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1045200000005

第5章 乐观心态:营造成功的心境(5)

这时,我们不禁会感到“阿Q精神”的“可爱”之处。

美国前总统林肯也是一个“阿Q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一次,有位议员当众羞辱了林肯,他回家后,气得饭也吃不下,于是摊开信纸,给那位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美滋滋地上床睡大觉。第二天一早,林肯部下要替他把信发出,他却将信撕了。部下不解,林肯笑着解释:“我在写信过程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呢?”

如今的职场生活,竞争十分激烈,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即使是已经努力地工作,风光无限的白领人士也不能例外。曾经有一家调查公司对2100多名职场白领进行调查,发现压力主要来源于所处行业普遍的竞争危机,也有个人的职业发展受限制的原因。

对于风光无限的成功人士来说,他们光彩的背后也有无限的辛酸:面临着太多太多的压力,脑子里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或为了激烈的竞争,或为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甚或是为了自己的形象,总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正因为有着那么多危机的存在,使很多人在生活中一片迷茫,充满忧患。

有时我们不妨多些“阿Q精神”。在职场上,对任何事,都往好的地方想想。例如,比别人多做了点事,不妨想想通过做事,我学到比别人更多的本事。又例如,他人比自己更多地受到了领导欣赏,就想那人肯定有超过我的本事。

当我们事业失败时,我们常会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当我们受人欺侮时,我们会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我们失恋时,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安慰都是我们的“精神胜利法”。其实这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依然微笑的精神。

正面的精神安慰对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从失落中走出来,都必须学会调节心理,使它获得某种平衡,否则,我们将长期处在因对名利斤斤计较而痛苦的境地。

所以,“阿Q精神”并非只是民族劣根性,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失败的时候,我们不妨多些“阿Q精神”。

“阿Q精神”含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获得自我安慰和自我解脱,不至于因心理压力得不到正确疏导而做出失去理智的事。现今的“阿Q精神”已经走出传统的禁锢,成了心理学上普遍运用的医治心理疾病的辅助手段,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些“阿Q精神”,让我们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心境转移”,找寻你的快乐

有一个乐观的流浪汉,从不拜上帝,这令上帝很不开心,因为上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死后,为了惩罚他,上帝便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里,7天后,上帝去看望这位乐观的流浪汉,看见他非常开心。上帝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7天,难道你一点也不辛苦?”乐观的流浪汉说:“待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公园晒太阳。)上帝不开心,便把这位快乐的流浪汉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7天过去了,上帝看到这位快乐的流浪汉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这位流浪汉回答说:“待在这寒冷的房间,便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这就可以收很多圣诞礼物,能不开心吗?”上帝又不开心,便把他关在一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7天又过去了,流浪汉仍然很高兴,这时上帝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为难你。”这位快乐的人说:“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足球队很少有机会赢。但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会让我联想起我喜欢的足球队赢了。”上帝无话可说,给了这位流浪汉自由。

在不同的环境中,这位快乐的流浪汉总能找到快乐的事,即使他面临的是困境,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严苛的现实——“闷热的房间”、“寒冷的房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而是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快乐方面——在公园晒太阳、过圣诞节、赢足球的天气……快乐总会随行而至。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这种方法叫做“心境转移”。心境转移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使情绪得以缓解。情绪具有情境性,人们在情绪不安的情况下,可以让自己转移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变换情境,这样就能够得到好的心情,保持一个不错的情绪状态。遇到挫折或意外打击时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可以暂时离开引起这种情绪的环境,找自己高兴的事情去做,散步、看电影、看报纸杂志、下棋、打球、唱歌、听音乐,或者到街上或市场上去看看,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从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绪上得到缓和、平衡。

心境转移可以有很多方法,你不妨试试以下这几种:

1参加感兴趣的社交活动

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如果一个人可以融入社会,开阔视野,就可以有许多知心朋友,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保持心理健康的。因此,走出自我封锁,多出去走走看看,扩大视野,扩大社会交往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多与身边的人联系,充分利用资源。经理可以多找部属聊,同事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发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执行时大家都有参与感。执行方案因为已纳入所有工作者的智慧,个人会有值得存在的价值感,减少不必要的失落。

2郁闷时找朋友倾诉,发泄你的情绪

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可以向好友诉说苦闷,那么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可以恢复正常,并且得到来自朋友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思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还可向自然环境转移,郊游、爬山、游泳或在无人处高声叫喊、痛骂等,也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将自己的情感以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

3营造一个温馨的“小窝”,让不愉快消融在其中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归属感”,而家是人归属的最后场所也是最佳场所,温暖和谐的家是家庭成员快乐的源泉、事业成功的保证,所以,家是你最放松、最自我的地方。如果你有苦闷,你有忧愁,都可以向你的家人诉说,或是干脆一个人蒙着被子大睡一觉,让所有烦恼统统远离……

家,永远是最后也最可靠的港湾,让自己的心情时时回家,感受家的温暖,驱散悲伤的乌云。

4让自己忙起来

二战期间,一个住在底特律的家庭主妇,她发现“消除忧虑的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这个主妇的儿子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空军。那个主妇每时每刻都担忧她的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健康受损。他在什么地方?他是不是安全呢?他会不会受伤、死亡?

最初她希望能靠自己做家务事来让自己忙着,减少对儿子的思念,可是这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做起家务事来几乎是机械化的,完全不用思想,所以当她铺床和洗碟子的时候,还是一直担忧着。她发现,她需要一些新的工作才能在一天的每一个小时,身心两方面都感到忙碌,于是她到一家大商场里去当售货员。

这时,她马上发现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繁忙的大漩涡里:顾客挤在她的四周,问她关于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没有一秒钟能让她想到除了手边工作以外的问题。到了晚上,她也只能想,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那双痛脚休息一下。等她吃完晚饭之后,爬上床,马上就睡着了,既没有时间也没有体力再去忧虑。

学会“幸”灾“乐”祸

有一个富翁,虽然拥有万贯家财,却无法快乐起来。于是,他去拜访一位智者。

智者热情地请他坐下,耐心地听他诉说。

“假如你正行走时,突然掉进一个泥坑,出来后,你成了一个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高兴吗?”

“我还会很高兴的,因为幸亏我掉进的只是一个泥坑,而不是万丈深渊。”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被他们杀害。”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他问。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去拔牙,医生错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你的患牙,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错拔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我的内脏。”

“假如有人到处说你坏话,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这说明我是一个有影响的人,如果我一文不值,他也就不必诋毁我了,他在免费为我做宣传,我不介意,他自然就自讨无趣了。何乐而不为呢?”

“假如你的妻子甩了你,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好是她甩了我,而不是我甩了她,不然我会内疚一辈子,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幸福,而我现在不又自由了吗?”

“假如你马上就要失去生命,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我终于可以高高兴兴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让我随着死神,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另一场宴会吧。”

“这样的话,似乎就没什么不开心的事了,你的生活一直这样乐观吗?”

“是的,只要你学会‘幸’灾‘乐’祸,你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找到快乐。——痛苦往往是不请自来,而幸福和快乐往往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

所谓“幸”灾“乐”祸,其实就是学会苦中作乐,在事情没有变得更糟糕前庆幸一番,“幸亏没有变得更坏”!

金庸先生曾概括人间有七苦:生、老、病、死是苦,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也是苦。老、病、死自然是苦的,生为什么也是一苦呢?一个人只要认真地生活,痛苦麻烦就避无少避。另外三苦,金大侠说得意味深长。一为求不得,你一心想追求的东西(包括金钱、荣誉、地位),尽管费心费力,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二为怨憎会,俗称冤家会,有的人生性凶悍奸恶,言辞刻薄,工于心计,对这种人避之唯恐不及,偏偏他是你的同事,或不幸成为你的伴侣,怎么办?你必须忍耐。三为爱别离,一个人一生要遇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很不容易,相爱却不能相守,又是怎样的一番柔肠寸断、痛彻心扉?

面对不能改变的事情,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来对待,学会苦中作乐。人间七苦都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人生不可避免之痛,而有时候,不幸会突然降临,让你措手不及,那时候你是否还有这番“幸”灾“乐”祸的乐观心态呢?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曾经被小偷光顾,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

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本来被盗是挺让人郁闷的一件事情,在罗斯福的一番自我调侃中,便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值得庆幸”。

老子有一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是快乐与痛苦是相互依存的,可以相互转化,世上没有永远的痛苦,也不会有永远的快乐,快乐和痛苦是比较出来的。拿现在跟过去比,自己现在的状况是否比过去好、得到的快乐是否比过去多、痛苦的事是否比过去少;拿自己与周围的人比,自己受的苦是否比别人多或者自己获得的快乐会不会比别人少。通过比较,快乐和痛苦分出了多少和大小,学会苦中作乐,在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到幸运。有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和事,与之相较,我们的不幸又算什么?快乐和痛苦是人自己感知的,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快乐和痛苦一开始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和标准,是由人们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得出的结论,因此,有时在别人看来不幸的事,我们却可以感知到幸运,将不幸置之脑后,那么何苦之有?

在既定的痛苦不幸中,我们又给自己加上自怨自艾,无异于落井下石,雪上加霜,为自己的痛苦再蒙上一层阴影。反言之,学会“幸”灾“乐”祸,在事情没有变得更糟之前,何不珍惜眼前,保持一种乐观心态,苦中求乐,以苦为乐,这样就可以向着快乐的方向不断前行。

与快乐的人做朋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乐观者为伍,自然就可以感受到快乐幸福;而为悲观者为伍,也就容易被他们传染到灰暗的心情。

追逐快乐,是人的一项特质。与快乐的人做朋友,可以得到他们的快乐,因而,快乐的人到处都受欢迎,他们可以化解许多人际冲突或尴尬的情境,能使人的怒气化为豁达,亦可带给别人快乐。所以,与快乐的人做朋友,是得到快乐的一个捷径。

一个快乐的人,常给朋友带来无比的欢乐,潜移默化中,会将快乐传输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