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9961300000005

第5章 二画(2)

十八般武艺

“十八般武艺”源自十八般兵器,多出自文学作品,形容某人武艺高强。最早见于南宋永嘉戏文《张协状元》:“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有白厮打。”元代关汉卿杂剧《五侯宴》:“孩儿十八岁也,学成十八般武艺。”可见最迟到元代,南北都已通用“十八般武艺”一词。但其包括的内容有各种说法。《水浒传》称十八般兵器是:矛、锤、棒、弓、努、铳、鞭、简、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枪、杈。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说是:弓、弩、枪、刃、剑、矛、盾、斧、钺、戟、鞭、简、挝、殳、叉、爬头、锦绳套索、白打(徒手搏斗)。清代有两种并存的说法,一说为矛、锤、弓、铳、弩、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一说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锤、殳、叉、爬头、锦绳套索、白打。

还有九长九短的说法。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皆因出自小说家之口,可谓五花八门,没有定说,以上诸说,可互相参照。也可理解为武艺精通,样样皆能。

二人转

“二人转”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流行于东北各地,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发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历史。过去它有蹦蹦戏、大口落子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二人转”。原有三种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对口演唱的二人转;二是一人演唱的单出头;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近来又有发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语所谓的二人转主要指第一种,即二人对口演唱的形式。

二百五

俗语中常用“二百五”形容有些傻气、言行莽撞的人。它源出多头。

一说来自悬赏缉凶。战国时期,身披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非常愤怒,要给苏秦报仇雪恨,可一时又拿不住凶手。于是想出一妙计,使人将苏秦的首级悬于城门,出告示云:“苏秦是个大内奸,谋刺者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告示一出,立马有四条汉子到宫中声称:“我等杀了大奸苏秦。”齐王问有何凭据。各人都慌编了一套理由,急于领赏。齐王说:“果勇士也,千两黄金你们如何使得?”众答:“我们算过了,四人平分,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斩了!”

二说来自银两。旧时银子五百两为一封,二百五为半封,谐音“半疯”,故而对于不通事理、言行鲁莽的人称为“二百五”。

三说来自古币铜钱。宋元时期,市井言某人装疯卖傻曰“半吊子”。原来古时的铜钱中间有孔,为了便于携带和交易常用绳子串起来,一千个铜钱为一串,俗称“一吊”,也叫“一成”。不满一千者称不够成。凡满五百个为“半吊”,也称“半成”。后遂用“半吊子”或“半成”来形容那些智力发育不全、一知半解却又装懂的人。后来,又因五百的一半是二百五,二百五还不如“半吊子”,连“半成”都够不上,人们便干脆把“不够成”的人由“半吊子”又戏称为“二百五”。

四说来自官员仪仗。唐朝长安的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员,但长安百姓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五说来自赌博。旧时赌具“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的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二百五”。

二十四孝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的“二十四孝”就是中华孝道的典范和样板。那么,它始于何时,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二十四孝在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版本,但不同版本重合的比例相当高。在现在流行的版本中,共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这二十四个故事,涉及的人物则有帝舜、郯子、老菜子、子路、闵损、曾参、汉文帝、董永、江革、黄香、姜诗、丁兰、郭巨、杨香、蔡顺、陆绩、王裒、孟宗、王祥、吴猛、庾黔、唐夫人、黄庭坚、朱寿昌等二十四人。二十四孝的最后两位——黄庭坚和朱寿昌都是宋代人,所以,这个版本的写定不能早于宋代。一般认为,二十四孝是由元代的郭居敬辑录,并且每个故事都赋诗一首,作为课训童蒙的教材。不过,根据最近的研究,二十四孝至少在北宋中期就已经形成,甚至可能要到唐代。在宋代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以孝子为主题的壁画或砖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不仅如此,保存在敦煌的唐末写本中,已经出现了“二十四孝”的名目,其中甚至包括释迦牟尼。看来,二十四孝故事的流传不是一两个人的有意创作,而是由来已久的一种文化传承。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二月二”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从汉代就开始了,那时,二月二又称青龙节、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源自古老的天文学。人们曾经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星辰的位置,据此判断季节。其中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每到二月初的黄昏,角宿一星和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类似龙的双角,东方在五色为青,故称“青龙抬头”。虽为惊蛰节令,其时,兴云播雨的龙,却还在睡懒觉,故此,或供飨以六畜牺牲,讨好哄之;或以木杆敲击房粱,惊而扰之。种种招数,皆为呼唤龙的醒来。北方滹沱河一带有个习俗叫“二月二,通地气儿”。在二月二日早晨,人架龙而动:那耕地的犁杖,一对扶手,若龙角高翘;雪亮的犁刃,呈龙头之形;犁尖下新土似浪涌,搅动烟雾氤氲,叫做“二月二,通地气儿”。

二月二,在民间是个重大节日,传说之多,民谣之多,是其他节日不可比拟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二月二,敲锅底,烧陈菜,吃陈米;二月二,龙抬头,人抬脚……

二者必居其一

此语的意思是只能在两样事物中选择一种。

此语典出《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这段话说的是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去齐国,齐王赠金一百,他不受。到了宋国,宋君赠金七十,他接受了。又到薛国,薛君赠金五十,他也接受了。

孟子的学生陈臻对这个问题很迷惑,问他说:“假如你不接受齐王之赠是对的,那后来接受两国之赠就不对了;如果说接受宋君、薛君之赠是对的,那么,不接受齐王之赠就是错了。一个人前后的行为应当一致,您只能在这二者中选择一种,怎么前后矛盾呢?”

孟子解释说:“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在宋国和薛国,我们游说的时间长,去的地方多,处处需要钱,我当然要接受。而齐王给我们的赠金,我没有用处,没有用处而又要别人的赠金,那不是向别人借钱吗?天下哪有君子向别人借钱的呢?”陈臻听了,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八字

“八字”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八字”源于历法。相传在黄帝时代,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作甲历,创建了中国的历法(太阳历)。“八字”是从历法查出的天干地支八个字。“八字”表达了人出生时太阳的位置,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来推算人的性格与这种性格所呈现的人生方向。

“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上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四柱”正好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八字”始于唐代,最初以年柱为主体,以生年干为本命,辅以纳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虚中改以年为主,取年、月、日、时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为主(日主),查四柱间之五行生克制化,刑冲会合为推命重点,并发扬光大。当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为正宗,故“八字”命学又称“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学”。

八戒

提到猪八戒,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他为什么叫“八戒”?因为猪八戒也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关。其实“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八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条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七不装扮、打扮及观听歌舞;八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

八拜之交

现在的词义是结拜兄弟的铁哥们。源出两处。

一处是源自徽宗时期著名文人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其中记载了“八拜之交”典故: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傲慢,决心给他点教训。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等候多时后方出来接见。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这就是“八拜之交”的典故。到后来,“八拜之交”成为了古人结拜兄弟的最重要礼仪,拜把子、认兄弟都要行八拜之礼。一般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分别冲着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行礼。但据古书记载,“八拜之交”的头一拜是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第二拜廉颇蔺相如刎颈之交;第三拜陈重雷义胶漆之交;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第六拜刘关张生死之交;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鲍之交;第八拜孔融祢衡忘年之交。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

二处是“八拜之交”是以清初以来秘密会社“洪门”入会立誓的仪式。入会之始,举行八拜之礼。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五拜五圣贤(即五个创会始祖),六拜万云龙,七拜众兄弟,八拜万年香。自此,“八拜之交”在江湖道上通行惯用。

八字没一撇

“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还差得远哩!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源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段话。

南宋大儒朱熹,一生著述很多,是理学之集大成者,后人辑有《朱子大全》一书。在他写的《与刘子澄书》一文中说:“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这段话的意思是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打开了,可人们并不理会,不但不进门,反而朝外走。

“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在这里以“八”喻门,无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没一撇,即没有门。现在我们常说的“没门儿”(意思是不可能),若追根考源,大概也源于此。“八字没一撇”原指没门儿,现在演变成没办法、没眉目、没头绪、不沾边的同义语了。

八月十五吃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杭州人吴自牧记述杭州风物习俗《梦华录》上,是列在《荤素从食店》条中只作为糕团点心的一个品种,像月圆形,但不一定特定在中秋来吃。且看以宋代社会为背景的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等书中,在描绘中秋赏月的宴筵上,也未见写到吃月饼之事。

“八月十五吃月饼”起自明代。明代杭州人田如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贺之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形成原因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跟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故事。

元朝末年,中原汉族人民不甘忍受蒙古族专制统治,便决定发动起义。为了联络各地同仁一致行动,就把起义的时间和要求写在纸上,密藏在月饼馅里,馈送给志同道合的人。拿到月饼的人把饼剖开来吃的时候,发现了纸条,知道起义时间定在中秋这一天。于是各地汉族人民举起义旗,同时行动,把蒙古贵族赶回了老家。从此民间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风俗。

八卦与小道消息

“八卦”与“小道消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而且“八卦”有神秘严肃之象,而小道消息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极不严肃的言论。是谁把它们硬拉到一块,使八卦变成了小道消息,且带有桃色意味,而且被人们普遍认可?这不是对“八卦”的亵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