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牟宗三说儒
1006300000010

第10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2)

第一篇 第四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2)

超然物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比喻置身事外。出自苏轼的《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懂是非心,推开良知之门

在王阳明眼中,圣人的标准就是有是非之心,知对错是是非之心,明善意也是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是万世不变之理,是道德的取向。按王阳明的话说,是我们对外界变化的自然反映。就这点而言,是非之心亦是对外界的衡量判断之心。

牟宗三先生将这种是非之心形容为综合的智慧,因为它不单立脚于去自己的“心中贼”,也落脚于去别人的“心中贼”,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而使“良知”达到自然之教,开风气而成社会准则。

有是非之心,才能爱憎分明;有衡量判断,才能不为外界所惑;分明对错善恶,才知荣辱廉耻,才不会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丧失基本的为人之道,试想,如果一个连是非心都不具备的人,又如何能有敞亮的人生姿态?

一个小偷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是始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于是他找到拾得和尚。

听完小偷的一番话,拾得和尚微微一笑,说道:

“你已知所为不妥,看来心中已辨出是非。是非之心人人皆有,有所区别的不过是有人阴天见雨,有人阴天见太阳。阴天见雨是俗人之眼,一如善恶是非,心中全然是明白的,但拨不开心头之雾,阴天见太阳则是慧眼者所为,与万丈红尘中依旧能拨云见日。”

按照佛家所言,每个人都是有佛缘慧心的,所不同的是有人自在自明,而有人需要高人来度。是非之心也是如此,拾得和尚说的“是非之心人人皆有”与孟子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一个道理。古人生而为人,受父母之教,领圣人之学,现代人又通晓古今,按理说更应该具备“是非之心”,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混淆是非,强词夺理的现实境况。一如故事中的小偷,“心中已有是非之别”,可最终还是“阴天见雨”,拨不开内心的那一层雾,一如《礼记·中庸》所言,我们能“慎思之,明辩之”,却不能“驾行之”。

一个年轻人学艺期满,准备向师父辞行,师父对他说:

“这三年来,你都学到了什么?”

“我学到了一身好功夫。”

听完徒弟的这句话后,师父沉吟片刻,说:“看来你还不能下山,再练一年。”

一年期满,师父再次问了徒弟同样的问题,徒弟的回答是:

“学到了凡事持之以恒,必有所得。”

听闻此言,师父又让徒弟仔修炼一年。一年后,师父又问了相同的问题,这回徒弟的回答是:

“武学之道,重在内养身形,外扬正道。”

“什么是正道?”师父问道。

“正道就是要承担,直面人生。尤其是练武之人,须知善恶有别,是非要分,不恃强凌弱,不可在似是而非里转来转去。”

师父终于露出了笑容,对徒弟说:“好,你可以下山了。”

这个徒弟说的“承担”二字很值得人回味再三,与王阳明所言的“破心中贼”有相似之处。在王阳明看来,所谓“破心中贼”就是去掉心中的恶,发扬人间的善,唯如此,人有是非之心自然也是顺当的事情,从而个人得幸福,推延至社会得安定。这也正如牟宗三先生说的那样:“有是非之心。才能脱离奢易的习气,不负做人的根本。”

儒音凡录

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拾得和尚:唐代天台山国清寺有个丰干禅师,一天,他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于是就把这男孩带回寺中,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寺中的僧人都叫他“拾得”。

知行合一,穷途也可出山

生活中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明知很多东西无需挂念在心,却为何始终放不下?明知有些事做来并不困难,却为何迟迟不肯动手?明知阴雨降至,却为何从不未雨绸缪?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无疑是王阳明所讲的“知而无行”的表现,即对于事物有充分的认知。但却没有一个实际的行动将这种认知运用起来。

照王阳明的话说,这世上无非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完全不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到最后“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正因如此,凡事才必须要讲个“知”字。这个“知”不仅是简单的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则恰好相反,满脑子的“苦思冥想”,却“全不肯着实躬行”,这样的人对外在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必说一个“行”,唯有“行”,“知”方能有真正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知与行相融合的自觉行为,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在一部老旧的日本电影里,由高仓健饰演的男主人公因为误杀而在监狱里做了七年牢,临出狱前,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你是否还在等我,如果你还在意我的话,希望在我到家的时候能看到绑在窗户上的黄手帕。

几个月后,这个男人刑满释放。他的神情有些黯然,因为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在等着自己,是否收到了那封信,或许,她早就搬走了。

正当男人这么想的时候,一辆出租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的眼前,原来这辆出租车的司机是男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上了车后,男人的朋友告诉他,他的妻子还住在原来的家里。

在离家几百米的地方,车子停了下来,男人让朋友去看看那块黄手帕是否绑在窗户上。几分钟后,朋友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向他喊道:

“在那!黄手绢在窗户上!”

没等朋友把话说完,男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往家跑去,在家门口,男人看到了面带恬静微笑的妻子。当男人问妻子为什么会一直等着自己的时候,妻子告诉他:

“这是我们早就说好的,谁也不能抛下谁。”

在这则温馨而浪漫的故事里,男人和他的妻子实际上都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这种“知行合一”发端于他们对彼此的承诺,谁也不能抛下谁——这就是王阳明讲的“知的本体”,即一种道德感的表现,是“真知”。正如他跟学生讲的一段话:现在的人们知道对长辈要孝顺,对晚辈要爱护,这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自发的道德,但实际上,真正这样去做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王阳明看来,这种“知”就是假道学。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像故事中的男子和他的妻子一样,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知行合一的体现,但是放眼当下,或许我们又不得不发出与王阳明同样的感叹,正像牟宗三先生哀叹的那样:真生命越发稀少了。

有个人,年纪轻轻就读了很多书,在十里八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人们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都会上门来请教。这个年轻人尤其喜欢看古书,嘴里总是挂着圣人之言,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天,年轻人来到集市准备买一些生活用品,集市上的人多与他相熟。年轻人买完东西后,和一个来熟人聊起天来,青年人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声音也很轻,不喜欢在自己说话的时候别人打断自己,以显示其高人一等的涵养。但是在聊天过程中,这个读了很多书的年轻人却时时打断对方的话,纠正对方话里的意思,这让对方很是尴尬,没聊多久,对方借故离去。

这个年轻人与其说满腹经纶,不如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更为确切,牟宗三先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过这种现象,他用了一个朴素但又形象的比喻——跨进门槛时像喜鹊一样欢叫,出了门槛却又像蜗牛一样缓行,甚至走一步似乎都不情不愿,说的就是像这个年轻人一样的人。

实际上,“知”并非难事,无论是圣人说的孝悌仁义,还是当今社会提倡的知荣辱,共和谐,都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的获取“知”的养分,也正如此,“行”的意义才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一如王阳明所言:自觉地行,也是一种可贵的知。

儒音凡录

高仓健:日本著名性格演员,生于1931年2月16日。兄妹共四人,一兄二妹,高仓健排行第二。出演过近二百部电影。其中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是《追捕》里的杜丘一角。曾刮起过一阵“风衣竖领”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