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0464600000003

第3章 人的基本结构(2)

后丘脑位于背侧丘脑后侧的外下方,包括两对小隆起,称为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它们是听觉和视觉传导的中继站。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分布到颞叶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纤维发出视辐射到枕叶的视觉中枢。

下丘脑内的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前者位于视交叉的上方,后者位于第三脑室的侧壁。视上核和室旁核能分泌升压素和催产素,经神经纤维(下丘脑—垂体束)输送到神经垂体,由神经垂体释放于血液。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参与对体温、摄食、水平衡、内分泌等的调节。

4.端脑端脑通常又称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是中枢神经最高级的部分。人的大脑半球高度发展掩盖了间脑、中脑以及小脑的上面。左右半球之间的裂隙为大脑纵裂,裂底有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称为胼底体。

(1)大脑半球的外形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每侧大脑半球的表面凹凸不平,其凹下部分称沟或裂,沟与沟之间的隆起称大脑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环绕胼胝体上方的隆起部分称扣带回,呈弓状。从胼胝体后端向前延续到脑下面的回,称海马旁回;其前端向后弯成钩状的部分称海马旁回钩。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旁钩等围绕胼胝体成一环形,因其位于大脑半球和间脑交界处的边缘,故合称边缘叶。边缘叶再加上与其密切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丘脑核群等)共同组成边缘系统,它不仅与嗅觉有关,更主要是它与内脏活动、情绪和记忆关系密切,故又称内脏脑。海马与杏仁体为其主要成分。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半球的表面是灰质,称大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大脑髓质。在大脑半球的基底部,包埋于白质中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半球内的室腔称侧脑室。

大脑皮质,主要由大量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大脑皮质的沟与回,扩大了皮质的表面积,人类大脑皮质的面积约为2200cm2,有1∕3漏在表面,2∕3在沟裂的底和壁上。大脑皮质是由各种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大脑半球各部分皮质厚薄不一,内侧面皮质薄;外侧面皮质较厚。大脑皮质是人体功能活动的高级中枢,具有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是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的物质基础。

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杏仁核)等。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为纹状体。

尾状核呈马蹄形,头部较大,尾端较细连接杏仁体。豆状核被穿行其中的纤维分为内侧、中间和外侧三部分。外侧部最大,称壳;中间和内侧两部分合称苍白球(或称旧纹状体)。壳和尾状核,合称新纹状体。纹状体是人类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骨骼肌的张力和协调肌群的运动。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及血脑屏障

1.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的外面包有3层膜,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这些被膜对脑和脊髓有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硬膜致密而坚硬,蛛网膜和软膜薄而透明。软膜紧贴在脑和脊髓表面。软脑膜及其血管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后者能产生脑脊液。

2.脑脊液脑脊液自脉络丛产生,约95%是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对脑和脊髓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可缓冲振动、分散压力、不断循环,并可带走脑积水或使颅内压升高。

3.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脑组织细胞之间,具有一层有选择性通透性作用的结构,这层结构称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所决定的。脑的毛细血管属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内皮外膜有基膜、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围绕。实验证明,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它可阻止多种物质进入脑,但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可顺利通过,以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这种生理特性,与细胞膜上存在的许多不同类型的转运器有关,转运器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特定分子并转运它们越过血脑屏障。星形胶质细胞有诱导内皮细胞形成屏障特性的作用。

血脑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质及许多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维持脑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实现其生理功能。

二、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与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分布于全身各部。根据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的连接关系,可分为脑神经(即与脑相连的神经)和脊神经(即与脊髓相连的神经)。根据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器官不同,又可分为躯体神经(分布于皮肤、骨、关节和骨骼肌)和自主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一)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其排列顺序是以它们出入脑的部位前后次序而定: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脑神经的名称,国际上排列次序惯用罗马字码表示),按照各脑神经所含的纤维成分,可分为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混合神经。

(二)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都含有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维,故属于混合神经。

(三)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故又称内脏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也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内脏感觉神经将来自内脏、心血管等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通过反射调节内脏、心血管等器官的活动。

1.内脏运动神经的特点

(1)分布内脏运动神经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的支配。而躯体运动神经分布于骨骼肌,受意识支配。

(2)结构自脑干和脊髓发出后,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前,必须在自主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即需两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它发出的轴突,称节前神经纤维,第二个神经元(胞体)位于自主神经节内,它发出的轴突,称节后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神经自脑干和脊髓发出后,不交换神经元直接到达骨骼肌。

2.内脏运动神经的分类

(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侧角内的神经元即节前神经元,它发出的轴突即节前神经纤维。与交感神经相连的神经节称为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即节后神经元,其轴突称节后神经纤维。

(2)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核与脊髓骶部第2~4节的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纤维起自这些核的神经元;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位于其所支配的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内。

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内脏运动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分别随4对脑神经,即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走行,到达各自支配的器官附近或其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在节内更换神经元后,节后神经纤维分布于所支配的器官。

脊髓骶部的骶副交感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随骶神经前支出骶前孔后,离开骶神经,组成盆内脏神经,其纤维到达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在节内更换神经元后,节后神经纤维分布于所支配的器官。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属内脏运动神经,往往共同支配同一器官,构成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和前后,距所支配的器官较远;而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因此,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纤维短,节后神经纤维长,而副交感神经则刚好相反,其节前神经纤维长,节后神经纤维短。

三、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是大脑皮质与感受器或效应器相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路,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是传入通路,人体感觉可分为一般躯体感觉(触、压、痛、温)和特殊感觉(视、听、味、嗅)。感觉通路可将体表的浅感觉和深感觉上传至大脑皮质。

(二)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传出通路,是从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到达骨骼肌的通路,它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锥体系锥体系是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

2.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管理骨骼肌运动的纤维束。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一套分布于全身的密闭管道系统,按其中所含液体成分不同,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管组成,其中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统由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其管道内流动着淋巴(液),最后也注入静脉。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其中的血液组成。心通过节律性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管道内不断循环流动。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不同,可将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途径是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动脉血经各级动脉最后送到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血液通过组织液与其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各级静脉至腔静脉流回右心房。体循环的特点是路径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器官、组织,又将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脏,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途径是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经肺动脉各级分支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肺毛细血管,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交换,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肺循环的特点是路径短、流经范围小(只经过肺),经过循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淋巴系统主要由淋巴器官、淋巴管及其中的淋巴液组成。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沿各级淋巴管向心方向流动,最后注入静脉,因此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部分,具有造血和防御功能。

一、心

(一)心的解剖形态

1.心的位置及外形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其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右侧。心像倒置的圆锥体,前后略扁,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位于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心底朝右后上方,与进、出心的大血管相连,因此心的纵轴是斜行的。近心底处,心表面有一条环形的浅沟,称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线。

由于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仅下方一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第2~6肋软骨相邻,因此临床抢救作心内注射时,应在左侧第4或第5肋间隙紧贴胸骨左缘刺入,可避免刺伤肺、胸膜和胸廓内动脉静脉。

2.心腔共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4个腔。左、右心房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间有室间隔。但同侧房室之间有房室口相通。房室口位置相当于冠状沟的平面。

(1)右心房右心房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3个入口。右房室口有一个出口,进入右心室(在房间隔下部有一卵圆形浅窝,称卵圆窝,为卵圆孔的遗迹,胎儿时期左、右心房借卵圆孔相同,出生后卵圆孔完全封闭,形成卵圆窝。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多发生此处)。

(2)右心室右心室的入口即右房室口,其周缘附有3片呈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右房室瓣)。室壁上有3个突入室腔的乳头肌,其尖端有数条腱索分别连到相邻的尖瓣上。瓣膜、腱索和乳头肌的功能是防止三尖瓣翻向右心房,因此可防止血回流。右心房出口有3个半月形瓣膜,称为肺动脉瓣,可防止血回流至右心室。

(3)左心房左心房有4个入口,即后方两侧各有2个肺静脉口,有1个出口即左房室口,通入左心室。

(4)左心室左心室肌最厚。在左房室口的周缘附有2片瓣膜,即二尖瓣(左房室瓣)。室壁有2条乳头肌,也通过腱索连于两片尖瓣上。左心室的出口即主动脉口,在其周缘有3个袋状的半月形瓣膜,即主动脉瓣(心室收缩时,血流使左房室瓣封闭左房室口,同时冲开主动脉瓣,血液进入主动脉,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封闭主动脉口,防止血液逆流入左心室)。其作用是防止主动脉内血液倒流入左心室。

3.心壁心的壁可分为3层,即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①心内膜是衬于心房和心室壁内面的一层光滑的薄膜,与血管的内膜相连续。心内膜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折叠成瓣膜。②心肌是由心肌纤维构成的。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尤以左心室肌最厚。心室肌与心房肌不连续,它们被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隔开,因此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同时收缩。③心外膜是包在心肌外面的一层光滑的浆膜,即浆膜心包的脏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