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有什么关系?
分离性障碍是由于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而躯体形式障碍的特征是生理上出现问题或丧失某些能力,而这些又不是器质性原因引起的。
传统的观念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9世纪以来,人们就观察到分离性障碍病人,表现出其记忆、个人身份、意识等可以与精神世界的其他部分分开的现象。
分离性障碍的共同特点是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和意识,即刻感觉和身体运动控制的正常控制、整合功能障碍。病人可以有遗忘、漫游、人格状态改变等表现。在适当的环境下,或在催眠或精神分析治疗中,精神世界分离或“丢失”的部分可以恢复。
躯体形式障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不适为特征。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此类患者通常有两种:一是经常抱怨说身体上感到不舒适,如胃痛、呼吸困难等。还有一类就是正常机能的丧失或削弱。如忽然再也看不到,不能咽下东西,不能移动腿。
由于分离性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联系,本章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阐述。
银幕上的遗忘症真的存在吗?
遗忘症似乎是编剧们最钟爱的、最能出彩的情节,关于遗忘症题材的电影名单能拉出长长的一串:《爱德华大夫》、《伯恩的身份》、《初恋五十次》、《神秘约会》、《美丽心灵永恒阳光》、《小迷糊表错情》、《宇宙威龙》等,这还只是一大堆同题材电影中的几部。
心理学中的遗忘症和银幕上表现的是非常不同的。
遗忘症的心理学描述是:无法回忆起过往信息或无法将信息置于适当情景中。遗忘症并非将过去全部事件的记忆一扫而光。得遗忘症的患者不会在其余生中一直不知自己的来历,记不起过往的所有事情。记忆丧失通常是暂时的,只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短短的一段时间。
遗忘症部分或完全忘记过去的经历,它可能由头部遭受突然袭击或任何一种脑障碍引起的。有些遗忘症不是由于神经方面的原因,而是心理压力引起的。
分离性遗忘症是遗忘症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例如姓名、职业、家庭等)。不能回忆起来的事情,通常是重要的近期事件,不是由器质性原因所致,遗忘范围之广也不能用一般的健忘或疲劳加以解释。遗忘的内容可以是部分性的和选择性的,一般都是围绕创伤性事件,如意外事故或意外亲人亡故。遗忘的“空的阶段”通常是患者本人倾向于忘记的事情,如创伤不可接受的行为;遗忘的程度每天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个固定的核心内容在清醒状态下始终回忆不起来。
分离性遗忘症几乎是顺行的,即忘记的是导致症状产生的事件;而器质性遗忘症,尤其是头部受伤导致的遗忘症,通常是逆行的,即忘记的是导致症状出现的事件之前的那段时间。多数分离性遗忘症患者的时间感和方向感很好,在学习新的知识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分离性遗忘症中忘记的事情只是被隔离起来,并不是都被遗忘了。
相当高比例的分离性遗忘症能够自行缓解,除了给予心理支持,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否则,就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催眠治疗是本症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催眠有助于恢复失去的记忆。对于有些病人,不能自行恢复,催眠治疗亦不成功时,可以进行静脉注射异戊巴比妥,直到病人镇静下来却未入睡,然后在这药物作用下进行检查。轻柔的讲解常常有助于帮助病人回忆分离的内容。
在病人恢复记忆后,仍需要全面进一步的心理治疗,特别是精神分析治疗,帮助病人领悟促使其产生如此深的分离性症状的内在冲突所在,使人格分离的各部分逐步整合并稳定。
这名年轻女子为什么能重拾旧梦?
42岁的刘女士,在被家人带到精神病院时,脸上有着焦虑、慌乱与惶惑的神情。
她的家人忧心忡忡地说,刘女士在四年前突然失踪,家人虽四处寻找,但却音讯全无。最近,好不容易才在离家一千里外的小城镇找到她,但刘女士却好像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似的,连父母、丈夫和儿女都不认识了。她说她从未见过他们,她也不姓刘,而姓张。
她冷淡地说:“你们一定是认错人了,请你们回去。”但每个以前认识她的人却又都说她明明就是刘女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家人只好将她带到精神病院来,寻求医疗帮助。
住院后,病人仍坚持说她是张女士,而且向医护人员威胁:如果他们不让她回到小城镇的家,她就要控告医院和那些“自称是她家人”的人。
分离性漫游症是和遗忘症相关的一种情况。这种病症的患者不仅忘记他们过去所有或多数事情,而且还突然意想不到地漫游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刘女士的个案中就是这样一种症状。漫游症是一种伴有出走的遗忘症,但它比遗忘症更为复杂。这得从成长背景说起。
刘女士来自一个“表里不一”的家庭。表面上父母和谐、和睦、恩爱有加,但是私下里总是吵闹,甚至大打出手。有时候,貌合神离的父母会忍不住把怒气一股脑发泄到她身上。她几乎感受不到什么叫快乐。在苦闷的孤单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她的姐姐。她从小就跟姐姐很好,两人在不幸的境遇中相依为命,始有一些难得的安全与慰藉。但令人痛惜的是,姐姐在她17岁时突然过世,她仿佛失去了人生唯一的支柱,陷入极度的哀愁与沮丧中,过了一年都无法复原。
高中毕业后,她考入了位于上文提及的小城镇的某学院攻读。在大二时,机缘凑巧,她和一个迷人、温馨而又有才华的女孩同住一间寝室,这个女孩的名字就叫做张洁。张洁热情而开朗地接纳她,并一步一步地引导她进入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培养新的兴趣、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也鼓励她发挥以前被忽略的才华——老师说她有音乐天分,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钢琴家。
刘女士很喜欢张洁,也很感激张洁,她对张洁就像对逝世的姐姐一般。同时也因为张洁的友谊,而使她过了一段颇为快乐的青春时光,这种快乐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大学毕业在即,张洁和一位英俊的男士订婚了。刘女士经常被邀请和他们一起旅行、聊天。令刘女士无法接受的是,她爱上了这位英俊的朋友的男朋友。然而令她失望的是,张洁和男朋友很快结婚了,刘女士变得忧郁,甚至开始逃避和他们见面。最后直接回家了。
在父母的安排下,刘女士稀里糊涂地和一个见过两次面的律师结婚了。婚后她无法忍受枯燥、呆板的家庭生活。祸不单行,在她37岁时,自己最钟爱的儿子突然病故。晴天霹雳,也使她累积多年的不满与失望一下子爆发了,在儿子去世的第二天,她即不告而别,离家出走。丈夫及家人虽四处打听、寻找,但都杳无音讯。
刘女士离家之后,四处徘徊又来到上学的城市里,只记得自己是个叫张洁的女孩,靠弹钢琴及教钢琴谋生。这种生活相当惬意而且成功,不到两年,她就成为当地一所音乐学校的指挥。也许是出于一种奇妙的直觉,她只挑选不会对她的过去感到好奇的人做朋友,而她的过去也日渐成为一段神秘的空白。
就这样,刘女士变成了张洁,在小城镇自在地生活了四年。直到有一天,也许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命运,一个少女时代的旧识终于认出了她,这位旧识是刘女士在大学时代的朋友,她不仅认识刘女士,也认识真正的张洁。
当对方做这种指认时,刘女士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满头雾水,她以令人难以置疑的真诚地说:“我是张洁,不是刘女士,你一定认错了。”她的家人闻讯而至,便发生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分离性漫游症属于一个人的意识、记忆、情感、智能等正常运动的正常整分功能发生突然而暂时的改变,以至于某些功能受损而使记忆丧失并伴有漫游的症状。
沙考的得意门生之一冉涅认为,正常人的精神功能及想法等整合构成他的“人格”整体,在正常情况下,他可以依他的意识召来(知晓)这些精神功能及想法,但如果神经系统发生变质,使沟通各种精神内涵的能量降低,则某些精神功能即不再为个人意识所觉知,这是造成“分离状态”的主因。如遭受突然打击,像上文中的刘女士儿子突然死亡。由此可见,分离性漫游也是一种心理自卫机制。
漫游症一般来说很少见,不过在战争期间和自然灾害之后要更常见一些。它有一点和分离性遗忘症比较相似,就是容易在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后来发挥着逃离心理压力的作用。尽管分离性遗忘症患者可能会忘记自己的身份,但就像众多漫游症患者一样,迈出一步后会形成新的人生。漫游的长度和复杂性差异相当大。一些人可能只会走到下个镇子,一整天待在一间房子里看电影,用一个假名字住进一家旅店,然后早晨的时候又恢复了。这种适度的冒险是常见的形式。但是,在一些不常见的个案中,患者漫游到了外国,假造了一个新的身份,编造一个详细的过去,然后过上一种几乎全新的生活达几个月或几年之久。在漫游期间,他们在常人看来还是相当正常的。但是,最后常常在碰到唤起以前生活的事物之后,他们会“醒了过来”。他们在接受治疗时,会有意识地想知道自己在漫游期间做了些什么。
当医师将刘女士的辛酸病史和她的心事告诉刘女士的丈夫后,刘女士的丈夫似乎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床头人,他细心温柔地提供给妻子较充实的生活内涵与较活泼的生活气氛,他其实是“深爱”着妻子的,只是以前一直爱得不够“深入”,“深”到能进入妻子的“梦”中。
“行尸走肉”与“非存在”都是人格解体障碍吗?
人格解体障碍和分离性漫游症一样,都涉及个人身份的分裂。只是人格解体障碍中不会伴随遗忘。这种障碍的核心特征是人格解体,这是一种对自己的陌生感或不现实感。同时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陌生感,觉得别人和自己一样像机器一般。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形成了再认识记忆的失败。患者无法将现在的体验和过去的体验对应起来,就像是偶然走进一个以前熟悉但已经重新装修了的房子时的那种感觉。正如一个高中女生,大约10年前,有一次被雨淋过之后,就出现了晕晕乎乎的感觉,像做梦一样,有时说了话,却感觉不像自己说的。
人格解体常包括情绪反应下降,对他人及整个世界丧失兴趣,同时包括注意、短时记忆和空间推理的缺乏,还有生理反应的下降,如心率下降。
“人变呆板了,像个木头人”,头脑反应不灵活,感到与外界疏远了等,但仍能坚持上学。初中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本县一所重点高中。高中三年间仍持续自感头脑变空,像个木头人,体力、脑力已耗尽,记忆力减退。思考能力下降,有时大脑像短路一样,左脑无用,右脑好用。为此焦虑、紧张不安。患者仍能坚持读完高中,并于2003年6月参加高考,考取了云南民族学院。由于患者及家属不愿就读普通本科大学而至今仍在读高中补习班。近半年来仍感身体不适,全身气血不通,双眼固定并与大脑失去联系,脸变得很难看,像个僵尸,整天戴墨镜等。
有人格解体的大量症状,如诉“感到脸上有东西流出来,可能是脑脊液,脸变小了,变丑了,觉得自己与外界和周围人群有隔离感,像个木头人,像行尸走肉一样,眼睛像个装饰品,和大脑已失去联系,感到自己是个不完整的人,许多神经像被剪断一样。
人格解体障碍就是这样突然丧失了对自己的感觉,主要特征就是感觉到自己很奇特或不真实。该症病患感觉到他们好像从自己的身体中游离出来,正在从远处或上方看着自己;或者自己就像生活在梦里一样不真实。奇特的感觉通常是对自己身体或精神而言的,比如说觉得自己四肢变大了或缩小了,或者自己举止很机械,或者自己就像死了一样,或者自己像被束缚在其他人的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