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态经济:污染与灾害管理及经济控制
9963900000007

第7章 环境污染与经济管控(6)

如今,美国政府为很多企业设置了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限值。企业担心如果免费为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一些会员单位最终均将被迫解雇工人。将配额免费发放将剥夺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同时也可能通过向消费者转嫁成本,清洁能源的从业者认为加州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地位。另外一方面,排放交易机制已经吸引了大批清洁能源企业,生物燃料、食品加工商、太阳能公司和电动车制企业也重新调整了对碳交易市场的视角[26]。制造商无法移动工厂设备,因此对于过高的低碳交易费用来说,他们是进退两难。有些人认为,法案如果不作修定,物价也可能被迫提高。所以,碳交易的未来还是比较难预测,但是从数据的调查表明,美国的碳交易将成为世界碳排放交易的新坐标。

专题17、暂停相关航空碳排放限额提案

焦点议题:

碳的跨国交易

案例:欧洲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改变

航空活动未纳入《京都议定书》,但是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不能容忍欧盟的单边行动,以强调国际准则为理由,先后并将欧盟起诉到英国高等法院和欧洲法院。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航空运输协会、联合航空公司认为欧盟《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指令的第二次修正案》违反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欧洲法院认为国际航空碳排放限额政策并未违法。自2012年1起,欧盟对所有机场起降的航班所有承运人实行航空碳排放限额管理,承运人应向欧盟递交其航空碳排放量,对超额部分在其碳排放交易市场购买相应的排放额度。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民用航空理事会会议宣布成立“特别高级专家小组”。随后,欧盟对外国航空公司暂停相关航空碳排放限额提案。

【评述】

碳交易就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以市场机制来技术、经济的问题。通经过多年的摸索,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政策主张分为:碳关税:实施边境碳调整造成对进口产品的歧视性待遇,甚至还有可能超过该商品的进口最高关税水平。碳关税单方面采取的一项贸易措施,用以增加其他国家的商品的相对成本,有一定的局限性。碳配额:碳配额许可交易制度对产品进口征收的排放税,有利于调控碳排放。能源的产生、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的研究逐渐明朗[27]。京都议定书在其所涵盖的温室气体排放均来源于能源、金属等排放,并未涵盖空运输在内的交通运输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只是在附件中要求限制或削减飞机和船舶用燃油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最近证据表明:二氧化碳交易的可行性还有一点的难料。2013年2月26日,欧盟提交了关于暂停航空碳排放限额提案,对境内机场的外国航空公司碳排放量暂不实行碳排放限额。欧盟认为排污收费及配额交易是实现减排义务的手段,按照计划,欧盟减少排放减少8%的。国际航空运输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很大,如果不对其控制,那么减排努力会前功尽弃,因此,2006年12月欧盟启动了航空活动纳入欧盟减排机制,通过了《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指令的第二次修正案》。国际航空组织尚未达成一致。因为航空活动的特殊性,全球层面发动航空活动碳排放减排机制的必须采取协调行动,因此从欧美的对弈来看,在减排的法律层面上,各个国家存在着利益冲突,美国和欧洲谁将引导世界的减排潮流,可见一斑。

专题18、紫外线辐射影响生态系统

焦点议题:

臭氧(全球性气体污染物)及立法

A、紫外线辐射影响生态系统

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叶片变小,影响到作物的产量,还会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的质量,使农作物易受病虫害的损害。紫外线会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破坏水生食物链。紫外线能够破坏臭氧层,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增加。紫外线辐射将破坏免疫系统,罹患呼吸道系统的人数大量增加,紫外线辐射也会导致皮肤癌[28]。

B、破坏紫外线的物质

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破坏臭氧物质主要为:1、氯氟烷烃;2、哈龙;3、含氢氯氟烷烃;4、氢溴氟烷烃;5、四氯化碳;6、甲基氯仿;7、甲基溴[29]。

C、全球立法

1981年,联合国成立工作小组起草了保护臭氧层的公约。1985年3月在维也纳通过《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从1988年9月起生效。《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了各国就保护臭氧层的情报交流。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基础上对氯氟烃类控制,审查氯氟烃类物质生产贸易,1987年9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参与条约的国家或集团将缩减5种氟利昂的生产,3种溴代物的生产。以后的消耗量不得超过1986年使用量的80%,从1998年7月起减少到1986年使用量的50%。但是,“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控制进程并不理想。1989联合国环境署召开伦敦会议与赫尔辛基会议,于1989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鼓励尚未参加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家参加;尽可能地控制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减其他消耗臭氧的物质,促进发展中国家培训,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替换设备。1990年,联合国召开了关于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会议,40个非缔约国的代表和5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通过了扩大了对有害臭氧层物质的控制范围,受控物质扩大到7类上百种,规定缔约国淘汰氟利昂和哈龙。规定到2000年将全部淘汰四氯化碳,三氯乙烷2005年以前全部淘汰。

专题19、平流层臭氧耗竭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严峻的问题

焦点议题:

臭氧耗竭与配额制

事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资料显示,该地区的紫外线层每10年上升10%。换句话说,在过去的20年里,每个澳大利亚人暴露在太阳下直到灼伤的平均时间缩短了将近20%。印度和中国是该地区生产和使用CFCs最多的国家。1986—1994年,中国对ODS的消费量每年递增12%以上。印度是世界上CFCs的第四大消费国和第二大产生国。

【评述】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消耗臭氧而受控制的内容包括受控物质的产生量和消费量,其中消费量是按产生量加进口量并减去出口量计算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规定了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控制限额的基准:发达国家产生量与消费量的控制限额都以1986年的实际发生数为基准;发展中国家(1986年人均消费量小于0.3kg的国家,即所谓的第五条第一款国家)都以1995~1997年实际发生的三年平均数或每年人均0.3kg,取其低者为基准。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多边基金及GEF一直在帮助该地区达到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指标。中国已承诺到2010年停止对ODS的消费。在多边基金和世界银行的帮助下,中国已禁止新建与CFC及哈龙相关的生产设施,并制定了全面和详细的计划。多边基金另外还批准了一个帮助印度到2010年淘汰CFC产品的世界银行计划。中亚国家同样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正努力在2001-2003年淘汰对ODS的使用。公司正在逐步停止使用ODS,大多数国家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冻结了ODS的使用。他们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遏制甲基溴化物在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使用。

专题20、强制安装脱硫装置实现排放水平降低

焦点议题:

二氧化硫气体排放配额(区域性有害气体)

从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达标总成本可以知道,美国每年以完全竞争市场下通过排污权交易减排的总成本为14.7亿美元,但是通过强制安装脱硫装置减排则需要花费38.3亿美元。美国2010年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比1980年的排放水平降低了1000万吨,是分两步来实现的:第一步,将高污染电厂的重点二氧化硫污染源纳入计划中;第二步,将限制对象扩大到2000家,包括规模在2.5万千瓦以上的全部电厂。在分配排污权时,需要计算电厂前3年的平均燃煤消耗量(kg/million BTU),以此确定排污权初始分配的配额标准。配额的初始分配有3种方式,即无偿分配、奖励和拍卖。美国酸雨计划以无偿分配作为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分配量占到了分配总额的97.2%。在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体系中,交易的内容是许可,并将二氧化硫的许可定义为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吨。

【评述】

排污权交易是指通过建立市场,使各方能够通过市场平台交易排污权达到减排的目标要求。排污权交易的开展,依赖于对交易成本的控制。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体系计划构建比较成功,在美国,二氧化硫配额的交易价格来源于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CCFE是受美国联邦期货监管委员会CFTC直接监管的金融交易所。CCFE推出的SFI(硫金融工具)的期权和期货合约的交易。美国的二氧化硫配额交易实践已达20年了,取得了公认的经济、环境和一定的社会效果。在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中,由于管理对象包括大陆的主要二氧化硫源,保证了市场参与者足够多;并且得益于交易程序的简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交易成本得以下降,交易的活跃程度很高,最终降低了全球的减排成本[30]。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要求建立排污跟踪系统作为制度执行的硬件设施,以确保能够及时、精确地掌握企业的实际排污信息。该排污跟踪系统要求各参加单位需安装监测装置,二氧化硫浓度监测器、NOX浓度监测器、流量计、黑度监测仪、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该系统必须处于连续运行状态,并且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分析和记录。美国环保局的职责就是监督企业的连续监测系统,对于超证排污的企业,不仅要补办许可证,还要进行罚款:每超证排放1吨二氧化硫,按1990年不变价罚款2000美元。这么严厉的措施是为了确保减排信用的真实可靠,虽然这花费了较高的成本,但建立了市场的信心,也等同于控制了交易成本。

案例:

聚焦:美法院驳回联邦环保局燃煤污染控制法令

事件:美国政府欲控制气体排放,联邦环保局对相关法令进行重新评估,法院要求联邦环保局对《跨州空气污染法令》进行修改联邦环保局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并要求联邦环保局在此期间执行现有的《清洁空气州际法规》,限制东部28个州电厂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是,美国联邦法院于2012年8月22日驳回了奥巴马政府的关于减少燃煤电厂有害排放的法令。法院判决随即引发了煤炭公司股价的反弹,同时也消除了电力公司的顾虑。美国华盛顿地区法院以2比1的法官判决决定,联邦环保局的燃煤污染控制法令已超越了其权限。共和党人称,联邦环保局的新法令对美国工业来说成本昂贵,这将威胁到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复苏过程。这次法院的判决受到了共和党人的欢迎。环保组织提出,法庭的裁决将对生命构成威胁,并督促联邦环保局对法院判决提起上诉。法庭的裁决将危胁到美国人享受清洁空气的保护措施。美国环保协会法律总顾问薇琪﹒巴顿要求三位法官重新举行听证会。

【评述】

热点关注:煤炭公司转忧为喜,但减排之路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