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9961300000003

第3章 一画(2)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原本奉命防秋的泾原藩镇军队发生哗变,拥立在长安闲居的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赋闲在家的张光晟参与其中,被任命为伪节度使。唐德宗委派神策行营都知兵马使李晟带兵讨伐。张光晟看到李晟大军气势浩大,知道朱泚大势已去,便归降李晟。李晟替他向唐德宗上书求情,但没有得到允许,唐德宗下旨认定张光晟罪不可赦,理应处死。张光晟临死前对自己反叛朝廷的行为以及反叛之后又投降朝廷的举动都很后悔,嘱咐行刑的人说:“传话后人:第一莫做,第二莫休。”就是说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做,既然做了,就不要停止,一直坚持到底。“一不做,二不休”来的不义,但后来成了中性词,什么人都可以用。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至理名言是勉励人们要惜时如金。要知其来源,先要知其时间是怎么得来的,寸阴是多长时间。

古代用日晷计时,日晷是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的计时仪器。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晷针垂直地穿过晷面中心,日晷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之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上划上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投影就会投向晷面,并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表盘,以此来显示时刻。将晷面上的格子用“寸”来衡量,晷针投下的阴影,就叫“寸阴”。

那么“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古人早就使用“寸阴”一词了。如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南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当效禹王,寸阴是惜;当效文王,日昃不食。”此处均是用“寸阴”代表光阴。将“寸阴”最早比作“寸金”的是唐代诗人王贞白,其诗云:“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后来元代诗人同恕《送陈嘉会》也这样比喻:“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说的最完整的是清代周希陶编著的《重订增广贤文》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此,这句话就十分流行。

一个女婿半拉儿

民间有一俗语,叫“一个女婿半拉儿”,它源自唐朝。

在中国古代,朝廷为了巩固其统治,常采用“和亲”的办法,即把公主远嫁番邦,结为亲家,以避战争。唐朝尤为突出。唐朝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唐帝国经济文化繁荣,为边疆各族人民所仰慕。开明的唐太宗又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被全国各族人民拥戴为“天可汗”。当时,少数民族酋长都以娶唐朝公主为荣,唐太宗也以许配公主作为密切民族关系的纽带。公元788年,唐德宗以咸安公主嫁回纥可汗。回纥可汗恭敬地回信说:“昔为兄弟,今婿称半子也。陛正若西戌,子请以兵除之。”

“婿称半子”说法一出,立刻被人们接受。不久,刘禹锡作文引用说:“乃命长嗣,为君半子。”“一个女婿半拉儿”的俗语原来是历史上民族团结的产物。

不过,时至今日,此说有些过时,国家提倡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已占到家庭的绝大多数,生儿生女已不再计较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此成语用以讽刺一人做官得势,七大姑、八大姨跟着一起沾光的官场坏风气。这个俗语来自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引起了道家的不满。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笃信道教,与门客苏非、李尚等一起商量对策,写了一部20万字的鸿著《淮南子》。他们用不少秦汉间的轶事和神话故事来极力推崇道家思想。这无异是与汉武帝政策抗衡。武帝大怒,于是派人前去捉拿刘安等人。

刘安听到汉武帝来兴师问罪的事,心中焦急,于是,急匆匆赶到他的老道师傅那里,讨教求生的方法。老道对他说:“现在你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也无妨,只要吞下炉中的仙丹,你即可以升仙了。”刘安大喜,马上又问:“我能不能把至亲好友也带上天呢?”老道说:“可以。”于是,刘安和他的亲属好友一起吃了仙丹上了天。他们临上天的时候,不忍心把心爱的宠物丢下不管,便把吃剩下的丹药撒在庭院内,鸡犬吃了也一同升入了仙界。后来,人们就根据上述传说,创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俗语。

实际上这是一场悲剧,老道和刘安知道活不成了,是被汉武帝所逼自杀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一词语形容以偏概全为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整体全局。

此语出自《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常用来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

还有一说出自三国时期邯郸淳写的《笑林》,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地住着一个穷书生,想发歪门邪道之财。书生记得读书时读过螳螂捕蝉的故事,那螳螂藏在树叶后,一举成功将蝉捕获。于是他去找荫蔽螳螂的树叶。他真的发现了一片螳螂藏过的树叶,连忙摘下来,却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树叶掉在一堆落叶当中难以辨认,于是书生将所有树叶装进箩筐之中,带回家一片片挡住自己眼睛做实验,并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开始时妻子如实回答看得见,但是这书生不厌其烦地拿一箩筐树叶试验,妻子实在不耐烦了,就对他说:“这片叶子荫蔽住了你,我看不见了。”穷书生如获至宝,认为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叶。他带着那片树叶,跑到集市上挡住自己的眼睛便拿商贩的货品。当然他立即被商贩抓住交到官府。县官一听案情,笑得前仰后合,觉得书生蠢钝迂腐到幼稚可笑,骂他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狠揍一顿,把他赶回家去。

这则笑话颇像“掩耳盗铃”,教育人们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草)绳

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有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间。典出《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个名叫文若虚的人,做生意总是赔,人家叫他“倒运汉”。这年他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便破罐破摔,拿着别人送的一两银子,买了几篓太湖橘子——名叫“洞庭红”,随商船出海,他要看看海外风光,死了也不冤。到了一国,商人们都上岸做贸易去了,文若虚猛地想起自己带着吃的那一篓橘子烂了没有?于是搬到船板上吹吹风。岸上走的人看见了,问是什么东西。文若虚拿起一个掐破就吃。围观的人看这东西又好看又能吃,问他多少钱一个。文若虚听不懂,便竖起一个手指。有人拿出一个银钱来买了一个,闻了闻扑鼻香,尝一尝甘甜可口。又摸出十几个银钱来,说:“我买十个进奉皇帝。”旁边的人看了,你买俩,他买仨。文若虚一看剩下的不多了,刚要涨价,那第一个买橘子的人飞马赶来,大声喝道:“不要卖了,皇帝都要了。”文若虚把钱一数,共一千多,约合百两银子,竟是一本百利了。

众商人回来,听说这事,都惊喜道:“人都道他倒运,而今是转运了。”便劝他得此钱买了货带回去再生利钱。文若虚道:“我是倒运的,将本求财,没有一次不蚀本的,如何这要生利钱。妄想什么?万一和从前一样,再做亏了,哪里再有洞庭红来卖?‘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量了,我还是带这些钱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