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杰英年早逝之后,王敬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未完成的校舍建筑工程之中。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中国公学初现规模,于1910年秋开始接纳学生。之前在新靶子路租屋读书的学生也全部迁往新址。这里遂成为中国公学的“大本营”之所在,后来虽几经劫难,几经炮火,但只要有机会重新开学,中国公学同人们就会努力完善校舍建设,为师生提供一个诗情画意、乐在其中的“象牙之塔”。
中国公学早期校舍,边建边用,边用边建,逐步形成一些规模。据一些早期学生的回忆文章,我们今天可以大略“复原”一下当年中国公学内外的场景。
中国公学地处吴淞炮台湾,距离宝山县吴淞镇尚有一站路,约三华里。校址占地一百余亩,四面环河,树木扶疏,半村半郭,闹中取静,宁静而优美。公学东南边,正是黄浦江、长江与东海交汇处,碧黄两色,界限分明,煞是壮观。陆路则有中国最早建成的铁路——淞沪铁路,从吴淞口到上海通天庵,共八个站台,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通过一座小桥进入学校,最先看到的是传达室,共分两间。一间是传达人员的办公接待之所,一间是校工值夜宿舍。千万别小看这两间传达室,那可是中国公学内通外达的“枢纽地带”。在很多公学学生的笔下,传达员老蔡和蔼可亲,仗义厚道,经常为学生打抱不平或出面处理各种纠纷,“排难解纷,就凭老蔡一句话,就迎刃而解了”。传达室遂成为学生们心灵深处的温暖港湾。
校园的西边除篮球场外,是一排排红色的洋房,前面的一排,中间是学校正门,上有一座英式红墙钟楼,正中墙上横嵌郑孝胥手书“中国公学”四个大字。楼下左右延伸分隔八个房间,为办公之用,如校长室、教务室、会客室等。楼上则有图书馆和六间教室,教室每间除讲台外,一般放置六十张课桌椅,大的教室则可放置百张以上,光线充足,空气畅通。
由钟楼接连向后北行,右侧是两幢楼房,左侧是八间平房。再向北走,则是一间大礼堂,可容纳一千余人,后来成为很多名家演讲、上课的最佳处所。
大礼堂后有两层楼的男生宿舍,按天、地、玄、黄等作为每排的编号,每排有数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住两到三人。学生宿舍,十分宽敞洁净。一些学生还找来美术图片贴在墙上,颇有情趣。
一些年轻教师就住在男生宿舍的两端,空闲的时候,经常会溜达到学生宿舍聊天。有时候,聊到晚上10点钟熄灯,还不过瘾,就借着月色或点起蜡烛,继续“天方夜谭”,一边剥着花生米,一边纵论天下。
校园的东边,有一大片草地,是为足球场。尽头则是女生宿舍,人称“东宫”。当时的校规规定,男女虽可同教室上课,但男生不得到女生宿舍,女生亦不准到男生宿舍,互为“禁区”,不可逾越。
美丽的青春,总能逆风飞扬。尽管条件有限,但学生们的生活照样丰富多彩。每天晚饭之后,学生们经常到校外散步。“或者走到车站,而后穿过车站到海滨,来回约六华里。或者先走到吴淞镇,再走到炮台湾而后回校,那是一条三角形的路线,来回约十华里。少时脚力健捷,最多一小时,已足够了。如在星期假日,则到宝山县城去,来回不到二十华里。这是沿海的小县,也是海口的前卫。宝山县城较海塘为低,城中没有市面,只有零星的几家小店和一些住户。站在城墙上,站在海塘上,可以看到汹涌的波涛,与无穷的远景。也可以看海上来往的船,以及船上的人。其实都并不相识,却又好似极为熟悉的亲友。”8
偶尔来了兴致,年轻的学生们还会突发奇想,摸黑溜出学校,去海边看日出。在早期学生阮毅成的记忆里,就发生过一件极惊险又有趣的探险往事:炮台湾是军事地区,戒备森严,但学生们并不知道,一心只想着去海边看一次海上的日出奇景。终于有一天,阮毅成约了七八位好友,说通了门房老蔡,在午夜溜出了校门,直趋炮台湾车站。仲春之夜,月色清莹,学生们正陶醉在月光下的大海边,突然听到一声喝问:“口令!”原来是守卫的军队发现了他们,把他们当成了深夜密谋不轨的坏人。等问明来意后,对方放下已经举起的枪,哈哈大笑说:“日出有什么好看的!我在这里一年看到头,都看腻了!”学生们未看成日出,只得打道回府,没想到怎么也叫不醒睡熟的老蔡,又无法翻越入校,只能哆哆嗦嗦地靠在校门前木桥的栏杆上,一直熬到天亮。
这样的所在,无疑是年轻人心中的读书天堂。在后来很多公学毕业生的文章里,中国公学优美的周边环境、气派的正面大楼、高矗的红墙钟楼、丰富的课余生活等,屡屡被提及,饱含深情、历历在目,成为不可磨灭的人生记忆。
这或许正是王敬芳们当年矢志不渝誓要建成吴淞校舍的初衷吧!
孙中山开了张空头支票
吴淞校舍落成之后,王敬芳率领中国公学同人继续四方筹款,到1910年末常款已达两万余元。
这时,王敬芳有了更大的梦想。中国公学刚设立的时候,就希望能与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并驾齐驱,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只能从中学办起,后又陆续开设师范、理化、英文、算学等专修科。
等到校舍初定,常款稳定,在郑孝胥、张謇等人的倡议下,王敬芳决定添设工科大学预科,并积极谋划筹办大学。为此,1911年夏,王敬芳专程赴南洋群岛募捐,受到当地侨商欢迎,“诸侨胞认捐银一百七十余万圆,将汇上海”。
万事俱备之际,国内局势急转直下,革命风暴四起,一呼百应。受到这一风潮的鼓动,正在海外募捐的王敬芳决定以天下大局为重,专程拜访正在南洋筹款的孙中山先生,商议将自己募得的侨商捐款移作革命军费。此举令孙中山万分高兴,当即慷慨承诺,“俟成功后,本党照偿原款,且更加补助”9。
如胡适所说,中国公学本来就是个革命大机关,师生中不少人都与革命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11年7月31日,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成为领导长江流域一带革命力量的核心组织。
在此境况下,中国公学学生纷纷放弃学业,投身革命阵营。比如在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大会的会议名册上,共有29人,其中涂潜、邓道藩、陶泳南、张仁鉴、梁鍪五人就来自中国公学。早期学生张承槱还成为了上海光复会的重要领导力量。
武昌首义成功之后,各地革命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时,上海革命党人的核心力量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陈其美为庶务部长的同盟会中部总会,一支是以李燮和为总干事的光复会上海支部。两支力量原本各有所图,同盟会中部总会打算等南京先发难后再在上海行动,而光复会上海支部则打算与浙江革命党人共同袭击杭州。1911年11月2日,陈其美得到情报称,清军派出五艘军舰运送枪炮弹药到江南制造局,已停泊在吴淞口。
两支革命力量经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携手并肩,光复上海。这一行动得到了包括张承槱在内的中国公学学生的积极响应。此前,张承槱曾联合各种革命力量组织了一支3000多人的敢死队,打算赴武汉声援革命,但后来接受于右任的意见,决定与陈其美联合,于11月4日共同攻打江南制造局。由于起事匆促,贸然进攻的结果是不敌清军,陈其美被俘,幸得李燮和组织敢死队前往救援,反败为胜,一举功成,上海宣告光复。
此次光复,“树勋立业之人多有出自中国公学者”,但中国公学并未因此得到有效保护。上海光复后,陈其美被举为沪军都督,张承槱被举为沪军北伐军总司令。而李燮和因与陈其美不和,另率敢死队赴吴淞,被公推为吴淞军政分府水陆总司令。不久后,李燮和借用吴淞中国公学校舍,设立光复军总司令部,自任光复军总司令,黄汉湘任副总司令,招兵买马,求贤纳士,意欲北伐。
王敬芳踌躇满志的办学梦想,终于被国内硝烟四起的现实击得粉碎。各省资助中断,学生往投革命,校舍亦被借用,中国公学只得暂行停办,直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民国肇建,百废待兴。因感念王敬芳以及中国公学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袖加盟中国公学董事会,亲自董理复校事宜,并推举一向关心公学事务的熊希龄担任校长,向浙江兴业银行借款两千金,作为开办经费。
中国公学自立校以来,一直依靠各省协助常款维持,但在革命风起后,这些协助常款纷纷停止。公学要想复校,就必须寻找到新的资金来源。这时,公学董事会想到了王敬芳与孙中山之前的约定,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1912年初,中国公学前监督夏敬观、总务干事梁维岳等打听到前清上海道台蔡乃煌有一笔款子放在“源丰润”银号,但因“源丰润”倒闭而只剩抵押的房产股票字据,后被接任上海道台的刘燕翼存贮在上海比利时领事署。“董事等以此项财产堪充全国公益之用,上海中国公学系全国所公立,办理以来成效昭著,此项财产拨充中国公学经费甚为合宜,特呈请前孙大总统。”10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感念中国公学“教育宗旨迥非他校可比”,且在革命时节“死义之士前后接踵”,遂于1912年3月21日令财政部批准在案,将这300万抵押款全数拨给中国公学,作为办学经费。
中国公学董事会喜出望外,当即做出办学规划,开办政、法、商各科,并续办工科,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准备特派董事钟文恢赴京领取拨款,重振雄风。
计划赶不上变化。孙中山早在返国途中,就审时度势,决定将总统之位让给早已在北京形成政治气候的袁世凯。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卸去临时大总统之职,将掌国大权交给袁世凯,带着一帮失业党人,到全国筹建铁路去了。
孙中山让位,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政治上的考量就不待说了,即便是从经济上考虑,孙中山也无法像袁世凯那样八面玲珑、呼风唤雨,因而开出的往往都是“空头支票”。
据唐德刚《袁氏当国》记载,在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一次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支援。孙大总统大笔一挥,拨20万元救急。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持此总统手谕,前往财政部领款,发现国库之内,只有银元10枚。
口袋里没钱,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发言权了。1912年4月,当中国公学董事会派人兴致勃勃抵京,准备领取孙中山之前承诺的“源丰润”抵押款时,却发现情况不容乐观:财政部虽然高调回复,“事关振兴教育,既奉前大总统批准拨归公学经费,自应准如所请”,但总以“先救急要,徐图教育”为借口,一直未能办理支付。
万般周折之下,1912年11月4日,孙中山以中国公学董事之名,亲自致电袁世凯,希望政府早日兑现承诺:
北京袁大总统、周财政总长鉴:前清沪道存款日内由比领交出,所有源丰润等户各押产,文在宁时已批准拨充中国公学经费,财政部亦续行批准在案。兹闻此款忽提作别用,果尔,则前案已虚。伏望公等电饬交涉使陈贻范仍依前案办理,俾公学得以维持,不胜感盼。文雅不愿越俎,惟该校近以董事推许,用敢一言,并希亮察。孙文。支。11
两天后,财政部复电称:
孙中山先生、中国公学诸董事均鉴:支电悉。沪关存件其源丰润户下押产既经中山先生暨本部先后批准在案,此时自应照办。惟前南京政府曾欠捷成五百万马克,现已到期,本部无款可还,只能展期,而该行坚执不允。经本部与熊前总长磋商至再,始定先还百万马克,余则以沪关存件恳押该行,始能首肯。此乃不得已暂作抵押,并非移作别用,一俟捷成款六个月限满清偿后,即将存件取出,查照前案办理。事出无奈,请希鉴原为荷。财政部。鱼。12
这下,又将皮球踢回来了。据现存的中国公学档案显示,1912年4月到1913年5月之间,为了这笔经费,中国公学曾多次致电国务院、财政部、教育部,但均告失败。1913年4月17日,出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的中国公学董事熊希龄呈文袁世凯建议:既然源丰润抵押款一时无法拨付,政府又不应失信于民,不如另请财政部拨发8厘公债票150万元,作为公学常年经费,按年领息,以期永久。这一建议后得到国务会议通过,但被缩减为6厘公债100万元。
遗憾的是,此案未及执行,国内风云又变。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党魁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而袁世凯被认为是暗杀背后的策动者。事发后,孙中山从日本返国,主张武力讨袁,挽救辛亥革命成果,是为“二次革命”。
1913年7月28日,上海讨袁军司令部迁往吴淞中国公学校舍。中国公学再度停办。
不忍见亡友遗泽湮没
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的支持下,尽管“源丰润”的300万元基金最终泡了汤,但中国公学董事会仍满怀期冀,重修校舍,广聘教员,并准备扩大办学规模,一鸣惊人。
1912年2月,中国公学董事会公推熊希龄担任校长,主持大局,但由于熊希龄在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任职,一时不能回沪,遂推选公学早期职员谭心休暂代。是年秋,董事会又公推黄兴担任公学总理,负责全盘处理校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