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9941200000004

第4章 喜日篇(2)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逐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流传至今。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的人们也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候的民间守岁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年长者守岁为了“辞旧岁”珍爱光阴。第二是年轻人守岁为了延长父母寿命。

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迎新去旧。唐代杜甫《杜位宅守岁》有诗云:“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自居易《客中守岁》有诗日:“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也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宋朝苏东坡也有词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以此描述守岁情景。《东京梦华录》还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另外,日本、越南、泰国等等地方,民风也有除夕守岁之说。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民间习俗。常言有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对此,苏轼《守岁》诗写出了对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避债戏

民间过去大年除夕之夜,穷苦百姓因为无法还债,四下流浪还要到处躲避债主催逼债务。为了躲债,就去看“避债戏”。避债戏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寺庙演的戏。那些欠有别人债款而年前又无法还清的人,为了躲避债主上门催债,便偷偷地跑到庙前的“避债戏”台前“看戏”。这时,如果讨债或收账的人。硬是闯到“避债戏”台下来找人要钱的话,不仅会惹起“公愤”,而且必遭“群打”,讨个没趣。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新年的早晨。这样,那些躲债的“看戏”者,也就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家“欢度”新年了。

祭灶神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灶君,也称灶王、灶神、灶王爷、灶公灶母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君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祭灶,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旧时,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之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爷负责管理民间百姓各家各户的灶火。因此灶王爷更被世人看做是一家平安的保护神。在每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民间小年,灶王爷都要飞升上天。亲自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户人家的善行恶行,玉皇大帝再据此确定这一家人来年存无吉凶祸福。因此灶王爷对于一家人的命运来说是很关键的。所以在他升天之时,民间都要“送灶”。送灶一般在黄昏时候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恭恭敬敬地上香摆上糖果祭品,有的地方用糖供奉灶王爷,据说这样能让灶王爷嘴甜点,多说说这家人的好话。然后人们将灶王神像揭下,放入灶中烧掉,灶王爷便随烟灰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送灶还要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简单,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行了。

贴门神

门神是“神”源于神话。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门神的形式和内容又有极大的差异。《山海经》中记载说,在沧海中有一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的枝干铺盖3000里,在枝干的东北方向叫鬼门,是众鬼出入的地方。这里有二个专门管鬼的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见到恶鬼就用苇索绑起来喂老虎。《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说神荼和郁垒是同胞兄弟。晋代郭璞的《玄中记》中记载,有山名桃都L Li,山上有只天鸡,专领鸡鸣。

下边有二个神,左边的叫隆,右边的叫琰,专除恶鬼。有关这类记载还有蔡邕的《独断》、张衡的《东京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等。受上述神话的影响,人们每逢过年时,用桃木刻成二个人形象立在门旁,也有的把公鸡毛和苇索缏在一起,用以守门镇宅。后来就用两块桃木板,写上二位神灵的名字,这就是“桃符”的来源。再往后,用纸画两个人,贴在门旁,就成了门神了。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每夜在寝宫之外都有鬼魅呼号。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知道情况后,主动请求为太宗守门,从此以后太宗睡得安稳了。唐太宗惜才,不忍心让两位爱将一直守着,于是请画师把他们的像画下来,贴在门上,充当门神。左边的叫“门丞”,右边的叫“户尉”。

宋代的汴梁城内王公府第所贴门神是外来的神,画的是佛教中“四大天王”的“番像”。南宋时候的门神变成了传说当中专门吃鬼的钟馗。据说唐玄宗做梦,见到大鬼吃掉了来偷香囊和玉笛的小鬼。于是问大鬼名字,答日钟馗。唐玄宗梦醒以后命令画师吴道子,按照梦中形象画出钟馗代为门神。

明清以来的门神更是五花八门,比如河南有的门神是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和马超。陕西的门神是孙膑和庞涓。河北冀中一带贴的门神是薛仁贵和盖苏文。也有贴西羌猛将马超马岱父子的。北京门神大多沿用唐太宗时传下来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俗称白脸和黑脸。

中国农村的院子,院门贴武门神,如神荼、郁垒,秦琼、敬德,赵匡胤、李克用,张飞、关羽等武将;有影壁的要在影壁冲街门的一面贴钟馗;堂屋的门上则贴上文门神,如加冠进禄、五子登科等文官。室内,老人的屋门上要贴寿星;新婚夫妻的屋门上要贴和合二仙,或者麒麟送子;儿童的门上要贴刘海戏蟾、连中三元等儿童题材画,也有的地方在儿童门上贴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画,希冀保护儿童。床头可以贴一些戏曲题材的小画。从前农村炕头。有两个小壁龛,放一些针线油灯之物,这两个小壁龛上要贴一种正方形的拂尘纸。遮住龛口。窗框两边要贴长条的花瓶画,上下要贴长条的戏曲画。至于神像画,正月初一早上要在厨房东墙或南墙请灶王爷,晌午在堂屋中心请天地全神,做生意的在店里请财神。还要在谷仓请仓神,在井圈上请井神,马厩里请牛、马王爷。年画上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

文财神:福禄寿不可以对门窗。

武财神:关公、赵公必须对正门。

放鞭炮

鞭炮在民间又称为鞭爆、爆竹、花炮等等。鞭炮的起源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了。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现代百姓在传统节日里,参加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等活动都会燃放鞭炮。史典《荆楚岁时记》里面曾经这样记载,大年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想来逐退瘟神恶鬼。古代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驱逐瘟神。这在当时虽是一种迷信,但它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唐代鞭炮又被民间百姓称之为“爆竿”。爆竿是将一支较长长的竹竿逐节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民间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里面有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诗句写的就是当时民间春节燃烧竹竿的生动情景。

到了后来,民间炼丹家经过不断的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因而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变得更大了。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来又改为“鞭炮”。每年腊月三十日从半夜时分开始,鞭炮声便此起彼伏,迎接新一年到来。民间过年放鞭炮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时候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样逃离村庄的时候,有位白发老人留了下来。当“年”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混身颤栗。再也不敢进村了。然后那位白发老人身披红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

竟然仓惶而逃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年快要出现的一年之首。人们就燃放爆竹来驱灾避邪祈求来年好运。直到今天,民间百姓仍旧保留有燃放鞭炮的旧俗。可谓“爆竹声声辞旧岁”。

照虚耗

在古代,传说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它身穿红色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虚耗成为鬼名与钟馗信仰密切相关。相传唐玄宗曾梦见一个小鬼盗了自己的玉笛和杨贵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称叫“虚耗”,喜欢盗他人的财物,也能偷走他人的欢乐。玄宗大怒,立即唤人,于是有一个大鬼出现将虚耗撕成两半吃掉。大鬼是钟馗。后来,据说虚耗怕光,就有了“照虚耗”。照虚耗就成了旧岁结束、新年开始之际的习俗。老百姓吃罢年夜饭后,大家都不去睡觉,通宵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之夜家家户户,屋里屋外,都点起明晃晃的油灯,就是“照虚耗”。把各个角落不吉利的东西全都照跑,也是表示祈求大吉大利的心愿。

过了腊八都是年

北京从前过春节时,老百姓还有许多有趣活动。我们从这样一首活泼可爱的儿童歌谣中,可以看到这样欢快的年节情景: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完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走一走。

大年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三去拜年。

正月初四迎财神。

正月初五禁忌破。

正月里,正月正,

正月十五闹花灯。

过了腊八就是年,讲得就是大年春节前的几天忙备年货情景。从炖肉宰鸡蒸馒头,一直到初一大拜年,歌谣写得翔实有趣。以前过年,儿童以买纸虎燃为乐,老百姓说这种东西可以驱鬼。少女们在晚间偷采时花,希望将来得到一个好丈夫。台湾地区过年也有自己的风习,在冬天也产西瓜,新春啖瓜非常惬意。大年初二吃过早饭后,亲戚朋友之间互相登门拜访。去时要带一些年糕、柑橘、酥糖等等作为大年礼物。主人接待客人,要敬酒茶烟。大年期间。人们一定要到宗祠去叩头求福。大年初三在民间叫做“送穷日”。到了大年初三这一天,亲朋好友之间一般都不相往来,把屋里的污秽纸屑等等杂物扫清。倒在田野用火焚烧。这一时刻点香烛,放鞭炮,叩响头,作大揖,意思是送走穷气秽气迎接财福。大年初四是女人回娘家的日子。她们要捎上一些必备礼品,携儿带女新簇衣裳,前呼后应,回娘家去。这是从前的女人一年当中最快活的一天。大年初五,民间还有一个迷信说法:这一天,天上诸神要下到人间去巡视,所以这天又叫做“神下天”。百姓此刻当然要用三牲果品,供奉神像,顶礼膜拜,祈福本家。从大年初六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后的“元宵节”,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