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10149800000004

第4章 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2)

2、多予、放活,提高农民整体的富裕程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满足农民衣食住行、农村再生产与农民发展的要求。就目前农村物质方面的现实来看,大多数农村处于温饱或低水平的小康,尽管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的现象。只有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的富裕程度,才能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政府应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的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环境;规划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从源头上降低农村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与农业生产投入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价格。

3、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我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关系信任是调节农村生产、生活的内在机制。继承并发扬农村纯朴乡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可以降低生产经营中的交易成本,有利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

4、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民主参与、民主管理

诺斯指出,18世纪以后西欧之所以首先出现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迅速增长的局面,是由于这些国家具有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保障个人财产安全的法律体系,而这种比较完善的经济组织又是中世纪以来将近一千年间长期演变的结果。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发展状况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必须为各种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建立必要的组织制度和其他社会文化条件。通过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增强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与制度保障。

第二节相关理论借鉴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认识到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开始重视农业变革和乡村的综合开发,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然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核心问题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为非农业人口问题和城镇布局问题;如何节约资源,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避免农村地区的衰退问题;如何保证人类的生态安全问题,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将成为摆脱城市繁荣而农村衰退窘境的有效途径。

因此,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存在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裂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提出的理论,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包括:(1)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以克服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2)城乡关系,既强调乡村服务城市,也强调城市服务农村,使之互为依存、优势互补、互相促进;(3)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融合;(4)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范围和行政区划,其主要思想和工作方针是针对一座城市和它的郊区(马增明,2008)。

通过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长期研究,加拿大学者麦基(T.G.McGee)提出了“Desakota”概念,它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形态,其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这种城市化的空间模式,主要特征就是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淡化城乡差别,由此淡化了传统的城市乡村两分法,增强了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理念。因此,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也不意味着变乡村为城市或变城市为乡村。城乡一体化不会自然而然形成,也不会在朝夕之间完成,它是一个很长的发展建设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运行机制:

1、乡镇企业发展——桥梁

乡镇企业作为城乡一体化的联结点,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其主要发展目标已从过去的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逐步向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已经涉足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以及各种服务业等多种行业,目前正在向综合服务体系的方向发展。乡镇企业的多行业、多领域的发展,才能更多地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才能更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乡村、工业城市的格局,打破了乡村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出现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工、商、建、运、服综合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乡镇企业从城镇工业中吸取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它也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必要的生产原料,使城乡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小城镇建设——载体

小城镇建设,指的是农村在强化农业基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建设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村。小城镇建设的实质是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别。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正确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农业的关系。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功能有:一小城镇具有聚合和辐射功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将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将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和商品流通市场,建立各具特色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二小城镇形成的网络,易于将城市与乡村连接起来,把封闭的、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三小城镇及其市场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国家根据市场总体运行状态,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化解市场波动的风险,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道路和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在我国5万多个各种类型的小城镇中,主要有以农村贸易为龙头的贸易城;以乡镇企业为支柱的龙头企业城;以科技为龙头的科技城;以旅游为龙头的旅游城;以金融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城等。

3、贸工农协调发展——纽带

贸工农协调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等综合农业组织为龙头,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为基础,把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利益集团或共同体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贸工农协调发展打破了城乡封闭的格局,由分散性、自给性、产销分割和低效率的农业,向集约化、商品化、产销一体化和高效率的农业转化。贸工农一体化包含了产加销一条龙、种加养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利益各方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自身的经营特点,将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以契约的形式组合起来,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的。它可以是“公司+农户”式、“社区+农户”式、股份合作式等松散或紧密的经济共同体。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的实践表明,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是联系我国城乡经济、实现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4、资本转移渗透——推动力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程度虽尚未完全进入“反哺”农业的阶段,尚不具备对农业进行普遍补贴的条件,但在政策的选择上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和政策。为此,我国在由剥夺农业向“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过程中,逐步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增加农业投资,促使城市资本向农业和农村渗透,使农业投资达到与促进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平。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农业剩余不再流入工业,剩余沉淀使农业的收益能力大大提高,农民可以将其收入增量转化为农业再投入,农业依靠自身积累发展而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微观基础。实践证明,以城市资本转移渗透来激活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或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期,其发展进程是由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到大城市的郊区化而后迈向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思想方法,同时也是城乡互动发展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因而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将城乡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避免出现城市问题突出而乡村衰落萧条的两难困境;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系统演进过程,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其发展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