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牟宗三说儒
1006300000009

第9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1)

第一篇 第四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1)

真心着眼,雾中可见明月

一次,王阳明来到南镇游玩,一个朋友指着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问道:

“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在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王阳明的这番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而其中最为紧要的一点则是对于“心”的着眼。世间万象,其实都在于你是否用一颗“本心”去体验融会。在王阳明看来,这个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抽取“真”,弄权耍奸,虚伪掩饰,只剩皮囊一副;抽取“真 ”,花开花谢无关己身,不知人事变迁,落得心眼两茫,终其一生,全无所得。

人心中有善有恶,有趋炎附势,有高洁自傲。唯其不真,所以才有“这万丈红尘,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的说法。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便是入了魔道。牟宗三先生所强调的是儒家的“清明之心”,用没有被凡尘污染过的纯洁真诚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事物,他说:“心永远为主体而落实。”这个“主体”如若为真,那么落实于外物,就是王阳明讲的“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的本来面目。

牟宗三先生说王阳明的全部学问就在于求“真心”以接“仁义”。简单的说,就是你没有一颗真挚实诚的心,也做不出善良敦厚的事。在牟先生看来,这是一个人具备道德心的最基本形式。在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上,或许我们能一窥这其中的真意。

李嘉诚创业初期,条件非常艰苦,资金短缺,厂房狭小,所以做得都是数量很少的订单生意。

一次,有个外商找到李嘉诚,希望大量订货,但外商也提出了要求,李嘉诚的公司必须寻找有实力的公司作担保。这是一笔大生意,李嘉诚欣喜不已,但是找谁担保,这又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跟外商如实相告:“对不起先生,我非常想长期和您合作,但是很遗憾,我实在没办法找到有实力的公司为我担保,如果你因此而重新作出决定,我将尊重您的决定。”

外商沉吟片刻后对李嘉诚说:“从你刚才的那番话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十分真诚的人,在生意场上,更多的人都在用尽一切手段赢得自己的利益,而你的真诚让我对商业社会重新又了信心。我想,相互间的诚实是互相合作的基础,我已经决定了,你不必再找人担保了,因为你自己就是最好的担保,没有比一个真实的人更好的担保了。我们现在就签合同。”

就这样,李嘉诚非常顺利地签下了合同,赚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为他今后闯荡商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的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其为人以真不以假,诚挚相待而不弄虚的人物风范无疑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嘉诚的“真心为人”体现了王阳明所言的“以世真求圣贤之学”的真谛。“世真”首在“己真”。每个人心中的圣贤之学的定义多有不同,商人们求企业发展,政治家求国家安宁,道德家求天下大同。说起来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奢望,牟宗三说由“我真”而化为“情真”,由“情真”而导于生命欲望的自足,终而知耻明智,自然也就能国昌而民盛了。

一如动静互补是一种生命形态,本心为真亦是一种生命形态。王阳明常言:“真,吾之好也。”而痛恨假道于私的小人所为。佛家说世上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叫名,一个人叫利,照此讲来,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儒音凡录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阳明洞,后世称其为阳明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继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王阳明少时也颇有与众不同之处。据《年谱》记载,阳明原名为王云,五岁仍不能言,后遇一僧人,说原因在于名字中的“云”字将一切说破,建议改名。家人取《论语》“仁能守之”之意,更名为“守仁”。

魔道:佛教指魔鬼的境界。魔道也是出世求道之途,道讲天人合一,佛讲超脱轮回,魔讲由我乃大。

云飘水流,放下才能宁静

一个女子提着打包小包,坐了半天的汽车去参加禅修班。他对禅师说:“我只是想轻松一下,每天工作那么忙,说实话我的公司最近效益也不好,想出来静静心,让自己快乐一点。”

禅师说道:“心魔在己身。一切的根源皆在于施主想要的太多,想放的太少。我年轻的时候,看到一个农夫挑着满满的柴火向前走,他走的很辛苦,很艰难,我看的很替他心疼。那个人虽然已经有了柴火,但是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地上的树枝什么的还是往身上放,两只眼睛不往前看,只盯着自己的脚下,正因如此,那个人撞到了很多了,路人对他很是不满,而他自己一路走来,柴火越来越重,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复杂,一般人能有那么多的柴火一定很高兴,可他却愁眉苦脸。后来,在快到家的时候,他再也走不动了,倒在家门口,而身上的柴火也撒了一地,被到处乱跑的猫啊狗啊都踩断了。如果他能放下多余的柴火,那他走的肯定不会那么累,心情肯定也会很舒畅。世人之所以感到内心浮躁,得不到安宁与快乐,其实是与那个人一样,只知道一味的拿,而不懂得放下。”

禅师的一席话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的确,现代人心事太多,心情太重,就像那个背柴人一样,即使走路,也是两眼只注视脚下,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柴火,结果负担越来越重,到头来,身体和精神被全部压垮,又哪里能获得身心的安宁与快乐?

牟宗三先生说:“人人都要生命的光彩,但须知生命是有限的。”在牟先生看来,正因为生命有限,才要“超然物外”,既王阳明说的云飘水流,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才能如同宁静的河流一般,在水波荡漾之间,领略黄昏时分的绚烂景色。而这也正是所谓“放下”的真正含义。实际上,心外的“物”始终是存在的,就像打水漂一样,虽然最后石子没入水中,激起的涟漪归于平静,但其终究荡起过波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因如此,牟宗三先生认为,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着重的不是“物”本身,而在于“心”。我们的这个“心”是要受到石头激起的涟漪支配还是放下那个涟漪而自享宁静,都在于我们自己。只有这样,内心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来装载我们想要的自由和纯真,才能实现真正的快乐。

一只蝗虫对青虫说:“我今天很难受?”

青虫问道:“是不是生病了?”

“病倒没生,只是早上吃的太多了,现在肚子涨涨的,飞也飞不起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我吗?”

青虫想了想,说:“要不我陪你走走?”

于是,青虫带着蝗虫在四周走了几圈,但是蝗虫还是感到难受,而且它的肚子也开始疼痛起来。它躺在地上,嗷嗷乱叫。

青虫很同情蝗虫,于是它去请教自己的父亲,青虫的父亲来到蝗虫面前,说道:“哎呀,为什么那么贪吃呢,不吃那么多不就没事了嘛?”

“爸爸,你快想个办法救救它吧。”青虫在一旁喊道。

“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了。”说着,它让蝗虫张开嘴巴,它拿着一根草在蝗虫的嘴里搔了搔,没一会,蝗虫便吐出一大口馊馊的东西来。吐完后,蝗虫长出一口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服极了。

青虫的父亲叮嘱道:“以后别猛吃东西了,否则肚子就会爆掉。”

蝗虫因为贪吃而导致身体不适,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所要太多,以至烦恼和负担始终挥之不去。不要去抱怨别人比自己快乐,比自己潇洒,比自己活得轻松宁静,看看别人是如何把握、控制自我的。事实上,每一个内心宁静的人,都是懂得放下之人。放下不是单纯的放弃,照牟先生的话说过,它是一种抉择——是禁锢自己,还是松绑自己。

实际上放下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得到,这种得到是去糟粕而存精华,按佛家言,这是必须的执著,因为外在的“物”太多,而人生的痛苦就在于“身为物役”、“心为内困”,所以,放下才能安享心的宁静。

儒音凡录

红尘: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班固《西都赋》的诗句:“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