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内向的革命
1059000000022

第22章 爱是一切的答案(1)

爱就是我们的本质,是一种谦卑、接纳、慈祥、光明、柔软的状态。当心中的爱一旦生起,疆界感就不见了。因为甜美而柔软的爱能够融解掉所有的疆界,它渗入于一切的存在之中,能够让万物安歇在它的臂膀上,并将它们融成一体,不再有任何区分。

爱是从灵魂绽放出来的一种东西

爱是从我们内在绽放出来的一种东西。爱的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当你经验到爱的时候,爱就是你这个人的存在。

——《解脱之道》

你知道什么是爱吗?情人口中的“我爱你”,被世人称颂千年的母爱,朋友、亲人之间的爱,也许你认为这些就是爱。是的,这些都是爱,但都不是阿玛斯要告诉大家的“真正的爱”,它们只是爱的几个不同的品质和面向而已。

阿玛斯认为:“爱是从我们内在绽放出来的一种东西。”正如他所言,爱是一种存在,而不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一种感觉,也不是一种思想、情绪、概念、行动或幻想。虽然爱与这些反应紧密相关,但爱要比它们更真实、更深奥,也更根本。

爱本身有好几个不同的面向,初次品尝爱的滋味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它是一种柔软、轻盈的东西,有一种甜美的味道,就像棉花糖融化在我们嘴里一样。这是一种对爱的最单纯和最直接的感觉。我们体会到爱的这个层次还远远不够,过去的概念和经验还在制约、影响着爱,我们不免会产生一些渴望、需求和偏好,所以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爱的体认。直到我们感受到另一种爱,我们称之为融合之爱,在这种爱里,人我之间的界限会全部消失,我们会体验到那种跟环境之间合一的感觉。当我们迎来这种融合之爱,我们的界限好像突然被融化了一样,周围不再有任何的屏障、阻碍,我们的感觉也会变得细腻,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界限感。当我们想要和另一个人亲近时,内心就会生起这种融合之爱。我们梦想着两个人可以合为一体,永不分离,并对这份爱产生一种渴望和期待。

如果我们还没有经验自己的本体,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融合之爱,反而会把它和别的东西混在一起。当我们对别人说自己很有爱心的时候,其实恰好相反;当我们感觉自己的内心充满爱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因为阿玛斯告诉我们:我们都无法拥有真正的融合之爱,因为我们自身就是爱。我们自身是非常单纯而完美的存在,不被任何物质所沾染,它永远活在当下,是珍贵的宝物。这种真正的爱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某个东西,也不是一种可以拿出来随便送给别人的东西,它是超越自我,也超越我们的身体、感觉、思维的。虽然爱会借由身体、思想、表情和行动而展现出来,但那也只是爱的包装而已,而不是我们所说的从灵魂绽放出来的东西。

万事万物都源自于爱

爱是一切的基础,万事万物都源自于爱,我们本是爱的能源的个别体现。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爱的显化,缺少爱的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

——《无可摧毁的纯真》

每一个灵魂一旦进入肉体,它那与生俱来的爱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要解除这些限制,让爱自然流动,就成为我们生而为人以来最为重要的课题。想想看,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就学会了开始以人们是否正面地回应我们的所作所为来评断自己的价值,慢慢的,我们又学会了向外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并逐渐将这种错误的做法根深蒂固地种在了我们的生命里。我们不仅仅学会了一种建立价值的错误做法,在人间所充斥的那些发自于内疚、忧伤和恐惧的爱中,我们又不知不觉地了解爱是有条件的。我们的父母和日后我们的子女都有这种类似的经验,都有待于去发现并治愈,而至关重要的是,我们都要学习如何将有条件的爱转换成无条件的爱。

在我们一生所经历的种种际遇里,有不同的人来来去去。有些人很善良,有些人则不太友善,给我们带来很多伤害。但无论受到怎样的伤害,我们都应该先肯定爱的存在,并自动自发地向内去寻找爱的源头,体会那种具足的爱。向我们的身外去寻求爱是注定会失败的,因为我们想要拥有的那种无条件的、真正的爱必须通过自己的内心觉知、探索得来,而不能向别人或外在的环境索求而来。要知道,那些外在的条件、设定都是变化无常的,它们会随着我们每一刻的遭遇而生灭、起伏,不能带给我们充满心房的爱。当我们真的体会到那种具足、圆满的爱时,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那些缺乏爱和友善的言行背后只不过是一个受伤的人在哭泣。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真正的爱永远不会改变或消失,它的存在丝毫不会受到那些关于爱的外在形式所影响或限制。正像阿玛斯所说的那样:“万事万物都源自于爱,缺少爱,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是一种对真正的爱所拥有的信赖和膜拜。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爱的显现,世间万物都是爱之能源的个别体现,都是被爱创造出来的。而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还埋藏着一个永恒不变、无所不在又无形无相的爱的源头,所以,我们自身的存在就是和爱联结在一起的,它一直在那里,将我们紧紧包围,我们不可能失去它,只是一直没有察觉到它。我们说的这种真正的爱是经得起千锤百炼的,它远远超过你之前认识的一切事物。一旦真正的爱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内心,与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我们就再也用不着到身外去寻找快乐和满足,因为爱会用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将我们的心房充盈。

想认识爱,必须先认识自己的存在

若想认识爱,我们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存在,认识那超越感觉和概念的我们,而不是我们的标签、我们的姓名、我们多年来所累积的自我形象。

——《解脱之道》

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如果把他人当做人来爱是美德,而不是罪恶的话,那么爱自己也应该是美德。”弗洛姆还针对《圣经》中那句“爱他人如同爱己”发表了评论:“爱人如爱己”体现了一种对个人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这是对生命的敬重,也是一种对博爱的肯定,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不爱自己何以爱众生”,所以,想要认识真正的爱,先要认识自己、爱自己。

在纽约北郊住着一个名叫埃米丽的女孩,她梦想和一位白马王子结婚,白头偕老。但她认定自己的理想永远实现不了,就整日自怨自艾。

后来,埃米丽找到一位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跟她谈过话后说:“埃米丽,我会有办法的,但你得按我说的去做。”他让埃米丽去买一套新衣服,再去修整一下头发,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星期二来他家参加一个晚会。但埃米丽还是闷闷不乐:“就是参加晚会我也不会快乐。谁需要我?我又能做什么呢?”心理学家告诉她:“你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帮助我照料客人,代表我欢迎他们,向他们致以最真诚的问候。”

星期二这天,埃米丽漂亮得体地来到晚会上。她按照心理学家的吩咐尽职尽责,一会儿和客人打招呼,一会儿帮客人端饮料,始终在帮助别人,完全忘记了自己。她眼神活泼,笑容可掬,成了晚会上的一道风景,晚会结束时,同时有三位男士自告奋勇要送她回家。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三位男士热烈地追求埃米丽,埃米丽终于选中了其中的一位,让他给自己戴上了订婚戒指。

故事中埃米丽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应了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对别人的态度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完全是互不矛盾的,即原则上爱自己和爱别人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从这一点出发来解答我们的问题,就意味着爱别人和爱我们自己不是两者中选择其一,而是在告诉我们:所有有能力去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因为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一种积极追求所爱之人的表现,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我们要想认识爱,就要先充分地认识自己,我们并不是身份、概念或标签,也不是多年累积的自我形象。要记住,“我”的存在超越这一切。当我们足够爱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美好,并像爱自己一样爱整个世界,到那时,我们所拥有的,就不仅仅是那个我们以为的孤单世界,而是整个世界了。

对爱设定的条件限制了我们的爱

我们觉得爱是独特的,是有特定时间和特定对象的,不像空气一样随时都存在。这意味着我们能感受到爱的时间很少,因为条件限制了我们爱的范围。

——《解脱之道》

在大多数人眼里,爱是特别的,是珍贵的,只能给那个特定的人。我们说“我爱你”时,总是对着一个特定的人。我们不会爱大马路上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爱是在某种关系中,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对特定的对象产生的。当我们对爱设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我们才会感受到爱,否则,爱就消失了。

一个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

“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继续说。

“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说,“像他这样残障的人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被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就在此时,儿子突然挂上了电话。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说他们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警方还说这只是一起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下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

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腿。

不知道当这对父母看到这番景象时,会是怎样的伤心欲绝,正是他们在那狭隘的爱之下所做出的冷漠回应让他们的儿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爱都是自私的、狭隘的、有条件的,他们只会爱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和那些满足了他们条件的人或事物。许多人挂在嘴边的“我爱你”像是一种出卖爱的广告,它表达的只是一种需求,希望收获回报的需求,里面没有一丝爱的成分。他们或许从没有想过,这种有条件的爱是有缺憾的,它不但会伤害别人,有时还会伤害自己。

真正的爱是宽大而包容的,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在真正的爱里,没有男女老少等对象的设定,也不必考虑时间、地点、是非对错。轻盈、甜美的真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融合感,也会消弭所有的疆界,让我们和他人之间不再有任何屏障。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带给我们满足和深层的放松。一旦我们为爱设置了条件,所经验到的只能是停留在那些条件上的感觉,而不是爱的本身,所得到的只能是爱的外壳,而不是内涵。

关心如何去爱,而不是如何得到爱

我们对爱有着各式各样的成见、假设和想法,通常关心的是如何得到爱而不是如何去爱。其实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是爱,只是经验到一种需求罢了。

——《解脱之道》

生活中,如果我们对某个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常常会希望这个人也回报我们以同样的爱。如果不能,我们就会感到痛苦、伤心、失落,内心还会出现坑洞。我们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爱不爱别人,还关心别人是否爱我们。我们被告知爱的力量是相互的,要想获得别人的爱,就要先真诚地爱人。但是当我们付出了爱,就会一直担忧是否能得到回报,或者是否能得到相等的回报。而且,许多人还只关心如何得到别人的爱而不是如何去爱别人。

在我们看来,爱发生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之中,像一个可以抛来抛去的东西一样,你给我爱,我也给你爱。人们不清楚什么是爱,当他们说“我爱你”的时候,只是在表达一种需求。有的人在爱中受到伤害,就开始怀疑爱的存在,其实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真正的爱,只是把爱当成一种向内的需求而已。

汤姆的爸爸是一家餐厅的老板,他从小就向爸爸学习经营餐厅的技巧,渐渐的,他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位生意人。

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他突发奇想,开了一张账单给爸爸、妈妈:

汤姆帮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

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

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

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应各付10美元。

合计:3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