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诗意地哲思
10214900000008

第8章 从毛毛虫的故事说起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人称“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据说,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这种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和经验。

毛毛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却无济于事!毛毛虫这种跟随者的习惯,给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其实,就毛毛虫而言,拥有这种习惯也是其进化的终极选择,毛毛虫通过这种跟着前面走的固有思路和方法,能够缩短和简化其觅食过程,为其生命乃至种群的延续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像觅食一样简单,当毛毛虫面对着需要判断、决策的时候,其思维模式的弊端一览无余。毛毛虫居然在七天七夜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没有发现不对劲的地方,直至死亡。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其实,毛毛虫是如此可怜可叹,我们学生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种能量大的学生,一是极其优秀的班长,一是雄霸一方的“班霸”,这两类学生往往成为小团体的核心人物。对于优秀生而言,班长是他们的指标,班长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一副典型的毛毛虫型跟随动作;对于后进生而言,“班霸”是他们的榜样,“班霸”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也是一副典型的毛毛虫式思维方式,“毛毛虫效应”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以当教师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一脸委屈地说: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而言,这两类学生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对于一些“轻车熟路”的问题,会下意识地重复现成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因此很容易产生惯性,不由自主地依靠既有的经验,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显然,固有的思路和方法有着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一面,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可以缩短和简化解决的过程,更加便捷地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决策保证了效率和效益。但是,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容易使学生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结果浪费时间与精力,妨碍问题的解决。而且长期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往往会麻痹学生的创造力,影响潜能的发挥。

其实,学生在面临问题决策时,往往会像毛毛虫一样循规蹈矩,他们跟在后面,往往会做出无谓的努力。有时,一只毛毛虫找到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就能为自己乃至群体的生存找到出路。所以,学生不能做规规矩矩的毛毛虫,而应做一只有着自己独特思维、独有思想、独享思路的毛毛虫。

狄德罗曾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学生的独特想法、独有思路,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由自在地成长,如此乎,毛毛虫效应也就不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