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津老俗话
9968500000002

第2章 水土风物篇(1)

九河下梢天津卫,沽水滔滔向东流

沽水是海河的别称。海河作为天津的母亲河,起于市区的三岔河口,往东(偏南)流向塘沽而注入渤海。天津地处海河流域尾闾九河下梢,从字面上看似乎归入海河的共有九条河流,是不是这种情况?我以为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实际上,在天津及附近汇合而流入海河的河流有五条,即南运河、北运河、永定河、子牙河和大清河;而南运河则是由漳河、卫河汇成,子牙河由滹沱河、滏阳河汇成,大清河由拒马河、潴龙河等汇成,如此加在一起也确实是九条河流了。然而多数人都认为,天津的九河与“九天”、“九州”的数字来源差不多,都只是一种“概数”。因为“九”为阳数之极,即最多的数量,称为“九河”,是指“多河”。海河是“扇形水系”,它汇诸多条河水,故称“九河下梢”。这样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说到“九河下梢”就必然联系到“三岔河口”。所谓三岔河口其实是指现在的狮子林桥附近,南运河由西而来,北运河由东而来,在这个地方汇入海河,三河交汇,形成一个丁字形,这里才是历史上的三岔河口(即海河的起点)。1917年,海河裁湾取直,从三岔河口到现今金钢桥附近开掘一条河道(这就意味着海河延长一小段),将南、北运河直接开通到这里,于是便形成新的三岔河口。原来南运河的一段便废弃了,填平后形成老铁桥大街、鸟市等;原来北运河的一段废弃后形成狮子林大街、东河沿大街等。三岔河口地区是天津最早的聚落点,最大的漕运中转地,也是天津发祥地。旧时天津有这样的民谣:“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真切反映了明清时代这里经济的繁荣和地理位置的重要。

“天津卫”的叫法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天津”以明成祖朱棣发兵“靖难”而得名,意为“天子经由之渡口”,“卫”字意即“军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天津卫”,筑城驻兵,负责屯田和守卫、运粮。后来虽因地方建制的变化改过别的名字(如府、县、州、道等),但“天津卫”就一直成为口头流传的地名了。

天津还有“津沽”、“丁沽”、“津门”、“三津”、“海津”、“海门”、“析津”、“卫阳”等别称。“津沽”即“天津七十二沽”的简称,“津门”是因为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三津”一般是说天津乃潞(即北运河,亦称白河)、卫(即南运河,亦称御河)在三岔口交汇成海河,“津沽”则是“三津”与“沽上”二者而为之。旧时还有人在书画上题识称自己为“章武人”。如李叔同1917年书联赠法轮长老,题记有:“余于观音诞后一日,生于章武李善人家。”章武是汉代旧名,那时天津尚无踪影,这个地域属章武郡所辖,故而书之。以上均属雅称,多用于书面,下层老百姓很少用之。天津人大都称自己是“天津卫人”或“天津人”,说自己是“本地娃娃”。如果有人问天津老大爷:“您老是哪的人?”老爷子会操着纯正的天津口音回答你:“我是本地娃娃!”“本地娃娃”就是说我是天津土生土长的地地道道的天津人。

海河七十二湾,天津七十二沽

上世纪50年代,我父亲的一位老同事来我家做客,闲谈中说到,“海河七十二湾,天津七十二沽”,这句老俗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海河的湾确实不少,但是否有七十二道,本人未加调查考证无法断言。即使有,已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据称从1902年至1927年,以海河治本为主,进行堵塞支流并先后六次裁湾取直,取直后总共缩短河道26.34公里,海河的湾减少了许多。比如当年的挂甲寺本在河东,竟“跑”到了河西;三岔口由今天的狮子林桥“移”到了“金钢桥”附近;津南区咸水沽在海河故道上修建了公园;东丽区的东嘴现有两条河道,两河中间形成一岛,此岛将开辟为旅游点……这都是海河裁湾取直造成的结果。但老俗话既已留给后人,我们也不妨这样讲,好在这也是一段历史。

所谓七十二沽,倒是有些讲头。据传说,汉朝时期,天津一带刚刚退海,遍地沼泽,地势低洼,常年一片汪洋。外地迁来居民,三家五舍聚居高地,并多靠熬盐、贩盐、捕鱼、卖草、种苇过活。因水产丰富,生活能维持,遂使居民渐多,结成村落。这些村落除沽水沿岸的丁字沽、西沽、东沽(今东窑洼)、三汊沽(三岔河口)、大直沽、小直沽(今东门外)之外,大多没有名字。旧时天津城内鼓楼上的楹联有句:“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以七十二沽来概括天津的全“境”。《重修天津府志》引《新县志》谓:“七十二沽,在县才二十一,从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名西沽河;在宝坻者二十九,在宁河者二十二,从东潞河名也,东潞河一名东沽河。”《津门杂记》卷上谓:“天津有七十二沽之名,实只有二十一沽,……余则在宝坻、宁河两县城内。

按照旧时的行政区划,这些沽的分布情况是:

天津市区及周边的有:三汊沽、邢家沽、西沽、丁字沽、赵里沽、大直沽、桃源沽、咸水沽、东泥沽、西泥沽、四里沽、葛沽、盘沽、郝家沽、邓善沽、东大沽、西大沽、草头沽、道沽、小直沽、贾家沽、东沽二十二个沽。

在宝坻县的有:八道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貉子沽、丁家沽、翎鹊沽、洛里沽、梁家沽、殿沽、清白沽、半街沽、江石沽、帮道沽、梁家沽、曹家沽、柳沽、南在沽、滩沽、大塔沽、小塔沽二十个沽。

在宁河县的有:大麦沽、齐家沽、捷道沽、大北沽、西李子沽、帮道沽、麦穗沽、东塘沽、西塘沽、南涧沽、勾娄沽、后沟沽、船沽、中辛沽、韩沽、北涧沽、塘沽、东宁程沽、蛏头沽、东淮沽、东李子沽、江石沽二十二沽。

在蓟县的有:高家沽一个沽。

在玉田县的有:拖床沽、大萝卜沽、小萝卜沽、窝洛沽、黄泊沽等五个沽。

在丰润县的有:西滩沽、黄西沽、石桥沽、莲花沽、堼沽、剪子沽、大子沽、东河沽、张子沽、十字沽十个沽。

以上共八十个沽。所谓七十二之数,不能理解为实数。它与“蓟州七十二寨”、“天津七十二屯”、“武清七十二营”等,同属象征性数字。

天津素有水乡泽园之称。清人诗句“天津之水连北溟,七十二沽漩洄汀”(朱彝尊),“七十二沽花共水,一般风味小江南”(华长卿),“七十二沽秋风阔,夕阳争放打鱼船”(李符清),“迢迢七十二沽西,岸上飞花逐马蹄”(沈莹川),便是当年对天津景物的生动刻画。沽,当是河边的聚落,带沽的村落必有水。在天津,除了“沽”的叫法,还有“洼”、“淀”、“港”等,也都靠近河塘或其本身就是水塘洼地,如团泊洼、塌河淀、双港等。“港”如果用于坑名或地名,天津人都念做jiǎng,不读gǎng,包括蓟县的“小港”(但大港例外)。旧时天津邻里间相互问候,如有人说:“二嫂子,今天你吃的嘛饭啊?”答:“港梭鱼啊!”或“港虾钱儿啊!”,这港梭鱼、港虾钱儿都是从港里捞上来的,天津人都读做jiǎng——这就如同北京人将前门外的大栅栏叫成“大什拉儿”一样,你叫“大栅栏”人家反而笑话你,说你是外来人。至于“沽”,一般都念做gū,如西沽、葛沽等,但丁字沽例外,念做gǔ,这也是约定俗成,没嘛道理可讲。

这句老俗话形象地勾勒出北京、天津、保定三座古城的形状。我认为天津人以这三座城进行对比尤能突出天津城的特点。

提起天津老城,久居天津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老城范围,一般是指今天的东、西、南、北四条马路之间,也就是天津人所说的老城里。当年的天津城以鼓楼为中心,为一长方形城垣,东西长五百零四丈,南北长三百二十四丈,城周长九里十八步,恰似一盘巨大的算盘,故而称为“算盘城”。

天津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那时还只是一圈土围子,设有四门,门上建城楼,虽为土筑,却因修建得十分壮观,以致博得“赛淮安”的美称。弘治初年,山东按察副使刘福兵备天津时,用砖石卫城,四门重建城楼,分别题保定是个靴子城,天津是个算盘城,北京是个帽子城名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此后,天津城屡经修建。有一次大修是在雍正初年,天津发了一次大水,水退后重修城垣。每面城门上均嵌有石刻的门额,北是带河门,西是卫安门,南是归极门,东是镇海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城,成立了“都统衙门”,决定拆除城墙,当时虽有众多乡绅反对,与其交涉,但最终未能阻止。据老人说,拆下的城砖运到山东威海卫修了炮台,事后有人回想起城门的四面门额,从中悟出了“带卫归海”似乎就是城砖归宿的谶语。

虽然天津城被拆除,但老城内的旧建筑和当年留下的地名依然是韵味儿十足。像贡院街、户部街、仓廒街、府署街、镇台衙门、沈家棚栏、卞家大院、拴马桩胡同、乡祠胡同、双井胡同、中营、龙亭、鸽子集等,或流露出富贵气象,或摆出满脸官气,或反映出旧时那种简朴而古老的生活。笔者翻阅老作家秦瘦鸥的《海棠室闲话》,得知秦先生当初写小说《秋海棠》便是从天津老城里得到了启示。他回忆说:“记得早先的天津市内,在邻近金汤桥的海河以西,还有一片旧城区,纵横不过数里,方方正正,犹如一块棋盘,街道都很狭窄,却颇有古色古香的气氛。是时秋季中的某一天,我信步走过一条幽静的石街,偶然瞧见一位中学生模样的少女正搀扶着一位老人从家门里走出来。她态度温柔从容,衣饰简朴无华,而外形又那么苗条灵秀,容光照人,以至在短暂的一二分钟以内,便使我的脑神经上深深地刻下了她的倩影,后来在塑造罗湘绮这一人物时,不由不想到了她。”上世纪80年代《秋海棠》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要选择天津这个地方作为秋海棠与罗湘绮相遇相爱之处?可有什么特殊原因?”秦先生说:“这一问,真教我往事历历,如在目前。”由此可见天津老城里在这位上海老作家心中的地位。

旧时的老城里是天津老百姓生活状态的缩影,也是津沽民俗的集中展现。听老辈人讲,民国年间,城内吃水得靠城外供应,每天都有不少人力水车往城内拉水,因路窄常出现堵塞,一旦如此,必须错车方能通行。由于前面堵塞,后面又跟上来,水车越聚越多,有时错车需要半天时间。笔者幼时虽不住在老城里,却常到城里去玩,那深街小巷里的老宅尽管很旧,却像是一幅幅昔日的风俗画,也如同一瓶瓶的陈年老酒,有一种独有的魅力。几年前,老城旧房即将拆迁,我特意赶去看看,心中恋恋不舍,这也算是最后一眼了。老城的旧貌无疑成为天津人不可泯灭的记忆。

天津“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向以“水”著称,故有此老俗语。天津人通过与周边市、县、镇的对比凸显天津低洼多水。

首先天津濒临渤海,背负九河,内河航运历来发达,海河流域的航线长达三千多公里;历史上的天津,又是一个海运漕粮入京的必经之地。内河与海上这两条沟通南北的运输线,使航运成为天津的生命线。

其次,天津处于海河水系的下游,临河傍海、十里渔盐的地缘优势,造就北京的人全,天津的水全,安国的药全,胜芳的会(花会)全了天津及其周边地区“河湖交错、水天一色”的自然环境。所谓港、淀、海、洼,都是天津人对湿地的称呼。记得清人樊彬曾以“到处是水乡”、“物产水成田”(《津门小令》)来称颂三津大地与水的渊源。像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洼……其实都是天津的“肺”。

天津人爱水也怕水。最让天津人难忘的是民国年间的几次大洪水。

最早一次是民国六年(1917年),市内主要河道南运河漫溢,城厢西南地区尽被洪水浸淹。灾民流离失所,哭天喊地,令人目不忍睹。

第二次发大水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那次大水是子牙河河水连续猛涨,终将大红桥旁的护岸和桥台冲毁,河上的钢拱桥梁也全部塌落。这座建自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单孔拱式桥梁,颇像宋画《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汴河虹桥,那种古代拱桥结构,不仅便民,且有观赏价值,但从此沉没河底。后来又建了一座新红桥,但已不是原来的形式了。不过“红桥”两字,倒成了天津市内一个区的地名。

第三次大洪水是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正是抗日战争天津沦陷时期。灾情最为严重。全市浸泡在洪水中达一个月之久。先是市内河流水满,筑堤防守,幸保无事;后意外地从西南郊的减河决口,汪洋大水便冲过农田涌进市区。这天正是旧历七月七“天河配”的前一天,大水进入佟楼一带,经英、法、日租界流向南市和城厢地区,再至津西一带。洪水冲垮市内河堤,同河水平槽了。浊流过处,房倒屋塌,人畜伤亡众多;有些化学物资仓库被水浸入燃烧爆炸,景象惊人。当时被日本人用做封锁各国租界的铁蒺藜、木栅栏,在一片汪洋的茫茫大水中全部失去了作用。据说当时在英租界里躲着的一些抗日人员,都得以趁此机会扮成难民,乘小船离开了天津,这也许算得上洪水千害之一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