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由衷地佩服这位父亲,他并没有在养育女儿的成功上沾沾自喜,而是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能把女儿教得这么优秀,也便不难解释了。最后,他跟我们说:“我女儿在美国买了别墅,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我却越发觉得自己当年做得不够。现在我小女儿在500强里工作,每天都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可以,我反而希望她能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让自己更轻松一点,多陪陪家里人。”
在世俗的标准里,只要一个人进入了世界顶尖学府,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地位,这个人就是成功的。这种观念延续了千百年,很多家长也被这个观念驱使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孩子只有到了这份儿上,才算是成功了,自己的教育才是没有白费。可是能达到这种标准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进一所普通的大学,有的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过着温饱或者小康的生活。如果以前面的标准来衡量,除了金字塔上的那些人是成功的,其他人都是失败的。这也就造成,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孩子的表现,而本来最为重要的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愉快,心理是否阳光却被放到了次要地位。
正因为这种主次颠倒的作为,让很多孩子不仅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也失去了成年以后享受生活的心态,使自己那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
回想当年,张国荣跳楼自杀的时候,我们多少人唏嘘和不解。我清楚地记得,当我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身边一位男士感慨道:“唉,怎么就这么想不通呢!他多出名啊,我要是他的话,我做梦都能笑醒,怎么都不会自杀。”
我想,张国荣风光的背后肯定有着我们无法感受的痛苦。如果一个人不是对世界极端厌恶,对生活极端绝望,他是不会选择自杀的。近年来,名人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人在我们眼里,已经到达了财富和名誉的巅峰,本是值得所有人羡慕的人,却选择了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究其原因,这些风光和财富已经无法使他们眷恋这个尘世,他们在精神空虚和自己编织的牢笼里苦苦挣扎,最后只能选择结束生命。
如果一个人内心缺乏信念和宁静,再多的成功也无法为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心理学家指出:幸福指数是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如果只教会了孩子去追求名利、成功,而荒芜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他即使成功了,内心也不会快乐。那时候,越多的成功和财富只会使他更加痛苦,从而走上绝路。
我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让孩子去努力、去成功了,而是说,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人生观,而不是给孩子功利主义的“熏陶”。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如何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让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才能在人生和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反之,精神空虚的人,经常会找很多寄托物,有的寄情于游戏,有的沉迷于烟酒,甚至吸毒,而这些东西只能暂时麻痹眼前的痛苦,会使人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迷茫。
若要让孩子终生觉得幸福,便要赋予孩子感受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仅仅鞭策他去成功。
3.不苛求孩子“十全十美”
成熟、理智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去追求这种不可能,只会使自己失望和不快乐。作为父母,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积极努力地去引导教育,不对孩子求全责备。
任何父母都期望有一个聪明活泼、善良懂事、学习拔尖、样样全能的“天才”孩子,这样的孩子多省心,多为父母脸上增光啊!但是,先不说达到这种要求的孩子凤毛麟角,真的达到这种要求的孩子就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吗?并不见得。完美也是一种残缺,真正完美的人是并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当然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简单地说,快乐源于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对于追求完美的人而言,他们总是处在一种失望或者遗憾中,很少有觉得满足的时候,自然也很少感到快乐。
我的一个同学,假期的时候带着她的女儿思颖来我家玩,小姑娘长得粉雕玉琢的,非常可爱。同学要求思颖叫人,我冲她温和一笑,她却怯怯地看了我一眼,躲到妈妈身后去了。同学有些不高兴,训斥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出来做客要叫人,你往我身后躲什么啊?”
思颖被训斥后,头埋得更低了,还是一声不吭。同学脸上挂不住了,催促道:“叫阿姨,听见没有?”
思颖看了我一眼,嘴巴张了张,却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同学更不高兴了,一把将思颖拽到自己跟前:“让你叫一声阿姨,怎么这么费劲呢?”
思颖嘴巴撇了撇,眼睛里有一种液体开始闪动。我心中不忍,连忙阻止:“算了算了,孩子跟我还不熟,过一会儿就好了。”
同学这才放过了思颖。思颖仍然没有叫我,却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我想孩子之间容易沟通,就让辰辰带思颖去他的房间里玩去了。
两个孩子一走,同学就开始向我倒苦水。她和老公都是“闷葫芦”,思颖完全随了他们。同学无数次教孩子出门要主动跟人打招呼,孩子在家好不容易做到了,可一出门又蔫了,搞得她好几次丢尽脸面。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学习上一教就会,可一碰到有大人考她,她就是知道也不会回答,害得周围的朋友都以为她智力平庸。不但如此,这孩子出门害羞,在家也一样害羞。有一次,学校里教了个舞蹈,同学看见思颖一个人在房间里跳得很好。到过年的时候,思颖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阿姨们都来了,这些都是平时走动很频繁的亲戚,思颖跟他们也很亲,同学就提议让思颖跳个舞,可是思颖死活不干,任凭家里的长辈如何哄她、引诱她,她都坚决不跳。最后,她一个人跑回自己房间,把自己关了起来,弄得大家好扫兴。
最后,同学感慨地说:“这孩子这么内向,以后在这个社会上怎么能吃得开啊?我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真是做梦都梦见思颖突然变开朗了,可我想我这辈子是实现不了了。让孩子跳个舞,都跟要了她的命似的。”
我突然提议道:“咱们认识也十几年了,彼此那么熟悉了,而且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不如你给我来段舞蹈吧!”
同学一愣,笑着拍我:“你耍我啊,我又不会跳舞。”
我一本正经地说:“没关系啊,不管你跳得怎么样,我都不会嫌弃你就是了。就我们两个,跳一段吧!”
同学下意识地拒绝道:“都一把年纪了,你居然叫我跳舞,我可不好意思。”
我双手一摊:“你看,让你跳个舞你那么为难,你怎么知道你的要求在思颖看来不让她为难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抹不开面子的事,怎么放到孩子身上,她们就该如此了呢?”
同学听后没有说话,显然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她有点不甘心地说:“我明白这是我的缺点,但是我不希望思颖身上再继续存在这个缺点。”
我又问她:“为什么你觉得内向就是个缺点呢?如果你觉得这是个缺点,为什么不把它改掉呢?”
同学想都没想便说:“我都多大了啊,早就成型了,改也改不掉了。可思颖还小,完全还可以塑造。”
这些话,想必很多父母都特别熟悉。经常听一些父母说自己已经过了几十年了,一辈子就这样了,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大出息了,唯一的指望就是孩子了。这种想法也没有错,毕竟孩子的可塑性确实比大人要强。
可是回过头来再想想,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父母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正自己身上的所谓的缺点,却要求孩子要做到,这是不是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孩子“必须主义”?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完全达到父母的期望?
事实是,不管任何年纪,只要自己真的想改变习惯、改变现状,都能够使自己无限接近自己的期望。可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绝对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其次,改变自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所经历的过程会很辛苦,甚至是痛苦。所以我们就以年纪、能力等因素作为自己逃避改变的借口。可是内心却非常不甘心,于是,便把这种不甘心放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对孩子过于求全责备这点在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父母身上体现得尤为严重。他们曾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倒,这份不甘心促使他们在孩子的成功上来弥补自己人生的不足。比如全职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和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她们觉得自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角色,心里有很深的恐惧感,害怕和社会脱节,被其他人轻视,害怕被老公抛弃,更害怕被别人说“不用工作,全心全意地带孩子,居然还带不好”。所以,她们比别人更强烈地希望孩子成才,她们以超高标准去要求孩子,因为孩子的成才可以使她们摆脱这些恐惧,让她们看见自身价值,因此,经常做些拔苗助长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对孩子有高期望,越想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最后越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是孩子真的那么差吗?并非如此。这中间有一个逻辑,每一个最终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过无数失败。可是在这些父母眼里,他们不能接受失败。对他们而言,偶尔的失败使他们几乎预见到了最后的失败,他们不允许这种结果产生,所以只能加倍地去要求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管孩子有多努力,总是离父母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最后在父母失望的眼光中,孩子彻底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干脆自暴自弃。孩子成年后,又把这种期望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听了我的分析,同学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着这种心态,可是要从自身去改变又让她找不到头绪。
其实,我并不认为她的内向是一种缺点,所以我更不觉得思颖的内向是一种缺点。
有意思的是,我之后又碰到了一位同学,她也有相似的烦恼,不同的是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实在是太活泼了,上蹿下跳的,比男孩子还活跃。她说这孩子简直生错了性别,比如前不久,她和几个朋友带孩子去动物园,看见蟒蛇的时候,几个小男孩吓得纷纷往妈妈的怀里躲,而她女儿却恨不得进去和蟒蛇玩,吓得她赶紧拉回女儿。
我笑着说:“你平时一定没有和孩子谈论过蛇的可怕。”
她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孩子不会害怕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就像初生之犊不畏虎,它不害怕老虎是因为它根本就不认识老虎,当然不知道老虎是要吃自己的。
同学听了我的解释,对这件事释然了,可还是忧心忡忡地说:“可我养的是女儿啊!女孩子就应该在家弹弹琴、画个画什么的,天天比男孩子还野,像什么话嘛!我希望她文静、内向一点,否则她长大了,会有男生喜欢她这种假小子吗?”
我想,将这两个孩子的性格中和一下,两个妈妈可能会比较满意。
但是我们忘了一点,社会上就因为存在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人,这个社会才变得多姿多彩。
我们再来看一下妈妈眼中这些所谓的缺点。内向是缺点吗?内向的人确实不太会表现自己,从某种程度而言,确实容易吃亏。可这都只是假设而已,就像有的领导喜欢能说会道的人,有的领导喜欢踏踏实实去干的人一样,谁能知道现在孩子的性格会阻碍他还是成就他?既然无法预知,何不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完全肯定和接纳。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才能培养他的自信和安全感,使他一生获得幸福感。
我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的电影,叫什么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但是里面的一组镜头至今使我记忆犹新。电影里的父亲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智力超群,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一个孩子智力平庸,成就也相对平庸一点;还有一个孩子的智力低于常人,是父亲一直在照顾他。可是这三个孩子都过得无比快乐,相亲相爱。
在父亲生日那天,三个孩子都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祝福。父亲对最聪明的孩子说:“你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爸爸为你高兴,爸爸爱你。”父亲对中间的孩子说:“你能自己照顾自己,爸爸为你高兴,爸爸爱你。”父亲对最后一个孩子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爸爸也像爱他们一样爱你。”
成熟、理智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去追求这种不可能,只会使自己失望和不快乐。作为父母,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积极努力地去引导教育,不对孩子求全责备。
有人曾跟我说:“那我不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我要求他十全九美总可以吧?”
之所以不赞成追求孩子十全十美,是因为根本无法量化十全十美的标准。就像上面的两个小女孩一样,孩子太活泼,妈妈觉得养了个假小子;孩子太内向,妈妈担心孩子吃不开。如果孩子处在这两者中间,妈妈可能又觉得孩子没个性。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就算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了,别人也许觉得你家孩子像机器人呢!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如果妈妈带着充满爱意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那么出现在妈妈眼中的是孩子满身的闪光点,而不再是那些令人生气和无奈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