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定养心
9941000000003

第3章 佛教与养生(2)

从养生角度看,经常愁苦的人自然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因而忧虑更多;正如睡眠和饮酒,越睡越想睡,越喝越想喝,结果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最终一事无成。人活不易,要学会放松自己,但放松不等于放纵,一定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贪欲伤神:《法苑珠林》中说:“夫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者多,其事略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脂肥浓……成事云云,皆三者之枝叶耳。”大意是说,人们之所以不能悟道,是因为心神昏乱;心神之所以昏乱,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干扰。外界干扰的因素有很多,大概说来有三种:第一是权势、财利和虚名,第二是窈窕、妖艳的美色,第三是美酒佳肴……所有扰乱人心的事物,都是由以上三种原因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三种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细枝末叶。只要从根本上戒除这三种因素,其他的便可迎刃而解。

从养生角度看,人只有戒除权利、财富、虚名、美色、美酒、佳肴的诱惑,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活得潇洒自如。

去除三毒:《法句经》中说,“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大意是说,如果贪恋淫欲则会导致衰老,嗔怒愤恨的情绪会引起疾病,愚顽痴迷则可招来杀身之祸。若能戒除这三方面,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得道。

云,皆三者之枝叶耳。”大意是说,人们之所以不能悟道,是因为心神昏乱;心神之所以昏乱,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干扰。外界干扰的因素有很多,大概说来有三种:第一是权势、财利和虚名,第二是窈窕、妖艳的美色,第三是美酒佳肴……所有扰乱人心的事物,都是由以上三种原因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三种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细枝末叶。只要从根本上戒除这三种因素,其他的便可迎刃而解。

从养生角度看,人只有戒除权利、财富、虚名、美色、美酒、佳肴的诱惑,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活得潇洒自如。

去除三毒:《法句经》中说,“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大意是说,如果贪恋淫欲则会导致衰老,嗔怒愤恨的情绪会引起疾病,愚顽痴迷则可招来杀身之祸。若能戒除这三方面,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得道。

从养生角度看,纵欲过度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精神萎靡不振,浑身乏力,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发怒并非是良好的发泄方式,经常发怒容易伤肝、使肝气瘀积、上行,引起疾病;执迷不悟、愚钝则可能招致不可料想的后果。因此,不管是修行人还是平常人,都要戒除这三害,才能气息顺畅,身心愉快。

健康心理: 《法藏碎金录》中说,“夫恬喻相资,成长久之道;喜怒不节,伤阴阳之和。”大意是说,只有恬淡和快乐互为补充,才是健康长寿的方法;如果对喜乐和恼怒不加节制,就会因为阴阳失调而危及健康。这句话也道出了佛家人健康长寿的方法:节制哀乐,保持身心的恬静和快乐。

从养心角度看,要想健康长寿,不仅要合理搭配饮食,还要抛却浮躁,喜怒适当,时常保持一颗愉快的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如果经常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就会危及身心健康,进而失去生活的勇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身心清静:《道院集要》中说:“斋戒沐浴,此为外清静;洗心玄览,此为内清静。”大意是讲,吃斋、守戒、洗头洗身,这只是身体上的清静;涤荡心灵,深刻体察万物,这才是内心的清静。可见,佛家人要求修行的人吃斋沐浴、内心清静,才有资格来学佛。

从养生方面讲,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经常洗澡换衣,保持自身的洁净,这样才能有好的心情。同时,还要时刻反省自身,深刻体会事物的本质,明理益智,知错就改,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心理调适:“夫歆然之欲,憋然之忧,皆逆道心,于道为损。修然自得,怡然自适,恬然自息,皆顺道心,于道为益。”此句引自《道院集要》。大意是说,喜乐的意念、急躁愤恨的心情、暗藏内心的忧愁,这些都和求道之心背道而驰,无益于求道;悠然自得、怡然自适、恬静安闲,这些都符合求道的心情,对求道大有裨益。也就是说,修行的人必须保持内心的平静,诸如狂喜、急躁、愤怒、忧虑的心情都不可有,这样才有助于修道。

从养生的角度上说,保持一颗悠然自得的、安闲自在的心,才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善于制怒:《法句经》中说:“恚能自制,如止奔马,是为善御。”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自我控制愤怒,就像制止狂奔的野马,这才叫做善于控制。佛家人要保持内心平和,善于控制愤怒,才有助于修行得道。

从养生角度看,一个能够善于自我控制的人,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时刻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和大脑的冷静清醒,并能要》中说:“斋戒沐浴,此为外清静;洗心玄览,此为内清静。”大意是讲,吃斋、守戒、洗头洗身,这只是身体上的清静;涤荡心灵,深刻体察万物,这才是内心的清静。可见,佛家人要求修行的人吃斋沐浴、内心清静,才有资格来学佛。

从养生方面讲,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经常洗澡换衣,保持自身的洁净,这样才能有好的心情。同时,还要时刻反省自身,深刻体会事物的本质,明理益智,知错就改,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心理调适:“夫歆然之欲,憋然之忧,皆逆道心,于道为损。修然自得,怡然自适,恬然自息,皆顺道心,于道为益。”此句引自《道院集要》。大意是说,喜乐的意念、急躁愤恨的心情、暗藏内心的忧愁,这些都和求道之心背道而驰,无益于求道;悠然自得、怡然自适、恬静安闲,这些都符合求道的心情,对求道大有裨益。也就是说,修行的人必须保持内心的平静,诸如狂喜、急躁、愤怒、忧虑的心情都不可有,这样才有助于修道。

从养生的角度上说,保持一颗悠然自得的、安闲自在的心,才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善于制怒:《法句经》中说:“恚能自制,如止奔马,是为善御。”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自我控制愤怒,就像制止狂奔的野马,这才叫做善于控制。佛家人要保持内心平和,善于控制愤怒,才有助于修行得道。

从养生角度看,一个能够善于自我控制的人,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时刻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和大脑的冷静清醒,并能尽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愤怒是健康最大的威胁,善于控制愤怒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这才是健康的心态。善于自控,还有利于亲情的维持、友情的发展、爱情的天长地久。

知足常乐:“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此句摘自《佛教遗经》。意思是说,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会觉得安稳、幸福和快乐;不知足的人,哪怕是生活在天堂里,也会觉得事事不尽如人意。这就是知足常乐的道理。这句话实则是讲佛家人虽处清贫之境,但内心追求的是知足常乐的心境。

从养生角度看,人要学会知足。知足的人即使没有靓车阔房,照样生活得开心。不知足的人纵使拥有万金,也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失之淡然,得之泰然”,不能要求事事都符合自己的意愿,不能过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学会了知足,才能常乐,这不仅是佛教的对人的一种要求,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身安道隆:《童蒙止观》中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大意是说,身心安适才能增进佛道,知道节制饮食,常常喜欢空闲自在的生活,内心宁静,并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并能以此为乐。从此句可知,修行的人要想得道,必须要节制饮食,保持身心恬静愉快,潜心修行。从养生角度看,只有饮食得当,劳逸结合,心态平和,才能有益身体健康。

养生,一般而言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内指的是心性,外指的是身体,在佛教养生文化中,强调的是内外兼修,即使是身体锻尽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愤怒是健康最大的威胁,善于控制愤怒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这才是健康的心态。善于自控,还有利于亲情的维持、友情的发展、爱情的天长地久。

知足常乐:“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此句摘自《佛教遗经》。意思是说,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会觉得安稳、幸福和快乐;不知足的人,哪怕是生活在天堂里,也会觉得事事不尽如人意。这就是知足常乐的道理。这句话实则是讲佛家人虽处清贫之境,但内心追求的是知足常乐的心境。

从养生角度看,人要学会知足。知足的人即使没有靓车阔房,照样生活得开心。不知足的人纵使拥有万金,也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失之淡然,得之泰然”,不能要求事事都符合自己的意愿,不能过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学会了知足,才能常乐,这不仅是佛教的对人的一种要求,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身安道隆:《童蒙止观》中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大意是说,身心安适才能增进佛道,知道节制饮食,常常喜欢空闲自在的生活,内心宁静,并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并能以此为乐。从此句可知,修行的人要想得道,必须要节制饮食,保持身心恬静愉快,潜心修行。从养生角度看,只有饮食得当,劳逸结合,心态平和,才能有益身体健康。

养生,一般而言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内指的是心性,外指的是身体,在佛教养生文化中,强调的是内外兼修,即使是身体锻炼,也有养心的内涵。

§§§第二节佛教养心内法:音乐

音乐是一种特别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内心想法,优美的音乐可以给人以享受,使人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有利于养生。我国古代就特别注重音乐的作用,在民间和宫廷都盛行听乐曲,佛教传人中国以后,也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形式。

佛教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最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音乐的曲子和我国传统音乐并不适合,所以我国当时的佛家弟子就把这些曲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相融合,有些懂音律的佛教徒还创作了新的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特征与佛教的教义息息相关,用四个字来表达就是“静、淡、虚、远”。佛教音乐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的热爱生活、享受艺术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佛教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是养生的良药。

佛教音乐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与当时唐朝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国的佛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当时,很多寺院成为人们平时消闲娱乐的场所,寺院的僧人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其中包括跳舞、杂耍和佛教音乐,出现了很多有炼,也有养心的内涵。

§§§第二节佛教养心内法:音乐

音乐是一种特别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内心想法,优美的音乐可以给人以享受,使人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有利于养生。我国古代就特别注重音乐的作用,在民间和宫廷都盛行听乐曲,佛教传人中国以后,也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形式。

佛教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最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音乐的曲子和我国传统音乐并不适合,所以我国当时的佛家弟子就把这些曲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相融合,有些懂音律的佛教徒还创作了新的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特征与佛教的教义息息相关,用四个字来表达就是“静、淡、虚、远”。佛教音乐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的热爱生活、享受艺术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佛教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是养生的良药。

佛教音乐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与当时唐朝佛教兴盛是分不开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国的佛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当时,很多寺院成为人们平时消闲娱乐的场所,寺院的僧人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其中包括跳舞、杂耍和佛教音乐,出现了很多有才艺的艺僧,例如段本善、康昆仑、李管儿等人。这些佛教艺人的表演,由于吸收了很多民间音乐的精华,所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不仅使人民大众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还起到了宣传佛教的作用。

在宋代以后的各个朝代中,佛教音乐都非常盛行,举国上下经常举办一些音乐活动。有些大的寺院已经有了自己专门的乐队,用一些乐器来演奏自己的音乐。他们的演奏既具有宗教的悲天悯人、宫廷的高贵典雅,还有民间音乐那种朴实无华的味道,所以深受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

佛教音乐还因为自己的清幽高雅而具有了养生作用,被很多人当作一种养生良药。佛教音乐形式各种各样,其中的很多形式都对养生有很大益处。