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诗意地哲思
10214900000009

第9章 从跳蚤的故事说开去

据说:跳蚤跳起的高度在其身高的一百倍之上,倘若在它的头上罩一个玻璃罩,继续让它跳,再过一段时间,它只能跳起比玻璃罩低的高度。随着玻璃罩的降低,最后摘掉玻璃罩,跳蚤却再也跳不起来了,只能成为一个“爬蚤”。

跳蚤人称“跳高能手”,却因为禁锢在玻璃罩里得不到潜能的开发,于是,一个跳高天才就这样沦落了。

学生好比跳蚤,由此审视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也像故事里一样,一味地要求学生待在“玻璃罩”下,那么,学生犹如“跳蚤”一样不断适应学校和教师给予的“玻璃罩”,最终成为“爬蚤”。因而学校、教师给予学生多高多宽的“玻璃罩”显得非常重要。如果“玻璃罩”很高、很宽,甚至达到没有“玻璃罩”的无我境界,那么,千万只名副其实、与众不同、生龙活虎的“跳蚤”自然会脱颖而出。

玻璃罩能让一只“跳蚤”变成“爬蚤”;反之,只要人们弱化“玻璃罩”,甚至取消“玻璃罩”,跳蚤就会得到发展。由此,我想起了无形的“玻璃罩”——规则。不管人们是否注意到,现实中每所学校都有其一定的规矩。这些规矩自然也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规矩过多不但不能成方圆,反而成了学生成长的紧箍咒,束缚了孩子们的外在活力和内在潜力,最后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一批循规蹈矩的“爬蚤”而已。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规矩往往是学校主导的规则,相对而言较多地体现了管理者的意图和理念,自然较少体现学习者的要求和呼声。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所有的规则都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任何规则都存在着变通性、适用性、灵活性、相对性,因此拿一把尺子去量所有学生难免会犯以偏概全式的错误——很简单,孙悟空式的学生在“取经”的过程中需要紧箍咒类的规则来约束,而沙僧式的学生就不需要紧箍咒的约束了。因而我们要审视规则,要制订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成长的规则,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因而学校的眼光要看得远、看得广,要有“三个面向”的气魄,千万不要为了镇住孙悟空式的学生而制作一些人为的“玻璃罩”,以求得一时的安宁,这无异于舍本求末、杀鸡取卵。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当教师的“规则”和学生的“规则”最大限度地重合时,这时的“规则”才能起到它的最大的效用。所以规则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但是,仔细反思,我们制订的规则都能做到这一点吗?

因而,教师要改良“规则”,给学生“自由跳跃”的空间。唯此,我们的学生才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我想,最好我们要建立一种新“规则”,让学生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又自觉生活在此“规则”之下。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新课程倡导创造性、自主性。对于学生而言,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只有给他游刃有余的学习空间,他们才会像故事中的“跳蚤”一样,跳得越来越高;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生命,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无拘无束的成长空间。如此,教育的春天就将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