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9944800000021

第21章 追梦一孩提朴性的复归(2)

一连七天,益山女领着十二名寡妇从早到晚顶着烈日炎炎的太阳,在大炕上扫,在大炕上跳,在大炕上唱:

十二寡妇来扫炕,

扫的扫,瓮的瓮,

三天以内下满坑,

如果三天天不下,

十二寡妇都改嫁!

她们跳着唱着,声音是单调的,苦涩的,甚至是歇斯底里的,但老天就是不怜悯,不管寡妇们怎样乞求,还是不下一滴雨,累得她们个个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倒是她们在下汗雨了。

她们的动作是不能停的,只有碰到外地的过路人路过炕边时,才能用另一个动作,代替她们求雨。

这天中午,益七爷到这个村里办事,刚路过大炕,就被几名寡妇拉到了炕里,把预先准备好的驴扎脖子,套在他脖子上,叫他趴在炕上转,寡妇们则用扫帚拍打他的屁股,问他什么时候能下雨。

益七爷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驴扎脖子就套在了他的脖子上,被拉得转了起来,屁股被扫帚拍得有些痛了,急得跳了起来:“你们都不看看,太阳红得像大火盆似的,有雨都会被它烤干,哪能下雨呢?”

他的话音未落,又是一阵猛烈的扫帚拍打声,几个寡妇的嘴都急歪了,她们求了这么些天,就希望有人说能下雨,谁知这个益七爷连这点都不懂,她们能不急吗?

还是益山女机灵,马上给益七爷提醒道:“七爷,七爷,您快说明天能下雨,也就没事了。”

益七爷听到益山女的提醒,马上转悟了过来,赶紧改口道:“你们求雨有用,明天就下雨,明天就下雨!”

寡妇们听到明天就会下雨,马上停了手,这是她们希望听到的,马上给益七爷取下了驴扎脖子,把他放走了。

但是第二天,火红的太阳依然照着,仍然没有下雨,寡妇们还得照常乞雨。

这件事早被五岁的李耳看在眼里,他不忍心妈妈再受这样的折腾,得想个法子帮助妈妈。别看李耳小,可他是村里的“孩子王”,一声令下,他的小伙伴们没有不听他指挥的。

这天,李耳领着十二个与他同岁的小男孩,提着一桶水来到大炕前,寡妇们都不明白他们想要干什么?李耳对她们说:“你们先休息一会儿,我们替你们求雨。”

只听李耳喊道:“现在开始,每人喝上三大碗水。”他从桶里舀着水,连喝了四大碗,直到再也喝不下去了,才停住口。

小伙伴学着他的样子,个个都喝得挺着个像大西瓜似的小肚子,拍着“砰砰”响。

不一会儿,李耳又喊道:“现在朝天扫射!”只见小伙伴排成一行,掏出小鸡鸡,朝天撒开尿来。那小伙伴们鼓着肚子,使劲用手压着,尿出的尿像喷射机似的,抛向空中,形成一道弧线又落了下来,溅得泥土乱飞,被太阳一晒,又腾起一阵阵白雾飘向空中。

“你这孩子,真是调皮!”益山女急步走向李耳,想要打他,“我们在这里乞雨,你来捣什么乱!”

“妈,您别打我,我们也是在乞雨。”李耳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打‘哇哇’!”

小伙伴又在他的令下,快速集合起来,靠拢着站得整整齐齐,伸出小手拍打着自己的嘴,发出“哇哇”的响声。

“打哇哇”求雨,这还是李耳的外婆告诉他的,没想到今天他倒用“恶作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朝天尿尿,然后打“哇哇”求雨。

也不知是羞辱了老天,还是机缘的巧合,远处的天边飘来乌云,接着就是风挟着雨过来了,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庶民们的麦子种上了,人们都说是小李耳用奇特的方法求来了雨。

桃花开了,杏花谢了,柳树抽出了新芽儿。一阵阵清爽的小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桃花上跳,在杏花上停,又从柳丝中穿过去,闯进了李耳的家中,围在李耳的身边打转转。

此刻又长两岁的李耳也在院子里忙碌着,他正爬在屋檐的梯子上给春天从南方归来的燕子们钉窝架哩。

院子的上空有百十只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窜上窜下几乎都围着李耳飞,它们是在感谢这位小主人正忙着给它们安家。那一对老燕子毫不惧怕地落到李耳肩上,叽叽地叫个不停,意思好像在说:“你忙得满头大汗,还是休息一下吧!”

可李耳并没有听懂老燕子的话,还以为这对老燕子在催他,便擦了擦头上的汗珠,“你们别急呀,窝架马上就要搭好,你们就可以安家了!”

老燕子见李耳还是不停地忙着,便飞到他的手上轻轻啄了起来,“停停,快休息一会吧!”

李耳这才明白了老燕子的意思,把老燕子高高举起。说道:“飞吧,高高地飞吧!窝架现在已经钉好,快带着你的儿女来安家吧!”

李耳从梯子上下来,刚走到院子中间,就见这群燕子齐刷刷地飞到屋檐下钉好的窝架上,在那里挤着逗着,好像在夸奖这位小主人给它们安的家太好了。不知怎的,一会儿,这群燕子刚才还和和气气的,现在倒成了你啄我,我啄你,在那里撕打开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引起了李耳的注意。他走到屋檐下朝上一看,原来燕子的腿上都绑着极小的布袋,燕子啄不开,便互相啄了起来。噢!原来是为这啄的。李耳又爬到梯子上,抓起一只燕子,解开了小布袋,原来里边是一粒粒稻种。

李耳终于明白了刚才燕子互相啄腿的原因,便对燕子招招手:“你们不要急,我慢慢帮你们解。”燕子们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就停在窝架上,等着李耳给它们解腿上的小布袋,李耳忙了半天,才给这群燕子解完了腿袋,收集的稻种足足有几十粒。

为什么这么多的燕子今年春会飞到他家带来稻种呢?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春天,有两只燕子飞到李耳的屋檐下,在二檩上垒了窝,孵出了一窝小燕子。

小燕子长大了一些,从窝里走出来,在二檩上跳来跳去。有一只小燕子不小心掉了下来,落到地上,摔断了一条腿。

李耳看到断了条腿的小燕子,十分可怜,疼爱地用手把它托了起来,放到桌子上,用布条和线把那条伤腿缠好,又搬了个梯子,把它放到窝里。可小燕子受伤不便,老燕子来喂食,它总是抢不到吃的,李耳就把一些小米放到窝里喂它,连老燕子都被感动了。由于它们和李耳和谐相处,彼此熟了,就经常落到李耳身上嬉逗玩耍。当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李耳突发萌想,便把棉花种籽裹到燕子腿上,让它们带到南方去。没想到今春它们竟带回来这么多的稻种,乐得李耳喜滋滋的,端着这稻种不知该怎么处理。

妈妈刚好从地里回来,李耳将稻种递给益山女:“妈妈,你看今年飞来了这么多的燕子,它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稻种,你说该怎么办?”

当益山女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决定要考考已懂事的儿子:“你现在都快成大小伙子了,这件事难道还要请教妈妈吗?你看怎样处理好就怎样处理。”

李耳明白了妈妈的用意,这是叫自己拿主意,他便把稻种分发给几个邻居,叫他们先试着种,然后再推广。

从这以后,苦县有了种稻子的历史,百姓们也吃上了白亮亮的大米。

没想到几天后一场种牡丹花的事,引起了一场风波,使李耳终生难忘。

一天,李耳家门前来了一位卖牡丹根的人。只听他在那里大声吆喝着:“快来看呀,上等的牡丹根!保你种上了后,一个月里庭院开花,而且这花还会随着时辰变,早晨是黄灿灿的,像金子似的放光;到了中午就会变成红的,像烧火似的喷着火花;到了傍晚则会变成黑的,像锅底似的流油。这是人问难得的仙花,都快来买呀!”他大声地夸耀着,唾沫星子四溅,连衣服都溅湿了。

不管他怎么喊,人们就是不围过去。吹得太玄了,哪有一天能变三色的花,但他仍在那里狂喊着。

李耳这天出门,刚好路过卖牡丹的那里。卖牡丹的一见有人来了,赶紧拉住李耳,“这位小朋友是神童,他都来买我的牡丹了。你们都快来买呀?“他不管李耳同意不同意,硬给他怀里塞了一株牡丹根。李耳从来不接别人给的东西,这也是妈妈对他的戒令。

李耳把牡丹根扔了回去,生气地问:“你给我说说,这牡丹根到底怎么样?”

“这是上等的牡丹根!“卖牡丹的人用拳头重重擂了擂胸膛,“我是不会哄人的。种到院子里一个月,保证开出大红花。要是不开花,天打雷劈我好了。”

李耳本来就爱美,他想在院子里种上一株牡丹,花开了以后,满院清香,岂不给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增添一份情趣!想到此,便买了一株牡丹根,又对其他的人说:“既然这个人说得这样好,那大家就买些吧!”

李耳的话比神灵,他这么一说,大家都争着把牡丹根买完了。

谁知道种了一个月后,苗是长出来,却根本不开花,只要碰断叶子便会流出白白的水来,散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让有经验的人一看,原来这根本不是牡丹苗,而是狗尿蒺子树。

李耳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没想到自己听了几句美言,不辨真假,竞稀里糊涂地上了当,心里难受极了。自己上当受骗不说,还引了那么多人上当受骗,真是该打。想到这里,他伸出巴掌猛打自己的脸。

这事被益山女瞧见,拉住了他的手道:“光打脸还不行,还要记在心上。”

“那就请妈妈用拳头重重打在心口。”李耳挺起了胸脯,把衣服扒开,等着妈妈打。

益山女把拳头高高举起,猛地朝李耳的胸脯打去,可拳到半空中突然划了个弧形,轻轻朝李耳头上拍去;“我的傻儿子呦,受骗是能打回来的吗?我是说,这件事虽小,但对你成长做人却作用极大,凡事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了这个教训,以后处世就好办了。”

怎么吸取教训呢?李耳想好了,那就是拜师,找到真正会种牡丹的人,学会真本事。那么假的到跟前就会自动露馅。

于是,李耳带着干粮,经过长途跋涉和寻访,来到一位会种牡丹的家里。这家主人“老实巴交”的,甚至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丝毫没有炫耀自己牡丹的名贵,而是实实在在地讲了种牡丹应注意的事项。李耳不但听得很认真,而且亲手去实践,在掌握了技术后,又买了些牡丹根回来,分给大家种。不久,这些牡丹根真的开出了红艳艳的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