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10149800000003

第3章 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1)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非常突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为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提提供了物质基础。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举措,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冯刚,2008)。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和根本途径,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促进农村全面繁荣。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为:一是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低,增收滞缓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增产、价格上涨和政策补贴空间有限,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赵美红,2010)。二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三是公共财政面向农村投入不足,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滞后。四是农村资源环境持续恶化,村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五是农民素质总体上不高,小农意识较强,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凝聚全社会力量,统筹城乡资源,缩小城乡、工农、区域间差别,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同时应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基础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具有较好基础,公共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2004—2010年连续7年发布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条件。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1、推进城乡统筹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防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同时节约集约农村土地,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于一凡,2008)。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王献溥,2008)。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深化农村改革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产业发展,还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采取因地制宜、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4、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5、增加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总之,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公用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村科技教育达到新水平、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1、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已经超出农村这个界限,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即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

2、集中财力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成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3、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建设目标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根源在于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特别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土地制度产权不清晰、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等是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源。因此,深化农村各项政策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农村机制和体制,把农民的潜在活力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般认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矛盾上。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体制上的创新。关于这方面的地讨论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的是户籍改革、农民工待遇问题、农村金融改革、土地制度和乡镇机构改革以及乡村治理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

此外,简新华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至少应该包括5个方面:一是必须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否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并认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村经济还不是集体经济。二是内部的公司化管理和外部市场化运作是制度保证。实行公司化管理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农民具有股东和职工的双重身份,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激励和监督新农村的经营管理者。三是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是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就是用工业生产经营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将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除此之外,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福祉农民,建设工作也必须依靠农民,而目前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总的来说不是很高,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提高农民素质。

(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体体现在农村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切实得到加强,农村的教育卫生和社会事业切实得到发展,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赋予了新的内涵: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基础设施,又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又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通过综合配套建设,最终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出千百万有文化、会经营、懂生活、求发展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