基本的理论。

范蠡提出经商要“择人任时”。这些见解十分中肯地揭示了商业运作的最为基本的规律,它对后世商人搞好经营具有极好的指导作用,是弥足珍贵的商业文化经典箴言。

范蠡的“经济循环论”、“积著之理”、“待乏原则”、“平粜齐物价格理论”,至今仍闪耀着先秦经济学说的熠熠光辉。

从弦高、范蠡、子贡、白圭、吕不韦等杰出的古代豫商身上,可以领会到古代豫商的文化和精神:

一是目光远大。与其他地域商人的目光局限在经济空间里不同,古代豫商的目光则远远超越了经济空间,纵横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叱咤风云,扬名天下,受其影响绵延数千年,以至今日。吕不韦以经商起家,后来走上政坛,成为秦之相国,为中国统一立下不朽功绩;所编《吕氏春秋》,流传数千载,至今仍然大放异彩。范蠡则由从政起家,功成名就后卸官去职、舟浮江湖、变姓异名而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师从孔子为儒家言语门的最杰出者,从事外交“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从商而至“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二是社会责任感强。古代豫商生活极为俭朴,薄食、忍欲、节衣,但却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一是富于爱国精神。如《左传》所载弦高犒师的故事,反映了郑国商人的机智爱国。二是助人为乐精神。范蠡“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子贡从商致富后,尽力帮助孔子弘扬儒家学说,得到司马迁的称颂:“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可以说,弘扬智、勇、仁、强的商业精神是古代豫商的精髓。

正是因为古代豫商有放眼国家与社会的高瞻远瞩的眼界,才使他们达到了为后世学习楷模的高境界。

在现代商场上,商人与商人之间角逐的不仅是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包括智、勇、仁、强等在内的整个商业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深厚的中原商业文化资源,成为新豫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不公平未必不合理

“要求平等”乍听起来有理,但仔细观察和分析并非合理,尽管如此,要求平等的呼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无论是在自己或别人身上都不断出现。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工作中要求自己与别人拿同样多的报酬,却不考虑业绩。

别人对你有些好处,你就想立刻报答他。如果你请我吃饭,我就欠了你的人情。这种情形一般被认为是懂得待人处事,其实,这表明你希望公平的对待。

对自己熟悉的人或与自己干同样工作的人产生嫉妒心理,认为他们赚的钱比自己多,这太不公平了。

各方面条件与你相差不多的人得到提升或重用,却没有提升你,于是你认为这太不公正了,心生抱怨。

你的邻居买了一套面积较大的房子,你买不起,于是也心生嫉妒。

对于事情总是坚持一致性。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宽容的反映。

你对一切都要求公平,这会使你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许你经常抱怨对方:“这不公平!”然而这是一句很糟糕的话。既然你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定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认为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够做到,别人不该比你占优势。这样思考的结果,必然是用别人的情形来判定自己,让别人支配自己的情绪,是别人造成了你的不悦。这便意味着你把自己的控制权、支配权以及主权、人权统统交给了别人。

要求公平是把注意力放在外界,是不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态度。

采取这个态度会妨碍你的选择。你应该决定自己的选择,不要顾忌别人。由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抱怨是失策的,你不如积极地纠正自己的观点,把注意力由外界转向自身,舍去“他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跟他一样”的愚蠢想法,这才是你创造成功人生的可行之路。

我们探索需要公平的心理,便可以寻找一些实用的办法,消除这种徒劳的错误心理:

可以和别人做比较,但你要看到人家的优越处。

不要把任何决定看得过分重要,要看成是渐近的。

用“这真不幸”或“我宁可……”取代“这不公平!”会使你改变对世界许多事情的看法。要接受现实,但不必证实现实。

当你感到自己希望别人能像你对待他人那样对待你时,要会换位思考,不要用这种要求公平的方式妨碍你与人们之间的思想沟通。

不要让别人来支配或控制你的生活或影响你的情绪,特别是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合你的心愿的时候,这样做可以使你避免痛苦。

不必怀有欠情或报恩的想法以求平衡。只要在你愿意的时候,随时都可以送给某人酒或其他礼物,出于人情而不是出于要求回报。

不要为了义务或公平同情别人。凭着自己的心愿送给某人礼物,不要考虑自己收到的礼物有多贵重,是否与送给对方的相等值。由自己的意愿决定一切,不必考虑外界的因素。

总之,要在心理上平复不平等的意识,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眼界放开一些,不要死盯着你认为总是不合理的地方,要看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其次,把你日常生活中认为不公平的事情列下来,思考一下,如果你为某事不公平而难过的话,这种不公平能否转变为公平呢?你能否果断地向要求公平的心理挑战呢?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区别,他既不会自轻自贱,崇拜英雄或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他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他愿意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愿因对手的缺陷使自己轻易地获胜。他没有时间幸灾乐祸,没有时间评论别人,他只是忙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他不会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不是都公平,他只愿意自己内心的快活与充实。如果他感到了某种不公平的话,他也会睁大自己的双眼,把事情看个明明白白。先找原因,后下结论,他会让自己的结论让自己信服,而不会只是一个劲地抱怨。

往深层看,遗憾恰是一种“补白”

遗憾是人们对在生活出现的不如意的事件的情绪波动,这种情况,人人都有,如何对待遗憾,取决你看待事物的角度。有这样一件事:

一位美国宾夕法尼亚艺术学校的教授,在不惑之年,竟然尝试去实现童年梦想,他不惜放弃优职高薪,从养狮开始到驯狮、驯虎豹,最终成为美国一代马戏大师。当他向万千观众致谢时,盈泪的双眼,令他看不清那无数个兴高采烈的欢颜。在舞台探照灯的辉煌照耀下,他的梦想实现了,事业达到了顶峰。然而,这期间结婚十几载的妻子因无法理解他的行动,离开了他。这件事,对于他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遗憾。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遗憾的故事。

当我们站在母亲的墓前,咀嚼着“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时;当空间与时间的不吻合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当一段美丽的情缘,最终刻在心坎上的,只是惆怅的回忆;当滚滚红尘中,寻觅到一张亲切的面孔,却又在擦身而过的瞬间消逝;当逝水年华、岁月跟着蹉跎,留下了一个个苍白,空虚的印记……遗憾所带来的,竟是如此悲凉、无奈。在这一瞬间,世界变得残缺不全,我们就好像成了世界的弃儿,缘于那神秘的玄机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