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10213400000005

第5章 论坛讲演(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国力

2006 年5月30日-6月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举办“国家文化安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本文为在论坛的讲演,收入论坛文集。

从“端午祭”由韩国人“申遗”成功到皮影戏成为印尼人的文化遗产,国人不断受到强烈的刺激,眼下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和意识也不断高涨。但是有些问题日益凸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与现代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形态上肯定还将发生冲突,这才是国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窘境和严峻问题。

我们的祖国素以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前景一片大好,正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迅速崛起,“再现汉唐盛世”,成为中国人的流行语。许多人期待强大的中国也会使中华文化成为强势文化,但是,到了今天,在炎黄子孙手中传承了5000年的中华文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有人呼吁,中华文化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的崛起与强大,对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危机?如何让无比珍贵却又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永远保存和传承下去,如何增强中国在世界竞争中的软实力?下面我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进文化国力方面的意义,谈五点认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民族生命力

(一)从历史文化上看,中华文化5000年源远流长

中国的悠久历史,让国人引以为自豪,考古学家还在竭尽全力地把中国历史、中华文化起源的时间往前推,并不断有惊喜发现。浙江从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到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到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再到最近发现的浦江上山文化,浙江有人类存在的历史,已推移到1万年前。据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几千年的文明都已萎缩和灭亡了,只有中国从登上历史舞台那天起,就没有停滞过。中国历史上,不断遭到外族的侵扰,和外国列强的侵略,面临亡国灭族的危险,但是在辉煌的中华文化面前,外来文化或为高山仰止被同化,或被击溃,中华文化抵抗住了各种外来文化的侵入。由此可见,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根深叶茂,能够抵挡住任何苦难和危机。

胡****2006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化的悠久、丰厚、灵性,在世界文化中是无与伦比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逐渐提炼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它产生于民间,生长在民间,繁荣于民间,它是草根文化,是乡土艺术,是百姓的文化、生活的文化,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它形式多样,五彩缤纷,生动活泼,它传递着祖先丰富的文化信息,以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价值,为中华民族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二)从现实状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生存危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通过引导世界文化的潮流,急剧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表现形式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固有的形式甚至一些特征与日益变化的对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保护意识的弱化,导致历史遗产、老街古巷、秦砖汉瓦在现代化的口号下日渐消隐、土崩瓦解,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代表着中华文化创造水平的民间作品和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实物资料,继续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流往海外,严重影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于是在今天,逐渐成为强势国家的中国,原先强势的民族民间文化其地位已变得极为脆弱。面对全球化浪潮,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化,不少专家不禁要担心,中国人传承了5000年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中华文化是否面临着消亡的危机,面临无以维系的危机?有识之士预警,中华文化乃至整个文化土壤,正在迅速地贫瘠化、单质化、板结化和沙漠化。

面对5000年文化有濒临消失之虞,作为炎黄子孙,龙的子孙,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拥有时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消亡,如果后继乏人,如果不及时抢救、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会失传和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了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遗憾的是许多年来人们从来不这样思考,或者这样思考了,也不会给民族民间文化以应有的位置。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多数种类都具有草根特性,注定其生命力无比坚韧。可是,再坚韧的生命,也当不得数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冷落,如果在冷落之外又来了新的强势力量的冲击,那么这些以口头和身授方式相传的绝对弱势文化一旦遭遇传承人断代,就只能步《广陵散》后尘,成为空谷绝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局面,也对当代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能不能上不负祖先,下无愧于子孙,文明的传承能不能不在当代人的手中断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何在?

(三)从政府保障措施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回归中重焕生机

2005年,******办公厅、******先后下发文件,强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格提高,力度加大。国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现了对维护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体现了对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思考,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历史的必然。******即将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列入名录之后,如果不落实保护措施,名录中的项目还是有可能失传,所以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门来说,列入名录意味着加重了责任。******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并强调要“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其保护主体就是人本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就是保护传承人。同时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民间,永远扎根于民间这块沃土之中,要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熟悉和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活在民间才有生命力,只有在回归中才能重焕生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传统文化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年代,我们不仅需要有文化良知,更需要更多的人把这种文化良知落实到行动上来。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方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人民创造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活的见证

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祖先的创造,也是祖先内心情感的天然表达,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并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发展。前两届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主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关于人类存在和起源的创造性丰富多彩,绚烂多姿,无穷无尽。”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文明瑰宝。从2001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了90件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蒙古族传统长调民歌(中国和蒙古国)都在其中。即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应该说都具有杰出的价值,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比如文房四宝,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众多匠师世代传承的文房四宝及其制作技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珍贵的科技基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中国人智慧与创造力的活的见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协调文房四宝申报“世遗”工作,如果此项目“申遗”成功,对维护文房四宝的发明权,促进制作技艺的传承弘扬,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申遗”,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延续,但“申遗”千万不要仅仅成为一种应景之举。“申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彰显。

2006年元宵节,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充分展示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分展示了各省份各呈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参展项目题材广泛,品种繁多,蔚为壮观,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参展作品精妙绝伦,凝聚着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智慧和不竭的创造力;参展作品既有传承千年的传统力作,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之佳作。这些展品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特别的个性、精湛的工艺、强烈的美感、浓郁的地域特色,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的民间工艺精品大观,吸引了各界群众踊跃参观。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所有的非物质遗产都需要好好保存和保护。我们要着力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着力打造和世界各地不同的、在国际上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推陈出新

纵览古今,放眼环球,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传之久远。京剧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越剧也是如此,推陈出新,是越剧秉持不变的艺术情怀。在中国近现代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越剧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剧种,但是它善于吸收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广泛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成功经验和艺术营养,兼容并蓄,为己所用,形成了与时俱进、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今年是越剧百年,百岁越剧将迎来庆祝高潮,百岁越剧给我们以启迪:创新意味着永恒,坚守昭示着一切。从民俗来说,有传统民俗和新民俗之分。传统民俗构建了一个丰富性的基础,但目前传统民俗已经破坏得差不多了,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恢复传统民俗,尤其是传统民俗的精华部分,凸显和美的民俗符号,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使民族民间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另外一类为新民俗,新民俗反映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生产方式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许多新民俗自然而然就创造出来了。这些新民俗一般都是有历史传承,然后结合现在农村的实际需求,吸取先进的文化和文明风尚,不断更新。民族民间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可以变化,可以创造的,这种积极创新,促使保护对象得以应时而变,去芜存菁,吐故纳新,生生不息。唯有如此,民族民间文化才能更加枝繁叶茂,才能产生持续不断的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仅仅在高科技方面有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同样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们不能再等到别人抢的时候才着急了。尽管今年的端午节与往年有些迥异,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却仍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中国人的遗憾。韩国在成功将类同于中国端午节的“端午祭”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准备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中医药博大精深,传统中医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我们不重视,也许又被韩国抢先了。我国的川剧变脸、安徽宣纸技艺已为日本人所窃取;我国著名的工艺品景泰蓝,也是文化保护上的一个教训,据说如今日本的景泰蓝出口占了国际市场的80%以上。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一拍?为什么只有当别人“捷足先登”的时候才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呢?传统技艺的保护,既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民族凝聚力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

(一)尊祖崇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和传统美德

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源于炎帝和黄帝。炎黄联盟与帝俊、蚩尤相继征伐后,天下大一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奇迹,因此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我们也被称为龙的传人,源于伏羲女娲时期。天地感应而生伏羲女娲,霹雳雷电之状若龙,击之于木而燃烧,取木火而用,自此改变人类,使之从动物世界分化走出。故以伏羲为龙,但凡神州大地之后人,均为龙之传人。三皇五帝,无论是真有其人其事,还是纯粹的神话传说,都寄寓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情感和对其所开创的功德的尊崇。黄帝陵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大禹祭典、妈祖祭典、祭孔大典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国家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视,体现了民心所向。近年来,各相关地区不断发掘整理和保护宣传好这些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纷纷举办相应的祭典祭祀活动,以血缘与地缘为依托,凝聚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找民族认同,抒发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

(二)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传承与认同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它的根本,而传统节日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特别讲究全民同乐,注重家庭团圆,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纽带。有学者提出,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个传统节日,像元旦、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一样,纳入到国家的法定假日中,这一建议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形成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传统文化意识的日渐淡漠,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传统节日,变成了“吃”的文化了。春节吃年糕,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中国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传统节日普遍********。即使中国人以往最为隆重的除夕夜,除了年夜饭,除了电视屏幕上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些城市连辞旧迎新和充满喜庆的鞭炮也被禁止。这与西方人欢度圣诞节的热闹相比,我们的春节年味淡了,气氛淡了,人情淡了。恢复传统节日,就是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何况这样的文化传统中有值得我们传承的精髓。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而言,就昭示了这种意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戴荷包等等,所蕴含的历史人文内涵,所散发出的浓郁人文色彩,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我们今天一直缺失和遗忘的东西。这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热闹,更能使我们找回和重温失落的传统精神和民族文化精华。

(三)民族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涵,是一种民族情感,是通过艺术、技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因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培育鲜明的文化个性,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历史文脉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的目的所在。我国传统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大多蕴含着健康的思想价值,听听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徐福东渡传说,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许多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承载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梅兰芳在抗战时期,编演了《木兰从军》、《抗金兵》和《生死恨》等爱国剧目,激励国民抗敌救国的斗志。各地的民间龙舞、狮舞和民间鼓乐、器乐,寓意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奋进精神,等等。我们经常号召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产生这些意识和观念的宝库。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生产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民间艺术商业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以浙江为例,青田石雕历经沉浮,终以文化力的张扬而得以重新崛起。如今的青田石雕业,已进入从业人员最多、产业规模最大、产销量最高、精品最丰富的黄金时期。青田石雕原产地证明商标的推广和使用,专业工艺品市场、石雕工业园区和石雕博物馆相继建成,青田县通过一系列组合措施,推动石雕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石雕文化资源已经转化为该县的经济支柱。据了解,目前青田石雕年产值4.2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万。在今天的东阳,木雕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从事木雕生产的企业有140余家,家庭作坊2000余家,光木雕从业人员就有2万余人,年产值20多个亿。嵊州的民间职业剧团有120多个,全年演出超过1.5万场次,总收入达到1.5亿。嵊州还千方百计做大越剧延伸产业,嵊州越剧的演员培训业、演出中介业、戏剧服装业、道具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已初具规模。据说唱绍兴莲花落的演员,出场费都能上万,还可以开上奔驰车。绍兴艺校2006年新开设的“曲艺表演”班成为了热门。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民间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民间文化有着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对于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民间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旅游业内涵的重要途径

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可以说颇为密切。民间文化在当代旅游业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旅游业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发展空间,民间文化也可以借助旅游业的拓展做大文章。如在一些景区景点内进行民族民间文化展示,赋予旅游景区文化的内涵和风韵。杭州宋城成为杭州的旅游亮点,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反映杭州历史文化的景区舞台演出,深受游客欢迎,全年上演700余场,平均每天上演2场以上;宋城加强市井表演和民俗演出,皮影戏、木偶戏、魔术、杂耍、高跷、抬阁、戏曲等粉墨登场,庙会、火把节、泼水节等民俗活动依次举办。宋城被旅游行业人士誉为“杭州的民俗文化园”。杭州东方文化园开展文化遗产休闲体验之旅活动,2006年首先开辟昆曲体验之旅,邀请昆曲名家演出昆曲的代表曲目,在园区内运用昆曲的实物资料和影视多媒体等手段,展现昆曲艺术的发展,观众可以从中直接体验和感受到古老神秘和唯美的昆曲艺术。另一方面,如以民族文化村为依托,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村文化资源加以发掘利用,使民族文化不离开本土生存环境。这方面,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已有成功的经验。旅游业的发展应是多向的,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承担起继承和光大民间文化的责任和社会使命。当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能以歪曲和滥用民间文化遗产为代价,而应该是建立在保护基础上的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同时,让民间文化发挥其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体现,莫过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现代许多思想,包括所谓的创新思想,都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早已萌芽了。只要充分地关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宝藏,这些宝藏或许不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但是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支撑,足以转化为持久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特别是它所蕴含和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基本价值和追求,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视觉上和精神上满足群众的文化审美需求,更在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引导人民健康向上、积极进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被概括为一个社区的文化精神,或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或拓宽和丰富人们的想象空间和表现空间,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提高了,开发利用充分了,必定将为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增添动力。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国家影响力

(一)从争取话语权这个意义上重视对外文化传播

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指的是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个国家走向世界,这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应让文化推陈出新,在输出文化上下大功夫,让人家接受你这一文化。随着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中国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与之相配套,文化的影响力也亟待拓展和加强。当下,西方文化的侵蚀随处可见,在美国薯片、芯片、大片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的冲击下,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基本失声状态。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讲究的是往来,如果只有外来文化的单边输入,那不叫文化交流,交流应该是互动的和双向的。我们要从争夺话语权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化走出去,向西方展示富有魅力的中国,向国外宣传充满蓬勃朝气的中国。在前不久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赵启正(******新闻办原主任)指出,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中国不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不能仅满足于成为硬件加工厂。他呼吁,要振兴中国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对世界文化作出较大的贡献。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先成为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赵启正并进一步指出,要把振兴文化提到文化安全的高度,有了文化安全,才能谈到价值观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系世界的桥梁

越是本土的,越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越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走向越趋向本土化,民族性比较强的文化艺术越能被世界所接受。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比如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和酒文化,中国的昆曲、京剧、舞龙舞狮和民族器乐,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国际社会中得到青睐,受到欢迎。再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所创造的雕塑和绘画,和其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欧洲以致对整个世界艺术的发展,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影响力的主要资源。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在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中国文化年”活动,取得良好反响。各地也纷纷开展国际友城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从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展成功的文化外交,有益于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运用现代传媒扩大辐射影响

当前,报刊多如牛毛,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铺天盖地,现代传媒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强烈冲击带来的“西化”浪潮,令不少国家和地区面临文化殖民的威胁。近两年来,世界舞台上“汉风”再起,我们要珍惜这一历史机遇。邻国所创造的韩剧神话,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很多,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大长今》一剧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其中重要方面在于剧中积淀了丰厚的汉文化,剧中的礼仪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医学文化、官制文化、诗词、汉字、书法等均来源于汉文化或继承于汉文化,而且许多故事情节也是围绕汉文化展开的。《大长今》等韩剧的成功,一定意义上实现了韩国文化产业的战略目的,达到了他们金融危机后文化立国的目标。审时度势,如何运用现代传媒、运用全新的影视艺术等传播中国本土文化,如何在5000年文明的深厚积淀中创造出风行世界的文化产品,是我们面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命题。我省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系列电影创作计划,《皮影王》、《十里红妆》、《鼓舞天下》、《蓝印花布包裹的纯真年代》、《情系龙泉剑》、《李渔的戏班》等10部影片,将由浙江本土电影公司在浙江投资开拍,既是宣传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古老的中国,也是宣传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印记,表现了典型的民族风情,表达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是提升我国文化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要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认真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要把振兴民族文化提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有了文化安全,才能谈到价值观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数千载,历尽艰难坎坷,却依然茁壮挺拔,就因为在每一个紧要的历史关头,前辈先哲们都以超人的勇气、智慧和理性面对危难。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专家学者们应该担负起挽救文化危机的重任,政府应该担负起挽救文化危机的重任。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它离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因此,一个国家,不仅要有经济、科技、国防实力,更要有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一打就垮,没有文化实力,将不打自垮。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当警惕和惊醒,当作暮鼓晨钟。

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 促进和维护文化生态

2009 年5月18日在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一、审时度势,在大局中科学定位

象山申报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区,具有特殊的和重要的意义。

(一)象山建立海洋渔文化生态区,对于象山的意义

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区,自然生态良好,人文古迹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形态多样,在我省海洋渔文化生态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象山县委县政府对文化生态的保护高度重视,尊重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海洋渔文化生态维护和保护。当地人民群众对之形成共识,积极参与文化生态的保护。刚才吴局长的介绍也很生动。象山建立海洋渔文化生态区,是象山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维护海洋文化资源的内在要求,是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彰显城市区域特色的战略举措。实际上,她介绍的也是某种程度上浙江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和一个窗口。

(二)象山建立海洋渔文化生态区,对于浙江的意义

在我们国家这个“金鸡”版图里面,浙江的陆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倒数第二,只比宁夏多一点(不包括直辖市和海岛省份)。但是我们浙江拥有辽阔的海疆,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浙江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陆域面积的两倍多;有6696公里海岸线,全国最长;有海岛数量2878个,约占全国的40%。另一方面,浙江不仅是海洋大省,而且是经济强省,浙江经济发展的步子很快,连续17年浙江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份中始终居于老三和老四的地位,但是经济发展了,后遗症、副效应也很大。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生态浙江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来不但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生态也要良好,不单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不单要抓好自然生态保护,还要抓好文化生态保护。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么一个理念。在象山进行海洋文化生态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的探索,在我省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引导作用。

(三)象山建立海洋渔文化生态区,对于全国的意义

我国沿海有10个省份,有2个直辖市,有港澳台。跳出象山看象山,特别是把象山放到全国各地文化生态区申报和保护的大格局中来看,在象山进行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实践,象山的实践和经验,对于全国沿海省份文化生态保护会有重大影响,对于全国文化生态保护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发展也会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于象山文化生态区建设有着内生的动力,有着自觉的意识。而且,我省不仅重视推进象山这个点的建设,还公布了7个省级非遗生态保护区试点,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形态进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内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仅是非遗保护的生命线,也是生态浙江的重要支撑点。

二、多措并举,在探索中促进保护

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整体性保护,是我省非遗保护实践的一大着力点。我厅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精神,自2008年开始,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工作,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先行先试,探索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

(一)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科学保护

2007年以来,我厅先后与浙江大学、浙师大、杭师大、中国美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共建了6所高校省非遗研究基地。这6所高校基地,积极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参与有关市县文化生态保护规划的制定,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工作提供了富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理论指导。我厅连续举办了五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分别以“国家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传承人保护与传承基地建设”、“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为主题,配套专家专题讲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的一些重大论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与交流,成为我省加强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以编制规划纲要为依据,依章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式,对于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省各试点单位,依靠专家,制订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区保护规划。在目标确定上,认真总结近年来非遗保护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力求全面、具体,力求符合实际,力求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主要措施上,突出了政策支持与引导,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以维护文化多样化为重点,多元保护

浙江地理风貌较为丰富,有水乡平原、有山区、有丘陵、有海岛。我省考虑到各地文化形态不一、各有特色,在指导保护区保护方式上也各有所重。我省确立的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都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类型。如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象山海洋渔俗文化、金华婺文化、绍兴越文化、景宁畲族文化、乐清工艺美术文化、江山廿八都文化。各试点地区通过发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优势,彰显文化特色,树立区域文化形象,维护文化的整体性、多样性。探索不同条件下文化整体性保护模式,引导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以项目保护为基础,分类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是文化生态区工作的重点。抓文化生态区建设首先要抓项目。各地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所保护的重点和途径也有所不同。如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对不同特定区域的蚕桑文化表现形态,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或建有“蚕桑丝织文化展示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展示馆”,或举办“含山轧蚕花”、“新市蚕花庙会”、“洲泉蚕花水会”等民俗活动,或建立“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保护示范点”,“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园”等。象山县每年举办“象山开渔节”、“如意娘娘省亲”等民俗活动,推进“徐福东渡传说”、“石浦——富岗如意信俗”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加强石浦渔港和古街区生态的保护。金华市高度重视婺文化保护工作,强化婺剧团建设,建立婺剧学校,成立了婺文化研究会、举办婺文化研讨会,出版了婺文化丛书40多册。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景宁县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畲族文化生态保护有了地方法规保障。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保护措施,使重要非遗项目焕发生机活力,使文化生态的保护有了凝聚点和着力点。

(五)以人民群众文化自觉为支撑,全社会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非遗是民众的文化,生活的文化。非遗保护,要唤起民众千百万,只有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才能做好。各地利用“文化遗产日”,各类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各类非遗博览会等各种文化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展演展示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提高了文化自豪感,激发了保护热情,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保护区建设的文化自觉,形成全社会参与保护的热潮。宣传生态文化、保护文化生态,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的行动。

我省充分认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入开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成效。

三、抓纲务本,在转变中实现发展

我省在文化生态区建设上,在主观理念和行动上,体现了“五个抓,五个变”。

(一)自觉的抓,变被动抓为主动抓

政府是推动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区建设的第一位力量。没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非遗事业和生态区实践将很难有效地运行起来。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是民间文化,生活文化,百姓文化,只有唤起社会公众的自觉参与意识,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才是非遗事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为此,我们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举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展全省上下联动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充分运用一年到头的各类传统节日和文化节庆活动,引起社会所有成员对非遗保护的日益关注;大力推进各类非遗展示馆建设,使非遗的宣传展示经常化、日常化、正常化。我们还特别重视运用各类讲坛、讲座来宣传,邀请国家知名专家学者来做讲座,我们也请基层的乡土专家走上讲坛,让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讲坛。各类讲坛讲座,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保护理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特别注重与新闻媒体的联动互动,譬如举办浙江省非遗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和非遗保护的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昨天,这两个评审结果都在“浙江日报”和浙江非遗网上公示了。从2006年开始,我们每年开展浙江省非遗保护十件大事评选。我们还跟浙江日报等媒体联合举办浙江省非遗保护宣传报道奖评选活动,评出好专题、好专栏、好文章各十篇。“三好”的评选,把各地新闻媒体的工作热情调动了起来。近年来,我省还构划和实施浙江省非遗系列电影创作计划,《皮影王》已经拍摄完成,《十里红妆》、《鼓舞天下》、《情系龙泉剑》、《蓝印花布包裹的纯真岁月》等,已签约和列入拍摄计划。另外,浙江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系列电视片已拍摄和制作完成,44个国遗项目,一个项目一集,今年文化遗产日举行了首发仪式,并将在浙江电视台连续播放。浙江非遗工作有这么大的声势,与我们重视宣传鼓动是分不开的,重彩浓墨的宣传展示活动,和大张旗鼓的社会舆论氛围,使非遗事业从政府推动转化为社会运动,从政府主导转化为社会主动意识,从政府战略转化为公众战略。

(二)负责的抓,变明天抓为今天抓

文化部部署抓文化生态区建设,体现了一种战略意识、前瞻意识。科学发展观,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仅要保持自然界的青山绿水,还要让文化资源显山露水。我们不仅要留点土地给子孙耕,还要保护文化资源让子孙后代永续享用。文化生态区建设,就是要走出一条以维护文化生态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种发展理念,或者说是非遗保护的理想境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态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往往年事已高,风烛残年,而且往往因为手工作业费时长,成本高,市场效益不高,为此后继乏人,即使有年轻人愿意学,培养工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一定实力和水平的年轻的传承人,往往又留不住,被广告公司、文化创意公司等高薪挖走。当前,对非遗的挖掘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明显投入不足的问题,受经费所限,一些很好的文化素材和题材得不到有效的挖掘整理,一些较有影响的民俗活动也逐渐淡出生活。总体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处于松散的无序的状态中,依然前景堪忧。当前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依然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务必要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条件的要抓紧上,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上,今天的工作要做好,明天的后天的工作也要在今天争分夺秒做好。为了抢抓时间,大家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所谓5+2,白+黑,是当下非遗工作者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三)持久的抓,变一时抓为长期抓

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关键在于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我省出台了若干的政策意见和若干的规划。2005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颁发了《浙江省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构建非遗保护的五大体系,实施非遗保护八大重点工作,提出了加强非遗保护的政策措施。这是全国各省份中唯一的省级非遗保护中长期规划。2006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进一步强调和要求。2007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我们把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部长曾经有一句话,“只要人类存在,这项工作就一定会继续下去”。非遗事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机构办差,有人办事。我省建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每年1500万元。我省非遗工作有这么大的成效,是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法保护,依照规划保护,依据政策保护,为浙江非遗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有力的保障。

(四)创新的抓,变单一抓为综合抓

我们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既突出工作重点,又注意统筹兼顾。当前重点是抓好抢救保护,开展了非遗大普查,建立了名录体系,认定了一大批代表性传承人,对代表性传承人颁发制度化的政府津贴,每年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并建立了一批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和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使一大批重要的非遗项目得以恢复,使一批濒危的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使广大传承人焕发了重操旧业和带徒传艺的热情,使传承人的地位和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在着力和着重抓好抢救保护的基础上,我厅将非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上议事日程,进一步发挥非遗资源的社会功能作用和经济价值作用。现在是眼球经济,注意力就是生产力。我们公布了一批传统文化节庆活动,通过恢复和彰显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衰的魅力,彰显区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我厅与省旅游局作了会商,准备评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景点,我们设想把更多的非遗项目引进旅游景点,增加旅游景点的人文含量,增加它的文化品位,提高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把一些非遗资源集聚的地方,非遗特色鲜明的地方,把旅游也结合进去,纳入旅游线路,把游客引进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另外,我们还要公布一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基地。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实际上许多非遗项目有经济效益,有市场空间,可以成为拉动内需促发展的一个亮点,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统筹的抓,变局部抓为整体抓

怎么体现生态区的区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怎么体现生态区的文化空间概念,怎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厅里公布了7个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各种层级的都有,有跨行政区域的,有以设区市为单位的,有以县域为单位的,甚至有以乡镇为单位的。我们希望在各类试点的基础上,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逐步铺开。特别是象山,我们对它也有一个定位,希望象山能够立足县域抓保护,立足海域抓保护,率先实践,率先突破,然后我们再做好宣传推广。在象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和象山一起探索机制和深入总结,特别是要研究和推动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总结对全省对全国有启发的经验。既然是实验区,就应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通过先行先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对于非遗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实施有效的整体性保护,特别是要防止因为过度开发而对整体生态造成损害,对此应该有相应的问责或处罚办法。我省把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列入了文化大省建设规划,列入了浙江生态建设规划纲要,列入了山上浙江、海上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过去的注重非遗项目保护转向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保护,文化生态区建设,是一个根本途径。

这些年来,我们在“五个抓”上面下功夫,在“五个变”上面见成效,这是一个初步的总结。安徽省等兄弟省市的实践经验,很值得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将认真吸收宝贵经验,认真借鉴学习。各位国家级专家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破解了难题,打开了思路,使我们深受启发和启迪。明天******部长将做重要讲话,一定会给我们指明方向,指引我们把文化生态区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也诚挚欢迎大家来浙江考察指导工作!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2009 年6月24日在第五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的讲话。

上个月底,文化部在黄山召开了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就文化生态区的理念理论、实践实验进行了研讨研究,文化部******部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多位国家级专家在会上做了指导性学术报告。文化生态区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缺少相应的经验借鉴,也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参加黄山会议,我感觉收获很大。

今天,我们在余杭举行第五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本届论坛也是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论题。我们这次论坛,因为有各地的丰富的实践作为支撑,交流很实在,探讨也很深入,大家引起共鸣,取得共识。

在会前,我到新华书店找找有没这方面的书,站了两三个小时,没看到有直接相关的书籍,有寥寥几本关于生态方面的书,也讲的是自然生态的维护,仅有只言片语提到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可以引用、借鉴的资料实在不多。这也说明了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和生态区建设研讨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

借这个机会,我结合黄山会议上******部长的讲话精神,综合会上专家学者探讨交流的一些观点,也初步提炼各地文化生态区建设探索的一些经验,结合自己初步的思考,就文化生态区建设方面发个言,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把文化生态区建设概括为六句话:

一、文化生态区建设,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我先讲三个概念:一是文化生态、二是文化生态学,三是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由特定民族或者特定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表现形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的统体构成;第二个是更高层次的,是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

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1955年,美国有一位学者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个是探讨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第二个是探讨人类文化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利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和构建一个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个文化生态环境中,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同生共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文明紧密结合,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的滋养与润泽。自然生态资源是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生息的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延续的生命源泉。良好的自然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并重的意识。

文化生态区建设,是一门具有学科交叉与融合特质的学科,是一门应该有着系统理论和科学方法支撑的学科,是一门正在破土和受到重视的新兴学科。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生态文明的理论为参照,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基石,以探索保护机制和保护规律为重点,以唤起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为根本途径。这是文化生态区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文化生态区建设,是一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我国官方文本出现文化生态区的概念是在2004年。2004年4月份,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首次提出了“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想。2005年12月,《******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提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2006年9月,经******批准,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立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7年6月,文化部首先公布了福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又相继公布了徽州文化生态区、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待公布的有3个,一个是东海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再有是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广东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几个文化生态区的建设,有关省份都很重视。

文化生态区建设,从提出倡议到开展试点,再到国家级实验区,是与整个时代的背景相呼应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革。改革开放30年,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要高度肯定。但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看,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我们国家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如何做到生态优先,如何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必须思考和破题的紧迫课题。文化生态区建设,是特殊时期对特殊的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在当下这一探索性的实践意义极为重大。

它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从文化生态保护来看,有利于具有特殊价值和深厚内涵的区域文化得到了整体的、活态的保护和传承,也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文化事业建设来看,它是文化发展理念的提升,为文化事业纵深发展和空间拓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从社会效应来看,这是民族文化自身创造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有效载体。如果再从大处来讲,上纲上线来看,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文化生态区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文化生态区建设,是一种区域发展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在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的情况和条件,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文化生态区,制定相应的实施规划,通过地方行动,逐步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我省此项工作起步较早。2008年2月,省文化厅公布了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性的,具有一定社会发展和人文基础,如绍兴越文化生态区、金华婺文化生态区、景宁畲族文化生态区、江山廿八都文化生态区;另一种是专业性较强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如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浙东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乐清工艺美术生态区。这7个生态区试点,覆盖了杭嘉湖、宁绍温、金衢丽9个设区的市,他们分别代表不同区域文化特征、不同行政层级、不同类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流变的,跨行政区域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横跨安徽、江西两省,主要涉及两省三市九县区,主要包括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在共同推进徽州文化生态区保护过程中,为避免矛盾,营造良好的协作机制,安徽、江西协商提出了“三个不涉及”:一不涉及两省之间行政区划的重新认定问题;二不涉及两省之间的财政经费调拨统筹问题;三不涉及两省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归属问题。先小人后君子,是为了避免以后合作中的不愉快。总之是管好自己的账,做好自己的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